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栋[1](2021)在《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局地不同时间尺度海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观测资料与ECHAM5大气模式输出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得到:(1)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是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经20天低通滤波后对印太海域对流层高低层风场进行EOF分析,揭示夏季印太地区大气低频主模态为热带季节内振荡(ISO)模态。EOF分析得到前两个印太海域大气年际主模态,分别代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模态EOF1rec与南亚夏季风增强模态EOF2rec。EOF1,2rec亦可作为ISO的正交基底用于表征夏季ISO的传播与发展。EOF1rec存在准两年振荡周期,与ENSO位相转换有关。而EOF2rec在年际尺度为白噪声信号。能量学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产生位置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平均态分布有关。在对流层低层季风西风和信风东风的合流区,大气正压能量转换与对流反馈过程可将能量从平均动能和平均有效位能传递到扰动态,使得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态在不同时间尺度得到维持。(2)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生成和逐月演变特征与ENSO不同位相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ElNino衰减年与同期La Nina夏季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存在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存在逐月差异。中国东部夏季逐月降水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引起的温度平流有直接联系。此外,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中纬度西风急流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均可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协同作用,引起夏季中国东部降水逐月变化。(3)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不仅与ENSO密切相关,也可独立于ENSO,仅由大气内部过程产生。以8月份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观测中非海温影响主模态和ECHAM5模式成员间差异主模态类似,空间模态表现为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深入分析表明大气内部过程产生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主要由ISO引起。(4)基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作为局地大气共同模态,可定义一个表征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实时监测指数RTI1及其正交模指数RTI2,用于东亚夏季风区热带ISO的实时监控。通过对2016年厄尔尼诺衰减年夏季和2020年夏季的个例研究,发现2016年8月,ISO抵消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造成西北太平洋局地气旋环流异常,降水增多,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减少。而在2020年夏季,年际尺度上,北印度洋增暖和同期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协同作用,可造成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和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同时,ISO是引起长江流域降水增多的主要原因。RTI指数能较好反映2020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时空特征。(5)在ISO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水汽的水平平流及“气柱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夏季大气整层水汽倾向超前水汽本身,引起ISO的传播并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其中,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有重要贡献。同时,“气柱过程”也有利于ISO向特定方向的传播。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认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跨时间尺度特征、物理机制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亚洲夏季风多尺度气候变率和气候预测预警提供线索。
柴静[2](2021)在《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东亚夏季风影响着全球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的日常生产生活,对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气候有重要影响。关于季风区域降水的变化研究主要包含内部变率和外部强迫两个方面,火山活动是气候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外强迫因子之一。然而,迄今为止,火山活动在东亚夏季风降水年际尺度气候变率中的作用仍不确定,亟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次,全球变暖是人类目前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现下通过全球减排措施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仍面临着很大挑战,因此科学界提出了以减少到达大气和地面太阳辐射为目标的太阳辐射干预地球工程。其中包括向平流层注射气溶胶和增加地表反照率等方法,作为抑制全球变暖的备用措施。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进入平流层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作为自然类似物,也为我们了解平流层地球工程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基于观测和多源重建资料以及PMIP3、PMIP4和CESM模式过去千年模拟结果,利用叠加周期分析、诊断分析和设计敏感性试验等方法,证实了内部模态会调制赤道火山喷发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直接响应;揭示了赤道强火山喷发所激发厄尔尼诺是导致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重要纽带;明确了赤道火山激发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的机制;分析了东亚夏季风降水对不同纬度火山喷发的直接响应特征。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赤道强火山喷发后不仅会对东亚夏季风降水产生直接气候效应,还会受到内部模态的调制作用。1815年Tambora火山喷发后三年全球显着降温,但基于三套重建资料的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降水并没有减弱。根据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强火山喷发后不同的响应特征,将重建和模式模拟结果分为降水减少型和降水增加型。进一步分析表明,赤道强火山喷发引起的全球一致降温会激发东亚夏季风降水负异常的响应,而冷位相的类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型内部模态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降水减少类型主要体现了对火山外强迫的响应特征,而降水增加类型是内部模态贡献超过外部强迫的结果。