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美学浅析论文_邓玉春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巴蜀之画》是黄虎威先生结合四川民族风格的钢琴组曲,创作题材多来源于巴蜀民歌。通过使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出《巴蜀之画》在美学方面所突出表现在中和之美、虚与实的结合、情与理的融合三方面,这些都符合中国一贯以来的审美标准,这也是《巴蜀之画》能流传甚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巴蜀之画》;中和之美;虚与实;情与理

《巴蜀之画》是由黄虎威先生在1958年采用六首简单但是却很有代表性的四川民歌所创作的钢琴组曲。组曲中小曲分别为:《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和《阿坝夜会》六首。黄虎威先生通过影响效果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美丽的巴蜀景象,借此表达作曲家自己家乡巴山蜀水自然景色的赞赏和对家乡人民及其生活的无限热爱,同时,也道出了一个个巴蜀人士的心声。

小曲虽短小,但其中所包含的美不仅从听觉上打动了听众的耳朵,还从美学,即理性这一层面打动了听众的心。

(一)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美的创造与欣赏的一大追求目标和重要指导原则,是汉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一种重要而稳定的有机构成”。笔者认为,“中和之美”是中国艺术作品以及中国人的生活观念的一个总结,最初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审美观点。中国万事都讲究一个“度”即生活的行为准则,在“度”以内我们也就可以说达到了中和之美了,而艺术作品也应在这个“度”之内,这样,这个艺术作品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因为它符合 “中和”这一审美标准。所以,尽管随着人的社会实际活动的不断扩大,追求“中和”之美不仅延伸到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领域,甚至也扩展到政治伦理、精神理念、社会人生等一切方面,但在当今社会,在追求“和”这一点上,却是未曾改变的。

一般认为,中和之美的典型表述是“发乎情止乎礼义”(《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等等,而支撑其处于屹立不倒的哲学基础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庸之道”。

在这里,我们并不单纯论述音乐美学的“中和之美”,因为寥寥数百字无法将其阐述清楚,所以,我们将这一理论放置于我们特定的语境之中——《巴蜀之画》的美学体现就可以了。

《巴蜀之画》的“中和之美”体现在它的恰到好处。其一,借用材料恰到好处。论文第一章就已经论述过《巴蜀之画》各小曲与民歌的联系,可每个小曲所引用的量和度又是恰如其分的。其二,力度对比使用的恰到好处。第二章一直论述《空谷回声》中“歌声”与“回声”的力度如何突出对比,又是如何达到和谐统一。当然,不只是第二首《空谷回声》中存在着力度对比,如谱例1:

谱例1

这是第一首《晨歌》,入眼的就是mp与ppp的对比,其余小曲也是如此,本人在此不多加赘述,可这侧面证实了组曲中力量对比这一普遍现象。

本文举出这一个个例子都只想说明《巴蜀之画》这一组曲所有作品都是在中国传统心理的“度”以内,这符合“中和之美”的标准。

(二)虚与实的结合

“写意,原本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征。因为,无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按照他们的主观意向进行取舍并运用该艺术所特有的艺术手段对现实生活做选择性表现的”。其实,可以这样说:中国艺术作品多为写意中的写实。

要提及一下的是,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十分强调虚拟。通常我们把生活和艺术划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范畴:生活为实,艺术为虚。而艺术创作过程即由实生虚的过程,是由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描写最为贴切的是明代王骥德所说:“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 ,这一句便道出了戏曲中写意与写实之间的联系。

《巴蜀之画》虽然不是戏曲、曲艺作品,但同样彻底地贯彻了这一原理。像《阿坝夜会》这一小曲即来源于藏族青年男女的真实生活,给我们再现了藏区人民的生活。这不正是应了那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么?再如小曲《抒情小曲》,也是来源于民间自由的男女恋爱时所唱的情歌等等,这说明从生活“实”景衍生出的作品之“虚”。

另外,从表现技术层面上来看,《空谷回声》中原句是实,回声是虚,虚实的意境以强弱变化对比表现出来,这一实一虚之间就把整个《空谷回声》的画面描绘出来了。同样的,《空谷回声》b部分不完整旋律线条的虚与a部分完整的旋律线条就是实就起到了过渡、气氛衬托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达到了一个意境朦胧的效果。

综合以上实例,可以推导出《巴蜀之画》这一作品已经彻底贯彻了“虚实结合”这一原则。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将“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虚由实生,实仗虚行”这一艺术原则,作出的规律性的总结。

(三)情与理的融合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正是本文这一节的论述重心。西方的和声技巧及作曲理论是“理”而本民族的内容和寄托为“情”,本文就此“情”此“理”来阐述“情与理的交融”。

其一,组曲《巴蜀之画》的各小曲都用到了和声,有的是相互追逐的旋律(如《空谷回声》),有的是双声部融合(如《抒情小曲》),再有的直接是优美的和声(如《晨歌》)等等,第一章节就论述过,不管运用了西方的什么作曲手法,它还是和我们巴蜀民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二,不论怎么说,组曲《巴蜀之画》使用的毕竟是钢琴为演奏乐器,这仿佛是用西方的酒瓶装着中国浓烈的老酒般,散发着醇香。其三,在创作的那个时代,即1958年,可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成功代表,倚借着作曲家高超的技艺和对故乡浓厚的敬意写成的。

总的来说,这是以西方的技法与形式来承载作曲家浓浓的思乡之情,怀念之情及爱国之情。这一个个小曲都透露着“情”与“理”的融合,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外界技术交流达到和谐统一,同时,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第一个“中和”为美的观念。

我不禁感叹: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艺术作品,接地气的音乐作品都是非常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所以,虽然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存自己民族的风格,记住“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管作品如何简单,都有其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08)第三版第357页

[2]王耀华.福建南音初探[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12)

[3]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集第154页

[4]舒玲.黄虎威及其钢琴作品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洪士銈.钢琴组曲《巴蜀之画》[J]. 人民音乐. 1962(01)

论文作者:邓玉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美学浅析论文_邓玉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