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农业发展的选择:调整农业结构的必要性和方向_农业论文

跨世纪农业发展的选择:调整农业结构的必要性和方向_农业论文

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抉择:调整农业结构之必然与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取向论文,跨世纪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农业经过本世纪后50年,尤其是近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发展,现在正进入实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新阶段。由此,我国农业将从迫于解决生存必需而单纯追求产值产量增长,走上以提高农业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的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个历史性跨越的发展进程中,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向多样化、高品质、商品化、高效益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全面提高,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明确农业跨世纪发展中调整结构之必然,择准其取向,认真地付诸于实施,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这几个方面作些粗浅论述,以供探讨。

一、调整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农业正在出现曾未有过的巨大转变,进入一个新的跨越性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无论从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潮流,还是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都是势在必行。

1、调整农业结构是中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进而实现跨世纪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代中国农业50年的发展史,是农业生产力不断解放、生产水平逐渐提高,在继承与革故中互相推进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农业生产体制、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迁,也包括农业结构的细微变化、推陈出新、缓慢演进的过程。

回顾20世纪后50年中国农业结构渐进的经历,大致可分为两个重大阶段。建国后的前30年(1949年10月—1978年12月)农业生产单一结构发展趋势明显、突出;后20年(1979年—世纪末)逐步改变农业“单打一”为主结构,渐次向多样化、高品质、商业化、高效益的方向推进。

前一阶段的特点是,以解决人之生存最低必需为主旨,提出“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方针和追求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目标,轰轰烈烈“大办粮食”,大量扩大耕地面积,围湖垦田,开荒种粮,毁林改地,以生产更多、提供更多的原始农产品,以致在较长时间内出现重粮食生产、轻经济作物;重农产面积、轻农产品种:重产量增长、轻农产品质量的农业结构失衡的局面,全国以农业为主产业,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过大,直到1978年,相当多的农业省份的农业产值占70%,种植业又以种粮为主,占75%以上,粮食中又以稻麦为主,南稻北麦,占90%以上。农业的单一结构使农村经济畸型、效益薄弱的状况日趋严重,农民收入微薄、增长缓慢,甚至负债累累,农民生活停留在温饱半温饱的低下水平上。

改革开放后20年所进行的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改变“以粮为纲”的发展格局,提出“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逐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多样化、商业化方向的转变。这20年是在实行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使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转变,出现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注: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页。)的这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上扬,农村社会总体上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这些,为农业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高品质的更高要求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和机遇,为农业实现跨世纪发展、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大调整提供了可能。

历史事实的深刻启示在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结构的组成取决于当时整体生产发展水平,取决于人们当时的生活需求。当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生存而急于解决温饱时,农业生产结构只能以满足吃穿为主而单一追求产量的增长和初级的简单的原始农产品的提供;当生产力水平出现新的提高,人们对消费提出新的需求时,农业结构必然要有相应的变更,品种种类由少变多,品种质量由低变高、由劣变优的趋势不可阻挡。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然,既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更是提高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经之途,是农业实现跨世纪发展的迫切需要。

2、调整农业结构是市场经济体制由初步建立向不断完善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提出的必然要求。

建国后的中国农业,大部分时间是在统一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呈高度集中、单调划一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则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带有较明显的双重性的格局与色彩;21世纪的中国农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完善、进入成熟的大环境下进行的,肩负着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使命。因此,处在跨世纪发展中的这次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从指导思想、实际内容、具体要求和实施手段,都同以往的局部小调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次调整以提高农业质量与经济效益为本的新任务,要求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达到农业同整个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步调一致,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相适应。通过跨世纪发展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逐渐摆脱一贯不变的农业生产老套路,告别那种在产品低质量、经营低水平和经济低效益上运转、处于软弱地位的“原料农业”,告别那种为解决温饱而形成的农产品单一结构、主要追求产量增长而生产的“吃饭农业”,做到科学地、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按照物种物品优胜劣汰的规律,渐次减少以至最后舍去那些质量差的“大路货”农产品,大量发展优质农产品,使多种多样的含有大量科学技术的农产品占主导的新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得以形成,实现农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实现农业质量的飞跃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使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利益成为可能,进而改变中国“三农”的面貌。

3、调整农业结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农业的必然趋势。

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以敞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姿态,同世界经济保持更加频繁、紧密的联系,为中国农业国际化创造有利环境,中国农业受世界现代农业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增大,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不可避免,中国农业走向世界市场的趋势是必然的。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正是面对世界现代农业的挑战,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我们应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考虑,扬有利的积极面,抑不利的影响面,加快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步伐。中国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与市场,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现代农业,促进中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只有不断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以增强农业的综合能力,提高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农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也能在世界大市场中,经得住激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并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收益。