(2)赤道火山喷发当年激发厄尔尼诺是使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原因。首先,通过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结果发现,赤道强火山喷发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会增加。接下来,利用多模式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赤道强火山喷发当年冬季会激发厄尔尼诺,在厄尔尼诺衰减年通过菲律宾反气旋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最后,基于11套多源重建的厄尔尼诺(ENSO)指数代用资料和三套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资料验证了火山喷发当年激发厄尔尼诺使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关系。火山喷发次年,通过激发厄尔尼诺的间接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东亚季风区从“变冷-变干”转变为“变冷-变湿”。(3)赤道强火山喷发后,大部分(8/11)模式可以模拟出赤道中西太平洋显着的西风异常响应,这个西风异常是激发厄尔尼诺的关键。在赤道强火山强迫下,有显着的副热带大陆降温和赤道降水减少响应,在赤道南亚地区、西非季风区和赤道辐合带都会有降水的负异常。大部分模式都可以模拟出这一降水的抑制响应。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中西部的西风异常是由赤道大陆变冷引起的,尤其是赤道南亚地区的变冷引起的降水负异常所导致。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赤道三个降水抑制响应区域对这个西风异常的贡献:赤道太平洋中西部的西风异常是由于赤道南亚地区和西非季风区降水减少激发Gill响应的结果,其中赤道南亚地区的贡献高于西非季风区的贡献,而赤道辐合带是负贡献。(4)基于观测和三套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资料,发现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减少,而南半球火山喷发后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模式可以模拟出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东亚夏季风降水负异常的响应,但是对于南半球火山而言,多模式平均结果不能模拟出降水正异常响应。模式对火山喷发后气溶胶的经向传播模拟得越合理,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南、北半球火山喷发后的响应越不对称。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引起东亚季风区水汽减少和环流减弱,二者的共同作用造成东亚夏季风降水减弱。此外,北半球火山喷发后由于气溶胶分布的不对称,引起半球温度梯度异常,从而使环流减弱更强。
孙思远[3](2021)在《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级地面高密度站点的降水资料、CPC全球降水量网格数据集和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等逐日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和区域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其与欧亚大陆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关系,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与Rossby波活动的关系在多年平均和特殊年份中有所不同。在多年逐日气候场中,中纬度对流层上层300h Pa上经向风扰动和低频经向风的典型波数为4–6波,而高频经向风为7–9波,且在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中仍可侦测到的移动性波列和Rossby波包。此时,高频波动有明显的下游频散,但南支波包与北支波包相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高频降水的影响更为显着,而气候态与低频波动则呈现准定常性,说明低频的甚至准定常的强迫在逐日气候场中起到重要作用。当以2020年梅汛期为例时,中纬度对流层上层300h Pa上高频(2–14天)经向风的波数范围为5–7波,高频波动源自贝加尔湖附近,并沿高空西风急流带自西北向东南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下游地区带来异常强降水所需的扰动能量。(2)中国东部区域性(以江淮和黄淮地区为例)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波包活动关系密切。采用百分位阈值法,对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进行筛选并加以分析,发现在江淮或黄淮地区发生极端日降水事件时,对流层上层300h Pa的波动大多起源于里海或黑海附近,传至下游地区需要大约4天的时间。江淮地区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期间,其上空的扰动涡度拟能于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前一日至当日在对流层上层迅速减弱的同时在低层增强,时间平均气流对扰动涡度的平流输送项和扰动气流中的水平散度项是引起江淮地区上空扰动涡度拟能变化的贡献大项。黄淮地区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期间,其上空的涡动动能同样于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前一日至当日在对流层上层迅速减弱的同时在低层增强,引起涡动动能变化的主要是动能制造项、平流输送项和正压转换项。因此,与波包活动相关的扰动涡度拟能和涡动动能在区域上空的增强和维持对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以2016年7月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极端强降水事件为例,可以发现本次降水事件发生期间,波扰动能量在对流层低层主要呈经向传播而在对流层上层呈纬向传播,对流层低层的波扰动能量对华北地区的影响比上层更为明显。涡动动能在华北地区的增强和维持主要是涡动非地转位势通量散度项、涡动有效位能和涡动动能的斜压转换项以及余差项的共同作用,此外,涡动热量通量变化支持了正压和斜压转换,涡动动量通量的变化有利于涡动动能的增强,且涡动动能和涡动通量的变化均与降水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一致性。以上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成因的认识,并为极端降水的预报预测提供了线索。
袁帅[4](2020)在《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文中指出利用1951-2019年的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海洋热含量以及降水资料等,主要采用统计检验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根据印度夏季风指数和ENSO事件的定义,我们将季风与ENSO分成三组六类:共振组[弱季风—厄尔尼诺(WM-EN),强季风—拉尼娜(SM-LN)]、正常季风-ENSO组[正常季风—厄尔尼诺(NM-EN),正常季风—拉尼娜(NM-LN)]和季风-非ENSO组[弱季风—非ENSO(WM-NE),强季风—非ENSO(SM-NE)]。我们发现印度夏季风和ENSO事件并不总是强相关的,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出现强耦合的现象,因此我们将两种强耦合的分类(WM-EN和SM-LN)称为共振效应。我们从大气和海洋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得出热带印度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上的海温异常符号相同且与海洋大陆附近的海温异常相反时,是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产生共振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将不同分类下东亚夏季降水异常进行合成,ENSO冷暖位相发展期夏季降水异常与强弱季风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类似,因此我们认为ENSO发展期与印度夏季风的关系更密切。