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予以解决,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安全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具体应用
引言
在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中,建筑行业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依旧存在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匮乏和安全教育缺失等问题,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威胁。为此,需要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安全技术管理等措施,逐步提升安全施工管理的规范性与专业性,为建筑行业繁荣发展提供保障。
1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可以安全竣工。(2)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工程施工过程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免经济赔偿。(3)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在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都必须要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护装置,保证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身安全不会受到伤害。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法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施工项目部均有制定,然而将该责任制确切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的建筑施工现场实行以生产负责人为首的项目管理,而非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制度,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分解落实,安全资金使用计划未编制或未实施,部分管理人员仍简单的认为安全管理责任只是安全员的职责、项目经理的职责。
2.2 未按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施工项目部在施工前必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但事实上并未依据工程特点、现场环境等具体情况进行编制,而且审批完成后就束之高阁,未以此来指导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经常会倚仗自己的经验来指导施工作业,而非依据施工方案,很有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2017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工地发生的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就是最惨痛的教训。根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事故统计分析,在较大事故中,坍塌事故起数占总起数的45.1%,而大部分事故的主因就是未按专项方案进行施工。
2.3 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教育未认真进行
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对施工作业场所状况、特点、工序不熟悉,而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工程建设工期长,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相对杂乱,学历低,人员流动大,职业素质不高,造成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教育极其繁琐,为减少工作量,仅简单的将人员聚集在一起,宣读一些安全常识,签下字就算交底或培训教育完成,未认真进行。
2.4 安全检查及应急救援流于形式
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不到位,许多施工现场仅依靠几名专职安全员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巡查与督促,很难将事故安全隐患一一查出,也就无法进行整改、排除安全隐患。应急救援也同样如此,预案编制不符合现场情况、救援组织未建立、救援器材配备不完善、未对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及演练,遇到突发事故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安全检查及应急救援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其效果。
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障,同时也能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防止违规操作等现象的发生,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安全制度的制定应该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实际施工情况为依据,确保制度的统一性、协调性与可行性,对于安全规定与标准进行细化处理,对于施工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危险源头,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由于涉及的环节复杂、内容多样,因此危险源的存在也较为隐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对于气象变化状况进行关注,协调各部门做好应对措施,防止恶劣天气对施工安全造成的威胁。在暴雨天气中,应该加强现场的防滑处理、排除处理和防风处理,预防滑落事故的发生;在夏季施工中,还应该在钢管柱中设置通风设备,完善应急救援方案,缩短作业时间的同时增加人员数量。将防护网设置在隔层中,防止高层坠物对人员安全造成的威胁。临边防护应用于爬架之外的楼层,锚接预埋管和立管,确保框架和水平钢管的紧固性,并将安全网设置于栏杆内。对于安全防护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帽和安全带佩戴情况进行检查,起吊时不能出现斜拉或者超载等现象。由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严格遵照设备使用规范,完善设备保养维护制度,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此外,还应该重视用电安全。确保电箱的使用符合相关规范与标准,确保接入的正确性。确保电力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规范现场线路布设工作。
3.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该综合考量资金、技术和人员的投入,使其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对于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等等,对于施工设备和人员进行科学安排。根据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材料,建设施工现场排水设施。对于安全施工的重点内容进行强调,施工方案应该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审核。在增加安全施工管理人员的同时,明确其岗位责任,做到各司其职,严格落实安全施工要求,防止出现形式化问题。对于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换,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为施工安全性的提升奠定基础,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应该加强防护用品和设施的投入,或者提供意外伤害险等。
3.3提升安全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安全施工对于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安全的现实意义。施工方如果不按照合同履行自身职责,导致施工管理中安全意识淡薄,那么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上升。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杜绝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对于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在施工现场宣传安全施工理念与知识。可以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同时,也能够明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树立现代化安全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开展安全教育,促进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于新员工应该加强岗前培训,保障其满足安全施工管理要求。
3.4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为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建设企业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于当前施工条件进行不断改善。比如在安全施工管理中,可以加强 BIM 虚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于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可视化模型找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利用 BIM 虚拟施工技术进行碰撞检测,防止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针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开展,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在安全责任制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保障各级人员都能够切实履行安全职责。由监测单位分发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施工,确保相关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5强化安全管理监督
首先,针对劳务工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由于劳务工的流动性较强,而且其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的同时,应该做好入场三级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促进监督工作的落实。应该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处理,明确各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得到实施。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制度,防止施工单位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项目安全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确保出现问题后能够对负责人员进行追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增强其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严厉打击不按安全制度施工的行为,以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结束语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全面落实好相应的安全责任;构建一套完善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一套健全的施工技术体系,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几个方面入手,解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存在的各项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陶 然.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民营科技,2018(11):148+219.
[2]宁 欣.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7):152~153.
[3]赵永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业,2018(11):87+89.
论文作者:张腾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发生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