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生活和公共交通需要,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越来越多地开展起市政工程建设,这无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城市市容。但是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工程建设的同时,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变得突出,不仅让市政工程项目失去原有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分析和整理当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促进城市的良好运行和推动城市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问题;对策
1.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业主单位质量管理的问题
(1)业主虽然不直接从事施工建设的过程,但是业主的整体监督和控制仍然对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建设单位抱有侥幸的心理,认为施工中的风险由政府部门承担,就算出了什么问题也不用承担这部分风险,导致有些业主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履行好监控施工的职能。而且认为在工程质量方面有监理把控,从而松懈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大部分施工单位片面追求利益和工期,忽视了最基本的质量管理。更有甚者,建设单位为了赶工期完全牺牲工程质量。
(2)业主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业主并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当然,其中并不排除有一些各方面素质能力都很高的业主,但是据调察,当前仍有很多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高,人员来源鱼龙混杂,他们并没有把控、管理和协调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能力。另外,业主的权力很大,当这部分权力落入这些素质能力不高的人的手中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乱指挥”的现象,肆意干涉或者放任不管,更有一些人甚至会滋生腐败行为,这些都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1.2 监理单位质量管理的问题
(1)监理单位存在管理混乱,水平层次低的问题。当前监理行业门槛比较低,很多人随便找些监理证就能成立一个监理公司,在这方面并没有一个严格完善的审核。虽然监理单位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是整体上仍处于一个低水平竞争的层次。很多监理公司并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的程序制度,内部管理很差。
(2)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不一,工作能力普遍不高。监理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高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品行,这就需要参与其中的监理人员应该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中立、抵挡诱惑的品质。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监理人员面对对方给予的种种好处,为了眼前私利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简单地走过场,严重的违反了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工作原则。
(3)由于很多监理单位并没有从业主那里得到足够的权力或者很多业主的权力过大致使受业主的干涉,监理在施工现场往往很难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策。另外,业主再出现问题时,往往把责任全部推到监理的身上。因此监理单位在作出决策时,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往往会事先听取业主的意见,这样一来,监理的独立作用就很难保证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监理这个行业目前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实际上,一个工程的质量是施工单位做出来的,施工过程直接决定最终质量的好坏。
1.3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的问题
(1)毋庸置疑,施工单位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上面也提到过,施工单位将最终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但是,仍然有很多单位责任意识不到位,一味地考虑赚多少钱,始终把自己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不惜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丝毫没有把工程的质量放在首位。
(2)施工单位一旦中标,往往会选择把工程分包出去,分包、转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的分包市场仍存在很大的缺陷,很多分包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经常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这就为后续的施工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然而,总包单位在这方面管理仍然很松懈。
(3)即使是中标的施工单位依然有很多在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现场的项目部没有足够的项目经理配置,相关技术人员和机器设备不到位,导致施工障碍重重。有些机器设备虽然数量到位,但是并没有按照既定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投入使用,这样在客观上就不具备施工的条件和手段。现场施工人员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宏观和微观协调控制能力不足,加上施工条件差,现场环境复杂多变,这直接导致施工现场混乱,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2.提高市政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主体,市政工程往往是由当地政府建设行政部门来管理的。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1)建设单位应当明确自己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并完善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做好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验收的整个监督控制工作。
(2)重视招标工作,优化施工招标评标流程,选择信誉好,口碑好、质量过硬的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使招标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规范化、法制化。尽量使那些真正施工质量好的企业中标,避免施工单位恶意价格竞争,使中标回归理性。
(3)完善对施工单位相关施工人员的定期考核和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一些不良施工行为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并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纠正施工中出现的技术和流程错误,以此来降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定期由专业人员通过专业的试题来检验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2.2 监理单位的监督控制工作是贯穿整个项目始终的。在项目施工之前,监理要对施工单位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包括对施工人员的配置,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器设备的到位状况,施工方法和措施等审核。施工过程是保证整个施工质量的重点,因此每项具体的工序都要监控到位。每道工序都要按照市政工程施工合同技术条款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计划,从而实现对工程的严密控制。在施工过程结束后同样要进行事后的审核管理,要重点审核施工单位的竣工资料,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技术文件,根据一定的手段来检验工程是否达到了验收标准。
2.3 施工单位作为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核心,除了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外,也要完善内部自控制度。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视工程的质量是很难在激烈的建筑行业走的长远的。因此,施工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提高单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做好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工作,对于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保证坚决不在项目中使用,因为材料的选择对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一定不能偷工减料。对于每道工序质量的检验,不能全然依赖监理单位以及其他外部第三方来完成,自检的工作同样重要。要定期组织内部检验人员对阶段工作进行监督控制。
3.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事关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市政工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这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第三方的协同合作,才能使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龚小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2]胡向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建设监理,2009(02)
[3]郑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质量探索,2016(01)
[4]陈汉广.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2)
论文作者:潘继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市政论文; 能力论文; 业主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