在研究共振效应下东亚夏季降水异常时,发现共振效应下的东亚夏季降水异常范围更大、强度更强,WM-EN主要体现在中国华北地区降水负异常显着,而SM-LN则在长江流域产生了更强的降水正异常。此外,当仅有季风事件而无ENSO事件时,强弱季风年东亚夏季降水异常并未呈现明显的反相分布,这表明ENSO事件在印度夏季风影响东亚夏季降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缺少季风事件影响时,仅有ENSO影响下的东亚夏季降水异常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以往研究得出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ENSO事件与印度夏季风事件相辅相成,只有当它们共同作用时,对东亚地区降水产生的异常才较强。当仅仅分析其中一个因子而剔除另一个因子时,无法得出与前人研究相一致的结论。共振效应对于极端指数R99的分布影响不明显,这可能由于数据覆盖率低,且为年数据的原因;但对于极端指数Rx5day,夏季异常分布与一般降水异常类似,虽然季风-非ENSO组的方差仍是最大的,但是降水异常都为负异常,且不具有反相的特征,与前人的研究不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共振效应对极端降水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如一般性降水异常显着。我们认为,共振效应之所以有较强的影响,是因为共振组包含的强事件多、低空风场与海洋次表层热含量之间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以及水汽输送较多。通过机制分析我们发现,东亚夏季降水异常或是极端降水异常,并不是单一因素影响形成的。ENSO事件可以驱动环流,印度夏季风为东亚地区带来水汽,只有当两者产生共振时影响才更强。
江凇[5](2020)在《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主要表现为冬夏季风之间的转化,季节循环的早晚和强度,即位相和振幅的变化可导致环流和降水的季节异常。因此,研究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对于提高我国季节气候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利用资料诊断和数值模拟方法,参考太阳赤纬季节演变,分析了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讨论了东亚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尺度变化年际变化关系。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可分解为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两个模态。春分模态表现为青藏高原以东的热低压与菲律宾以东的反气旋环流之间对比,而夏至模态反映的是盛夏东亚大陆热低压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环流差异,两个模态季节循环分别在4月和7月达到峰值,反映的是我国江南春雨和盛夏降水的主要环流和降水结构特征;(2)相对于太阳辐射季节变化,东亚副热带大陆-海洋的热力季节循环存在显着的时间位相差,大陆地表气温和海温增暖分别滞后太阳赤纬1和2个月。诊断和数值模拟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温增温的时间滞后效应在夏季风季节进程中扮演了“接力棒”作用,是导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二次北跳和华北和东北雨季8月份达到峰值的重要成因;(3)东亚夏季风的季节进程表现为春分模态向夏至模态的演变,在年际尺度上,春分和夏至模态的时间位相变化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前冬的ENSO和西北太平洋海温年际变化可导致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位相异常,造成华南和华北部分地区冬夏和春秋降水隔季反向变化,为我国跨季节的降水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4)季节循环对次季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4-8月份是东亚季风次季节尺度主要活跃期,环流和降水模态随时间演变反映的是东亚夏季风季节内进程,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随时间传播特征;季节循环超前和滞后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早晚比较一致,但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之间却表现为反向变化关系。
杨凯[6](2020)在《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热、动力作用在亚洲季风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高原的热、动力强迫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热点科学问题。高原地表广泛分布着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其季节变化影响着高原地-气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地表非绝热加热与陆面过程相关,冻融过程作为高原陆面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必然影响着高原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变化,会引起高原热力强迫异常,从而对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利用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热传输特征,结合模式数值试验,定量分析了冻融过程引起的不同时期的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再分析资料在冻融过程中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偏差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在冻融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表非绝热加热的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冻融过程引起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变化,探讨了融冻期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接着分析了高原融冻期的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关系的变化特征,重点探讨了冻融过程对高原土壤湿度与降水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分析了从前秋到春季,土壤经历冻结—融化过程中土壤湿度异常的跨季节持续性,探讨了高原土壤湿度跨季节持续性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最后,分析了与冻融过程相关的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影响的动力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揭示了冻融过程的“水分存储”效应,定义的水分存储指数在土壤浅层可达0.95,区域平均的深层土壤的水分存储指数要比浅层更大。当土壤没有冻融过程时,土壤水分以液态形式存在,会加大地表蒸发,导致融化后的土壤湿度减少约10%,其量级与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异常相当。冻融过程的水分存储作用大小与冻结前的土壤湿度含量及冻结时的土壤温度呈显着的反相关,当土壤偏湿、土壤温度偏高时,土壤水分更易损失。没有土壤冻融过程可导致土壤温度在冻结期偏低-1.02℃,而在融化后偏高0.91℃,说明了冻融过程对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起了缓冲作用。冻融过程引起的土壤温度异常变化与冻结时的土壤湿度以及土壤冰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冻融过程通过改变土壤的水热性质(热导、热容、水导等)和引起水分相变中的能量变化,导致了土壤温、湿度的异常变化。