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及对策_失业率论文

“九五”期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及对策_失业率论文

我国“九五”劳动就业形势及其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就业形势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持续到下个世纪的中后期,劳动就业问题 将长期困扰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不能只片面地强调劳动力 的安置,要以正确处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关系为大前提,促进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劳动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

一、“九五”就业形势

1、劳动力总供给分析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人口增长型供给,即劳动力的自然供给; 二是发展型的派生供给,即一部分已经就业的劳动力由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 整等发展性原因转为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供给。

依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判断,“九五”时期劳动力自然增长的供 给情况相对于“八五”和“十五”来讲,压力有所减少,这对于“九五”期间实 现经济体制和就业机制转变是一个良机。“八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指男16 —59岁和女16—54岁的人口总和)净增加5630.33万人,“十五” 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5697.23万人,而“九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净 增加人数为5123.75万人。“九五”期间,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因素实 际要求增加就业的规模大约是4356万人,其中1176万人在城镇,318 0万人在农村。

发展型的派生供给主要由国有单位改革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两部分组成。从 改革的角度来看,前一个时期,虽然我们在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方面做过许多有益 的探索,如优化劳动组合、劳动合同制(聘任制)等等,但是改革的措施没有真 正到位。现在由此产生的深层次问题都积累到了“九五”时期,如破产企业人员 安置问题、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的出路问题、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合同期满劳动 者的续聘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分流问题等等越来越突出。因此,“九五 ”时期消化改革型就业压力明显大于“八五”期间,大约有2000万人的隐性 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其中国有企业约为1500万人,行政事业单位约为500 万人。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农村约有1.2亿(保守估计)剩余劳 动力需要转移。以上两者加在一起,发展型劳动力供给总量在1.4亿左右,任 务相当艰巨。

2、劳动力总需求分析

按照世界银行采用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方法计算,从1989年到199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0.76%,社会从业人员增长10.83%,就 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2134。如果扣除20%的不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增 长弹性系数为0.1707。假设在“九五”期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小 型企业、优化增长方式、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等各种努力,就业弹性可以维持在 0.1707的水平,依照到2000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8%、9%、10% 的三种可选择方案,可以得出就业需求增加的基本情况。

第一方案,经济增长速度较低(8%),就业机会增长不多(5007万个 ),除能全部消化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外,只有651万个 就业机会可用于消化国有单位富余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方案,经济增长 速度适中(9%),就业机会增长适度(5744万个),除能全部消化由于劳 动年龄人口增加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外,还有1388万个就业机会可以用于消化 国有单位富余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方案,经济增长速度较高(10%) ,就业机会增长较多(6513万个),除能全部消化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而 产生的就业压力外,还有2157万个就业机会可以用于消化国有单位富余人员 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根据以往的经验,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定在8%,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接 近10%。因此,第三个方案可能是最接近“九五”实际情况的。按照优先平衡 城镇就业同时兼顾农村就业的原则,我们认为,“九五”期间增加的就业如下分 配比较适宜。新增的6513万个就业机会中,4851万个在城镇,1662 万个在农村。这样在城镇除安排自身需要就业的净增劳动年龄人口1176万外 ,大约能吸收农转非2675万(其中包括200多万农村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 ;预计到2000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3%),消化富余人员1000 万;同时,体制改革需要向社会排放富余人员500万,城镇失业者960万, 此外还有500万富余人员遗留在公有制单位,到2000年城镇失业率接近4 .8%。在农村除向城镇“农转非”2675万人和吸收自身需要就业的一般净 增劳动年龄人口506万外,大约能消化剩余劳动力1157万,还有1.08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消化。

3、劳动力需求结构分析

在上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根据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可能,劳动力需求结 构将发生以下变化。

(1)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的基本情况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由1995年的33126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30 755万人;同期结构份额由53%下降到46%;种植业劳动力大幅度减少, 畜牧和渔业的劳动力有一定增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由1995年的14375 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6715万人;同期结构份额由23%上升到25% ;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和消费品生产行业的从业人 数也将有较大增长;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1995年的15000万人增加到2 000年的19389万人;同期结构份额由24%上升到29%;第三产业中 的运输、电信、商贸、饮食、数据处理、信息和保险业将成为重要的提供就业部 门。

(2)城、乡就业增长的基本情况

城镇人口就业人数由1995年的16876万增加到2000年2072 6万人,同期就业结构份额由27%增加到31%;如果考虑国有单位富余人员 吸收的情况,“九五”期间城镇就业机会实际增加数大约为4850万个;从所 有制角度来看,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在“九五”期间 不可能再增加,有些地方呈下降趋势,城镇就业的新增长点是其他所有制企业。 乡村人口就业人数由1995年的45626万增加到2000年46132万 人,同期就业结构份额由73%减少到69%。如果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的 情况,农村就业机会实际增加数大约为1663万个。农村就业的新增长点除在 一定程度上继续依赖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外,也将逐步向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转 移。

