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风浪在渔船上稳步前进: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观察与思考_国际关系论文

让风浪在渔船上稳步前进: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观察与思考_国际关系论文

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观察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稳坐钓鱼船论文,任凭风浪起论文,国际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岁末年初,回顾过去,人们不能不惊叹国际形势经历了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展望未来,人们不能不思考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怎样沉着应对,把握机遇,趋利避害,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办好,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谋求人类的共同发展。

一、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

2001年国际形势发展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大国关系在动荡中进行了新一轮的深刻调整,出现了一些由紧趋缓的积极变化。年初,美国新总统小布什入主白宫之后,强调以实力为后盾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依仗其不可一世的超强综合国力,一意孤行地推行“单边主义”的强硬外交。美国政府单方中止与朝鲜关系缓和进程;再次轰炸伊拉克;改前任“积极参与”的中东政策为“相对超脱”,听任以巴冲突升级;接见车臣“外长”、驱逐俄罗斯“间谍”;扬言退出《京都议定书》;在对华关系上,强调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在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漠视欧洲盟国和国际社会的反对意见,坚持要退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反导条约》,等等。然而,强势开局的美国外交在上半年已见多处受挫。

国际恐怖分子精心策划的“9·11”事件,震惊了美国和整个世界。以“9·11”事件为契机,美国政府迅速调整外交策略,改变“单边主义”的做法,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组建国际“反恐怖联盟”。各大国寻求共识,增强协作,彼此关系出现改善和发展。首先,美欧同盟关系得以加强。上半年,因为美国坚持推行“单边主义”,一度使美欧同盟关系遭到挑战。如今,面临国际恐怖主义的共同威胁,北约和欧盟紧急协调立场,宣布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与美国密切合作,把恐怖主义分子及其帮凶绳之以法。其次,日本政府积极表示支持美国的行动,国会通过了《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自卫队法案改定案》等,迈出了海外参战的第一步。德国政府决定派出3900名士兵参加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也突破了自二战以来不向外派遣军队这一禁区。第三,美俄关系迅速拉近,酝酿着历史性的变化。俄罗斯史无前例地允许美军飞机飞越其领空,甚至提出派兵协助搜寻被认为是藏匿在阿富汗的本·拉登及“基地”组织。11月中旬,普京访美,并与布什就反恐与削减战略武器等问题达成范围广泛的协议。最后,中美关系明显改善。年初,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考虑是防止中国成为美国未来的对手,“撞机事件”使中美关系一度陷入低谷。而“9·11”后的反恐行动中,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希望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江泽民主席应约同布什总统多次通电话,表示愿意与美方和国际社会加强对话、开展合作。中美关系增加了共同点。

去年国际形势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地区热点旧病未治,新忧又添。亚太地区朝鲜半岛的北南统一问题,本来是冷战的产物,但冷战结束后,解决起来仍不容易。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改变了其前任的接触政策,转而采取以压促变,北南和谈进程也因此遭受波折。中东地区以巴矛盾积重难返,和平进程裹足不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陷入报复和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以色列试图“定点清除”巴激进组织领导人和活跃分子,而对方则以原始的“人体炸弹”手段予以回击。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所谓“相对超脱”的中东政策助长了冲突升级。“9·11”事件后,美国出于反恐的需要,不得不向以色列施加一些压力,巴以局势稍有缓和。但中东局势一波三折,美欧忙于阿富汗战事,外交重点不在中东。年底再度发生的恶性自杀性爆炸事件和以色列政府决定实行强硬报复,轰炸巴解组织重要机构,包括阿拉法特官邸,军队大举进犯巴控区,使以巴局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9·11”事件后,阿富汗局势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随着美国为首的国际反恐怖联盟对阿富汗战争的胜利进展,塔利班逐渐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权后,联合国召集了波恩会议,使阿富汗各派别代表就组建临时政府问题举行谈判,阿临时政府于年底如期成立。但塔利班之后的阿富汗能否保持国家主权不受侵犯,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持久和平,新政权能否充分代表阿各民族的利益,将继续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岁末,由印度议会遭袭而引发的印巴两国关系骤然趋紧,边境上再度剑拔弩张,局势发展令人担忧。

分析去年的国际形势发展不能不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走向。去年下半年开始,美、欧、日三大经济实体同时出现滑坡,全球化所带来的“一损皆损”的负面影响更见凸现。联合国报告评估:“9·11”事件大约给美国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亿美元。美国官方统计,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下降1.3%,失业率在11月份达到5.7%。在资本市场上,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产生动摇,对美国投资市场安全度产生怀疑,世界贸易也由于市场萎缩等原因受到严重冲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将进一步减少,发展中国家每天仅一美元生活费的贫困人口将增加1000万。专家预测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1.4%,为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世界经济能否在新的一年里恢复增长,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

二、影响国际关系变动的几个因素

总的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影响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首先,传统的安全问题依然凸显。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十分重视谋求战略安全,在其追求建立单极世界的过程中,对可能向其霸主地位提出挑战的任何强国的崛起持有戒心,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等问题十分敏感。美国加紧发展和部署攻防兼备的导弹防御体系(MD)的行动,有可能破坏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战略平衡与稳定,并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从而给新世纪的和平曙光带来阴影。“9·11”之后,美国研制导弹防御体系的努力不仅一刻也没有停止,而且还在反恐战争进程中,进行了第五次导弹拦截实验,目的就是为在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夺取新的战略安全的制高点。此外,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时期就建立起来的包括北约在内的军事性联盟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有新的扩展。在亚太地区,美国继续巩固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安全体制,特别是将美日联盟作为其亚太安全战略的一个基石。而日本政府也以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为旗号,乘机突破自卫队不能向海外派兵的法律限制。日本此次“借船出海”,是向所谓政治和军事大国目标又迈出的重要一步。从长远看,此举将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何种影响,不能不引起周边国家的严重关注。

