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目标词汇量大,阅读的比重增加,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它就要求新的教学方法,它不是让学生头脑中复制教科书中所呈现的一切,而是凭借它启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方法由重知识传授向学法指导转变,由教师“Teaching”向学生“Learning”转变,教师由“Leading”向“Give guidance in study”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Organizing、Revising、New lesson、Consolidating、Giving instructions”向“Warming up 、Listening 、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 reading 、Integrating skills”转变,这就对教师如何处理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一、教师要适应新课程,转变观念是前提。
在新形势下,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加大词汇量的积累,淡化语法结构,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Authority”转向平等中的“Chief speaker”。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靠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诸如认真听录音和教师的示范发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积极大胆地开口讲英语,勇于参加语音实践活动,朗读背诵课文时既要声音响亮又注意语音、语调、节奏、书写规范等。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改变“重语言知识讲授、重翻译和语法教学,轻听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的”传统模式。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入手,听说的比重应大些。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兴趣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教师应使学生乐于学习,想方设法创造乐于学习的语言环境。学生在操练、表演时,教师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多关注学生所传递的信息。在学生心理上予以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三、制定学习目标。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比如要掌握多少词汇、记忆多少句子、课文等,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四、注意情景教学。
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的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习俗,要作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延伸,不应只局限练习其特定的语句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多鼓励学生造句、阅读,挑出其中精彩段落,背诵;多作对话和演讲,老师应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该单元的相关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和阅读量。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五、优化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和提供情景操练的机会,尽可能地将真实生活搬进课堂,注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环境。
同时,还注意到交际是双向性的,是说者和听者双向交流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地位是不断发生变化,互相转换的。尝试着将上课开始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改为放手让学生互相问答,自由对话。听者、说者换位,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接受和传递信息的状态之中。这种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准备好自己将要表达的内容,更要根据对方的内容进行即席发言,主动吸收和理解对方的思想,尽快组织新的语言并表达出来。
加强听说训练,注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使学生由原来的“Make me learn”变成“I want to study”,获得“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的效果。
论文作者:张昌文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语言论文; 的是论文; 过程论文; 环境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