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工程造价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往往是由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案,用于计算整个工程量,按照工程量去确定价格。而且计算过程中也会进行许多复杂且繁琐的计算和统计,蕴含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无形中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人员往往只需要制作三维度,以此为依据去计算出具体化的施工量,这样就能保证建筑工程的科学性。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 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该种技术在工程设计中属于一种数据化的工具,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可以将BIM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工程设计管理和建筑信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很好地解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BIM技术可以实现可视化、协调性和优化性的业务协作,能够对造价管理内容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很多的信息记录,对于信息的管理也需要具备文档管理功能,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是能够实现对文档信息的管理,在BIM技术系统中,系统可以将各类文件按照层次进行分类,根据造价管理的内容对文档资料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对信息的维护。
BIM技术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过程,是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又是工程管理的行为模型,还是集成管理的又一次突破。BIM中的基本元素不仅具有几何特性还具有建筑的功能、物理特性,各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当某一元素发生修改时,其他相关的内容也会随之自动更改,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常常出现统计和测算误差,对数据的测算和预估存在盲区,通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能够简化数据分析的工作量,测算数据能够自动存储和共享。模型当中的数据经过多方测算,不仅能避免数据丢失,还能提高统计分析的准确率。BIM技术中的3D技术使建筑更加立体生动,还能实现数据共享,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可实现造价管理的实时跟进,便于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随着时间的不同会发生变化,在BIM技术的应用中能够实现材料价格实时更新,有助于调控项目的材料费用。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确保整个工程造价的透明度
BIM技术的作用不仅是体现出一个项目的价值,而是应该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明显的应用优势则是打破了原本管理中条块分离的情况,确保整个工程造价的透明度。BIM技术凭借着可视化、动态化的特点,实现了对造价工作的横向与纵向分析,确保信息的实时共享,而且也为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依据,确保整个造价管理的公开化。
2.2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工程量是造价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无论是在工程设计、招标,还是在合同签订中,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传统化的计量方式而言,其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在引入BIM技术以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借助其中的专业软件,实行3D布尔运算,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同时,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最终的计算结果还能自动化的生成电子文档,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
3.1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不能保证
在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会出现海量的数据资源,绝大部分的数据信息是通过非常精细化的计算及编程得到的,还要通过概算、精算等一系列过程才能有效地得出工程造价的详细数据。然而,由于各种造价过程中的管理时限及侧重的不同,有些造价的数据是很难被精准计算出来的,往往会出现工程造价数据更新缓慢等问题,使得造价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对于工程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适应工程造价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进而有可能会出现工程造价信息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影响到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造价管理标准不统一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房地产行业持续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要求和标准也在相应地逐步提高。建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相对较慢,也造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落后。工程造价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体制,更没有一个适应于现代建筑工程体系的统一的管理标准。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也仅仅是依赖于造价管理人员的经验,这种凭经验进行管理的形式并没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动态监控,造成了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在不同的阶段依据的标准和要求都有所不同,造价思想得不到完善和统一。另外,还有些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只注重于自身的利益,主观上并不愿意在造价管理上形成统一的模式和标准,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上的混乱和各自为政的现象时有发生。
3.3工程运行中的问题
在项目的运转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程造价也不例外。在个项目运行时,假如出现造价方面的问题,小则返工重新审查计算,大则工程项目停滞延误工期。这都是工程项目在已经运行之后在时间与投资所不允许的。基于此,人们一直在探究新的管理模式,这也就促生了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技术。
4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探讨
4.1程造价信息库建设
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工程的造价情况,确保工程的成本在预期范围内,就需要注重工程造价信息库的建设。工程造价数据库有很多的类型,工程造价管理也有很多的要素,且它们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是相互作用的。有很多影响因素都是单独存在的,还有部分影响因素是在一个局面中,也是因为这样的形式,让项目建设能够继续开展。要想让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就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应用先进的技术,BIM技术就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能够有效的满足需要。
4.2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落实
要想全面的管理工程造价,实现精细化管理,就需要工程的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全面的应用计算机软件,将工程量清单与造价数字化信息库实现衔接,有效的减少成本。企业要提升该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就需要注重BIM团队建设,选择科学合理的项目尝试运行该技术下的造价管理。在构建数据库时,应用该技术能够自动的收集各个项目和专业的工程模型,对这些进行合理的整合,进而给造价管理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可以获得5D数据,这就可以直接分析影响成本的一些方面,包括建设周期,3D模型,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可以为管理模式的系统运行提供保障,防止由于项目的分割影响到造价管理模式,防止出现主体过多负责的问题,这会让该技术无法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和优势。
4.3应用算量统计功能,提高成本管理能力
在构建结构和建筑模型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施工分区,在有关模型构件上记录下各种数据信息,如,砼标号等级,墙体厚度等,在对数据量清单进行导出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功能类型快速的进行筛选和统计。这就能够极大的减少造价预算人员的工作量,他们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以及精力计算图纸,进而科学的分析材料的损耗,对成本使用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对模板需求量进行估算,让造价预算人员能够对班组的各方面工作情况进行监控。
4.4增加BIM技术投入力度
要想全面发挥出该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就需要不断的增加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技术支持。另外,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除了国家以及企业培养人才,还要让技术单位和院校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家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技术支持政策,并对这些进行有效的落实,依据国家情况研发符合国内工程造价管理要求的建筑信息模型软件,促进应用BIM促进造价工作的发展,有效的管理工程造价,增加工程效益。
结束语:工程造价管理阶段的重要环节是工程量的计算工作,而BIM模型与构件的信息关联,为全部的构件信息进行保存和积累,为工程造价人员提供最为准确和详细的信息数据。BIM技术的应用,使图纸设计人员在解读构件信息中避免出现思维上的偏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而BIM技术自动化的运算能力,为数据有效储存提供可靠保证,更是工程量计算效率提高的关键所在。因此,BIM技术把造价人员从大量的机械化劳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上。
参考文献
[1]杨圣山.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66-67.
[2]万小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1):175-176.
[3]叶术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51-53.
[4]操双春.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02):14-16.
[5]李奋龙,房静.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24):68-70.
论文作者:郭京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造价论文; 数据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