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国小学新课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国论文,课时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3.07.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4)03-0058-07 任何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均是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内展开的。如何在一定的课时内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都十分重视的课题。法国自然也不例外。新一届法国政府自2012年5月上台之初,便由新任教育部长樊尚·佩永(Vincent Pellion)组建了指导委员会,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了“重建学校”的改革计划,其中首先主张对小学的课时结构进行重新调整。新课时改革计划一经推出,便引发了法国教育界的热烈讨论。同往常一样,社会各界对这次改革既有支持亦有反对。在各方博弈后,教育部最终于2013年1月出台了有关小学课时改革的教育法令(草案),此后又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讨论和表决工作,新课时制度法案最终于同年7月通过。时至今日,法国部分地区已正式启用新课时安排。[1] 一、法国小学新课时改革的动因及其主要内容 (一)新课时改革的动因 众所周知,学生连续学习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来定。法国自2008年实行每周4天课时以来,小学生每周上课天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排第34位,OECD成员国每年的平均课时长度为187天,而法国小学生的上课时间仅为144天。但实际上,法国小学生由于每天的上课时间过长,学习负担也因此只增不减。[2] 1.国际排名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不强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的“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始于2001年。在2011年的调查中,法国有4438名来自174所小学、277个四年级班(CM1,小学中级班第一年)的小学生参与了测评。[3]这些学生正是在2008年入学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因此他们从入学起每周的课时均为四天。 本次“国际阅读素养研究”的结果于2012年12月公布。在45个参与国中(欧盟成员国占23个),法国仅排在第29位,欧洲四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平均测试成绩为534分,而法国的得分为520分。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小学生的平均测试成绩自2001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4]同时,法国小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缺乏自信。在这次测试中,法国未完成试卷的人数是所有测试国家中最高的。由于法国小学生往往习惯于回答选择题,因此他们放弃了测试中的多数问答题。这也是他们没有完成测试的另一主要原因。[5]总之,法国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低于欧洲的平均水平。毋庸置疑,阅读有助于孩子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而旧有的课时制度在时间安排上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法国学生的阅读成绩亟待提高的前提下,改革已势在必行。 2.作息时间不当导致效率下滑 课时改革指导委员会所倡导的儿童作息时间与专家的提倡大体相一致。法国国家医学院在其2010年1月公布的报告中指出,儿童的生物钟运转失衡会导致学习疲劳和效率下降。因此一些医疗健康专家提出了对小学生作息时间的建议,这些建议也受到了“重建学校”计划的关注。 专家建议将每周课时恢复为四天半,通过延长每周课时天数可以减轻学生每天的学业负担,同时每周三上午上课,又能避免孩子荒废一天的学习时间。儿童一天24小时共包括三个时间段:认识家庭的时间、学校学习的时间,以及家庭和课堂之外与社会接触的文娱时间。因此,需要通过一个全面的方案让孩子把学校当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这里通过与教师、其他学生的交流,相互倾听,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展示能力、激发理想。 目前,法国小学生除24小时的课堂时间外,每周还有2小时的课外辅导。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还需要老师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因此,当他们回家后往往已是疲惫不堪,却还要再去应付作业,这种负荷远远超过了专家的建议。[6]同时,并非所有的孩子回到家后都有机会接受成人的辅导。一些家长因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课外家教也因此盛行。但这又需要额外的开支,且对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极为不公:增加了课余负担,却未必取得良好的效果。 3.过重工作负担引发教师不满 改革之前的每周四天课时制度使得教师日常的工作负担过重。虽然法国官方规定教师每周服务时间只有27个小时,但法国教师统一工会下属的小学教师总工会(SNUipp-FSU)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为43个小时。事实上,教师的工作包括了课前和课后许多“看不见的活动”。按相关制度规定,通常教师每周课时长为24小时。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平均要花费1小时31分钟来做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做研究、写教学大纲和批改作业等),用1小时14分钟来进行教学组会议,用1小时45分钟来处理教师间的临时工作,用1小时23分钟来接见家长和学校合伙人。