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论文_张彦娜

浅谈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论文_张彦娜

张彦娜(青海省西宁市玉井巷小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新课程下的作业走向需要发展很大的变化:从盯住作业转变为关注发展;从统一要求转变为分层引导;从刚性控制转变为弹性选择;从独立完成转变为协同合作;从量化评价转变为质性评定。

关键字:数学作业;有效性;分层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81-01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老师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途径之一,也是课改的重点内容之一。课改迫切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索、主动参与。新课程下的作业走向需要做出很大的变化:从盯住作业转变为关注发展;从统一要求转变为分层引导;从刚性控制转变为弹性选择;从独立完成转变为协同合作;从量化评价转变为质性评定。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要对单一枯燥的传统作业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变化。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教师对课堂作业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如何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呢?

一、尊重个性差异,体现作业的选择性

改变传统布置作业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教师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例如:1、已知半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圆柱的体积?2、已知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底面周长的二分之一,求圆柱的体积?3、已知直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求圆柱的体积?这样,虽然做了不同的作业但达到的是同一目的,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每一位学生在自主选择作业的同时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改变重复的布置作业,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会机械式的重复知识,布置相关的作业。数学本是一门应用能力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做起作业比较困难乏味。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作业的趣味性

趣味性的作业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师应在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性作业。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设计自主性作业。圆柱的体积作业设计,例如:一个圆柱形游泳池,底面直径是20米,池深2米,这个游泳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首先,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设计具有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设探究性作业——给予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的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四、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大意义。数学作业有效性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影响着课堂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教材资料的科学利用,事关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五、及时对练习进行调控与反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设计练习时,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都要重视及时反馈,以便调控教学。为此,教师应尽量做到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如何安排反馈的环节呢?我认为必须设计好以下练习形式:①准备性练习,这是在新授课之前,安排一定的内容,了解学生掌握与本节课有联系的旧知识的情况,为新授课的调控提供依据。②新授课后的尝试练习,这是为了了解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教学。③巩固练习,这是第二次集中反馈,经过第一次反馈和补救后,可提高练习要求,使学生巩固新知、深化练习,教师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要从提问中获得信息反馈,并及时地对原来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调节。这样就能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

六、结语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告诫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从一道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不是让孩子们学会记忆,而是学会思考,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唤醒他们的创造,不是轰轰烈烈图热闹,而是扎扎实实做奠基。

参考文献

[1]杜正军.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63.

[2]陈桦.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数学素养——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8):00211.

[3]李小瑞.优化作业设计,发掘学生潜能——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9):24.

论文作者:张彦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论文_张彦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