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关于“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的思想及其意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代价值的再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修养论文,共产党员论文,善于论文,联系群众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5)01-0039-07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史上一部经典著作。在这一著作中,刘少奇一共在50多处使用了“群众”这一政治概念①,并从个体修养的视角科学阐述了共产党员如何认识群众、如何对待群众并最终形成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阐述的关于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这一思想,对于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共产党员一切方面修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据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阐述共产党员的修养类型时指出:“我们要做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最忠实、最好的学生,就需要在无产阶级和一切群众的长期而伟大的革命斗争中进行各方面的修养,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②在刘少奇所阐述的党员的上述八种修养中,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③,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员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重要表现。 共产党员的修养不是一个封闭性的意识和行为,而是党员个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与群众的联结和互动中通过内心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非共产主义世界观、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和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以及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复杂斗争所完成的一种思想意识的改造和提升。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则是共产党员以群众的利益为基础并通过群众的实践来完成无产阶级意识修养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品质。这种修养的形成,在整个共产党员的修养过程中具有历时性的特征,是其他一切方面的修养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根据。 第一,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基础和根据。对于共产党员来说,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需要下苦功夫学习才能掌握的特定的知识真理,同时也是一种特定的改造世界的手段。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这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互统一的本质特点,要求共产党员必须立足于群众的观点和群众的实践,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去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既解决了为什么目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解决了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脱离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一种封闭僵化和没有生气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正是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品质的深刻把握,刘少奇指出:“只要我们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在伟大群众革命斗争中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善于总结经验,进行各方面的锻炼和修养,终身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们是可以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最忠实、最好的学生的。”④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的利益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根本的立场、最根本的观点和最根本的方法。 第二,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基础和根据。道德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与一定的阶级和社会利益关联在一起。也就是说,检验道德的关键在于捍卫和发展的是谁的利益。共产党员所坚持的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道德,因为它维护和发展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刘少奇指出:“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愉快而严肃地下定自己的决心,来担负实现共产主义这种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任务。我们清楚地看到共产主义事业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同时,我们又清楚地了解这种困难是一定能够在千百万群众的革命发动中完全克服的,绝不为困难所吓倒。我们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依靠,完全有信心在我们这一代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中一段大工程,同时也完全相信我们的后代能够完满地完成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工程。我们共产党员这种伟大的胸怀和气魄,是人类过去历史上任何阶级的英雄豪杰所不可能有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完全可以自豪的。”⑤形成和提升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修养,关键的问题是要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一观点和群众利益是最大的利益这一思想反映到不同时期党的政治路线和基本纲领政策中,并在共产党员的心中牢牢生下根。因此,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既是共产党员作为个体锻炼自己的党性所需要的,同时也是党的正确路线纲领方针得以形成和向实践转化的深厚基础。 第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也是党员其他方面修养的基础和根据。历史经验表明,真正善于联系群众的党员,往往是具有原则立场、坚持党内团结、勇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模范遵守党的纪律的党员。同时,只有真正形成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党的作风建设也才能因此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也是推进共产党员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的重要动力。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文化在服务群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政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致力于科学文化的学习,形成尊重科学、引领文化的科学文化修养。但是,这种科学文化的修养并不是孤立形成和存在的,其内核或基础则在于党员联系群众的修养,或者说是联系群众的修养在科学文化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共产党员把科学文化修养和群众修养相结合,实质上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具体实践。只有在群众利益的强大价值引领下才能推动共产党员去不断发现新的真理,不断去掌握新的科学技术。 1948年,刘少奇在纪念建党27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前进和后退,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与后退。中国共产党前进了,那么中国也就前进了,中国共产党后退了,大概中国是不会好的,也是要后退的。”⑥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历史的前进,领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品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好、坚持好和发展好,为此则必须要始终把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工程的基础环节来抓。从这个意义上说,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不单单是共产党员所需要的各种修养中一个特定内容,而是在整个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最具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的养成方法 共产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社会中产生的。同样,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刻苦的修养才能最终形成,形成之后还需要顽强的毅力才能保持得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守住共产党员心灵的一汪清水、一片纯洁。因此,刘少奇指出,要形成密切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⑦才能养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在积极参与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一种实践意识和品质。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刘少奇把是否与群众和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作为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与历史上的各种唯心主义修养的根本区别,指出唯心主义者“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他们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我们不能这样去修养。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⑧。共产党员的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必须要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并且在广大群众的革命斗争和在各种艰难困苦的境遇中长期锻炼才能最终形成的一种坚强意志和品行。 