在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异常变化主要受水分相变能量变化的影响,而土壤热导、热容的变化引起的土壤热量垂直传输异常有助于缓解土壤温度的异常变化。冻融过程对土壤湿度变化的影响,主要与冰含量引起的土壤水导和垂直水通量传输异常变化有关。土壤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是深层土壤湿度异常变化的重要因素。2、分析得出了再分析资料对冻融过程中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的描述存在较大偏差,尤其在融冻时期的春季。对比不同再分析资料的偏差特征,ERA-Interim偏差最小(大约5W/m2),再分析资料在高原西部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偏差要比高原东部的大。在土壤冻融过程中,冻结期与非冻结期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可相差10W/m2以上;没有土壤冻融过程导致冻结期的地表感热减小-2.63W/m2,地表潜热增大2.92W/m2,而融化后的地表感热增大4.72W/m2,地表潜热减小-1.07W/m2。当春季高原地表感、潜热偏差为±5W/m2时,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显着影响印度、中国东部及中南半岛地区的夏季降水,引起高原季风环流、高原北侧西风急流及下游中国东部地区环流的异常变化。3、揭示了由土壤融冻引起的春季土壤湿度变化与高原夏季降水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耦合关系特征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在高原中东部地区,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降水之间为正耦合关系,而在高原西部二者为负耦合关系。总体上,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降水的耦合强度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当海拔高度大于3km,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降水的耦合强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高原东部地区的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关系在空间变化上与春季高原地表感热变化一致;而高原西部地区的耦合关系在空间变化上与春季土壤湿度变化一致;降水—土壤湿度耦合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与冻融过程引起的春季土壤湿度及地表非绝热加热变化相关。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高原后期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机理是,通过引起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影响高原周围大气环流,改变高原南侧向高原的水汽输送。4、揭示了高原土壤湿度异常的跨季节持续性特征。前秋和前冬的土壤湿度异常可以通过土壤冻融过程持续到春季,前秋土壤湿度异常通过土壤冻结储存,到了春季随着土壤融冻,土壤湿度异常信号释放,引起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有显着影响。当春季高原东部地区的土壤湿度增加时,华南和黄河流域降水减少,而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降水增多。当高原前秋和前冬的土壤湿度增加时,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异常分布型与春季土壤湿度增加引起的降水异常类似,说明了高原前秋和前冬的土壤湿度异常与春季土壤湿度异常有相似的气候效应,也可以作为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跨季节预测的因子。当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增加,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减弱,引起夏季高原北侧大气偏冷异常,增大了高原北侧大气的经向温度梯度,使高原北侧的西风加速,减弱了定常Rossby波列的传播,导致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在东北—日本附近为反气旋性异常,低层风场异常影响了水汽输送,从而造成了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异常。5、深化了与冻融过程相关的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影响的动力机制的认识。通过在斜压通道模式中加入“高原热源”型热力强迫,而没有地形作用的情况下,模式可以再现高原南侧经向温度梯度反向、东风出现,以及高原北侧经向温度梯度加强、西风加速等季风环流特征,说明了高原热力强迫在亚洲夏季风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也意味着高原冻融过程通过引起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产生显着影响。定常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输送在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引起南、北两侧纬向风变化过程中起正反馈作用。在东风气流发展过程中,定常动量输送先促使东风形成,随后在定量热量和动量输送的共同作用下,东风气流加速;在西风气流发展过程中,定常动量输送主导西风的加速,而定量热量输送的贡献较小。模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高原是重要的负涡度源,高原热力异常能够激发出定常Rossby波,通过定常位涡通量输送异常影响下游大气环流。
周娟,左志燕,容新尧[7](2020)在《中国东部土壤湿度异常和厄尔尼诺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作用比较》文中提出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中大气和陆面的耦合版本进行了土壤湿度和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的数值模拟,探讨了中国东部从长江中下游到华北(YRNC)春季土壤湿度和厄尔尼诺(El Ni?o)在影响夏季东亚环流和中国东部降水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和El Ni?o海温异常均对东亚夏季风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土壤湿度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略大于海温的作用,然而两者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和中国夏季降水的作用显着不同. YRNC土壤偏湿(干)引起的降水异常模态为中国北部和东南降水偏少(多),而长江流域和东北降水偏多(少),环流上YRNC土壤偏湿(干)能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着偏强(弱)偏西(东)和东亚大槽偏深(浅),表现为弱(强)夏季风形态. El Ni?o对降水的影响显着不同于土壤湿度的作用,在El Ni?o发展期的夏季,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为异常反气旋,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为异常气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引起长江下游、华南降水偏多,华北降水偏少.在El Ni?o衰减期的夏季,中国东北地区存在一个异常气旋,华南有一个异常反气旋,异常反气旋西部的偏南气流和异常气旋西部的偏北气流在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汇合,使得夏季华北和长江中游地区降水增多,其余地区降水偏少.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8](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文中指出气候与气候变化一直是大气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为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中国科学家对国际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做的贡献,分析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本文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梳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气候研究,(2)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3)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4)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5)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6)气候变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