其次,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作用增大。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战略重点转向发展经济。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美国把经济安全列为其外交的首要目标。美、欧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相继推出亚洲战略,主要目的是谋求在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中占据更多的份额,争得发言权。现在,各国领导人借出访之际,纷纷带领大批经济官员和企业家随行,直接参与、推动经贸关系发展,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往往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过去的一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集团化同时发展。全球化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世界经济阴云笼罩的形势下,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启动新的贸易谈判共识。就世界经济发展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去年在中国成功地举行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标志着该组织完全走向机制化。去年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受到国际社会的热烈欢迎,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美、日、欧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东亚包括中国在内则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第四个火车头,其他区域性和次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或正在孕育之中。这种趋势反映了冷战结束后各国人民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同时也意味着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开始。

第三,“软国力”之间的竞争呈上升趋势。冷战后的国际安全关系中不仅继续存在“硬国力”的较量,“软国力”之间的竞争更可能呈上升趋势。在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塑造中,不仅体现在扩大实力范围的争斗,更体现在占领道义和法理的制高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方面的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将继续存在,有时甚至更显激烈。“9·11”事件之后,美英在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同时,美国还开动宣传机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伊斯兰社会表白战争的目的仅是反恐,而并非针对伊斯兰。为了降低战争的负面影响,美国一边在空投炸弹,一边在向阿富汗有选择的地区投放粮食;一边在向塔利班开战,一边在向阿富汗其他各派别发出建立“广泛联合政府”的政治呼吁。美英的政治攻势无疑起到了分化塔利班阵营的作用。显而易见,新世纪骤然凸起的地区热点问题所包含的“软国力”竞争,应当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第四,“非传统安全问题”值得重视。国际安全问题更加趋向多元化是本世纪初世界政治形势的一大特点,特别是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危害在加剧。“9·11”事件之后,国际恐怖主义作为人类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共识。“9·11”之后出台的美国防部四年一度的防务评估报告中,已将这种所谓“非传统威胁”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从更深层面来看,如何“标本兼治”铲除恐怖主义根源的问题,不仅是美国外交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新课题。还有诸如环境保护、土地沙化、气候变暖、人口过剩、疾病传播等问题,以及如何制止非法移民、打击走私、稽查毒品、对付“洗钱”一类国际犯罪等,也对国际多边与双边关系、区域合作甚至全球安全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五,高科技飞速发展,已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此次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阿富汗战争,美英军队凭借的是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武器,打的是一场“非对称”战争。首先通过激光制导炸弹及导弹彻底摧毁了塔利班的通信设施,从而破坏其作战协作体系。美军还使用了被称为“真空炸弹”的燃料汽化炸弹(BLU—82),一颗就足以摧毁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另外,“9·11”后美国连续发生多例通过邮件传播炭疽热事件,使人联想到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给国际关系中增添新的安全防范难题。空间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的扩展,也会给国际关系中传统的“主权”概念带来新的挑战。

总之,影响新世纪的国际关系发展的因素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以世界眼光、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这种发展和变化,对瞬息变化、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三、中国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天下大势,不变之中孕育着变化,而变化中又包含着延续性。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基本力量对比以及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既不会因一两次事件而改变,也不会为某些国家和国家集团所左右。不久前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地对国际形势作出三个基本判断: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不会改变;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一论断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新世纪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没有改变。和平是发展的需要,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世界上不安定因素的“硬道理”。尽管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世界政治结构分化组合纷繁复杂,经济形势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由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利益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在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依然是冲突与合作、借重与制约并存,国际社会间的竞争仍然主要是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国由于其综合国力的雄厚,无疑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大也有大的难处”。即使是对付一个塔利班,超级大国也不得不寻求国际社会的合作与支持。用发展的眼光看,欧洲、俄罗斯、日本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正在增长,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更重要的在于,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种多样性本身就预示着必将走向多极化;多极化不仅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平等的合作。可以断定,任何追求“单极”世界的努力,必将遭到各种力量的有力掣肘。

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从大的环境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始终强调联合国和安理会要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美两国就发展“建设性的合作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欧盟的全面伙伴关系正在向前发展。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进一步融入世界,世界形势的走向与中国越来越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和稳定繁荣的外部世界。争取和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也是中国应尽的责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双边、多边等众多国际舞台上,中国开展了全方位、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发挥着自己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了维护和平,中国针对世界热点问题,提出了公正合理的积极主张。鉴于国际恐怖主义已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中国政府旗帜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场。中国也积极探讨国与国之间解决争端、发展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和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就是这样的尝试。为了促进发展,中国在上海成功地主办了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该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的信心。在“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确定今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入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但是,应当看到,前进的道路上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有足够的估计。能否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影响,关键还是“事在人为”。

面向未来,我们既要充满信心、与时俱进,同时又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冷静观察,未雨绸缪,沉着应对,趋利避害,抵御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首先,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的力量将持续增加,发展的势头将继续保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其次,鉴于传统的军事安全因素依然在起作用,必须切记“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在多极化的进程中,我们应争取时机,做好中外双边关系上的“大文章”,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第三,关键要“将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也需要逐步适应和磨合。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第四,在国际“软国力”的竞争中,我们必须警惕任何敌对势力对我“不战而胜”的图谋;针对国际安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我们必须迎接在安全、经济、科技、资源、生态、信息等综合安全问题的挑战。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重要的是抓紧时机,切实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即江泽民总书记所概括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地位。

标签:;  ;  ;  ;  

让风浪在渔船上稳步前进: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观察与思考_国际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