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探析论文_孙旭东

关于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探析论文_孙旭东

身份证号码:15040419820625xxxx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已影响到千家万户,从小的方面如:屋面渗漏、墙体结露、管线开裂等,不但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解决土建建筑质量问题需要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建建筑不仅是提供了人类“衣、食、住、行”的先导产业,而且也是影响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合理设置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施工技术,有效提高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是目前土建建筑结构工程中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工程结构;安全;设计;建筑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忽视了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严重程度已经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容易受干湿、冻融、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耐久性结构的安全性差,主要体现在耐久性、安全系数范围、整体牢固性等几个方面,与结构工程的细致的规范。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很难做到理想的“三正常”,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

1 目前我国土建结构设计现状

1.1影响因素众多。土建建筑产品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在土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材料质地,材料配比,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因素影响着土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忽视了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耐久性、安全系数范围、整体牢固性等几个方面。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缺陷在于安全性的提法上被掩盖。在结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设计规范的整体牢固性差,结构构件承载力设置偏低。需要加强对特殊环境状态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制定技术规范。

1.2在土建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中缺少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终检局限大。土建建筑工程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控制产品的质量,所以土建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3设计方面的问题。土建 建筑结构设计能够为后面的施工操作进行指导,这是保证土建作业有序进行的基础。屋面防水的设计时,常会观察到带女儿墙的屋面存在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的问题,设计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时安排不当,这些都是设计环节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此外,部分土建中没有考虑到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加套管设计,给房屋的渗漏带来隐患。

2 工程结构安全

2.1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是建筑结构各种作用下(作用包括一般荷载,灾害荷载和环境作用)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它包括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结构在环境作用下与耐久性关联的安全性。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2.2 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的规范要求

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力港口、地下工程的总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证。因而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安全性更需要通过规范的要求来保证。

比如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材料上也开始越来越多的采用污染少、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在空间上开始往上和往下的不断延伸;还将制造智能化建筑和仿生建筑……建筑发展空间的增加和可发挥性的加大,使得规范化的要求呼之欲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能对工程结构规范化要求,最直接的将影响其质量和安全。

2.3 对土木工程安全性的需求

正如《时代》周刊所称,2011年是“融毁的一年”,悲观无奈。而对于建筑来说,近年来由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包括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使得建筑工程结构不仅需要提高其抗震性能,更要抗风、抗暴、防火、防撞、抗海啸,甚至防辐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安全

3.1 全面提高对设计安全的重视

“建筑是体现在他自己的世界中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建筑。”赖特如是说。设计师对于建筑的重视和投入的心血,将直接反映在建筑本身上。

而建筑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安全性评估更涉及多方面特殊问题,尤其在突发事件下的安全性就更为复杂。因而不光是是设计人员,还有施工人员、采购人员、评估人员……都应该积极提高对设计安全的重视。

3.2 提高对工艺方法的要求

工艺方法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对于工艺方法的严格控制也就是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能有效的避免问题的发生,抢先消除隐藏的隐患。

比如从承载能力来说,也就是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 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 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 公斤),而美、英则为240 和250 公斤。因此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都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程序;技术上要遵循国家政策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从实际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出发去考虑;加强质量监督的力度,牢记质量是第一生产力是根本,对于质量控制的流程要更合理。

3.3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渴、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

而这些,恰恰都是建筑需要高度重视的地方。因此第一步,有必要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建筑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认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导向;第二步,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及耐久性水准,并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第三步,施工部门注重工程失效的风险后果,规范施工流程。

3.4 合理确定设计安全度

结构设计安全度各个国家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国情息息相关,和国家经济资源紧密相连,也是施工技术水平和材料质量的写照。

因地制宜,因材施工。确定工程的安全度在一定程度上需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但更多的须依靠经验、工程判断及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建筑部门关于土建结构工程设计的安全管理水准较低,比如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因而在面对突发事故时难免出现问题。

4 结束语: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维宁曾表示,“建设轨道交通需要统一考虑城市所处区域地形,土质结构以及城市整体规划,单纯从经济角度衡量有失偏颇。”事实上,所有的土木建筑工程的建立都需要慎重,需要多方的研究。尤其是安全设计,事关重大。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关。和谐,不光是建筑艺术完美、功能齐全,还有工程结构的耐久、安全使用等。

参考文献:

[1]郭元裕.农田水利学[M].武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2刘亚风.基土冻深随换填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冻结基土的含水率随换填

[2]颜振良,郑秀君.渠道防渗的几种措施[J].现代化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冻胀量随换填厚度增加而减小,南北走向的支业,1999,

[3]建功.水在渠道防渗工程冻害中的作用及防治冻害对策[J].防可削减74%,且没有产生冻胀破坏[5]。渗技术1996.2(2).

[4]张伯平,牟过斌等.渠道衬砌体冻胀破坏机理与防治对策[J].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3.

论文作者:孙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关于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探析论文_孙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