叶茂[9](2019)在《基于多个季风指数与CMIP5模式评估的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再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NCEP和JRA-5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5个常用的东亚夏季风指数,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类典型的季风指数与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统计方法探讨东亚夏季风主模态对应的降水、环流异常特征和可能的热力驱动因子。最后,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提供的31个全球气候模式的历史模拟试验数据,评估了模式对1979-2005年间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空间分布、时间变率及其热力驱动因子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现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别记为IEASMI1、IEASMI2,三套再分析资料描写的指数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物理本质是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主模态特征:IEASMI1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年际模态,具有2-3年的周期变化;而IEASMI2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年代际模态,呈现出约12年的强弱交替变化。(2)IEASMI1与低纬环流异常紧密联系,与EAP遥相关型显着相关,对应着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经向三极型分布。IEASMI1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年际模态与热带海温异常的紧密联系,前期冬季ENSO型海温异常分布可以对东亚夏季气候产生滞后作用,同期夏季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北大西洋的海温异常也可以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年际模态。(3)IEASMI2与中高纬环流异常紧密联系,与EU遥相关型显着相关,对应着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经向偶极型分布。IEASMI2不仅揭示了海温异常的重要作用,还揭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热力状况的改变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模态的显着影响。(4)CMIP5模式基本能模拟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普遍缺乏对主模态时间变率的模拟能力。对东亚夏季风年际模态的时空特征模拟能力最强的5个模式为INMCM4、GFDL-ESM2M、BNU-ESM、MPI-ESM-MR、ACCESS1-3;而对年代际模态的时空特征模拟效果最好的5个模式为Had GEM2-AO、GFDL-ESM2G、ACCESS1-0、INMCM4、GFDL-ESM2M,且模式整体对年际模态的模拟能力高于对年代际模态的模拟。分别对年际模态、年代际模态模拟最优的5个模式进行等权重集合平均,记为MM1、MME2,其模拟技巧评分高于所有单个模式,这充分说明了对模式进行评估并择优集合平均的重要性和优越性。(5)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风主模态与下垫面热力异常关系的模拟能力还有待提升,整体看来,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际模态的热力驱动因子的模拟效果优于年代际模态。大致有10个模式能模拟出夏季从热带印度洋至菲律宾海盆附近的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际模态的影响,但关键区相应于观测整体向东偏移,而仅有4个模式再现了热带大西洋的海温负异常。有6个模式能够模拟出贝加尔湖地区的热力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模态的影响,但对强度和范围有所低估。利用MME1和MME2并未显着提升模式对季风主模态热力驱动因子的模拟能力。
豆娟[10](2019)在《南半球环状模对青藏高原及周边气候的可能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大气作为统一整体,南北半球间通过海洋-大气耦合过程及其相伴随的质量、动量和热量等的交换相互影响。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简称SAM)是南半球热带外大气环流大尺度变化的主模态。SAM异常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不仅仅局限在南半球,还可以越赤道调控北半球天气气候的变化。本文利用观测诊断分析结合数值模式试验研究了SAM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气候的可能联系,并揭示了SAM跨季节越赤道传播影响北半球区域气候的物理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发现前期春季SAM与后期夏季高原西部积雪和印度夏季风降水的年际变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春季SAM越赤道影响夏季亚洲气候过程中,印度洋海温和热带降水分别扮演了重要的“海洋桥”和“大气桥”的角色。前期春季SAM通过海气热量通量交换将信号存储在印度洋经向三极子(Indian Ocean tripole,简称IOT)海温中,由于海洋的热惯性,该IOT海温异常可以持续到后期夏季。一方面,IOT海温中位于中低纬的偶极子部分通过调控局地垂直经圈环流场和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印度夏季风降水的变化。另一方面,该IOT海温将SAM信号传递给热带,引起热带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地区的偶极子降水(Tropical dipole rainfall,简称TDR)异常。波射线诊断分析的结果表明该TDR在中低层环流背景下将降水异常释放的潜热能量传播到高原西部,引起该区域的环流场变化,进而影响高原西部积雪年际变率。(2)利用21年滑动相关方法揭示了春季SAM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存在显着的年代际转折:1958-1987年期间,两者相关性很弱。而在1988-2012年期间两者呈显着正相关。SAM与印度洋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可能是造成这种年代际转折的主要原因。在1987年以前,由于SAM与海洋的热量交换不显着,很难将信号存贮在印度洋中,进而难以影响到后期北半球的气候;而在1988年以后,通过显着的海气相互作用,春季SAM异常引起南印度洋三极子海温异常,该海温异常与上文提到的SAM影响高原积雪的IOT海温一致。IOT海温持续到后期夏季可以调控热带印度洋-海洋性大陆降水异常。海洋性大陆降水异常释放的潜热引起的遥相关不仅可以影响到高原西部的环流,还可以向北沿着大圆路径传播,调控垂直经圈环流以及西北太平洋反气旋进而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年际变率。此外,利用CMIP5模式的结果发现能够抓住SAM与长江流域降水显着正相关的模式,也能模拟出IOT海温异常和海洋性大陆降水异常,进一步证实了IOT海温和海洋性大陆降水是SAM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关系在1988年后显着增强的重要桥梁。(3)揭示了秋季SAM与东亚冬季降水年际变化的显着负相关关系,基于观测分析和数值模式试验发现其物理机制与春季SAM影响东亚夏季气候的物理机制不同。联系秋季SAM与东亚冬季降水的关键因子是位于南大西洋-太平洋上的偶极子(South Atlantic–Pacific dipole,简称SAPD)海温异常。该SAPD将秋季SAM信号延续到后期冬季,调节太平洋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的变化。随后,ITCZ通过大气遥相关引起东亚上空盛行异常高压(或低压),有利于东亚东季降水偏少(或偏多)。
