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策略:提高教师的课例研读能力——以海峡两岸《纸船印象》同课异构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纸船论文,三种论文,为例论文,海峡两岸论文,提高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线教师研读此类课例,一般会遇到三重困扰:一是如何吸取课例中的先进经验,而不只是旁观欣赏;二是如何秉持理性判断,而不迷信权威话语;三是如何把碎片化的研读体验凝练成自己的教学经验。一言以蔽之,即教师如何通过研读课例提升自我反思建构能力。笔者认为,采用以下三种策略能够有效化解上述矛盾,为教师的教学积累经验。 策略一:在差异比较中吸取教学经验 同课异构必然存在个性差异,我们要善于在比较中汲取教学经验。《纸船印象》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总写人生印象,突出童年难忘;第二段总写纸船印象,引起下文;第三段详写作者童年在连雨天“无三尺浪的檐下水道”玩纸船的快乐;第四段写母亲连雨天烦忧庄稼“被淋坏、被淹死”,仍然平静和气地为“我”折纸船的“美丽感情”,突出母爱和母亲的坚强品质;第五段写童年纸船印象对成年“我”的启示——要像母亲那样爱子女,传递坚强品质。台湾蔡淑梓老师教学此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大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文本共五段,在整体感知基础上,蔡老师只讲核心语段(第四、第五段),且围绕母爱品质展开对话,有利于聚焦文本,充分探究情感意蕴。这节课的最大特色是:通过有效提问展开对话交流,在连续追问中,不断矫正方向,逐渐逼近问题核心,最终生成结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探讨第四段“美丽感情”内涵,蔡老师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锁定问题的范围。 师:美丽的感情……为什么很美丽?请同学们把第四段默读一遍,然后圈选出和美丽的感情有关的讯息……谁来说一说你圈选了哪些字句? 生:“也许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农作物都有被淋坏、被淹死的可能,母亲心里正挂记这些事,烦乱忧愁不堪,但她仍然平静和气地为孩子折船。” 接着,直奔问题核心,提出讨论话题。 师:这些字句,它蕴涵着什么美丽的感情? 蔡老师察觉到学生难以回答时,暂且搁置问题,迅速调整提问方向,引导学生想象母亲的“烦忧连雨天”的心情(问答略)。然后追问,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现实压力(问答略)。进而,提问呈现反常的对比事实,突出母亲为“我”折纸船的难能可贵(问答略)。再追问母亲的心情。 师:你觉得这个妈妈不容易的地方在哪里?……母亲在下雨天的时候压力特别大,母亲的心情如何? 生:焦虑、烦闷、忧愁、担忧…… 继续追问,探究事实背后的心理机制。 师:母亲为什么可以平心静气地为孩子折纸船? 生:为了让孩子开心! 蔡老师察觉到学生已能理解文中的情感逻辑,回到搁置的问题上,揭示“美丽感情”的意蕴内涵。 师:很棒!母亲在烦乱忧愁不堪的情形下,为了让孩子开心,仍然平心静气地为孩子折纸船,所以这份感情美不美丽? 生:美丽! 至此,教师通过连续提问与对话,水到渠成地生成结论;学生的回答虽是文本原句,但不只是简单重复,其间留存师生的生动对话过程,与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理念基本一致。很多精妙的追问和适切的评价以及对话互动智慧,留存课例中,值得认真揣摩领会。 上海李海林老师课例的最大亮点是:设计新颖,善于从语言的形式特征切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内蕴情感,使语言的表现力得以彰显,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和领悟主题。如第三段的核心语段(记作“甲”):“花色斑杂者,形态怪异者,气派俨然者,甫经下水即遭沉没者,各色各样的纸船或列队而出,或千里单骑,或比肩齐步,或互相追逐,或者干脆是曹操的战舰——首尾相连。形形色色,蔚为壮观。我们所得到的,是真正的快乐。”李老师历经波折,引导学生读出了四字句式“梆梆梆梆(者)、梆梆梆梆(者)、梆梆梆梆(者)”的整体节奏和快乐情绪。又如:李老师用“去修饰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这些纸船都是有感情的,因为它们大都出自母亲的巧思和那双(粗糙不堪结着厚茧的)手”和“母亲心里正挂记这些事,(烦乱忧愁不堪),但她仍然(平静和气地)为孩子折船……好让孩子高兴”这两个文句(记作“乙”和“丙”)中,“读”出“母亲的艰辛—孩子的快乐—母亲的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富有张力和理趣。