正如工会总秘书长塞巴斯蒂安·斯尔(Sébastien Sihr)所说,“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成绩,教师的工作就如同志愿服务一样。”[7]目前这些无形的工作已经超出了教师们的忍耐限度,所以急需得到大家的关注。据此,小学教师总工会呼吁改革应关注教师的无形劳动时间。 近几年来,法国教师工会频发罢工事件,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心情,更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大部分教师也希望围绕课时调整等展开的“重建学校”改革计划能切实为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带来改善。 4.一些改革经验取得初步效果 教育部发表的课时改革备忘录提到,一些市镇通过咨询、讨论和会议等形式对教学时间的多元化进行反思。反思后所得出的结论也与教育部在学校课时方面的主张相一致:应避免学生的学习时间过于零碎,整合学生在校的个人学习时间,以及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此外,学生们也可以利用午休时间学习,赶超他人。根据这些建议,一些学校开始实行9个半天的课时安排,其中周三上午上半天课。不论是在大城市、中小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凡是实行这一课时表的学校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经过一周有规律的学习,学生没有那么劳累,且精神更加集中,学业负担也有所减轻。同时学生能更好地平衡学习、文娱活动和休息时间。例如在布雷斯特、昂热和纳韦尔等地实行9个半天课时制的学校里,每天下午3点半以后就是孩子们的文体活动时间;图卢兹实行9个半天课时制的学校里学生每天下午4点半下课后便被送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社会活动中心,这些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8]以上城市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课时改革的可行性。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旧有的课时制度已不能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工作时间相适应,导致的结果就是法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法国民众也逐渐认识到,“法国不能不看世界,世界不会等待法国,世界也不会给法国的孩子预留位置”。[9]所以,为了更好地教授所有学生并促使其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课时改革成为“重建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步。课时改革将更好地分配学生每周的上课时间,减轻学生一天的学习负担,合理安排学生各时段的学习进度,同时使得学生一天的学习精力能得到最大的集中。课时改革也将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时间,让学生能参与更多的体育、文化和艺术活动,以促进其智力发育并体验到学习的愉悦。 (二)新课时改革的具体内容 法国此次教育改革的指导委员会在2012年10月出台的“重建学校”总结报告中曾对小学生的课时调整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其中包括初等教育阶段(幼儿学校和小学阶段)每天教学时间不超过5小时,学生午休时间不少于1.5小时,学生每天16:30(或17:00)前不应离校等。同时报告还主张恢复2008年之前每周四天半的课时制度,并尝试延长一至两周的教学时间,从而使得小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缩短、学期的周数增多。 最终综合各方意见,在2013年9月起开始正式实施的新教育法令中明确规定:每周24小时学时将在9个半天中合理地分配,即周一、二、四、五全天(每天课时最长为5.5个小时)和周三上午的半天(时长不超过3.5个小时)。[10]与2008年的课时改革相比,这次改革只是把其他几天的课时缩短45分钟后调整到周三上午进行教学,学生的总课时并没有增加。而课外教学活动时间主要由教师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人辅导或由学校提供与国家教育方案相应的教学辅导计划。 此外,新教育法令中还规定,在国家监管的框架下,一些地区只要充分考虑了本地区的教育优势和限制,并有能力实现其教育目标,国家也允许这些地区做出适当的课时调整,如允许一些地区每周六上半天课。但自主安排的前提是要优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如果各市市长愿意,也可以成为“国民教育省级学区主管”(Directeur académique des services départementaux de l'ducation nationale),[11]有权把市镇所有学校的课时改革推迟到2014年进行,并和学区区长(recteur d'académie)一起负责促进和实施教育部向各省下达的改革政令。 二、法国小学新课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争论 在酝酿新课时制度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赞成与反对两种主张,且反对的声音时至今日仍未停息。反对者主要是部分市镇政府、教育联合会、教师及地方团体。他们对改革的不满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首先,改革增加了教育成本。以全国教育联合会(UNSA éducation)为代表的部分机构认为,以往小学生每周只上4天课,而改革后多出的半天课时,直接增加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交通费用,无形中也提高了孩子的培养成本。对学校来说,则增加了半天的运营负担,如食堂开销等。因此他们呼吁国家应当对此作出补偿。一些地方团体还担心改革后会增加课外活动(课外补习等)的额外花费,在学生没有课程的闲暇时间里仍要为他们安排丰富的活动,这肯定需要市镇当局投入大量的资金。 其次,改革课时制度并未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致使教师对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以小学教师总工会为代表的教师工会也由此对课时改革提出质疑:在法国,小学教师比普通中学教师要少挣600欧元,所以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而对于他们的加班费,国家采取的也是低标准支付的政策。