二、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 |
1.2.2 印太海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理论模型及影响 |
1.2.3 MJO-ENSO相互作用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1.1 观测资料 |
2.1.2 ECHAM5 大气模式的多成员集合模拟 |
2.2 方法 |
2.2.1 水汽诊断 |
2.2.2 能量诊断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亚洲夏季风区的跨尺度共同模态 |
3.1 引言 |
3.2 夏季热带印太地区的季节内与年际尺度主模态 |
3.2.1 季节内主模态的结构与特征 |
3.2.2 90 天低通滤波后的主要模态 |
3.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夏季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 |
3.3.1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相应贡献 |
3.3.2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化的逐月演变特征及其与ENSO的联系 |
4.1 引言 |
4.2 前冬El Ni?o对后期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逐月变化的影响 |
4.2.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
4.2.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
4.2.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
4.2.4 El Ni?o衰减期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
4.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同期 LaNi?a的联系 |
4.3.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
4.3.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
4.3.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
4.3.4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非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海温强迫信号与大气内部变率的分离 |
5.2.1 同期ENSO影响模态 |
5.2.2 印太电容器效应模态 |
5.2.3 大气内部过程模态 |
5.3 ISO与大气内部变率的联系 |
5.3.1 利用EOF揭示的夏季ISO模态及位相传播特征 |
5.3.2 夏季ISO对大气内部变率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的贡献 |
5.3.3 机制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2016与2020 年夏季局地气候异常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2016 年夏季印太海域气候异常及其成因 |
6.2.1 降水与低层环流的次季节特征 |
6.2.2 热带ISO对2016年8 月气旋环流异常的贡献 |
6.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联系 |
6.3.1 2020 年梅雨特征 |
6.3.2 2020 梅雨的年际成因 |
6.3.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季节内特征及其成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ISO北传特征及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水汽模” |
7.2.1 季节内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指数的构造 |
7.2.2 “水汽模”理论的适用 |
7.3 夏季ISO的水汽方程诊断 |
7.3.1 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 |
7.3.2 水汽方程其余项的作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状况 |
致谢 |
(2)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季风降水的变率及其对外部强迫的响应 |
1.2.1 季风降水的变率 |
1.2.2 季风降水对外部强迫的响应 |
1.3 火山喷发后的气候效应 |
1.3.1 火山喷发后的直接响应 |
1.3.2 火山喷发与ENSO的关系 |
1.4 存在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1.1 观测资料和代用资料 |
2.1.2 过去千年模式资料介绍 |
2.1.3 试验设计 |
2.1.4 Gill模型 |
2.2 方法介绍 |
2.2.1 能量诊断方程 |
2.2.2 叠加周期分析 |
第三章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火山喷发直接响应及其影响因子 |
3.1 重建中温度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演变 |
3.2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强火山喷发的响应特征 |
3.3 降水不同响应的物理机制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道火山喷发后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 |
4.1 赤道火山喷发引起的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强 |
4.2 模式中厄尔尼诺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
4.3 重建中厄尔尼诺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赤道火山激发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的机理研究 |
5.1 观测和模拟中火山和厄尔尼诺的关系 |
5.2 西风异常和降水的抑制响应 |
5.3 不同区域陆地降温的作用 |
5.4 不同区域异常降水的作用 |
5.5 模型模拟厄尔尼诺的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的响应 |
6.1 观测和重建中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的响应 |
6.2 模拟中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的响应 |
6.3 不对称火山强迫的物理机制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1 发表论文情况 |
2 参加项目情况 |
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3)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 |
2.2 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因子 |
3 问题的提出和拟解决问题 |
4 章节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2 方法 |
2.1 一点超前滞后相关/回归 |
2.2 Hilbert变换 |
2.3 波作用通量 |
2.4 Lanczos滤波器和有效自由度 |
