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钥匙。课堂教学离不开老师或同学的提问,课堂提问应该明确指向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的表述上要简明易懂,还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且适度开放,体现思维容量,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4-0076-0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古人:“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学的艺术,如果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就是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无几,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结合我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问题,使得问题具有诱导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精心设置问题环境,有计划的、针对性的、创造性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提问方式。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也要精心设计,否则问题偏易或偏难,都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复习圆形面积时,我提问:“你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气氛很活跃,思维积极主动,学生自己做了小结。我拿出一张圆纸,后又说:“怎样求它的面积?对折后,你还会不会求它的面积?再对折呢?把纸张展开,用剪刀剪去中间一个三角形还会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学生争着回答,学习的热情很高。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扇形的面积时,要结合圆形面积做了铺垫。
课堂提问的技巧,就是要重视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基础和动力。
二、教师要注意创造问题的情境,造成悬念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要注意创造问题的情境,给学生造成悬念,在提问过程中要多给予正面鼓励,引导其积极思考,要通过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教循环小数前,教师可以出一道题:在3÷7的商中,小数点后面第8位上的数字是几?让学生从惊奇中产生悬念,在急于解答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的知识。可见,新颖的导课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认知情境。
例如在学习完“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后,教师可以给出223×3计算题,提出问题:24×2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怎么算,那么这样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这样学生们就会强烈的想知道如何去算。
例如,在讲解“正方体”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正方体上切一刀,切口是什么形状?”学生充满兴趣,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道具去自主探究,最终发现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问题的生活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然而现行教材中的不少应用题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有的甚至是虚构的。学生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和体会,这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强化问题的生活化,让学生亲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
如类似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①“李阿姨想买1袋米(每袋68元)、18元的牛肉、5元的蔬菜和10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50 元,够吗?”
②“一个小组9位同学到公园去游玩,看到售票处有团体优惠的说明:每张5元,10人以上八折优惠。他们该怎么购票?
这样的解决问题则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由于解决方案多种,让学生在研究方案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尊重学生的提问权
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发问,因为学生提问是思考的结果,而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学生思考,所以,学生的发问比学生的答问更值得教师的重视和表扬。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三位学生上讲台,按老师要求分“月饼”。甲生分得 ,乙生分得 ,丙生分得 ,才刚分完,已有很多学生说:“分得一样多。”一个学生发问:“老师,怎么会一样多呢?明明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呀?”这时,老师就应抓住这个极好的鼓励时机,对学生的发问予以积极鼓励的评价,进而促使该生进一步去思考。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钥匙,它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艺术”,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主渠道。只有在课前精心准备问题,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提问,师生、生生相互提问,善于用启发式引导,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黄祖良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课堂教学中论文; 面积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