工会还特意强调,在这个女性占到80%的职业中,教师获取的工资着实很低。而课时改革显然忽略了教师在改革中的作用。教师们不断举行罢工,成立各种社会团体,其唯一目的是希望“让那些自认为改革计划是由他们决定的人注意到,没有教师参与的改革不可能进行下去”。[12]还有教师认为,减少每天的上课时间并无太大意义,反而在课后增加半小时的教师辅导时间更有利于提高落后生的学业成绩。总之,这些工会纷纷向政府呼吁,要重视教师在学校重建中的作用。[13]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课时改革过于理想。他们认为,政府承诺小学生每天会有45分钟“精彩”的课外活动,这一点难以实现。新课时制度下,教师的“工作时数虽不变,但要负责的事情更多”,也有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同时很多市镇并未保证一定能让当地学校都实行新课表,并组织好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因此,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部分教师对新课时制度的不满。 三、课时改革后续方案中的调整措施 对于前期改革方案中面临的种种质疑和问题,教育部很快推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首先,针对法国课时改革出现的成本问题,教育部表示,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政府已决定设立一个由国家财政和法国家庭补助金管理局(CAF)提供资助的特殊基金会,来帮助市镇展开各项课外活动,特别是周三上午的活动。在自2013年9月起开始推行新课时的市镇中,所有学校的学生每人将获得50欧元的固定津贴,困难地区的孩子将获得90欧元的补贴,以保证法国各市镇课时改革的顺利展开。而在2014年,这些困难地区的孩子还将享受国家另外拨付的45欧元。[14]正如教育部长樊尚·佩永所言,“本届政府任期内的财政预算将优先考虑国民教育,《学校重建法》会使国家教育的财政预算更为程序化。” 其次,针对教师在工资待遇上的不满,教育部长也作出了回应。他承认给教师提高工资的确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制定教师评估体系和工资奖励发放原则等。但作为补偿,政府将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如减轻教师每天的工作负担(每天平均工作时长为5小时15分钟),增加教师岗位和提供职业培训。同时教育部还要确定更多的新任务,如加强小学与中学的合作协商,以及让教师参与团队工作等。省级国民教育服务处的学术主任将负责相关政策的实行。 此外,“地区教育计划”(Projet éducatif Territorial)将作为改革推行的工具。计划的参与者包括行政机关、企业和各种文体类机构。该计划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加强各方合作,以此来保证学校计划、学生课外活动的持续展开以及为每个学生提供高质量、统一的教育方针(un parcours éducatif cohérent et de qualité)。[15]各市镇的地区教育计划参考当地众多团体的合作发展经验,围绕教学时间来组织课外活动。地区教育计划有助于培养和加强相关各方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国民教育部也将联合法国文化与传媒交流部(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体育、青年、大众教育与社团生活部(Ministère des sports,de la jeunesse,de l'éducation populaire et de la vie associative)共同为改革提供服务,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帮助市镇顺利实施改革计划。教育部同时强调,考虑到各地的特殊情况、制约因素和不同的解决方案(如学校交通、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等),改革的实施形式应当是灵活的。因此允许个别市镇,在说明原因的前提下推迟到2014年再实行新课时制度。 以上种种应对措施均写入了“重建学校”计划的报告、课时改革法令和改革备忘录中。针对各方质疑,教育部已向高级教育理事会、部长级技术委员会和评估委员会咨询和进行探讨,以尽可能地完善新课时制度。尽管改革困难重重,但在教育部长的坚持下,目前部分城市已顺利实行新课时制度,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 四、启示 课时安排看似是学校教育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也蕴含一定的教育规律。正如一些法国学者所指出的,学生在校内外的安排都必须符合儿童的生命节律,并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求;学生在校时间应当是生活时间的一部分,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和校外时间的衔接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更新。然而,这种改革常常因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悖,导致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显然,此次法国小学新课时改革,对于教育系统复杂、注重公平的法国来说,无疑又是一次考验。 法国政府在以坚定的政治意愿推进改革的同时,也采取了灵活稳健的策略。如,各地可按照自己的特点,对改革的实施状况进行预测;在向教育部充分说明情况的前提下,地方可延迟改革时间,从而保证各级政府更好地落实新课时制度(如确定预算经费、人员配备等)。同时,中央教育权力的下放和地方教育权利的扩大为教育政策的地方化和国家与地方的连结、合作提供了可能,也为各地有效开展课时改革创造了条件,更为法国今后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及确定改革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课时改革已在法国部分地区展开,其后续发展值得我们保持关注。 如今,我国教育界,甚至全社会都在关注“怎样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这一问题。法国追求高质量教育的精神和此次小学新课时改革的政策措施无疑为我国解决新课时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借鉴。浅析法国小学新课程学时的改革_数学论文
浅析法国小学新课程学时的改革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