此外,李老师课前送给每个学生一个纸船,内画“母亲”雨天折纸船,作为“教学伏笔”;在学生领悟母爱品质后,展开纸船,再现情境,激励学生写下感谢自己母亲的话语,并大声说出来。此种设计,可谓高妙! 对照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哲学观和王荣生教授开发的“评价一节语文课的9级累进标准”[2],我认为,这两节课都是好课,有较高的示范性:学生经验得到持续性改造或重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第3级),教与学趋向一致(第7级),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第8级),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第9级)。 策略二:在质疑批判中形成个人主张 质疑批判就是审视实然存在,找出不合理之处,做归因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即使对名师的教学,也要敢于质疑,审视其教学行为与原理的内在联系:着眼于事实和价值判断,而不盲从迷信。 蔡老师的课,以大陆语文教学视角看,语言揣摩略显不足,然有区域学习风格差异,自不待言。单就李老师的课而言,在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教学组织以及生本理念落实等方面,确有不足。第一,教学容量过大,设计过于复杂,很难在一节课内有效落实。全文五段,李老师讲了三段,思维对接跨度已然增大,还设计了不少的拓展活动,甚至计划回溯第一段,体味母爱的四个比喻意象,引入冰心的《纸船》,丰富纸船意象,但体大虑周,行之维艰,受制于时间,焦虑局促,此为几度灌输的潜在诱因。第二,拘泥于预设,提问不明确,导致对话不畅,只能独白灌输给出结论。如前述的第三段的核心语段甲,李老师的预设是引导学生“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快乐”,但是,第一问:你们从这一段哪些句子里读到了这种“快乐”?学生就内容(即快乐的原因)作答:“在水道上放纸船游戏”,提问显然有歧义。第二问:哪位同学还能在别的句子里读得出快乐?为什么能从这个句子里读得出快乐呢?学生没有反应。因为他们已认同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教师未作回应,学生猜不到教师意图,不知如何作答。第三问:你觉得这段话中,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依然没有反应。教师着重念了四字短语,第四问: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生回答:这是一些静态描写,描写他们玩纸船时纸船的形态。兼顾形式和内容,相当精彩。教师未作回应,再读,突出四字句的重音,第五问:从句式的角度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答:排比。完全就语言的形式特征回答。教师未作回应,让学生再读,第六问:刚才同学念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快乐吗?学生无反应。(学生被弄糊涂了!)教师摇头晃脑地念了一遍,第七问:你们觉得我快乐吗?学生笑。是被内容逗笑,还是被句式逗笑?是被教师滑稽的样子逗笑,还是压抑太久附和的笑?皆有可能。教师只好独白灌输:我为什么会快乐呢?刚才我念的句子都是几个字?四个字,对吧……你看,这几句,我念成:梆梆梆梆者、梆梆梆梆者、梆梆梆梆者。现在你们来念……看看你们能感觉到快乐吗。(学生读)教师请一名学生读,按“梆梆梆梆”的节奏,第八问:你们感觉到快乐了吗?学生笑。至此,学生才对教师意图有所领悟。前七次提问为什么师生问答总不能对应呢?因为李老师的个人发现不是必然规律,却要学生也这样去发现,实在勉强。 笔者认为,作者称纸船游戏是童年“真正的快乐”,根源在于它满足了儿童的丰富想象;整齐的句式也可表达悲伤情绪,快乐与否关键在于内容。如果李老师能果断搁置预设,与学生展开对话,从内容上探究“真正快乐”的原因,再品读语言形式,则更符合学习规律。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提问:这段话在字数上有什么特点呢?读一读,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呢?则问题指向明确,能更快切入预设情境,而不至于耗时较多学生却不得要领。 佐藤学认为“学习是相遇与对话”[3],文本对话始于师生相遇,贯穿读解全程;“学”意味着教师“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4]。