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如今的机械设备精密程度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针对设备所进行的相关检修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检修诊断措施本身不仅使得相关企业的检修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也同样提升了设备在实际使用期间所表现出的相关可靠性。本篇文章着重对于电厂输煤设备运行过程中对于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完善作出贡献。
关键词:输煤设备;诊断技术;检修方法
一、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所谓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就是人们从医学中吸取诊断思想而发展起来的状态识别,通过对设备故障的信息载体即伴随设备故障而出现的现象,对运行中的设备或在基本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了解设备当前的技术状态,并查明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或预测、预报有关设备异常、劣化或故障的趋势,并做出相应对策的工程诊断技术。
二、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性
1、提高设备检修工作效率。早期发现异常,判断故障性质,预测故障部位及其许可继续运行时间,使设备在状态监测下继续工作。同时可以充分进行检修准备。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安排检修,可以根据状态监测收集的信息尽快找到故障位置,减少盲目拆装,排除隐患。
2、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设备中的零部件在发生故障时,总是从状态异常开始的,通过状态监测就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故障信息的产生及其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向运行人员提供情报,使其合理配置使用设备,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整套设备突然停止运转以及突然发生恶性事故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加强技术监测,提高技术性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减少检修费用,可以使设备发挥最大效能,为企业增效。
4、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根据检测收集的信息,就能分析判断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趋势。如果对温度、振动、精度、磨损等参数的监测无异常情况发生,即使设备的运行小时超过了规定的检修周期,也可只对轴承等关键部位进行局部检查后,继续运行使用,从而实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优化检修,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5、降低设备检修费用。延长检修间隔期,缩短停机时间,提高修理质量,减少备件储备,制定合理检修计划,将常规检修次数减至最少并安排最有利的时间进行设备检修,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检修费用。
6、适应现代设备管理需要。采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由局部推测整体、由现象间接判断本质、由当前预测未来,适应了高效、复杂、昂贵,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现代设备的管理需要。
三、故障诊断实施中的问题和障碍
1、缺少设备实际测定劣化程度的量值、劣化倾向的定量分析,以及严谨的设备及构件寿命周期评价依据。
2、 上报状态检修时间过早。现在输煤检修计划均为提前1年上报,如果实行状态检修后,再提前全面作备品备件计划,库存成本增加,将不利于成本控制,同时还存在备品质量保证期问题。
3、现有人员还未达到对设备状态的全面控制,这可从设备缺陷记录中的缺陷发现人看出,发现人大多数是运行人员且大多数缺陷为非隐性缺陷。
4、检修人员专业素质、技术等级、业务能力等因素均将制约着故障诊断技术在我部的实际应用。
四、故障解决建议
输煤系统设备的检修应制定以预防为主,检修为辅的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在输煤设备管理中执行:对输煤系统设备可能出现问题部位进行解剖,检修人员巡视检查时要有重点,什么时间干什么,到什么地方检查什么;完善设备记事制度,使之与设备台帐并行,为年度设备的综合评估提供依据;将设备检修项目标准化,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减轻技术人员的重复工作;完善各项工作的检查、验收、监督方式,加强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工程验收;制定可行的备品储备定额标准,以最高储备和最低储备为依据,制定备品的需求计划。将以上监测、 检查结果按“点”输入微机管理,按年、月、日总结登记。
2、制定设备安全评分等级,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系统的每台设备进行全面评价,依据评估和理论寿命,评价设备及构件的寿命周期;对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即主要部件的安装年限、质量状况、存在问题,根据当年状况给设备评级,把技术诊断和倾向性管理结合起来;对有磨损、变形、腐蚀等缺陷的设备,根据检修标准要求,进行劣化倾向的定量管理,以测定其劣化的程度,为状态检修准备条件。
3、随着数据的积累和资料的齐备,申请购买先进的数字测振仪、数据采集器和振动分析仪。该类分析仪可做波形、频谱、概率密度以及包络分析。配套软件可进行档案建立、数据通讯、趋势分析、发音报告,以及将待检设备故障模式与已知的样板模式相比较。
4、着眼于每台设备的具体技术状况。改变输煤系统定期检修而采取定期检测,对设备运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追踪监测。由于可以早期发现事故苗头,并能预测“什么时候达到允许的劣化程度,什么时候必须进行修理”.以便使检修人员提前做好维修的准备,为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利依据,达到提高管理效率、检修效率,控制检修费用的目的。
5、加强培训管理,切实提高工人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定期进行技术考核,使全员的综合素质及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更上一层楼。
五、设备检修与管理的应用
1、输煤设备齿轮减速机故障诊断的方法 第一,振平诊断法。振平诊断法主要根据设备中齿轮的振动强度来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准确的分析。振平诊断法安装判定指标、判断标准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绝对值判定法和相对值判定法。第二,判定参数法。判定参数法首先要根据齿轮振动的速度信号以及加速信号来进行特殊的计算,并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来判定齿轮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判断设备振平值是否正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计算信号的均方根值,这可以准确的反映出设备的振动水平。在使用此方法进行诊断时,应该注意特殊条件对有量纲参数值的影响,例如:转速、载荷等。
2、对于输煤设备的现状调查。首先应该了解输煤设备的结构、设备的基本运行以及日常的维修状况,要了解输煤设备的维护费用和检修期望值。主要的检修内容是转动磨损件,同时做好设备倾向管理,及时的掌握输煤设备优劣化的变化规律,以此判断设备的安全性能指标,及时采取预控。
3、评估系统的建立。对现有的评估系统进行评估分析,找到适合现阶段的诊断技术,将通过评估所得到的技术要求、条件及规格等罗列出来,在专业技能上形成固定企业的检修模式,并且与程序化和标准化相结合。
4、在技术系统上进行支持。根据现有的输煤设备的运行状态,针对性的安装测量元件,其中包括拉绳、煤流和打滑等,投运输煤程控系统及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做到对设备的可靠检测、分析,为诊断技术实施提供支持。
5、火电输煤设备的检修评价与优化升级。通过多年来的检修经验总结,对比多种检测策略的优缺点,并且根据设备特点改进检修策略的方案。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输煤系统机械设备,以上各项工作均可以由人工诊断为主的简易现场诊断来完成。它是以责任制为核心.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及少量的投资,合理规范工作秩序,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综合管理。随着计算机管理的投入,各种信息将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传递和处理,从而使我们逐步做到从设备的微观管理向宏观整体控制转变,使输煤系统机械设备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切实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捷,张瑞林.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蝴.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55.
[2]刘国森.机械(动力)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1997:625.
[3]王保华.设各故障的振动识别方法与实例〔M〕.北京:冶 金工业出版社.1995:62.
论文作者:林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状态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