2.5 功率谱分析 |
2.6 Morlet小波分析 |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对流层上层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梅汛期逐日降水和环流异常场的气候变化及对流层上层波包活动特征 |
3.1 降水和环流异常场的气候特征 |
3.2 斜压波包活动的气候特征 |
4 梅汛期逐日高频降水和高频环流场的气候变化及高频波包活动特征 |
4.1 高频降水和高频环流场的气候特征 |
4.2 高频波包活动的气候特征 |
5 梅汛期逐日低频降水和低频环流场的气候变化及低频波包活动特征 |
5.1 低频降水和低频环流场的气候特征 |
5.2 低频波动传播的气候特征 |
6 2020年梅汛期强降水特征及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的关系 |
6.1 2020年梅汛期降水时空特征和环流背景特征 |
6.2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相关的Rossby波活动特征 |
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特征 |
3.1 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定义和降水分布 |
3.2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环流异常 |
3.3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扰动涡度拟能变化 |
4 与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相关的波包活动特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特征 |
4 与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相关的波包活动特征 |
5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与能量变化 |
5.1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涡动动能变化 |
5.2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涡动通量 |
6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华北地区“16.7”极端强降水事件之环流及扰动能量变化特征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华北地区“16.7”极端强降水与环流特征 |
4 华北极端强降水事件期间的能量变化 |
4.1 涡动动能变化 |
4.2 涡动通量变化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印度夏季风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
1.2.2 ENSO事件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
1.2.3 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
1.3 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3 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间的共振效应 |
3.1 引言 |
3.2 SASM与 ENSO循环的关系 |
3.2.1 剪切动能Ks与 SASM |
3.2.2 南亚夏季风与ENSO事件的分类 |
3.3 季风环流与Walker环流的关系 |
3.3.1 低层环流场 |
3.3.2 高空环流场 |
3.3.3 季风环流(MC)和Walker环流(WC) |
3.4 影响两系统关系的物理过程 |
3.4.1 大气过程 |
3.4.2 海洋过程 |
3.5 假设 |
3.6 总结与讨论 |
3.6.1 总结 |
3.6.2 讨论 |
4 东亚夏季降水对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的响应 |
4.1 引言 |
4.2 印度夏季风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
4.3 ENSO事件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
4.4 东亚夏季降水对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的响应 |
4.5 共振效应对东亚极端降水的影响 |
4.6 小结 |
5 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对东亚降水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ENSO事件与印度夏季风的强度 |
5.3 海洋次表层热含量异常 |
5.4 低层水汽输送 |
5.5 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 |
1.2.2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的影响因子 |
1.2.3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特征 |
1.2.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之间的联系 |
1.3 论文拟研究的科学问题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模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数据和方法 |
2.2.1 数据 |
2.2.2 方法 |
2.3 东亚地面气温、降水和海陆热力对比的季节循环特征 |
2.4 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季节循环模态特征 |
2.5 海温增暖时间滞后效应对东亚夏季风进程的影响 |
2.6 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的年际变化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方法 |
3.2.1 数据 |
3.2.2 方法 |
3.3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特征 |
3.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对季节降水的影响 |
3.5 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变化关系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方法 |
4.2.1 数据 |
4.2.2 方法 |
4.3 东亚季风次季节模态特征 |
4.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变化 |
4.5 结论和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未来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亚洲气候影响研究的进展 |
1.3 春季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在亚洲夏季风系统中的作用 |
1.4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和非绝热加热变化关系的研究 |
1.5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变化与土壤冻融过程的联系 |
1.6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热传输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数据、模式和试验设计 |
2.3 冻融过程的土壤水分存储效应 |
2.4 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热传输影响的机理 |
2.5 青藏高原增暖对冻融过程水分存储作用的影响 |
2.6 土壤冻融参数化方案的改进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影响地表非绝热加热的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方法 |
3.3 冻融过程中地表非绝热加热变化特征 |
3.4 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非绝热加热的影响 |
