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61
摘要:预应力锚索工艺性试验既能揭示影响锚索承载力的缺陷、验证设计参数,又能优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4标DK194+343.4- 391.3左侧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性试验,对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提炼,为类似结构施工提供支撑。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张拉;压浆;工艺性试验
预应力锚索近年来在高路堑边坡加固,特别是既有线边坡整治工程中得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主要承受拉力的构件,通过钻孔、传束、锚固段注浆加固、自由段钢绞线张拉及锁定,将钢绞线固定于深部稳定地层中,在被加固体表面对钢绞线张拉力产生预应力,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及内在抗力,从而达到围岩稳定或限制其变形的目的。《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明确规定:预应力锚索正式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试验,确认其能达到设计要求后,确定钻孔、注浆等施工参数。本文以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4标DK194+343.4-391.3左侧边坡预应力锚索工艺性试验为例,简要介绍锚索工艺性试验流程,并对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及参数进行总结,为相似结构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DK194+343.4-391.3位于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4标二分部管段,段落长47.9m。该段路基属于高路堑路基,最大开挖深度为26.5m,开挖过程中边坡多次发生顺层、垮塌现象。共设置四级边坡,一至四级边坡防护形式分别为桩板墙、锚索框架梁、锚杆框架梁、混凝土拱形骨架。其中:二级边坡的预应力锚索长18m,孔径为130mm,间距3m。锚索自由段长10m、锚固段长8m,倾角15°-20°。锚索体一束由3根Φ15.2mm钢绞线组成,锚索设计吨位300KN,锚孔采用M40水泥砂浆灌注。如图1 预应力锚索结构图所示。
图1 预应力锚索结构图
2 锚索工艺性试验总体安排
该段落长度47.9m,共布置有17排锚索,每排3根,共计51个孔。按照《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试验锚索数为工作锚索的3%,且不少于3束”的规定,需设置3个试验孔做拉拔试验。故在该段边坡DK194+350、DK194+370、DK194+390处设置3个试验孔,试验孔编号分别为1#、2#、3#。
预应力锚索试验按钻孔及穿束、锚固注浆、锚具工作台施工、拉拔试验验收等四个主要工序依次进行。
3 预应力锚索工艺性试验过程
3.1 钻孔及穿束
1#、2#、3#试验孔均采用风动钻进,禁止采用水冲钻进,确保锚索施工不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锚孔钻造结束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孔径、深度、倾角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绞线穿束工作。
3.2锚固注浆
放入锚索束后,及时锚固注浆。结合设计图纸要求,试验孔锚固砂浆选用M40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水:外加剂=438:110:1330:168:3.84。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中途不得停浆,注浆压力宜为0.6~0.8Mpa,砂浆灌注应饱满密实。第一次注浆完毕,水泥砂浆凝固收缩后,孔口应进行补浆。
3.3锚具工作台施工
锚具工作台采用C35混凝土现场浇筑,几何尺寸为1.2*1.2*0.4m。锚具工作台台面以下3cm处增设一层ф6钢筋网(40×40cm),并设3根ф6钢筋垂直工作面布置加强平台与框架的联结,长10~30cm。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砼浇注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3.4拉拔试验验收
3.4.1 试验准备
(1)锚索锚固砂浆强度要求
在进行锚索拉拔试验前,必须确保试验孔锚固砂浆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2)试验设备及加载装置
本次锚索拉拔试验主要采用ML50锚杆(索)拉力计进行。锚索试验的千斤顶和油泵、测力计、应变计和位移计等计量仪表应在试验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且精度经过确认,并在试验期间保持不变。
ML50锚杆(索)拉力计线性回归方程为Y=0.11295X+0.65359。
(3)试验荷载值的确定
根据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新建工程工作联系单(2015)第35号,该段锚索设计拉拔力为210KN,进行锚索拉拔工艺性试验时的试验荷载取设计拉拔力的1.2倍即252KN。
3.4.2 试验过程
根据《岩土锚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锚索拉拔试验应采用多循环张拉方式,其加荷、持荷、卸荷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加的初始荷载应取最大试验荷载的0.1倍,分5-8级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每级荷载持荷时间宜为10min,加载、持荷和卸荷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2预应力锚索拉拔试验加载、持荷和卸载示意图
(2)试验中的加荷速度宜为50KN/min-100KN/min;卸荷速度宜为100KN/min-200KN/min。
结合上述规定,该段锚索拉拔试验荷载为252KN。根据拉力计回归方程(Y=0.11295X+0.65359),可得油压表读数见下表1所示:.
