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平[1]2001年在《听皮层和中脑下丘对听觉信息频率和空间编码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报告以蝙蝠为实验动物,对听皮层和中脑下丘对听觉信息的频率和空间的编码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中,用电刺激结合双声抑制的方法,首次发现了听皮层在调制下丘听神经元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的同时,也伴随着对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调制,并提示,听皮层有可能通过改变下丘听神经元抑制区的大小来调制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用电刺激结合微电泳的方法,首次用生理学的方法证实了听皮层调制下丘中央核听觉信息处理的一条神经通路,即听皮层发出下行兴奋性输入兴奋下丘外侧核,然后自下丘外侧核发出抑制性输入抑制下丘中央核,从而实现听皮层对下丘中央核听觉信息的调制。 在自由声场条件下,研究了声源方位对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声源方位对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最低阈值有影响,多数神经元在记录部位同侧的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比对侧大,最低阈值比对侧高。声源方位对大多数神经元的最佳频率无影响。声源方位对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影响的机制可能是抑制性和兴奋性输入的比例不同相互整合的结果。在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方向敏感性的形成中,GABA能抑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声源方位由记录部位对侧移向同侧时,大多数神经元接受的GABA能抑制性输入的量增加,与兴奋性输入整合后,导致了频率调谐特性的方向性差异。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听皮层调制皮层下神经元方向性性信息的概念,并发现,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方向敏感性的形成中,听皮层的下行调制有重要作用。听皮层的抑制性影响使大多数神经元在蝙蝠最敏感的声源方位C-40°的频率分辨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使C-40°和I-40°的最低阈值的差别进一步增大,提高了信噪比,提高下丘听神经元对声源方位和最佳频率的分辨能力。本研究还提示,听皮层对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方向敏感性的调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神经元在不同声源方位的抑制区的大小实现的。 通过对幼年(出生后第四周)和成年蝙蝠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方向敏感性的比较,发现幼年蝙蝠频率调谐的方向敏感性比成年蝙蝠差,并认为可能是动物发育过程中,下丘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输入的整合也有一个发育的过程。 用声暴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鼠耳蝠脑干听觉系统Fos的表达, 博士后研究报告 听皮层和中后下丘对听觉信启、频率和金门编码的研究 厂中文摘要J 作者K4平 导师41·0总发现在脑干听核团耳蜗核、斜方体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的部分神经元为F。S阳性。在下丘、上主也有少量的阳性神经元。在脑桥核、脑千网状结构、小脑间置核,齿状核有少量的 FO S 阳性胞体。当一侧耳堵塞暴露时,FO S 阳性胞体的分布与为堵塞时基本一致,但双侧FOS阳性细胞呈非对称性分布。第一部分 大棕幅听皮层对中脑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调制及调制及调制机制的研究第一章 听皮层对下丘听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调制, Brain Research,1999 在自由声场条件下,用双声抑制的方法结合电刺激的方法研究了听皮层对下丘对下丘听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调制。研究发现,听皮层对下丘的抑制性影响使兴奋性调谐曲线变窄,同时使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不对称地扩大,听皮层的易化性影响与之相反。该发现支持了以前关于听觉系统中通过广泛的抑制作用来调制听觉信息处理的假说。