3.5 融冻期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影响陆-气相互作用的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方法 |
4.3 青藏高原融冻期土壤湿度对后期降水影响的变化特征 |
4.4 高原融冻过程对高原土壤湿度—降水相互作用的影响 |
4.5 高原融冻过程影响高原土壤湿度—降水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的跨季节气候效应及机理 |
5.1 引言 |
5.2 数据、方法和数值试验 |
5.3 冻融过程相联系的土壤湿度异常跨季节持续性 |
5.4 土壤湿度跨季节持续性异常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
5.5 土壤湿度持续性异常引起降水异常的物理机制分析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土壤冻融过程引起的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影响的机制 |
6.1 引言 |
6.2 模式和试验设计 |
6.3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季风环流型的影响 |
6.4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的强迫 |
6.5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下游大气环流的影响及机制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东部土壤湿度异常和厄尔尼诺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作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与方法 |
2.1 模式简介以及试验设计 |
2.2 数据 |
3 控制试验的模拟评估 |
4 结果与分析 |
5 总结与讨论 |
(8)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气候研究 |
3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4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5 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6 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 |
7 气候变化研究 |
8 总结与展望 |
(9)基于多个季风指数与CMIP5模式评估的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东亚夏季风变异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 下垫面热力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 |
1.4 模式对东亚气候模拟性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
1.5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2 方法介绍 |
第三章 季风指数的分类及其与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联系 |
3.1 25个夏季风指数的比较分析与分类 |
3.2 两类季风指数和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联系 |
3.3 东亚夏季风主模态与降水异常的联系 |
3.4 东亚夏季风主模态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
3.5 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热力驱动因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模拟能力评估 |
4.1 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空间分布的模拟评估 |
4.2 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风主模态时间变率的模拟评估 |
4.3 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风主模态时空特征的综合评估 |
4.4 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风主模态与热力异常关系的模拟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南半球环状模对青藏高原及周边气候的可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SAM的定义及时空变化特征 |
1.2.2 SAM对南半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
1.2.3 SAM对北半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据,方法和模式 |
2.1 数据资料 |
2.2 各类指数计算 |
2.2.1 SAM指数 |
2.2.2 其他指数 |
2.3 统计方法 |
2.4 数值模式 |
第三章 春季SAM对青藏高原夏季积雪的可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夏季高原积雪变率的主模态 |
3.3 夏季高原西部积雪与SAM的统计关系 |
3.4 物理机制分析 |
3.4.1 SAM相关的海气相互作用 |
3.4.2 印度洋的“海洋桥”作用 |
3.4.3 数值试验 |
3.4.4 热带偶极子降水的“大气桥”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春季SAM对印度夏季风降水的潜在影响 |
4.1 引言 |
4.2 春季SAM与印度夏季风降水的统计关系 |
4.3 物理机制 |
4.4 数值试验 |
4.5 季节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春季SAM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转折 |
5.1 引言 |
5.2 观测事实:春季SAM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关系的增强 |
5.3 SAM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关系增强的物理机制 |
5.4 CMIP5 模式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秋季SAM对东亚冬季降水的可能影响:新的物理机制 |
6.1 引言 |
6.2 秋季SAM与东亚冬季降水的统计关系 |
6.3 物理机制 |
6.4 数值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D]. 王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D]. 柴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D]. 孙思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印度夏季风与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D]. 袁帅.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D]. 江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6]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D]. 杨凯. 兰州大学, 2020
- [7]中国东部土壤湿度异常和厄尔尼诺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作用比较[J]. 周娟,左志燕,容新尧.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1)
- [8]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J].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9]基于多个季风指数与CMIP5模式评估的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再认识[D]. 叶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10]南半球环状模对青藏高原及周边气候的可能影响[D]. 豆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