加荷速度按照100KN/min控制,卸荷速度按照150KN/min控制,即加荷速度按照0.20MPa/s控制,卸荷速度按照0.29MPa/s控制。1#试验孔拉拔过程如下:
(1)启动油泵,加压至要求预加的初始荷载3.5MPa,持荷2min。
(2)按照0.20MPa/s将荷载由0.1级(3.5MPa)增加至0.3级(9.19MPa),然后保持0.3级荷载不变,持荷10min。在持荷时间内,锚索无断裂,锚头位移量百分表读数为16。
(3)将荷载由0.3级(9.19MPa)按照0.29MPa/s速度卸荷至0.1级(3.5MPa),然后持荷2min。
(4)按照0.20MPa/s由0.1级(3.5MPa)加载至0.3级(9.1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3级(9.19MPa)加载至0.5级(14.89MPa),持荷10min。在持荷时间内,锚索无断裂,锚头位移量百分表读数为28。
(5)将荷载由0.5级(14.89MPa)按照0.29MPa/s速度卸荷至0.1级(3.5MPa),然后持荷2min。
(6)按照0.20MPa/s由0.1级(3.5MPa)加载至0.3级(9.1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3级(9.19MPa)加载至0.5级(14.8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5级(14.89MPa)加载至0.6级(17.73MPa),持荷10min。在持荷时间内,锚索无断裂,锚头位移量百分表读数为79。
(7)将荷载由0.6级(17.73MPa)按照0.29MPa/s速度卸荷至0.1级(3.5MPa),然后持荷2min。
(8)按照0.20MPa/s由0.1级(3.5MPa)加载至0.3级(9.1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3级(9.19MPa)加载至0.5级(14.8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5级(14.89MPa)加载至0.6级(17.73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6级(17.73MPa)加载至0.7级(20.58MPa),持荷10min。在持荷时间内,锚索无断裂,锚头位移量百分表读数为120。
(9)将荷载由0.7级(20.58MPa)按照0.29MPa/s速度卸荷至0.1级(3.5MPa),然后持荷2min。
(10)按照0.20MPa/s由0.1级(3.5MPa)加载至0.3级(9.1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3级(9.19MPa)加载至0.5级(14.8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5级(14.89MPa)加载至0.6级(17.73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6级(17.73MPa)加载至0.7级(20.58MPa),持荷2min;按照0.20MPa/s由0.7级(20.58MPa)加载至0.8级(23.42MPa),持荷10min。在持荷时间内,锚索无断裂,锚头位移量百分表读数为131。
(11)将荷载由0.8级(23.42MPa)按照0.29MPa/s速度卸荷至0.1级(3.5MPa),然后持荷2min。
(12)按照0.20MPa/s由0.1级(3.5MPa)加载至0.3级(9.1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3级(9.19MPa)加载至0.5级(14.8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5级(14.89MPa)加载至0.6级(17.73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6级(17.73MPa)加载至0.7级(20.58MPa),持荷2min;按照0.20MPa/s由0.7级(20.58MPa)加载至0.8级(23.42MPa),持荷2min;按照0.20MPa/s由0.8级(23.42MPa)加载至0.9级(26.27MPa),持荷10min。在持荷时间内,锚索无断裂,锚头位移量百分表读数为161。
(13)将荷载由0.9级(26.27MPa)按照0.29MPa/s速度卸荷至0.1级(3.5MPa),然后持荷2min。
(14)按照0.20MPa/s由0.1级(3.5MPa)加载至0.3级(9.1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3级(9.19MPa)加载至0.5级(14.89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5级(14.89MPa)加载至0.6级(17.73MPa),持荷2min;再按照0.20MPa/s由0.6级(17.73MPa)加载至0.7级(20.58MPa),持荷2min;按照0.20MPa/s由0.7级(20.58MPa)加载至0.8级(23.42MPa),持荷2min;按照0.20MPa/s由0.8级(23.42MPa)加载至0.9级(26.27MPa),持荷2min;按照0.20MPa/s由0.9级(26.27MPa)加载至1.0级(29.12MPa),持荷10min。在持荷时间内,锚索无断裂,锚头位移量百分表读数为184。
2#试验孔、3#试验孔按照相同的加载、持荷、卸载程序进行拉拔试验,锚索均无断裂,锚头位移量分别为156、129。
3.4.3试验结论
根据《岩土锚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锚索拉拔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锚索破坏:
(1)在规定的持荷时间内锚索位移或单元锚索位移增量大于2.0mm;
(2)锚索杆体破坏。
根据上述锚索拉拔试验合格判定标准,1#、2#、3#试验孔锚索均合格,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锚索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均满足要求。
4 结论
通过本次预应力锚索拉拔工艺性试验,验证了该段路基边坡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锚索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均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并使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熟悉工艺流程,可保证后期预应力锚索施工快速、高质量地开展,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勇.预应力锚索在岩土边坡工程治理中的应用[J].冶金与材料,2018.
[2]陈铭.高速公路高边坡预应力锚索试验分析[J].福建交通科技, 2012.
[3]王国富,李强,路林海 ,曹正龙.预应力锚索蠕变损失计算新模型及工程应用[J].建筑结构,20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086-2015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李秀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预应力论文; 加载论文; 拉拔论文; 荷载论文; 锚固论文; 再按论文; 位移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