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警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
为了给建筑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必须科学的分析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查明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针对性制定预防措施。除此之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建立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系统,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确保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意义
(1)安全管理模式下能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目前世界上各个建筑工程中都有着绝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同时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在从中也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证。因此,目前的建筑工程上除了保证安全的基础,也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为施工人员带来最有效的安全保证。因此就明确了在建筑工程项目启动的前提就是安全管理的环节,同时在建筑工程中对安全管理的加强能够有效提升,并且其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2)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规避掉安全事故,然而其安全管理重要的意义在于预防,因为工程事故的预防环节是整个安全管理的核心所在。因为如果说建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那么一定是安全管理的工作出现了问题,所以才导致的。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等等。同时也会危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未来公民的财产人身安全。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在项目施工前,定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有效的补救措施。同时也是减少安全事故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企业就需要制定安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可以从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并且采取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来保证建筑工程中的事故的发生。
2预警系统
预警的临界值和临界状态,国家在这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也有着标准流程。无论是设备的使用,人员的操作,还是对于环境和管理的要求。都有着不同预警指标的临界状态。对于这些数据进一步探索,就可以粗略的对相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有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出现的后果进行量化。来对施工情况进行安全预警级别的测量,也可以对于安全预警标准的划分进行判断。确定预警要素的风险等级。一般将其分为四级,高,中,较低和低。在风险等级为高时,预警信号会闪烁红色的光,这时,风险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当预警的等级是中级时,预警信号会闪烁橙色的光。这时的风险会影响人身安全,只要采取措施就可以得到避免。
当预警等级较低的时候,预警信号是蓝黄色的光,这个时候的施工是比较安全的,可以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只需要进行正常的安全管理就可以了。当预警信号闪烁蓝光的时候,就证明这时的施工是非常安全标准的。对这些预警信号的发布和含义进行了解,就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预警警报。依据上文所建设的预警模型以及对相关预警标准进行参考,可以对预警指标是不是在安全状态,或者是在安全状态的临界值进行考察。对于不同的预警情况,需要发出对应的信号,对于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提出解决的办法来排除事故隐患。
3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完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
常用的识别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核对表法和情景分析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专家打分法为例,借助专家预警管理经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定风险等级。整合专家意见及获取到的数据信息,给出统一的风险识别结果。诊断是对安全风险的进一步分析,探究风险来源,以便研究针对性的处理意见。第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预警管理相结合。利用BIM系统建立施工现场三维模型,对整个施工流程做全面、详细的模拟,通过采集到的施工信息,找出安全风险重点监测对象。并结合BIM系统给出的应对方案,制定安全风险预警、处理机制。事先开展安全风险应对演习。第二,做好风险永久性排除工作。风险的永久性排除要求在发现安全风险苗头后,对其产生原因、发展趋势、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全面的分析,将风险彻底排除。
3.2构建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现代工程建设中,以防为主、防控结合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内在要求。在管理初期,为提升项目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保证工程安全管理质量,需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一方面,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首先应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查,同时严格审核工程设计图纸,全面把控环境风险因素和各专业施工中的技术风险,为工程安全管理设计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分析具体安全事故的风险源和风险威胁,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可视化的动态安全管理模型,从建筑工程的起始阶段便对其进行监控。此外,当明确风险源及风险因素可能造成威胁的同时,进行风险防治方案的准确编制,并规范化的进行施工过程制度,防治事故发生并降低工程损失。
3.3环境风险监控
施工环境风险监控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开展施工活动前,应对施工地的现场环境及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等特点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系数评估,从而获取在当前施工环境下,各项具体作业的执行难度。结合分析结果,对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等进行优化调整。施工过程中,应凸显环境预警监测系统的优势,提前获知当地的水利及气象信息,如施工当地附近水系的水位变化、极端天气预测等。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和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自然灾害预防措施,及时对施工进度方案做出调整,事先设置排水沟渠、支护系统、围挡装置等,减少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4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控制方案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警管理还应注重应急控制方案的准确编制。具体而言,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想要百分之百避免安全事故的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在预警管理、事先控制的同时,应注重应急控制方案的准确编制,继而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提供指导。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应进行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有效的控制安全事故的风险来源。另一方面,应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编制安全管理目标和管理办法,并依次为依据,进行安全事故模拟演练,确保施工人员掌握一定的应急处理办法,避免事故带来的灾害进一步扩大。
结束语
为了避免建筑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要采取科学的安全预警管理方案,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监管体系。依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的预警指标,有效的预防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将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通过设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预评估和分级管理,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乾富.浅谈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中的预警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6):192-193.
[2]王飞.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159.
[3]魏晓晖.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47.
[4]张静.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8):153-154.
[5]康银新.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预警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4):262-263.
论文作者:王东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