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建筑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面对我国新时期的社会背景,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均在快速推进,使得每个城市的建筑工程也随之飞速发展,在社会文化不断提升的影响之下,新时期的很多建筑工程对人们的精神需求有了明显的需求,使得很多的工程不仅仅要注重其实用性,而且还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感,能够给用户带来精神层面的舒适感,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逐渐兴起的过程中,也引起该行业领域内的激烈竞争,所以难免就会出现很多单一追求工程效率的工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对于解决安全性这一问题,最终就需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加强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合理推进建筑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就需要对当前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进行系统、详尽的分析研究,并且能够根据施工的现实情况对其管理形式进行适宜的改进创新。故本课题组通过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最终提出真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改进策略,为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1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素质较差
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并不高,这样就导致很多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所以很容易导致实际的管理出现漏洞。
我国目前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很多的管理人员也只是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管理,这样也就导致出现问题时无法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还有许多的建筑管理人员自身存在工作态度散漫、贪图小利的情况,很容易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受到诱惑,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失去应有的作用。
1.2工程管理制度难以落实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工程管理制度难以落实。虽然相关部门依照当前建筑行业的现实情况出台了一些文件,希望帮助管理工作落实并展开,可是实际效果一般,有些地区更是把下达的文件当作“一纸空文”。可见工程管理制度难以落实是影响工程管理质量的诸多因素之一。
1.3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工程单位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管理机构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功能配备不齐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另外,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甚至欠缺。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2.1主观因素
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不注重实时汲取国内外相关知识,存在排斥心理。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认真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和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2客观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与政府部门、市场环境、技术手段等客观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当前我国的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监督质量和效果不理想。另外,监理单位作为管理工作的独立参与方,其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发挥出主动的权限,导致工程管理创新的水平不高;同时,施工现场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不严格,也很容易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增强管理意识
在课题组的相关调研之后,很多的建筑企业是有相对应的监督管理的制度以及相应的文件材料,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时,必须提高监督管理的意识。在对其进行创新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市场管理的职能入手,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合理的调整,从而最终将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事务当中。
3.2加强管理者的素质教育,强化专业基础知识
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不仅要让他们能够掌握专业的建筑管理知识,而且还要做到随机应变、临危不乱,对现场突发的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因为贪图小利而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同时可以将管理人员自身的绩效与管理水平相挂钩,既能够有效激励管理人员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又能够敢于担当,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3明确管理目标,强化管理力度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把握管理质量。必须要积极对建筑工程管理落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水平尤其是对细枝末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管理的效率,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按照国家建筑施工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下降的问题。建筑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于工程体制管理非常重要,在工程管理体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领导层面对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明确不同领导的职责和权利避免出现权责交叉的情况,此外还应该对建筑工程重点和难点环节进行专门的处理和领导加强对建筑体制工程的科学管理,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打造科学高效的工程管理团队,并且将管理人员作为整个队伍的主要负责人,在工程管理开展的过程中,促进团队之间的协调合作,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且要促进不同队伍之间成员不断充分运用新的理念和管理水平,通过这些策略能够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团队的协调性和配合质量保证,工程管理的项目得到全面的发展。
3.4完善管理体制
要想建立并健全管理体制,我们一定要先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与机构,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相关人员,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进行。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施工环节及项目流程,不能各自为战,出现问题后应及时交流,让各个管理部门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进行有序、高效的协作。
3.5完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
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水平。积极推动建设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保证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够充分地发挥才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分析,促进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结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企业建筑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积极地促进建筑工程自身的性能得到全面提升,而且还能够强化人们的生活服务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竞争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素云.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J].江西建材,2017(9):298.
[2]张万邦.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J].河南建材,2017(6):81-82.
[3]叶伟.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8):247.
论文作者:李占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