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226300
摘要:如今的建筑工程管理已经摒弃了传统的管理方式,改变成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不仅在建筑行业中信息化技术被运用,现今的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各个行业运用,已经处在不可代替的位置上。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将建筑工程管理的规模扩大,已经满足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发展,以此达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本文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的策略进行简单探析,为今后的建筑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运用策略;应用
引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已将建筑工程行业代入更加蓬勃朝气的时代中。信息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还成为了如今的企业管理手段。在各行各业中,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行业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抛弃传统的工作方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对于建筑行业的本身复杂性而言,结合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节约出的资金用于提升建筑工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做大程度实现其经济效益。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运用状态中针对性的提出信息技术的策略,从而进行分析。
一、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相结合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和手机软件被广泛运用。在建筑工程行业中,企业通过多年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发出独立健全的办公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在任意的施工环节中充分掌握施工细节。对于建筑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检测建筑工程材料和施工设计图纸,有效的控制施工周期和流程,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也可以防止延期竣工的事情发生[2]。如今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有工地实名制人脸识别考勤技术、基坑等重大危险源电子检测技术、企业OA协同办公系统、各项目终端24小时实时可视化监控、互联网电子商务招采应用、BIM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应用、网上招投标技术、微信管理群等等。总之,信息化技术可以运用到建筑管理的每一个小细节中,在建筑工程行业中,信息化技术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以此达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最终目的。
鉴于此,在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期间,根据工作环境、影响因素,引入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之后逐渐增加子系统和网络,相互连接,最终传输至信息管理平台,结构如图1。
图1 信息管理结构
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现状浅析
(一)企业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不足
如今,仍然存在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不足的情况,更多的企业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计算机局域网的程度。所以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建筑工程的参与方进行信息交换仍然采用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纸质材料的传递会导致信息资源不够全面,在传递的过程中若发生更改,无法快速传递告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效率降低[3]。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没有结合实际的情况,采用分阶段和模块的方式,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无法真正的形成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和团队要正确的树立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概念,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尽快利用email作为传递信息的渠道进行快速信息交换,更大力度地加强沟通效率。
(二)信息化技术推广深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中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或者是企业没有深入的运用信息化技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建筑企业会运用到信息技术管理。但是对于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只停留在利用网络收集信息或者是打印所需材料等浅显的信息化工作,没有深入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也不能智能地整合动态信息与建筑行业相结合。虽然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创建了局域网,但是能够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需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认知并且在企业中进行全面的推广。如果信息不能够在建筑企业施工部门中进行有效的流动,也无法真正的形成信息沟通的模式,也在更大的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传递。各部门和各方沟通不足,信息资源交换不足都可能发生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反馈不及时的情况,随着效率的不断降低会让问题不断叠加,降低施工管理的质量。
(三)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的专业知识不足
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但是对于新兴的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仍然掌握不够,所以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愿意对信息化技术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绝大部分的管理人员更加愿意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故对信息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学习很排斥,没有信息化技术操作的水平,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中。关于管理人员管理的因素导致了企业无法对施工项目进行更加有效的全面管理。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建设
对于企业来说,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所要施工的项目进行资料收集和信息处理,从而根据反馈的结果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建设成为了其核心。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实现信息化技术的以下两点:1.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当中,通过项目资料库,对项目的信息进行收集后进行集体管理,并进行加工和处理,并把这些信息编制成完善的项目手册,根据项目的基本特征,设计情况以及实际所需设计出信息流,并确保这些信息流得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得到流通[4]。2.对于项目各层的管理者来说,可根据其应用的特权,严格按照各种规定,制定出各种关于项目的资料以及报告,并确保这些资料以及报告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并通过信息技术把其录入计算机,做好存档工作,为后期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并对中央数据库的各种项目信进行及时的更新。例如:建筑工程管理期间,可频繁借助email传输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同时利用信息整体管理优势,划分区域、类别,增强各环节的联系,方便于存档,实时更新,如图2。
图2 信息类型
(二)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管理系统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环境、天气等)造成的影响。例如:对于市政工程来说,会受到环境保护、噪声污染等因素的限制,进而给工程的成本以及实施进度造成影响,同时使得成本预估难度大大的增加。为此,对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必须要增设设置参数这项功能,以便让施工人员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对参数进行合理设定,从根本上增强信息技术管理系统适应性,使得数据的精准度得到有效提高。其次,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者来说,他们工作的内容除了包括对施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还包括成本控制、工程进度的管理。为此,还应该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建立成本、进度控制关系,实现智能化,根据相应的施工计划、成本、施工量,提出对应的成本管理建议。再次,施工管理的效果主要是通过施工现场来实现。比如:以整个建筑工程作为主体信息平台的核心,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表个数、等价逻辑个数等关系完善数据库,如表1。
表1 表个数、等价逻辑个数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管理人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低关系到建筑项目管理质量的高低。为此,需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重要性。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各个阶段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采用并努力完善新型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在建筑管理中推广并且运用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得以被运用到管理的各个层面,达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目的。此外,管理人员还需通过各种平台自我增值,通过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与时俱进,及时提升对当前最先进信息技术的知识的了解度,并加强实际操作能力,促使信息技术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确保建筑管理更加合理、高效。
结束语:
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当中,促使建筑工程的管理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电算化方向发展,符合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本质要求,并有效的降低管理难度,促使管理变为更加科学简便,进一步降低管理的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节约开支,促使资源得到最大利用,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工程现代化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晓星.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 山西建筑, 2017, 43(22):246-247.
[2]龙涛.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S1):54-55.
[3]苏俊梅.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运用[J]. 科学与信息化, 2017(7):179-179.
[4]宋志刚, 郑育辉, 余江.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运用[J]. 建材与装饰, 2018(9):164-165.
论文作者:朱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