第二章 大棕幅听皮层对中脑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调制 科学通报, 2000 用双声刺激的方法和电刺激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在激活听皮层前后下丘听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频率强度反应区域、最低阈值的协同变化.结果表明,听皮层的抑制性影响使下丘听神经元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增加、最低阈值升高、频率强度反应区域减小,同时使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减小、最低阈值下降、频率强度反应区域增大.听皮层的易化性影响与之相反.在听皮层的抑制性影响中,兴奋性与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频率强度反应区域变化的百分数呈显着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听皮层可能通过调制下丘听神经元的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来提高下丘听神经元对频率信息的处理能力.第二部分 大棕幅听皮层对下丘神经元听觉信息调制的神经通路的研究第叁章 一条自下丘外侧核到下丘中央核的听皮层下丘调制通路 3 L 博士后研究报告 听皮层和中历下立对听觉信息频率和空间编码的研究 厂中文摘要J 作十 张乔年 导师 孙·O总 本研究的目的为了证实我们在以前的报道中关于听皮层调制下丘听信息通路的假设:听皮层发出下行兴奋性输入至下丘外侧核,然后再由下丘外侧核发出抑制性输入至下丘中
李相尧[2]2007年在《大鼠中脑下丘神经元听觉信息处理特性》文中指出调频是人类语音和动物通讯声的重要因素,携带着听觉信息识别相关的时间-频谱信息,对于声信息的识别有重要意义。对调频信息的处理是中枢听觉神经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对听觉信息处理神经机制的深入认识。大鼠的发声中包含丰富的调频信息,行为学研究显示,大鼠可以识别调频声的调频方向和调频速率,大鼠右侧大脑半球更适合于处理调频速率相关的信息,这提示,大鼠的听觉神经系统存在着处理调频信息的相应的神经机制。目前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进行的有关调频信息处理的研究主要在下丘和皮层进行,但对大鼠下丘的研究远不如皮层。一直以来,在大鼠下丘进行的有关调频音的实验都在神经元听反应阈上30 dB进行,而且仅描述了神经元对调频音反应的性质;最近对其它动物的实验结果显示,声音强度影响神经元对调频音反应的特性,不同声音强度下,神经元对调频方向和调频速率的偏好不同;但在大鼠上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实验报道,大鼠下丘神经元对调频音敏感的相关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少有报道。本论文在大鼠的下丘详细考察了不同声强度下神经元对调频音反应的特性,以探讨声强度对神经元调频音反应特性的影响;考察神经元对纯音时程的反应特性与神经元对不同带宽调频音反应特性的关系,以探讨产生神经元速率调谐的抑制性旁带、时程调谐机制;通过电刺激方法,激活声源同侧神经元,考察激活声源同侧神经元对对侧神经元听反应的效应,以探讨两侧下丘神经元在调频信息处理中的调制;本论文还以改良的水迷宫实验模式,考察单独听觉线索和具有空间差别的听/视组合线索引导大鼠对空间目标的朝向行为,以探讨听觉线索在大鼠空间定位中的作用,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大鼠对听觉信息的处理。在28只大鼠上考察了声强度对神经元调频反应特性的影响。共记录88个对纯音和调频音反应的神经元,其中多数(78/88,94%)神经元对调频音的调频方向、调频速率或者同时对两者有偏好: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对调频有偏好的神经元所占的比例降低。统计了38个神经元在MTFM到MTFM+30 dB声强度范围内对调频音的反应,发现有60.5%的神经元对MTFM+30 dB声强度的调频方向偏好在其他声强度下会发生改变;有84.2%的神经元在MTFM+30 dB声音强度下对调频速率偏好和其他声压水平下的反应特性不同。实验结果提示,声音强度可强烈影响神经元对调频信息的处理。统计了对调频音偏好的神经元在相对阈值声强度和实际声强度(相对于20 uPa)不同声强范围所占的比例,结果发现,在闽值强度对调频声偏好的神经元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阈上30 dB的比例;而在10-70 dBSPL范围内,对调频音偏好的神经元在各个声强度范围内呈均匀分布。这提示,在大鼠的下丘,单个神经元在相对于其阈值较低的声音强度下对调频信息敏感,同时,不同的神经元的阈值不同,从而保证了在较宽的声强范围内,都有对调频信息敏感的神经元,这可能是下丘调频信息和声强信息相匹配的一种方式。