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浅析论文_黄悦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浅析论文_黄悦

(内蒙古电力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随着自动化控制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集成化以及综合应用已经逐渐变得成熟,但是就其自身而言,还是有可以发展和提升的地方。因此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向着集成化的程度发展,将原有的独立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让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功能性、通道性、综合性等性能。在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结合原有的经验,从长期的角度来进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

1引言

自动化系统具有多种优势,这些优势可以被强化。要想其更好地发展,就要将电力供配系统的自动化功能进行结合,优化系统结构。随着科研人员深入研究,这一研究已逐步完善。在电力供配系统自动化的使用与发展中,要根据经验、地点等多方面进行控制,为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2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特征其优势

首先是简化自动控制的流程。自动化控制设有更为简便的供配电控制模式,因此对于全过程的系统配电与系统供电操作都能实现相应的简化。在自动化手段的辅助与配合下,系统将会实现综合性的人力资源节约以及其他资源节约。作为管理者本身而言,管理者对于当前现存的各个管理要点都要将其整合成为整体,同时也应当全面突显系统安全占据的首要地位。在此前提下,运用自动化手段来实现全过程的系统操控更加有益于简化操作流程,且实现了全方位的资源节约。其次是优化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供配电系统通常都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技术资源,其中包含数据库资源以及其他类型的系统资源。在此基础上,关于电力系统所处的当前运行状况应当予以全面明确,据此给出了可行性与科学性较强的技术资源整合措施。相比于传统模式而言,建立于自动化手段前提下的电力供配电模式具备更加突显的技术整合优势,其中也涉及到多层次的技术操控方式。最后电气自动化的保护功能。传统上采用人工操作,但人员操作会出现很多错误,这些错误又无法被轻易发现,进而降低了信息处理的精准度,对供配电系统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保护供配电系统,尤其是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技术,即实现继电的自动化保护就保证了供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针对自动化技术的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及时发现供配电系统中的故障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出现停电或者传输问题,以此保证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现状

在配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能够节省大量的配电运行网络。一旦配电输送的时候出现了设备故障,我们可以通过按钮的控制来实现故障电路的断路操作,最快速度地将正常电路同故障电路隔离,保障正常电路的供电正常。目前我国在配电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都在应用这一自动化控制模式,但是由于每一个区域的电力发展程度不一样,因此相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不同的区域内应用的效果不同,很多时候会出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效率不达标的状况,主要的表现有4点。首先,很多变电站中,在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时,没有有效地对控制系统进行监督检查,这样就导致了在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漏洞越来越大,影响配电网的运行;其次,由于每一个区域的变电站在设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有的变电站不具备远程遥控的条件,这样就会影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更新,需要有专业的电力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更新,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不利于节省人力的号召;最后,有的变电站虽然能够保障配电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对于故障出现过程中的短时间安全问题没有很好地处理,会造成很大的故障安全隐患,让自动化控制的运行质量大打折扣。

4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优化方法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电力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自动化,需要我们电力部门将计算机技术进行使用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只有与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进步。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大环境进行资源上的共享。同时根据信息技术作为指导与控制系统,科学合理实现供配电技术的稳步发展。其次,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控制设计与规划:要想有一个稳定的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就要专业人员对自动化合理的运用。自动化控制是相对较难而又庞大的体系,对于人员的专业度要求较高。只有专业人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才可以将自动化的优势全部发挥。最后,优化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程序: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控制要依据软件的程序来进行操控,同时这也要求我们的软件程序要足够完善,可以应对多种问题。在软件设计之初,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软件开发。使软件的使用符合当时的环境以及设备,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进行软件程序的设计。与此同时,我们要保证软件程序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实际需求,通过软件程序进行自动化配电系统的优化。

5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5.1以载波通信技术代替光纤技术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主要应用的是光纤的通信技术,光纤技术相对来说传输速率比较快,信号比较稳定。但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会发现光纤是不适用于未来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光纤的造价还是比较高的,难以大面积的运用。所以,就需要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研究。目前经过研究制定出了载波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在实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数据传输速率更快,可靠性更高,对于未来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是一种可以通用的通信技术,并且使电力供配电系统更加强大,更加经济。

5.2远程的自动化操控

自动化技术的成熟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改变了传统应用人工操作的低效方法,工作能够不受距离的限制,及时工作人员无法到达事故现场,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够完成远程操控的工作,能够大大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远程控制理念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供运行的稳定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大能够大大提高配电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轻微问题都能够自动实现恢复操作,更好地改善了停电事故的发生情况,保证了系统的运行稳定。

5.3智能化、综合化发展

未来的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应该向着更加全面的智能的综合性发展,在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越来越智能的同时,推进整体的电力系统越来越智能化。由于智能化综合性的发展,会使电力系统及时掌握整个系统的数据信息,对于发生的问题故障可以及时地发现并进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时间以及降低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根据智能化技术收集系统中的数据并结合信号处理技术,使整个电力系统处于严密的自动化控制中,这样也可以解放一定的劳动力,不需要工人的实际施工,既安全又经济。

6结束语

总之,自动化配电控制系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带来的更多的是便捷的使用方式与资本节约。新计算机技术逐步应用到电力供配电系统,并成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自动化系统也逐渐完善,朝着更智能、更综合的方向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为我国的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使我国的电力系统更强大、更稳定。

参考文献

[1]高向荣.电力供配电系统在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 2017,01:91-92.

[2]刘振阳,李前鹏.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4,10:119.

[3]邢峰,刘秀林.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91.

[4]杨军.浅探配电系统自动控制发展[J].河北企业,2017,06:207-208.

论文作者:黄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浅析论文_黄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