二、调整农业结构的优选取向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是实现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庞大的农业经济系统工程,是改造中国农业的新起点。因此,既要有长远规划的奋斗目标,又要有从现实情况出发的优越取向。

1、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根本取向。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的实质,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家都清楚地明白:生产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期望效益的最大化。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人们的第一奋斗活动,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民为本身利益而进行的基本、首要活动,总要求自己从中求得更多的收益。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把不断扩大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这个核心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作为衡量农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准。也就是说,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民能在土地上进行更好的生产,产出更多的实际利益,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达到农民的劳动付出同其经济利益保持合理相称。这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抓住这一根本取向,调整农业结构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与积极参与,变成农民的实际行动。

坚持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作为结构调整的根本取向,要在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上使出新招。就“广度”言,在不放松粮食生产上,不应靠增加种粮面积,而应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甚至减面积不减总产量或稳定总产;同时,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上下大功夫,实现农产品品种多样化,为全面丰富人民生活提供更多的产品。在“深度”上做大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把增加有效生产深入到产品加工层次上去,推动转化增值,并逐步把农业最大利润的渠道引向农产品的加工、销运等全程环节上去,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现在越来越明显: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不仅限于生产环节,而应该包括它的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产供销运等诸多环节。迄今,中国农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还停留在单一的生产环节上。尤其是因为农产品加工度过低使农产品不能及时消化、升值,只作为简单的原料而库存积压甚多,无法增加附加值,形成中国农产品附加值甚微的窘境。据资料反映,国际上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全部价值是中国农产品价值的3倍多,其中四分之三来自农产品加工运销等产后环节上。也就是说,应占农产品值绝大部分的附加值,在中国由于农业产业体系的缺陷而失其所得,或者被转移他处,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比较效益,构成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取向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就是农业产业链条的伸长,在多层次加工转化中开发新产品,逐步形成优质名牌产品,实现原料生产向专业化、基地化生产的转变,使简单加工向多层次加工、保鲜、储运技术的系列化方向发展,给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带来新的增长。

2、面向广大市场需求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导取向。

从最终目的上说,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就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种需求集中地表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上,市场的需求对于农业生产起着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坚持以国内外广大市场的需求作为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的主导取向,以适应大规模商品生产、流通和不同层次消费水平的需要。确立这一主导取向,就是引导、促使亿万农户和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能充分注意与掌握市场对自己提出的生产需求与经营要求及其变化的轨迹,调整农业结构,生产出多种多样的、极其丰富的优质农产品,为激烈复杂的具有竞争的市场提供质优价优的产品,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主导取向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引导农民摆脱狭小的、分散的生产模式,面向广大的市场,主动接受市场信息,积极了解市场行情,紧紧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广阔的市场联系起来,切实按市场需求变化,把市场前景或比较效益看好的优质农产品,做大做好做精做旺盛。在粮食生产上,以优质高产为先,以低耗高效为重,敢于淘汰那些价格低迷、销售滞缓、竞争力弱的“大路货”,积极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名、新、特色产品,实现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的转变。在多种经营上,扩大畜牧、水产方面的优质品生产,推动与加快种植业、加工业和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进程,尽快实现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同时发展多种经营转变的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满足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市场需求由单调低质走向多样优质化发展的要求。

坚定不移地确立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取向,还要以动态的眼光与超前的视野和深邃的洞察力,瞄准广阔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不停顿地广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力度。一是,克服千家万户农民视野的局限性,明确“市场”的广大性,放眼于更大目标的国内外市场。二是,克服市场信息来源的随意性,切实把握市场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克服农产品市场建设的脆弱性,增强市场作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坚挺性。要把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变为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必需事业而积极参与其中,发展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大规模商品流转需要的批发市场,组织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带动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及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持续而又坚韧地通向国内外大市场。

3、依靠与适应农业科技的进步要求,是不断调整与优化农业结构的关键取向。

现代农业的一个突出的基本特点,就是广泛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动农业向多样化、优质化、高效益发展,这已成为发展农业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在中国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既是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不断推进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也为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极好的环境。邓小平在八十年代曾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注: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注: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3页。)。当前,中国农产品市场疲软,尤其是技术含量低的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的严峻现实和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表明:技术进步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中国能否日益增多地运用新的现代农业科技,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提高农业产品品质与质量,创造现代农业物质文明的关键。纵观国际国内农贸市场,农业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弱的决定因素。我国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低就低在尚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水平上,弱就弱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很低上。据专门测算,至20世纪末,我国农业靠科技进步增产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农业科技进步还远远没有成为我国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质量、优化农业结构的主要动因。可以预见,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农业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取得农业质量飞跃和经济效益大突破的关键时期。