本实验在20只大鼠上考察了神经元对纯音时程反应特性与调频音反应特性的关系,实验使用的声音刺激包括纯音,窄带、宽带调频音,其中窄带调频音的频率范围位于神经元的兴奋性感受野之内,宽带调频音的频率范围位于神经元的兴奋性感受野之外。共记录了80个神经元的声反应,其中完整记录了54个神经元对纯音,窄带、宽带调频音的反应。在26个不表现出纯音时程选择的神经元中,有3个神经元,在调频音刺激时,不表现出对调频速率的偏好;有5个神经元,在窄带调频音刺激时无调频速率选择性,在宽带调频音刺激时有调频速率选择性,提示在大鼠下丘可能存在神经元对调频速率偏好抑制性旁带机制,抑制性旁带不对称分布于神经元兴奋性感受野的周围,如果它参与了神经元调频速率偏好的形成,那么,改变调频音的带宽,使其位于兴奋性感受野内,则神经元对调频速率的偏好将消失。在28个对纯音时程选择的神经元中,16个神经元在叁种声音刺激下,对声音时程的反应类型一致,其中12个神经元对调频速率的偏好不受调频音带宽影响。它们对纯音反应的时程0.5,0.8切点可以较好的预测其调频速率反应的0.5,0.8切点,提示这一类神经元对调频速率的偏好可能是由时程调谐的机制产生的。在20只大鼠上,观察了两侧下丘神经元在调频信息处理中的调制,考察了在电刺激声源同侧下丘时,声音对侧下丘神经元的放电率-强度反应曲线,对调频音反应特性的改变情况。结果发现,多数神经元的放电数发生改变,其中多数为放电脉冲数减少,少量增加,这与已有的报道相一致。神经元放电率-强度反应曲线的30-70%动态范围,27.8%(5/18)不改变,27.8%(5/18)增加,33.3%(6/18)缩小,11.1%(2/18)大小不发生改变,但位置移动。92.8%(26/28)神经元对调频速率的偏好发生改变,46.4%的神经元对调频方向的偏好发生改变。实验结果提示,一侧下丘可以调控另一侧下丘神经元对听觉信息的处理。分别使用单独听觉线索和声/光组合线索研究大鼠的空间朝向行为。实验结果发现,单独听觉线索引导时动物的表现优于无线索引导时的表现,说明单独的听觉线索可以引导大鼠进行空间定位。给予具有不同空间差别的声/光组合线索,发现空间方位一致声-光组合信号引导时,动物的反应时间较单独光信号引导显着缩短,正确率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听-视整合效应。这种整合效应在光信号强度较弱时更为明显。实验结果提示,大鼠也具有较强的听/视整合能力,且大鼠对听/视信息的整合遵循空间和强度反比规则。
梅慧娴[3]2012年在《小鼠双侧下丘间的相互作用对声信号强度域加工的调制》文中研究表明在上行听觉通路中,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接收并整合众多来自于低位脑干的听觉核团,IC的内在投射,对侧IC的连合投射,以及来自听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输入。所有这些投射联系使得IC成为皮层下听信息的时相和空间整合的一个重要中枢。本研究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通过电生理记录,局部电刺激和离子电泳技术,在昆明小鼠中研究了局部电刺激一侧IC(简称为ICES)如何对另一侧IC(简称为ICMdu)声信号强度域的加工进行调制,并探讨了与双侧IC间相互作用有关的生物学意义和可能的功能作用途径。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实时的ICES局部电刺激条件下,记录到50个ICMdu神经元在电刺激前后对声刺激的完整的强度-放电率函数(rate-amplitude function, RAF)。根据被刺激侧神经元(ICES)与被调制侧神经元(ICMdu)J的最佳频率差(best frequency, BF)将ICMdu神经元分为两类,其中26个ICMdu神经元的BF差≤2kHz,称为双侧对应频率层神经元(bilateral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laminea, BCFL);另外24个ICMdu(?)经元的BF差>2kHz,称为双侧非对应频率层神经元(bilateral non-corresponding frequency laminea, BNCFL)。ICES局部电刺激时,14.0%ICMdu神经元的声反应被易化,这部分受兴奋性调制的ICMdu神经元均位于BCFL;而86.0%ICMdu神经元的声反应被抑制,受抑制性调制的ICMdu神经元广泛分布于BCFL(38.0%)和BNCFL(48.0%)中。双侧IC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加受兴奋性调制的ICMdu神经元的放电率拓宽神经元反应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DR)并减小RAF的斜率,从而获得对声刺激强度更广泛的响应范围。相反,双侧IC间相互作用减少受抑制性调制的ICMdu神经元的放电率和DR,并增加RAF的斜率,使得神经元对声刺激强度的敏感性被锐化。而且BCFL神经元所受到的抑制性调制作用的程度显着强于BNCFL神经元。2.实验获得了70个受双侧IC间调制的ICMdu神经元,局部电刺激一侧IC对对侧IC的声反应的影响表现为广泛的抑制(87.1%)和集中或局灶性(foucus)兴奋(12.9%),且受抑制性和兴奋性调制的两组神经元在IC中的分布并无明显的拓扑分界。这一调制作用的影响在较低声刺激强度下表现的更为明显,且依赖于声电刺激间间隔。