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贾冲

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贾冲

泰安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及耐久性依然受到了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就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效性,实现延长房屋建筑工程使用寿命的目标。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1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全球化发展,各国均将发展重点放置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使得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分区域特征,而一旦在人口密集地区发生地震等灾害,不仅会对人民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风险,更会直接到地区经济发展总水平。就目前来看,地震灾害预警技术尚且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因此为更好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损害,建筑行业就需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期间,注重结构抗震性能的提升,延长房屋建筑工程实际使用寿命,促进地区稳定有序发展进程。

2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目标

2.1 提升结构抗震性能

为更好保障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相关设计人员需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對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稳定性因素进行综合衡量,选择具有更高抗震性能的地基类型,防止地震引发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发生;第二,同一房屋建筑结构单元应建设在同一地基上,力争将地基最大潜力融人房屋建筑工程中,更好发挥出地基的抗震性能;第三,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期间,需多增设抵抗防线,切实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明确房屋建筑结构受力原理,减少薄弱建筑结构;第四,通过减少房屋局部重量,缓解地基荷载力,降低地震冲击作用对建筑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

2.2 降低地震影响

为更好降低地震等地震灾害对房屋建筑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可采用在建筑基础与建筑主体之间增加隔震层的方式,减缓地震冲击力。同时,还可在建筑结构顶端增加反摆力,借助反摆力使建筑物可与地震位移作用力相反,降低地震加速度力,有效降低房屋结构受损程度。

3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建筑场地选择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期间,相关设计人员需注重建筑场地选择。由于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具有不确定性及强破坏力,对建筑地基结构造成极为不利影响,需将建筑施工场地选择在平坦且坚硬的房屋结构中,降低地震沉降及位移发生几率。如果因规划问题,建筑施工场地具有多处地基软弱区域,需对此地区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如换土等,切实提升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3.2 纵横墙分布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重要承重部件为墙体,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间,相关设计人员也需注重纵横墙分布设计,严格遵守均匀分布的原则,确保纵横墙之间的受力程度均。同时,依据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需求,合理设置纵横墙数量,以切实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稳定性。

3.3 地基基础设计

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时,为确保结构整体性及刚性符合设计需求,需严把地基基础设计关口。同时,在设计填埋深度时,需尽可能处理基础填埋深度,如嵌固深度等,并做好基坑回填夯实处理,提升房屋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可靠性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房屋建筑结构包括房屋建筑上部及基础部分,应在上部及基础部分构造柱设计期间,加强用于连接建筑上部结构及基础的圈梁,以此切实提升建筑地基的刚度,确保建筑结构能够在地震灾害中稳定性。

4 增强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有效对策

(1)确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各项标准。通常,在进行建筑结构工程抗震结构设计前,设计师必须要综合各项资料信息确定抗震设计标准,只有确保标准依据是正确的,才可以为后期的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来分析,其主要参考依据是建筑地震设防标准,充分考虑到将来使用中地震对建筑工程所起到的作用力,以此全面分析地震作用力,掌握建筑物抗震能力等级,这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前提工作。

(2)建筑结构的具体选型。一般来说,选择建筑工程结构类型关乎到抗震设计,在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在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结构类型的正确選择。结合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仔细分析,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立面结构以及平面结构,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较多的,必须要紧紧围绕结构的可靠性落实到位。例如:选择结构类型时,既要简洁安全,防止繁琐复杂影响抗震效果,又要重视整体的和谐型,只有确保自身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才可以使抗震效果得到大大的提升。此外,在选择建筑结构类型时,还需要多角度分析构件的强度,保证整体结构可靠,提升抗震能力。

(3)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中,前提是正确的计算,这直接影响抗震设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师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水平和业务水平,准确计算建筑结构所有区域,保证参数计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地震设计结构模型中得到合理运用,以此达到显著的建筑结构抗震效果。在具体工作中,分析抗震参数计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为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难度系数较大,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应当采用适合的技术。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其中BIM技术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在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中运用该技术可以使抗震设计的正确性、可靠性得到提高。

5 总结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可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耐久性及全生命使用周期,需相关设计人员明确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基于房屋建筑工程基本需求及特征,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及完善。同时,严格遵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颁布的明文规定,切实提升抗震设计期间的规范性及专业性,为实现房屋建筑行业稳定有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劳叶华.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0):123—124.

[2]张萍萍,刘庆梅.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浅析[J].居舍,2018(18):107.

[3]宣彦波.村镇建筑地震破坏调查与抗震设计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赵真,谢礼立.浅析传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形成的一般规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34(02):19—26.

[5]曹磊.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3):59-60.

[6]张超.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研究[J].居舍,2017(30):145.

[7]杨晓波,胡珊珊.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探索[J].蚌埠学院学报,2013,2(02):5-8.

论文作者:贾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贾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