依靠与适应农业科技的进步要求,就要抓住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搞好农业结构的调整,因势利导地推动农业充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逐步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物质生产与管理方式,都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科技调整农业结构,要走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路子。一是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技术,追求农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全面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是一条总渠道;二是大力提高区域农业结构的科技含量,发展区域性主导产品,从产品品质优化上占领市场,做到选育或引进一个新品种,投入生产,形成规模,并拥有一定的聚集量,获取较多的聚集效益,继而延长产品链条,获取延伸效益,并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获取扩散效益。这样由一个优良产品而成长为一个产业,推进一方经济的振兴。三是推动区域农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一个地区、一个县乡都应当形成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区域性农业主导产品。形成后还要发展,不能一劳永逸,而要主动地认识与促其升级换代,使新产品层出不穷,科技含量渐次上升,达到农业生产量尽可能增、质尽可能优、效益尽可能高的程度。

三、农业结构优选取向之实施

农业结构优选取向确定之后,重在付诸实施,使之逐步变为活的现实。这是个长过程。当前,要特别注重选准实施的切入点、支力点和着力点。

1、从发挥本地资源和农业生产优势切入。

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先易后难的原则,充分发挥不同生态条件地区的生产优势,发展既符合本地实际,又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业。发展区域优势农业,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一地区或一县(市),根据本区域的比较优势,瞄准一、二项主攻产品,精心培植,生产“精其一而绝天下”的产品,形成规模,实现优质化和特色化。在条件好、经济基础雄厚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等依托城市、市场发达的地方,可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带动和促进农业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贸工农发展。在交通条件便捷、自然条件优越的平原沃地,调整传统的农业生产规模,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实行规模开发集约经营,拓宽“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在自然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山地或丘陵地区,把简单生产、粗放经营的“种养加”提高一步,使中低产田改造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25度以上的宜退耕还林还草的坡地,积极发展优质畜牧业,建设生态农业,重点放在建设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开发优质饲料,同时推动果品工程、蚕桑工程向优质化转变。在水面宽阔以及临近水域的滩地、荒原,继续拓宽开发水面和水产养殖业,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优质养殖业的比重。这样使各种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得到科学的合理使用,实现农业的粮食稳产和多种经营发达、多种经营产值大于粮食产值的新格局。

2、充分发挥广大农户的主体作用,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调整农业结构,使之成为支持力量。

调整农业结构是国家根本利益的大局所决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利益。农民意愿的核心是利益与实惠。农村中流行的“土地不要动,负担要减轻,粮价别降低,干部莫太凶”等四句话,涉及方面虽多,但集中反映了当前农民的利益与心愿。在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引为警觉。农户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子,以农户生产经营为基本单元去实现战略性的农业结构调整,应以不动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前提,从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农户容易接受、消化与吸收的实际事项开始,把引进、推广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经济效益好的农业新产品、新品种列为开路先锋,让农民能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精耕细作等优良的生产经营,运用到调整后的新产品的生产中去,收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确保农民能从结构调整中增加收入。这样,就有利于农民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持久发挥,构建和夯实农业结构优化的基础。

3、强化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服务意识,政府的职责应放在着力帮助农民实现优选取向上。

调整农业结构以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对于千家万户的分散农民来说是“七分欢喜三分忧”,既有强烈渴望、满怀喜悦之热情,又有害怕失手冒风险之担忧。农业受自然制约因素大,科技成果转化有周期长、推广难度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和受文化素质的限制,对科技的推广与应用理解不深,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所知浅薄,适应性差。他们期望结构调整给自己带来更多效益,既呼唤帮助与推动的临近,又存疑方方面面做分享农民利益的“食利者”。因此,强化结构调整中对农民的服务意识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成效大小。对此,政府的职责在于着力帮助与引导农民,组织与调动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推广部门与人员、职能部门与组织者经营者,深入农村千家万户,上门周到服务,给农民送信息、送科技;农技人员蹲村当指导,为农民积极寻求市场与当地资源的结合点,使结构调整更富有针对性和可行度,同时作示范,直接提供技术服务;对市场进行细化分析工作,查找捕捉市场空档和潜力产品,准确告诉农民需求信息,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化解生产和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组织和中介组织应充分发挥本身的作用,为调整农业结构开展专业化服务,为广大农业企业和千家万户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把一个个分散的优质农产品组合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群,并把它融入千丝万缕的流通网络中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向优质化、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演进。

标签:;  ;  ;  ;  ;  ;  ;  ;  

跨世纪农业发展的选择:调整农业结构的必要性和方向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