在最佳声电刺激间隔下,受抑制性调制的IC神经元的反应幅度最小而反应潜伏期最长,而受兴奋性调制的IC神经元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一侧IC的局部电刺激可以压抑或是易化对侧IC神经元的RAF,且双侧IC交互电刺激的结果显示这一调制作用在双侧IC间既可以是相互的,也可能是单侧的。局部电刺激同样可引起IC神经元的BF,最小阈值(minimum threshold, MT),反应潜伏期和DR的改变,这一变化平均可持续约150分钟。双侧IC间相互作用对这些参数的调制程度取决于刺激侧IC神经元与被调制IC神经元间BF差。对受抑制性和兴奋性调制的神经元分别离子电泳注射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 Bic)和犬尿酸(kynurenic acid, KA)后,由局部电刺激所致的双侧IC间抑制性和兴奋性调制作用的影响可全部或部分被解除。表明双侧IC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GABA能受体和谷氨酸能受体介导。3.双侧IC间的调制作用通过集中的点对点兴奋性投射来增强IC神经元的声反应并获得对声刺激的更好的强度响应,或通过更为广泛分布的抑制性锐化IC神经元的强度敏感性来影响IC对声信号强度域的加工。双侧IC间少部分集中的兴奋性调制和大多数广泛的抑制性调制作用,有可能分别参与了IC神经元双耳听觉特性的形成,如EE(excitation-excitation)和El (excitation-inhibition)神经元的形成;这种不平衡的兴奋和抑制性投射的分布可能在动物听声辨位和保证单侧优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双侧IC间相互作用对IC神经元强度信号加工的调制作用可能建立在双侧IC的声调拓扑组构基础之上,并参与了IC听经验依赖的可塑性。以上结果和发现提示,双侧IC间的相互作用为IC声信号的加工提供了一种可调的且可塑的调制模式。
刘冬云[4]2013年在《短声对小鼠下丘听觉神经元纯音反应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声音是动物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同类相互交流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媒体。听觉作为感知声音的特殊感觉提供了有声交流的基础。哺乳动物的听觉系统有着高度的灵敏性和精确性,可以从复杂的声环境中选择性地辨别某一特定的声音,并对其进行编码。对人类而言,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应用,使得通过听觉获取信息更成为一种重要、快捷有效和不可替代的方式。听觉中枢各个核团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其中下丘接受多个核团的上行或下行投射,在听觉信息整合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皮层下最重要的听觉中枢。那么,在声音处理过程中,下丘神经元对不同声音,比如短声(click)和纯音(tone)之间的表达会不会相互影响呢?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耳是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部分所组成。声源振动引起的空气疏密波,通过外耳道、中耳鼓膜和听小骨的传递,引起内耳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经耳蜗螺旋器的感音换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下丘是听觉中枢的一个重要核团,是听觉通路的中继站,它既接受来自低位脑干的上行投射,也接受来自听觉中枢的下行输入,研究表明这些投射可以分为抑制性输入和兴奋性输入。上行至下丘的通路主要起源于耳蜗核(cochlea nucleus, CN)、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er complex, SOC)、外侧丘系核(dorsal nucleus of lateral lemniscus, DNLL),形成单耳和双耳输入通路。下行至下丘的投射主要来自皮层(auditory cortex, AC)、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和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 SC),这些投射关系构成了IC复杂的输入神经网络。电生理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IC具有音频组构特征,而且等频区在IC分布非常有序,低频位于IC背外侧部,高频位于IC腹内侧部。下丘神经元在对频率编码时,不同部位可表现出不同的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 curve, FTC),在下丘背部皮质的浅层和下丘外侧核,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表现为宽而不规则,而下丘中央核和下丘背部皮质深层的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比较窄。