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的宏观干预效应_银行论文

银行不良资产的宏观干预效应_银行论文

银行不良资产的宏观干扰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良资产论文,干扰论文,效应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金融调控在宏观政策调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引人注目的是,宏观金融调控的预定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有时较小(即宏观金融调控比较有效),有时又明显偏大(即宏观金融调控的实施达不到预定的政策目标)。从经济运行看,提高宏观金融调控有效性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了解和分析制约宏观金融调控效率各因素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的过程。

近年来,商业银行体系存在的不良资产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即使是在传统的“一逾两呆”(逾期、呆滞、呆帐)统计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也是相当高的;如果1999年按预定计划实行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五级风险资产分类办法,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还将显著上升。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十分复杂,既有宏观性因素(如经济周期波动、金融结构失衡等),也有制度性的原因(如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产权边界模糊、国有银行在转轨过程中承担的政策性职能、国有银行内部的软约束等),还有微观性的因素(如企业效益的低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弱化等)。从目前的情况看,关于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化解,金融界已经作了十分广泛的讨论,不过,金融界似乎更多的是从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待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至于银行不良资产可能产生的宏观效应、对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还研究得很不充分,对于有些问题的研究则尚未展开。显然,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需要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将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结合起来。

一、银行不良资产宏观干扰效应的形成

宏观金融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通常要求在金融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或者指标变量、最终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同时,银行体系是宏观金融调控政策信号的主要传导渠道,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实施需要银行体系能够根据宏观政策意图扩张或者收缩资产负债总量。从社会资金流动的角度看,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必然会破坏各项宏观调控目标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干扰了宏观当局正确及时地判断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银行体系在形成较高的不良资产后,其市场行为会发生变异(如维持流动性过度依赖于新增存款、维持帐面盈利过度依赖于扩大利差等),这种市场行为的变异必然会干扰中央银行政策意图的落实。我们将银行资产所具有的这种宏观效应称为干扰效应。

从社会资金流动看,社会资金首先从存款者流入银行体系;银行主要通过贷款的形式使资金流入企业;企业运用贷款在市场上进行购买,使资金流入流通领域,其中有部分资金重新进入银行系统开始新的循环过程。企业如果能够以较高的效率运用银行资金,创造出更多的有效供给,就能够正常归还银行资金,并实现利润;银行用企业归还的资金支付存款人的本息后获得相应的利润,整个社会资金的流动是顺畅的,此时宏观金融政策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预测的难度也相对较小;银行体系的市场行为是健康的,从而能够有效地传导宏观金融调控当局的扩张或者收缩的政策意图。

但是,如果在企业这一环节出现障碍,整个社会资金的正常循环会出现障碍。如果企业的低效率运行造成产品积压和经营亏损,使得银行资金在企业这一环节被固化,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不良资产。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和不断扩大,必然会改变社会资金流动的正常趋势,改变银行体系的市场行为,降低和扭曲市场上金融商品对各类信息的反映,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成本和风险程度,限制市场对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林捷瑞恩,1997),从而使得宏观金融调控当局的调控难度加大。

二、银行不良资产的干扰效应与宏观金融政策变量相对稳定关系的变异

银行不良资产的干扰效应最为集中地反映在银行不良资产对金融政策变量相对稳定关系的干扰方面。具体来说,这和干扰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不良资产与货币作用效率比率。作为从宏观上衡量货币作用效率的基本指标,货币量与经济总量比率越低,在一定的金融化货币化程度调节下既定经济总量对货币需求越小,货币的作用效率就越高(王广谦,1997)。在社会资金的运行中,由于不良资产的存在和扩大,使得一部分资金固化为企业的滞销产品或者形成损失,推动既定经济总量所需要的货币量无疑会更大,这就必然相应扩大了货币量与经济总量的比率,降低了货币的作用效率,制约了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的提高。

2.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相关率。如果引入不良资产,则金融深化理论中的金融相关率的现实意义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深化进程明显推进,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相对于社会总产出的比重大幅上升,金融相关率(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同期GNP之比)明显上扬。从国际范围内比较,我国的金融相关率目前已经超过中等发达国家韩国1988年的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较高的水平。从金融深化理论的角度看,一般而言金融相关比率越大,经济运行中储蓄与投资分离的程度越高,外源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越大,金融活动的能力与规模相应越强,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应该越强。不过,从中国实际情况看,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并没有达到金融相关率所显示的水平。如果引入我们所分析的银行不良资产及其成因,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的,较高的金融相关比率也表明中国的企业部门更多地依赖于借入资金,依赖于银行部门,以高负债、低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扩张,在低效率消耗银行的信贷资金、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和泡沫资产后,通过特定的渠道,依然可以继续从金融体系获得金融支持,从而使得银行体系的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在转轨经济中,如果考虑到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则由于企业部门对银行体系的高度依赖、以及低效率消耗银行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泡沫,必然会虚假扩大金融资产总量,提高金融相关率,从而放大了金融深化的程度,干扰了宏观调控当局对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正确判断。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在虚假放大金融相关率的同时,还由于其对资金的低效率消耗和对资金真实成本的扭曲等而抑制金融深化的推进(巴曙松,1997)。

3.银行不良资产与货币结构比率。从国际范围内来看,随着各国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效率的提高,总货币(货币加上准货币)会不断增长,而其在金融资产中的比值会相对降低,在货币总量中,货币所占的比例或者货币与准货币的比率也会逐步下降。但是,由于银行不良资产固化并损失了部分信贷资金,在以间接性融资为主要融资结构和企业对银行信贷高度依赖的背景下,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必然会抑制总货币与金融资产总值比率的下降;由于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银行体系的贷款投放需要依赖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国有银行体系持有的高额的再贷款就是一个证明),因而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和扩大会增大银行体系对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依赖(这也是所谓“金融倒逼机制”的一种表现),从而也会抑制货币与准货币比率的下降。

4.银行不良资产与货币乘数。作为货币供给总量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比率,货币乘数反映了金融体系放大基础货币的能力,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效率,一般来说,货币乘数越大,金融体系的总体效率越高。金融体系中不良资产的存在和扩大,一方面使得金融体系对企业的贷款扩大更加依赖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支持,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过程中的漏损,使得一定的基础货币通过金融体系所能够创造的货币总量明显降低。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作用下,银行不良资产抑制了货币乘数的提高,同时银行不良资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宏观金融调控当局对于货币乘数波动规模的把握更为困难,增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难度,从而相应降低了宏观金融调控的效率。

5.银行不良资产与国内银行资产的增长。国际经验表明,由于不良贷款的分类不准确、不良资产的真实情况难以掌握、贷款的展期和重组、利息的资本化等,使得国内银行体系的资产增长与实际部门效果之间的关系变得难以掌握(林捷瑞恩,1997)。这一现象在我国金融界同样存在。

三、银行不良资产制约下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的提高

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的重要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银行不良资产宏观效应的研究并不深入,有时考虑到不良资产问题的敏感性而有意回避,但是,在银行不良资产的制约下,宏观金融调控效率不断下降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银行不良资产所可能带给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银行不良资产的干扰效应为宏观金融调控当局准确、及时地判断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增大了难度和“噪音”,因此,在进行宏观金融调控决策时,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金融控制目标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而要充分考虑到银行不良资产所可能带来的干扰,客观把握银行体系在形成较高的不良资产后所可能发生的市场行为变异,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标签:;  ;  ;  ;  ;  ;  ;  ;  

银行不良资产的宏观干预效应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