(3)就业所有制结构的基本情况

到2000年,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将保持在1.1亿的规模左右,而国有企 业职工人数占城镇劳动力的比重将由68%下降到55%。城镇非国有单位从业 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5%,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 重达到42%,其中乡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32%,个体 从业人员达到8%,私营企业达到2%。

二、缓解“九五”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正确对待“九五”就业问题,首先要 解决指导思想上的几个问题:

——处理就业矛盾并不是失业率越低越好。“充分就业”也不是全部就业。 在劳动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以倡导“合理充分就业”的就业目标为宜 。当前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在社会稳定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失业率 ,可以为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经 济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空间。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要有长远的眼光,不可能毕其功 于一役,单方面强调安置很可能贻误改革的良机。为此我们认为,到2000年 将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是可行的。

——处理就业矛盾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就业尤其是合理的充分就业,并不 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微观经济主体追求的行为目标,而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 指标。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对就业形势特别是城镇失业率和“ 民工潮”要连续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紧急对策。政府要保障 国民经济的快速、稳步、持续发展,以免不应该的经济震荡对就业产生严重的影 响。要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创造性就业,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创业积极性。 在城镇失业率超过警戒线时,政府要采取扩大公共投资的行为和鼓励扩大就业的 政策。在“民工潮”问题上,一方面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向农业的深度广度 进军,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生产力布局,积极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 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流动人口问题有所缓解,促进地区就业均衡发展;同时 实施相对开放的户籍管理政策,在城市化过程中双管齐下:主渠道是通过大力发 展当地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辅助渠道是大、中城市可以有步骤地沉淀一 部分就业岗位相对稳定的外地农民工,从而逐步减少“民工潮”的冲击波。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算投入产出帐,而且要算促进就业增长帐。 要处理好增加就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关系。“九五”期间,国有大中型企业 应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为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其他企业不宜强调实 行全面转换,因为在由粗放型和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方式的 转换过程中,对就业机会的短期不利影响较大。同时,还要重视对新的就业增长 点的研究。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和劳动服务企业缓解了不少就业矛盾。但是,进 入九十年代,由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升级换代,乡镇企业对就业的贡献逐步减 少。“九五”期间,新的就业增长点是中小企业,国家要有目的地扶持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经营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创造就业机会较 多。要选择适当的增长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根据前面的形势分析和建议,我们认为在“九五”期间应该采取以下主要措 施缓解就业问题:

1、以深化改革为前提,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表明,失业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快慢是影响就业状况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太低既不利于 就业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现有设施、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国民经济的 快速、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有利于避免由于经济波动产生的周期性失业,而且 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反之,经济发展速度过高,虽然对扩大就业有利,但是容 易诱发通货膨胀,浪费资源从而导致资源短缺,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失稳。要从根 本上扭转我国劳动过剩经济的局面,在长时期内保持适度的较高经济增长速度是 十分必要的。而继续深化改革,是长期获得较高经济增长率的根本保证。因此, 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改革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偏废。从 总量上来看,改革过程中的较高经济增长率对于扩大就业规模起着“纲”的作用 ,其余的对策措施都是“目”。

2、以增加就业机会为宗旨,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组合

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增加就业机会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组合对 于扩大就业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一些经济理论认为,技术状况与资本有机构成的 水平是决定就业规模变化的重要参数。而看待现实经济生活,特别是分析中长期 规划,要增加时间变量的影响。我们认为,数量扩张型和粗放的速度型经济增长 方式对增加直接就业的作用明显,而潜力有限;质量提高型和集约的效益型经济 增长方式增加直接就业的作用不明显,但对增加关联就业的作用较明显。相对就 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的“九五”时期来说,在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组合时,指导思 想上既要以提高经济质量为主,又要兼顾增加就业容量,选择合理的技术结构政 策,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合理组合,多 层次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积极拓展第三产业领域就业,使就业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逐

步趋向耦合。

相对于经济结构而言,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过高、第三产业过低的 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诸 项扶持政策,并在资金上给予足够的投入,争取第三产业在“九五”期间有一个 较大的发展。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 业、饮食业、服务业和新兴的邮电通讯业、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等行业,以 增加就业机会,使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到2000年达到29%。对企业举办第三 产业安置富余职工的项目,可给予专项贷款,也可借给一定数量的失业保险金, 作为扶持生产的启动资金或用于贷款贴息。鼓励劳动者个人或合伙在第三产业领 域实现就业,并提供必要的扶持。

