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行性分析论文_谭柯

谭柯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 421500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对比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参照组相比参照组的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可以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术后愈合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骨质疏松;老年;股骨颈

老年人因为钙质流失等原因很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这就使得骨骼较为脆弱,在受到较强外力作用时就会发生骨折。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次数更多,因为受到解剖力学的影响,该部位的受力较大,所以骨折也就更加多见了。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提高内固定的效果,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骨折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就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包括股骨头置换及人工半髋关节置换[1],本文对用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概括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4年至2016年期间诊治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全部经过CT、X线检查确定为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共计50例患者。受伤原因:跌倒伤12例,车祸伤18例,其他伤20例。男16例,女36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5.1±2.3岁。将上述患者通过随机平分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和参照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中排除其他严重病变的患者。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完整影像资料。

排除标准:①陈旧性、病理性骨折;②合并严重精神、肝肾疾病。

1.3手术方法

参照组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硬膜外麻醉,侧卧位,手术中在患侧的髋关节外侧做一弧形手术切口,逐层将髋关节内组织切开后取出股骨头,在小转子约1.5厘米处予以截骨,同时对髓腔进行扩充操作,选择适合患者的假体利用骨水泥把髓腔填充完毕,填充一定要均匀不要留缝隙。当假体植入体内后进行固定,然后对关节腔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止血、复位等操作,保持外展外旋位,术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治疗组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髋关节外侧作一弧形切口,将组织切开后切除关节囊并将髋关节和股骨脱位处理[2]。将股骨头移除后,选择适合患者的人工髋臼,利用骨水泥进行有效固定后,放置引流管,并将切口缝合。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情况,于1~2d后将引流管拔除。

1.4观察指标

随访2年,患者自评Harris评分,疗效标准:优:90-100分;良:80-90分;中:70-79分;差:<70分。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产生的所有数据都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治疗后疗效

治疗组优良率100.0%。参照组优良率84.0%,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见下表1。

2.2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骨形成停滞而骨吸收增加因此导致来骨质疏松症状,一旦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就会导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骨折类型,该类型骨折的首选方法是手术治疗[3],对于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目的是降低病死率。常见的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方法是切开后进行复位和内固定,内固定所用的器械包括空心钉以及动力髋钢板等,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具有骨质疏松症状,所以临床常规内固定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反而延长了患者的卧床时间,从而导致出现了压疮以及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要选择创伤小以及缩短下地活动时间的方法。手术的疗效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手术失败将会导致患者残废长期卧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主张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了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患者的机体创伤较小,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由于骨折粉碎严重且复位困难,采用内固定术后容易发生髋关节内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所以远期疗效较差。对该结果的原因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受力区主要在外杯部位,但是股骨头所使用的假体和骨性髋臼之间不能做到完全匹配[4],因此会增加髋臼负重区的应力。导致术后随时间延长骨性髋臼的继发磨损程度加重。

治疗组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该方法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能够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可以尽快下地活动,增加髋关节的力学强度,减少了二次手术的风险。对于老年患者一定要做好全身检查和评估,准备多套手术方案,并尽可能保留和复位小转子。治疗组的远期疗效高于参照组这是因为不仅由于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之间完全匹配使得关节不会发生疼痛和不稳定问题,从而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后骨愈合慢的问题,另外还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泌尿系统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参照组相比参照组的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

综上可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可以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愈合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很高。

参考文献:

[1] Mess D, Barmada R. Clinical and motion studies of the Bateman bipolar prosthesis in osteonecrosis of the hip[J].Clin Orthop, 2016,251:44.

[2] 元永学.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两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3] 张文标. 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7 , 14 (16) :42-45

[4] 常军英. PFNA内固定术结合规范抗骨质疏松方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EvansⅢ~Ⅴ型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 25 (16) :1802-1805

[5] Zhang Hui.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with PFNA combined with anti-osteoporosis drugs [J].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6, 3 (18): 3583 / 3584

论文作者:谭柯

论文发表刊物:《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行性分析论文_谭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