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前后对比教学赏析
谢丽萍 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 737202
一年前,曾经听过市级骨干教师刘军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公开课,时隔一年,近日,又有幸聆听了他执教的这一课。这次,刘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前后相隔一年的两次同一内容的课堂,让我们领略到他从“繁华”到“朴实”的华丽转身,从“教”到“学”的主体性地位的根本转变。
一、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现实生活中,“万以内数”就在那儿,就在我们的身边,就隐藏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掘这些资源,如何让“万以内数”自然而然地介入孩子们的认知系统中;同时,关键也在于,如何在新课伊始就活泼泼地点燃孩子们的兴趣之火,以此引领孩子们在“万以内数”的深处发现得更多,收获得更多。
一个长时期以来,一部分教师有意无意地将数学和生活割裂开了,而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刘老师让孩子们自己交流,自己尝试发现,自己捕捉到“万以内数”就在学校的学生数中,就在身上的钱包中,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眼皮底下,正所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对比曾经听过的刘老师在一年以前的同类公开课,他曾经用多媒体华丽地出示,我们意识到:这一次,刘老师由“繁华”到“朴实”;这一次,刘老师,并没有将孩子们的目光引到遥远的南京或者八达岭长城,而是“就地取材”,就关注身边的现实和身边的数学,就说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教室里的大数,在学生“看得见”或“触手可及”的地方建构知识,发现“大数”的影子和更多奥秘。此举,围绕“学生学”这一重心,去除伪装,以真切、质朴的姿态赢得了所有听课者的钦佩和掌声。
二、接下来,熟知“万以内数”课型的老师,都以为刘老师会引领孩子们借助数位顺序去帮助学生首先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引导并设法帮助学生准确地建立“数级”的概念,并让孩子们从中去体会个级和千级的相似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然而,刘老师并没有这样从数位顺序表开始,而是直接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究竟是多少?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自己探索一下,在计数器上拨一下珠子,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操作一下,最后选一个代表汇报。这一下,听课的老师都有些担心:如果不先引领孩子们建立“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观念,直接让孩子们思考任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不是有点早,有点困难啊?这刘老师还真有点大胆呀!然而,当老师们想到孩子们手中都有一个“计数器”时,当老师们想到刘军老师的教学功底和善于创新的个性时,又都放心了不少,毕竟不论从什么路径进入学习,手中的“计数器”都是一大“神器”,都是一大助力。更何况,刘老师给人更多的是惊喜,是精彩,而不是失望,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吧?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准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2)十根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根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2)从九百七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3)从九百九十三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孩子们共同确定要写的数有几个数级,同时作出标志。如最高级是千级的,是否可以画三条横线,如果最高级是百级的,能否画两条横线?总之,找到适合于自己容易记住的标志,以此让孩子们记得更牢固。
三、果然,刘老师没有让我们失望,更没有让学生失望。可以发现,通过分组合作数小棒和同桌合作拨珠子这样的动手操作,远远比让学生回答“10个2是20,10个20是200,100个20是2000”等等的口头练习要强得多。
同时,让孩子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边操作边数数,感悟多样的数数方式,充分感受十进制关系,主动建构万以内数的意义,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的确,与其让学生不断地口头回答右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不如让孩子们从动手操作中真正理解“每一个计数单位都是由10个与它相邻的低一级的计数单位组成的”,从“计数器”上亲眼目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变化过程。是呀,用脑子想和动手操作就是不一样,亲自操作并目睹“知识发生的过程”,恰恰是学生学习更加需要的境界。
同时,我们对比发现,一年前的刘老师是直接通过多媒体耀眼的“声光色”直接演绎“新的大数”的诞生,而这一次,是随着学生的自主操作和发现,才让多媒体稍稍“动弹”一下,是多媒体随着学生认知的扩大而显出“倩影”,而不是孩子们围绕着多媒体而“团团转”。这正如刘老师自己在课后总结的:不论什么时候,不论有多么先进的技术,都要“捍卫儿童的基本学习权”,都要让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成为数学课堂中的常态。的确,“大道至简”,这一次,刘老师洗尽铅华之后显素姿,只用孩子们手中的“计数器”进行动手操作探索,但却彰显出教学的大气,拓展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祁洪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J].教师月刊,2015,(4),40。
[2]张硕果 做知网的夏洛[J].教师月刊,2017,(1),25。
论文作者:谢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孩子们论文; 刘老师论文; 学生论文; 就在论文; 数到论文; 操作论文; 计数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