下丘中央核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可分为叁类:①V型调谐曲线,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频率调谐曲线向低频区和高频区扩展;②U型调谐曲线,又被称为强度容忍性调谐曲线,其宽度随强度的增加变化很小;③封闭型调谐曲线,也被称为高阈值调谐曲线,神经元对高强度的最佳频率的声音不起反应,由于神经元在低强度和高强度都有一个阈值,从而形成封闭型的调谐曲线。下丘中央核神经元对频率的选择性随声源方向的变化而不同。在自由声场在水平面内由对侧转向同侧时,大多数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由宽变窄,表现为神经元的Q值由低变高,在声源方位依赖性的频率选择性的形成中,双耳抑制有很重要的贡献。短声(click)由时程为52~200μs的矩形直流电脉冲输出到耳机或扬声器产生。从耳机或扬声器发出的短声的时域特性来看,声学信号与电信号的波形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耳机或扬声器的频响范围有限,好像一个带通滤波器,将信号中极低和极高的频率滤除。短声的时间可短至数毫秒以内,其频谱范围很宽。短声的时间特性主要取决于耳机的瞬态响应特性,而不取决于电极脉冲的宽窄,后者与脉冲幅度一起决定冲击能量的大小,并影响短声的强度。短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例如,利用短声诱发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可以对受试者的听力水平和蜗后病变进行诊断。本实验主要为开放声场给声方式,采用对侧耳给声,扬声器位于离动物对侧耳约10cm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是以自由声场的方式给声,我们将小鼠给声侧的外耳道填充琼脂,以减少同侧核团对IC中枢的信息输入。采用电钻去除覆盖同侧IC的头骨,暴露同侧IC,在IC组织表面覆盖液体石蜡,以防止组织表面干燥。采用尖端约1-2微米的玻璃微电极进行在体单细胞记录。实验结果结合膜片钳系统(HEKA, EPC800)放大器和Tucker-Davis Technologies (TDT)系统3进行采集和分析。首先,通过TDT系统产生纯音(tone),其时程(duration)为50ms,上升-下降时间(rise time or fall time)为5ms,记录下丘神经元对纯音反应的感受野,再给予短声(click),时程为0.1ms,检测同一下丘神经元对click是否有反应,如果存在对click声反应,再给予相同的纯音,比较在给予短声(click)前后小鼠下丘神经元对纯音(tone)反应的变化情况。数据分析主要针对所记录神经元反应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RF)的重要参数进行,探讨下丘神经元在处理这两种声音信息时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小鼠下丘上记录到28个对两种声音均有反应的神经元。另外,在记录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些神经元对click声不反应,但对纯音的有良好的反应感受野。我们以给声前后神经元RF的特征频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CF)、最小阈值(]minimum threshold, MT)、带宽(bandwidth, BW)、动作电位发放数(spike count, SC)等为观察指标,比较给予click声前后下丘神经元对纯音的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某些神经元在给予click声后对纯音的反应发生了改变,其特征频率发生飘移,从原来的低频向高频飘移或从原来高频向低频飘移,且不再恢复,其RF的形状也发生改变。这些神经元的阈值都较给click声前有所升高,也就是说,在给予click声后,下丘神经元对纯音的反应需要更高的强度才可引起神经元放电;神经元反应感受野的带宽或变大,或变小;动作电位的发放数也发生改变。经过统计学分析,这些改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click可影响下丘神经元对纯音信息的处理,而且这些影响是不可逆的。在听觉实验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听觉掩蔽(auditory masking)。掩蔽一般可以广泛定义为一个声音对另一个声音感觉的干扰。当人耳受两个不同的声音刺激时,两个声音将相互影响,使其中一个声音不易被探测,这种现象称为掩蔽效应。在掩蔽实验中,一个声音被称为目标或信号声,另一个声音被称为掩蔽声。根据掩蔽声和测试信号的时间关系,掩蔽可以分为同时掩蔽和非同时掩蔽两大类;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前掩蔽(forward masking),又称为顺向掩蔽,即掩蔽声在测试信号之前,后掩蔽(backward masking),又称为逆向掩蔽,即掩蔽声在测试信号之后。随着掩蔽声的强度增加,或检测信号的声强度下降时,我们会经历一个从听得见(非掩蔽时)到听不见的连续过度,它表明部分掩蔽可能发生。掩蔽效应有两个特点:第一,当掩蔽声越接近信号时,掩蔽效应就越明显,当掩蔽声远离信号时,掩蔽效应跟着减弱。当掩蔽声和探测信号相距足够远时,掩蔽效应随之消失。第二,前掩蔽和后掩蔽的作用时程不同。前掩蔽的作用时程为100-200ms,比后掩蔽10-20ms的作用时程明显要长。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click声可以使下丘神经元对纯音的反应感受野发生改变,说明听觉系统神经元在同时处理不同声音时,神经元本身对某一特定声音的反应特性会发生改变。