第二,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具体革命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的一种理论品质和理论能力。在参与和领导群众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科学的理论能力,而这进一步要求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在理论的层面上对密切联系群众的反映和提升,又反过来进一步提高为群众服务的理论意识和政治能力,同时也能促使对自身缺点和错误的自觉审视,进一步提高联系群众的修养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说,不仅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中,同时也运用于对自己的观察分析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高贵的无产阶级的品质,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和工作中去,不断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切与此相反的东西,增强自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意识和品质。这就是说,我们要虚心地倾听同志们和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仔细地研究生活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细心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去检验自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了解是否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否正确,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而加以纠正,去改进自己的工作。”⑨从这个意义上说,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也是一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在捍卫群众的利益、推进群众利益的实现以及在克服群众身上落后的东西的过程中养成的一种政治品质。密切联系群众的修养必须立足于对群众利益的认同和支持,把在物质、政治和文化上解放群众和发展群众作为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党员个体个性上的表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密切联系群众不是对群众的一切言行都认可,不是让党员去作群众的尾巴,也不是把党对群众的领导变成为尾巴主义,而是相反,在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提升和实现群众利益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克服群众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落后意识和思想。“我们为了要获得胜利,就不但要和剥削阶级进行严重的斗争,而且要和剥削阶级在群众中长期造成的影响,要和群众中的落后意识、落后现象进行斗争,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团结广大的群众去战胜剥削阶级。这就是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过程中的困难之所在。”⑩因此,密切联系群众的修养也包含着改造和提升群众的意识、觉悟和能力的要求,这也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这一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 第四,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真心实意地把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检验工作和自身言行的尺度、作为不断反省自问的尺度、作为不断追求思想进步和意识纯洁的尺度所形成的一种道德品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刘少奇把慎独确立为共产党人修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消极意义上说,慎独即是说共产党员要在制度和体制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都要保持住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和气节,不去犯错误。这其实也是在特定情况下对于群众利益的一种坚守。而从积极意义上说,慎独则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尺度来对照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的反思过程,从而不断以群众利益为基础增强自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抵制腐化堕落的思想节气和意识品质。这种以群众为价值尺度的自我反省,是共产党员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个体思想从“自在”向“自为”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真正代表了一种新的道德及修身观。”(11) 需要强调的是,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说,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一种工作方法的话,那么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则是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养成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能力和品质,也即习近平曾经指出的“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12)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这里所说的“学”、“谋”、“干”三者是统一的,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党员思想意识中的真正内化。这种内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支配着党员一生的生命过程,构成了党员政治价值观的核心支撑,同时也是党员坚强党性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思想的时代意义 列宁曾经指出:“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1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把党建设好,是顺利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的关键。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的伟大工程。因此,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4)加强共产党员的“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实现新时期新条件下党的建设目标的重要方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第一,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领导全党深入开展了大规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到2014年7月在全党集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以及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同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党的建设史和60多年的执政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着眼于解决新形势下党的作风问题,从而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政治路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201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反复研究,决定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呢?因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15)这就科学指明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目标。作风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外在形象问题,而是一个政党政治品质、理想信念和时代活力的表现。因此,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就深刻认识到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实际上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突出表征。”(16)其实质在于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的漠视和脱离,其根源在于联系群众修养的缺失。因此,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鲜明地指出:“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7)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看到了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差距,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18)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新的形势下党探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的高度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19)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系列重要论述来看,其核心思想其实仍然在于不断培育和提升党员的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上,或者说,把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政治目标。只有在思想认识上真正解决了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是党的事业的基石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内化为政治信仰,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善于联系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政策和言行的标准,才能在新的条件下不断夯实党员的宗旨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大量的是改革发展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新问题,但也有许多老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分析指出的,“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20)这些老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将制约着对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些老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问题。 