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影响较大的风险因子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工程风险、水文风险、生态与环境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等。通过分析了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出几类主要风险的具体控制措施。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运行;风险;控制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沿途距离长、投资大、范围广、地质情况复杂,其运行风险因素也具独特性。经过详细的风险因子识别和机理分析,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工程风险、水文风险、生态与环境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等5类,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研究南水北调工程的各种风险控制策略,继而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南水北调运行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期间,主要是通过非工程措施来减小或转移风险。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法律、政策、规划、科技和宣传教育等方法指导和规范人类的行为,以达到避灾减灾,减小损失的方法。工程措施大部分应在调水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阶段解决,当然运行期间如有必要也可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新的工程项目或增加已有关键建筑物的工程结构安全度,减小系统或建筑物的破坏概率的方法来减小风险。如防洪库容不足,就需要新建水库或加高大坝;堤防防洪标准不够,就需要加高堤防。增加建筑物的安全度包括增加基础开挖、扩大结构断面、增加材料强度、增加建筑结构的冗余度等。
调水运行期间的风险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方方面面,所以采取非工程措施将对减小或转移系统风险最为有效。如水文特性的预警预报对控制水文风险的作用,如果事先较准确预报了水源区和受水区的来水情况,枯水年,在雨季可以增加沿线水库的蓄水量,减小洪水期的弃水量,从而提高枯水期供水保证率;丰水期或有大洪水的年份,可加强关键建筑物的检测和维修,在洪水期加强安全监测,从而大大减少系统失效的概率。
二、各类风险的关键控制措施
1.工程风险
提水系统:注重泵站系统的巡视、维护和保养;进一步完善泵站枢纽管理体制;提高泵站自动化程度,保障工程效益发挥;定期进行地基监测,保障泵站的工程安全;提高泵站枢纽管理人员的素质,降低人为技术风险。
输水系统:主要的非工程措施包括划分堤防安全等级;落实穿堤采煤报批手续,事前在预沉区内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堤防安全及完整;严禁河道内无序采砂改变河道水流、水力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获得水情信息;实施堤防工程安全实时监测系统等。主要的工程措施包括复合堤顶高程,对堤防进行加固、提高;当遭遇渗透风险时,提高堤身和堤基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同时降低渗流的破坏能力;当遭遇边坡失稳风险时,采用“上部削坡与下部固脚压重”,对渗流作用引起的滑坡,采取“前堵后排”。
蓄水系统:进一步落实河道险工段及在建工程的防汛责任;提高流域排洪通道防洪标准,减小防洪工程实际防洪泄洪能力与设计标准间差距;及时全面掌握防洪工程运行情况,扎实做好水闸工程维修,确保启闭灵活,运用自如;加快对采煤沉陷段应急处理及加固进程,确保堤防安全及完整;改进洪水预报方法,不断提高预报速度和精度。进一步完善抢险预案,落实抢险物料、队伍等度汛措施,明确防汛责任等等。
2.水文风险
东线工程水源区供水量风险较小,而且调水规模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机动调整,因此东线工程水文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对输水过程水量衰减的控制上,对输水河渠进行适当的整治,减少沿线输水损失,充分利用沿程调蓄工程,降低输水过程水量风险。
中线工程水文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三大部分:①水源地的风险管理;②输水沿线风险管理;③受水区的风险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输水沿线水文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输水总干渠沿线交叉建筑物的安全监测;②对中线沿线特殊工程地段进行加固护理;③建立沿线暴雨区域极端气候预警机制,提高洪水预报水平;④减少沿程输水损失;⑤实施水资源实时调度管理,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受水区水量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因地制宜,针对各受水区实际,进一步开发可以利用的水源,建设相应的“开源”工程,提高城市可供水能力;②采取严格的“节流”措施,推广节水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
3.环境风险
(1)减小风险区的污染企业,倡导清洁生产。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①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少污染;②企业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节约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创造更大的利润。
(2)加强截污导流工程的运行管理,不仅要加强工程的技术管理,还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在工程出现非正常运行时,应尽最大努力来排除故障,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准备,以防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行动。
(3)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监督,要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排除。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执行,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减小排入输水干渠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4)减少航运船舶,控制航运污染,要定期地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减小船舶在航运过程中发生溢油事故的可能性,加强船舶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此外,对船舶的通讯设备也要定期检查,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将信息传送出去,或者接收事故的信息,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4.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①高度重视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治理点源污染,减少进人丹江口库区的污染负荷;加强库区上游水土综合治理,控制面源污染;②合理制订渔业发展规划,逐步建设丹江口水库渔业设施,恢复和发展渔业生产能力,在陶岔渠首适宜地段建设拦鱼设施,减少鱼类资源流失;③加强用水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流域环境生态监测站,加强对饮用水源水质、水生生物多样性、汉江水华、长江口赤潮、河口来沙来水、潮滩冲淤动态、冲淡水动态等的监测;④实行统筹调度、统一管理,做到调水、用水、治污、环保一手抓,既不能影响国家整体利益,也不能对水源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⑤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保持生态环境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理念深入人心。
5.经济风险
供水价格风险:①实行外调水、当地水等多种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制定水价;②科学合理测算并采取切实措施降低供水成本及水价;③在对国内外同类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费征收方式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专题研究,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的可行性;④制定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价格应充分考虑下游城市居民和工业承受能力。
结论
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庞大,运行时间长,管理过程中难度重重,必须有系统的风险控制理论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的正常运转,本文只是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风险控制策略及管理预案制定的初步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在于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措施集和系统的风险预警和应急体系,最终形成一套完备的风险控制管理预案。
参考文献:
[1]韩亦方.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科技问题[J].水利水电技术,2011,32(1):35-37.
[2]刘恒,耿雷华,裴源生,等.南水北调运行风险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5(5):4-7.
[3]陈国华.风险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王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风险论文; 工程论文; 南水北调论文; 措施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水文论文; 堤防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