4、注重从两方面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城镇化的速度处于合理

水平

劳动部门的管理职能范围要由现在城镇扩大到乡村、重点要加强对乡镇企业 的用工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民工潮的流动等问题的管理。劳动部门要 彻底转变单纯考虑城镇就业的思路,从城镇和农村两个方面全盘统筹就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九五”期间应以农村内部为主,同 时有步骤地逐渐实现城镇化,切勿拔苗助长。到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达 到33%比较适宜,这个水平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富余劳动力的消化。

5、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劳动积累替代资金积累

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广泛吸收社会上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为 国营大中型企业减少富余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职工队伍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 件;同时还可以通过劳动积累弥补我国资金短缺之不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劳 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在有关经济政策上,应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 上把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区分开来,制定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 调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以扩大就业。“九五”期 间应逐步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信息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服务的 社会事业,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将导致 非国有经济形式吸纳就业容量明显扩大。

6、坚持正确的进出口贸易导向,大力促进劳务输出。

在进出口贸易中扩大劳务输出有两种措施。一是隐性劳务输出,在出口商品 中提高其物化劳动的含量,在进口商品中提高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三来一补” 生产,充分利用贸易机会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国际贸易,扩大潜在的就业含量。 二是显性劳务输出,即劳务出口,让劳动力在境外工作或就业,进入国际劳务市 场。后者发展潜力很大。据有关部门预测,目前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务输出 收入占本国进出口贸易的10—15%,而我国劳务输出收入仅占进出口贸易额 的1%左右。如果在这方面有一个长远的考虑,使劳务输出收入达到进出口贸易 额的12%,估计可以再输出劳动力250万人,相当于降低失业率1.5个百 分点,这无疑有利于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7、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减少结构性失业

目前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严重,这种状况对就业和经济发展都不利 。因此,我们要把优化劳动力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合理开发利用劳动 力资源和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进行统筹规划。在“九五” 期间,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增 加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和职业技能 素质,使众多劳动者能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双重模式转换的要求,以及产业 结构变化和技术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更高要求,减少结构性失业,推动国民经济 的顺利和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对其中未成年人可实行 追加1—2年培训实习的制度,使其提高技术素质后再进入劳动大军,一方面可 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延缓一部分就业压力。

8、加强就业服务,加速劳动力市场建设

“九五”期间要制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对就业服务工作的 指导,推动就业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 险管理,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企业,使之相互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推 行非全日制、临时工、小时工、弹性工作、阶段性就业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 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的要求。“九五”期间要积极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实行“ 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方针,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全面深化劳 动制度改革,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创造必要的条件,为建立 全面、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拆除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关键是对现行有关政策的 落实。“九五”期间我们要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拥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 ,使劳动者拥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从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 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就业新格局, 达到进一步改善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实现公平的竞争就业,以产生正常的、非扭 曲的劳动力价格信号,实现经济增长良性运行的目的。

9、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普遍实施“再就业工程”

完善失业保险的内容包括:建立“范围覆盖全部职工,费用国家、单位、个 人三方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 制度;根据失业状况,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足额收缴失业保险金,保 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世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 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相互结合,既保障了失业者的基本生 活,又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创造再就业条件,促进再就业的实现。再就业工程是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 服务的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重点帮助失 业6个月以上的职工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富余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九五”期间 ,在总结再就业工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劳动 部《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报告》,为那些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积极创造条件,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回到就业岗位上去,并将失业保险范围覆盖所有城镇企业从 业人员,使失业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0%以上。

10、完善失业统计,建立失业监测预警系统

应将失业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宏观调控指标。建立失业 监测预警制度,首先要完善失业统计制度,掌握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 况。我国城镇失业率目前只有年底失业率的统计数字,它是以年末最后一天的失 业人数计算的,不能真实反映一年内的失业情况。国际上通行的是月度失业统计 ,我们应该逐步增加季度失业统计和月度失业统计,随时反映失业率的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敏性。在失业统计中还要补充对 平均失业时间长短的测度。其次,要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失业预警系统除包括预 警模型和失业信息网以外,还应包括一个专家委员会,它可以吸收政府、雇主和 工会的专家代表参加,同时还应该吸收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就业或失业的权威人 士参加,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专家委员会会议分析失业形势,依据失业率、长期失 业者比例、不充分就业率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确定失业警戒线,发布失业预警 信息,以便有关部门或地区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当失业率临近或超过警戒 线时,政府牵头协调各方面采取紧急对策,实行必要的干预,如调节企业裁员规 模和外地劳动力使用比例等,并开展旨在减少失业的各项服务,缓和因失业造成 的社会震荡。

(执笔:杨宜勇)

标签:;  ;  ;  ;  ;  ;  ;  ;  ;  

“九五”期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及对策_失业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