李海林老师的这节课,拘泥于有偏差的教学预设,多次关闭与学生对话的大门,以教师的个人经验独白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学理念及行为,多少有些缺陷。 策略三:在重新建构中检验整合能力 同课异构课例,阅读量大费时,且多种观点混杂,是碎片化的研读体验,如何凝练成教学实践的智慧?需要我们继承超越,优化整合,凝练观点和设计。第一,凝练教学主张或观点。例如:从王荣生教授的点评中,我们获悉有两种方式可以切入教学:一是唤起学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理解语言表达的特征;二是从文本语言表达的特征入手,延伸到对文本精神的、情感的理解。归根结底,要促进语言学习与情意体悟的融合。我们可以将这两个读解方向整合成一条阅读接受的基本模式:“感知—理解—创造”[5],即整体感知文本—理解作者经验—建构读者经验,创造阅读价值。这是我们研读这个课例整合提升的阅读经验,适用于所有文学文本,此为“继承超越”。第二,整合优化原教学方案。如对李海林老师的教学,做进一步优化设计。 环节一:暖场互动,教学导入。送纸船改为送纸飞机,稍作“互飞”式互动,缓解压力,融洽感情;整体感知文本,扣第三段中心词“真正的快乐”,切入教学。 环节二:研读第三段,体会语言的节奏美。(1)呈现核心语段“甲”,组织探讨:为什么作者称玩纸船是童年的“真正的快乐”?通过对话展现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真正的快乐”源自儿童的丰富想象。(2)提示句式特点:整齐的四字短语,夹有长句,为整散结合句式(修正原设计的偏差);引导学生读出语段甲的节奏美感:整齐和谐,富于变化。(3)修正经验,呈现反例:经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使非洲某些国家的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生命受到威胁。提问:这个整齐的句式,传递出怎样的情感呢?讨论明确:压抑、悲伤等。(可见整齐的句式并不必然表现快乐的情绪)(4)对接文本,完善经验:语段甲的四字短语,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呢?(快乐的情绪)(5)保留李老师的经验,让学生打着节拍,读出“梆梆梆梆者、梆梆梆梆者、梆梆梆梆者”的语言节奏,巩固言语经验,强化快乐体验。 环节三:研读第四段,体味母亲的爱。沿用李老师的教学切入方法,稍加改进:(1)投影语段乙和丙,去掉括号中的修饰词,借形式对比,突出修饰词蕴涵的情感意义。(2)探讨“美丽的感情”的情意内涵:作者为什么称“母亲折船给孩子,让孩子在雨天里也有笑声”是“美丽的感情”呢?换句话说,这种感情“美丽”在何处?(预设,对话,生成:体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体现母亲的人格特质——淡定,坚强,难能可贵的爱……)(3)角色扮演,深度体验:①如果你是作者,此刻你最想对母亲说什么?(保留李老师的亮点,展开纸飞机写作,然后选读交流。)②你们的亲人做了什么事,让你们感受到了爱?(引入蔡淑梓老师的成功经验,口头交流。) 环节四:研读第五段,传承母亲的爱。(1)朗读后,提问: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不致愧对纸船”?引出讨论内容:只盼望自己能以母亲的心情,为子女折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却坚强的、禁得住风雨的船。(2)紧扣文本,追问核心词语的情意内涵:“母亲的心情”是指什么?(设计此题,巩固前面所学。)“禁得住风雨”有什么含义呢?(预设生成:有能力应对生活压力,乃至人生挫折……)(3)联系生活,谈学习体会:如果让你来“传递爱”,你想做哪些事情呢?(开放性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提升。)(4)总结提升,建构价值:纸船留存童年的快乐,纸船镌刻母亲的关爱,纸船见证母亲的坚强,纸船寄托成长的愿望。齐读儿歌《小纸船的梦》:我折一只小纸船,让它漂在小河上。它牵引着我的目光,一直到那看不见的远方。虽然不见了小纸船,它却漂在我心上。盼望着它变成大船,也盼望着我快快地成长。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我当上了一名船长。到那时候也不会忘记,小纸船它漂呀漂在小河上。(结束教学,留有余味。) 综上所述,一线教师借助“差异比较—质疑批判—整合建构”三种策略,可以确立比较价值,建构新的教学设计,逐步提升自己的课例研读水平,成为一个具有学习力、反思力和行动力的智慧型教师。提高教师学习能力的三种策略--以海峡两岸“纸船印”为例_纸船论文
提高教师学习能力的三种策略--以海峡两岸“纸船印”为例_纸船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