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文化下的职业人才学徒制培养论文_李秀香

“工匠精神”文化下的职业人才学徒制培养论文_李秀香

青岛市技师学院 山东 青岛 266229

摘 要:“工匠精神”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学徒制培养离不开政府、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出校企文化对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深化校企合作,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融入校企文化,结合“工匠精神”文化,完善职业教育体制,为培养职业人才学徒制探索良好的发展途径。本文主要对“工匠精神”文化下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学徒制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人才 学徒制培养

“工匠精神”这一词汇受到职业院校的关注度,可以理解为职业精神,主要体现在职业品质、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这三个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体现出了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文化内涵。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开展学徒制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所学习的专业得以传承。

一、学徒制的职业教育现状

现代学徒制传承了传统学徒制的内容,并加入了现阶段的学徒内容,将其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学徒制培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应用“学徒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在这过程中应落实校企合作,使相关企业参与职业人才的培养,通过针对性的方式,提升职业人才质量。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可以为人才培养开拓新的发展途径,进一步加强职业人才培养,使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得到融合。目前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并不具备完善的教育制度,也没有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于学徒制培养,缺乏积极性,以致于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

二、学徒制职业教育所出现的问题

1.不具备完善的监控与管理。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等,相关企业所具备的岗位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会出现分散学习的情况,职业院校本身就存在着师资力量具有局限性、管理经费不够充分、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严重阻碍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也会出现很多不可控因素,使学生失去合理的控制,原有的教学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2.不具备相应的学徒岗位,缺乏符合学生发展的工作岗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责任意识等因素的出现,使企业所提供的学徒岗位无法满足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也有很多企业岗位与机电一体化专业不具备较强的连续性,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只能操作一些简单的机械与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缺乏能符合学生发展的工作岗位。

3.学习制度安排不合理,对校企双方造成阻碍。很多职业院校的学徒制职业教育都是在最后两个学期开展实施,但企业具有自身的发展模式与生产周期,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周期性与连续性。企业需要高职学生在步入岗位之后,就可以为企业期创造效益。但职业人才学徒制培养并不具备连贯性,学生很可能刚工作不久就返回学校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适用于校企合作,对双方都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工匠精神” 文化下的职业人才学徒制培养的对策与思考

1.制定校企合作目标,建立标准的教学体系。对于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理念,使校企双方都参与到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中,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合理的培养方式。将企业管理者请进课堂,使企业管理者与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市场情况,制定校企合作目标,建立标准的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形式。

2.创建双师队伍,拓展新的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创建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并通过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加强职业人才学徒制培养实习基地的稳定性,并以此为基础,拓展新的实训基地。关于校企合作,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应与企业签订正式协议,使双方的权利、责任以及义务得到保障。职业院校也可以创建双师队伍,使教师与企业人才都参与进来,专业教师开展理论课程,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企业人才培训职业技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在“工匠精神” 文化背景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学徒制培养期间,应遵守学校与企业的管理制度。职业院校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在各部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创建符合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进行监控,并创建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实时获取学生的信息。相关企业可以安排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工作内容进行指导,并及时明确学生的思想认知,与职业院校及时沟通学生的工作表现。

参考文献

[1]肖红梅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4),41-46。

[2]贾广敏 苑振柱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协同创新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J].价值工程,2017,36,(27),213-214。

[3]王荣才 吴红 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通的路径探索——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7-10。

论文作者:李秀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工匠精神”文化下的职业人才学徒制培养论文_李秀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