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领导发展的任务越是繁重,越是需要加强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制度建设,越是需要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基础。”(21)同时,加强党员干部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也是在新的时代和发展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要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22)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学员干部是否善于联系群众、是否能够养成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主题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 第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顺应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向,以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提出来的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也是当代中国发展新的战略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代表新一届党中央指出:“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3)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发展理想和目标的强有力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国梦需要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好和发展好中国道路、体现好和凝聚好中国精神以及汇集好和动员好中国力量,而要实现这一点,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全党8600多万党员的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只有在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的基础上,全党8600多万党员才能形成8600多万条纽带,把中国这个13亿多人口的国家紧紧联系和团结在一起,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时说:“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24)“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25)要把党建设好,使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而这归根到底又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善于联系群众以及联系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国家治理的宏大视角提出来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中,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作为执政党党员的政治品质和道德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加强联系群众的修养,加强执政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从而为实现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提供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不是为了法治而法治,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理政的政治实践。“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26)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关注、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真正把群众利益的吁求转化为党的意志并在党的领导下以法的形式转化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联系群众的修养是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法治领导的重要前提,而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27),是全体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性利益在法律层面的表现。 其次,实现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在于执政党的自我约束。而要实现这种自我约束,既要依赖对权力的合理制度设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同时也要依赖于执政党党员干部以联系群众的修养为基础形成的权力伦理和政治品质,加强对权力的道德制约。从后者的意义上来看,权力的道德约束不可能简单地建立在党员干部个体的抽象的道德意识的基础之上,而只能形成于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实践基础之上。这也是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反复强调的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修养方法的根本区别。在这个意义上说,联系群众的修养实质上是对共产党员手中权力的伦理约束。 注释: ①关于“群众”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从“民众”、“大众”到“群众”的概念演变,可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408页。李博的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在他的这一研究中却忽视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群众”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概念确立过程中的重要文献价值和意义。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109页。 ③由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不同时期的版本形态出现过重大的变化,因此关于“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的文本表述也出现过重大的变化。在1939年的版本中,其文本表述为:“要有善于对待各种人们、处理各种问题,以及各种科学知识与某些专门技术上的修养”。在这一表述中,“善于联系的群众的修养”包含在了“善于对待人们”的修养之中。在1949年的版本中,其文本表述为:“要有善于对待各种人们、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1962年的版本中,其文本表述则为:“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参见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解放》第81期,1939年8月20日,第17页;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解放社1949年版,第20~21页;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另可参见任晓伟:《〈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两次修订及未刊部分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年第3期。)在这种文本表述的变化中,有两个方面的趋向非常重要,一是“善于联系的群众的修养”从最初包含在“要有善于对待各种人们”的修养中,到与“要有善于对待各种人们”一起并列为一类修养类型,再到取代“要有善于对待各种人们”的修养独立成为一类修养类型,反映出刘少奇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品质的视角对党员与群众关系的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二是在不同时期的文本表述中,“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这一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但“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明确的文本表述则是出现在1949年8月的修订版中,因此,很容易看得出,这一修养类型的提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和刘少奇对即将获得全国执政地位的党的政治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战略思考内在联系在一起的。 ④《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页。 ⑤⑦⑧《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7~128、109、109页。 ⑥《刘少奇年谱》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⑨⑩《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125页。 (11)谷文康:《修身学新说——谈心理与道德的边缘关系》,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12)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395页。 (13)《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页。 (14)(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9、314页。 (1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91页。 (17)(2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93、96页。 (18)(19)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8日。 (21)《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2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页。 (2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06~107页。 (24)《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页。 (25)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 (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页。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2页。标签: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文; 党的群众路线论文; 刘少奇论文; 共产党员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共产党员先进性论文; 中国梦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习近平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