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崇德中学,福建省 泉州市 362421)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不断加深、数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数学的学习方法的改变、以及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的两极分化的情况非常的严重,尤其是在在数学方面,非常的突出。优等生越来越少,后进生慢慢变得越来越多。如果此时数学老师不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沟通,一定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好的状况。这里所说的后进生,其主要的表现有:数学基础比较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反应迟缓、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差、作业不认真对待等等。解决这种情况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所以如何解决后进生的数学学习问题是关键之处。本文笔者通过结合多年来的高中数学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后进生;高中数学;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高中数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由于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以至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她们的数学成绩通常也不太好,因为数学的学习成绩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数学学习兴趣缺少的学生由于没有精确的学习目标,对正确的学习动机的缺少,以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只为了完成家长与老师给的任务,以及应付将来的升学考试,以至于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思想总是开小差,作业抄抄同学的应付了事,自制力低下,沉迷游戏玩耍。进而无形之中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从而导致他们逐渐变成了数学后进生。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1.数学老师对数学成绩的过分看重。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以分数为中心,学生本身的一些兴趣被忽视与抑制,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而不是去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索,长时间的被动学习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没办法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收获乐趣以及成就感,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满堂灌式的单向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学生有了认知障碍。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一部分数学老师在无形之中就把自己放在了知识的拥有者的地位上,而把学生当成了装知识的容器。不论学生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每天对学生灌输的知识,学生必须要都掌握住,所灌输知识量的多少以及进行灌输的方法学生都必须要接受,然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却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3.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来说,并不适用,这也是导致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之一。
4.还有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认真,以至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从而导致了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导致变成了后进生。
二、高中数学后进生的解决对策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人们对周围现实以及自己独特的个人态度,这就是情感。一切的认知活动都会伴有一定的情感发生,情感因素是个体接受信息的“开关”。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林格伦曾经说过:“没有感情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根据研究显示,愉悦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可以让思维活跃起来,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相反,消极、紧张、对立等不良情绪会对大脑神经信息的传递进行阻碍,对学习不利。就像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有构建互相尊重、理解、信任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在学生的生活上对其进行关心爱护,在他们的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地对其辅导、耐心地帮助解决难题,对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体差异有充分的尊重,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进而促进他们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比如说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引导他们对错误有认知并进行改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进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自己变成学生喜欢的老师,进而让他们喜欢数学。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的后进生并不是因为智商低,而是因为对数学的学习缺少兴趣。那么,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该怎样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1)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说明了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他最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只有老师教得好,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除了精心的备课、对教学进程的设计之外,教学态度的自然亲切、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教学板书的简明扼要字迹工整等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要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此来感染学生们的情绪。对于难度比较大的教学内容来说,老师应设法让学生处在比较平稳的状态里,平心静气地进行学习,而对于难度比较小的或者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数学老师应想办法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加温”,让他们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里。比如说:在对拋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进行教学时,我会通过运用教具对绘图过程进行手动演示,进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在完成图形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通过介入课件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在动态演示中化解教学的难点,更有效的解决教学重点。
(2)数学老师也可以通过恰如其分的使用褒奖式的评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数学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适时给予褒奖式的评价,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进而对问题的讨论就会更激烈,从而使课堂情绪始终高涨。比如说在课堂提问过程当中,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如果加以批评或者否定,无形之中就会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以沉重的打击,而且也会对后面发言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老师不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直接否定,而通过很幽默的语言从侧面委婉的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了答案中的错误,接着表扬了他踊跃发言的行为特别好。在这之后,学生们的讨论更加激烈,解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对新课的学习非常的顺利。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发言特别积极,数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的后进生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比较差,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学起来很吃力,虽然付出了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收效却甚微,以至于他们时常处在一种苦恼的状态下,非常渴望得到指导以及帮助。这种情况下,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就要及时地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后进生“学会学习”。比如说,我们班上有一位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一直很用功,但是数学成绩却不是很理想,我及时找她了解了情况,才得知她的学习方法一直存在问题通过我的指点,她现在转变了学习方法,成绩也慢慢的提了上来。
结束语:
知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重要、更光荣、更有价值。”所以说,老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观念,要时刻提醒自己,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只是根据他的成绩。要明确“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育理念。要抛开偏见,转换思想,积极想办法转变后进生的学习现状。
参考文献
[1]窦劲柏,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贵州教育》,2002(12)
论文作者:王美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后进生论文; 对数论文; 学习方法论文; 兴趣论文; 数学老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