徐娜[5]2015年在《蝙蝠和小鼠下丘对恒频—调频声信号加工模式的行为相关性和种属特异性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室先前在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的听觉中脑一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的研究显示,神经元对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 CF-FM)声刺激表现为单反应(single-on, SO)和双反应(double-on, DO)两种模式,但对于FM成分在这两类反应模式中的作用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在体细胞外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CF-FM声中的FM成分对CF成分反应的发放数和潜伏期的影响。另外,该种蝙蝠对CF-FM信号处理的方式是其种属特异性所致,还是为哺乳动物所共有?目前仍不清楚。故采用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与计算机迭加平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回声定位蝙蝠-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一种恒频-调频蝙蝠)、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 abramus)(一种调频蝙蝠)以及非回声定位动物-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 IC对CF、FM和CF-FM声刺激的诱发电位反应。获得了下列研究结果:1.在大蹄蝠IC做在体细胞外记录共获得116个SO神经元,37个DO神经元。通过对CF、CF-FM声刺激下两类神经元反应发放数和潜伏期的比较发现:CF后加上FM成分后显着的降低了SO和DO神经元对CF成分反应的发放数,缩短了DO神经元的潜伏期。2.诱发电位记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普氏蹄蝠IC对CF声刺激表现为on-off反应(含2~7个波),且off-反应受记录位点深度、CF声时程、声强、声频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对FM声刺激仅产生on-反应(含2-4个波);对CF-FM声刺激表现为DO反应,且这种加工具有谐波相关性。普通伏翼蝠IC对CF、FM声亦同样仅产生on-反应(含2-5个波),而对CF-FM声则表现为DO反应,对FM声时程(或调制率)具有选择性,表现在反应幅度和潜伏期上。小鼠IC对CF、FM和CF-FM声均只产生on-反应(含2-4个波)。以上结果表明两类神经元可能在捕食的不同时相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些结果暗示在回声定位和非回声定位哺乳动物中,对声信号的加工处理方面存在种属差异性和特异性,这些特性的形成可能与其听觉行为的演化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听皮层和中脑下丘对听觉信息频率和空间编码的研究[D]. 张季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1
[2]. 大鼠中脑下丘神经元听觉信息处理特性[D]. 李相尧.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 小鼠双侧下丘间的相互作用对声信号强度域加工的调制[D]. 梅慧娴.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 短声对小鼠下丘听觉神经元纯音反应特性的影响[D]. 刘冬云. 南方医科大学. 2013
[5]. 蝙蝠和小鼠下丘对恒频—调频声信号加工模式的行为相关性和种属特异性研究[D]. 徐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标签:生物学论文; 听力论文; 听觉神经论文; 频率调制论文; 掩蔽效应论文; 空间频率论文; 调制信号论文; 信号频率论文; 幅度调制论文; 神经元细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