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_政治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_政治论文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道德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特点

1.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但政治觉悟有待提高,政治选择存在功利化倾向,政治心态还显得幼稚和不成熟。

政治思想稳定健康,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这种稳定是建立在对改革开放成就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的基础上的,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并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

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当代大学生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他们逐渐接受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来看待国际交往;

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多用经济眼光和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政治问题。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部分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如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问题、社会腐败现象、社会治安问题、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国有企业亏损和下岗职工问题,等等。每次假期返校,意见都集中在这些方面。一方面形势大好,一方面问题不少,对这种矛盾的现象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透过表面的冷静,大学生的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大学生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他们主要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为看待政治问题的,不少学生把入党、评先进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他们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利益和要求。

大学生在政治上还有幼稚、不成熟的一面,不排除因为一些敏感的政治热点问题而卷入政治活动的可能。不少学生还在收听美国之音、BBC英国广播电台等外台的节目,思想容易受到这些煽动性宣传的干扰。一些小道消息在学生中有一定市场,给学生思想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把握得不好,极有可能产生情绪波动甚至过激行为。

2.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从价值主体来看,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崇尚,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

从价值取向来看,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即使是追求理想和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金钱和物质享受。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等等。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

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他们越来越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价值观念的内容来看,集中表现在对以下几个主要关系的态度上:

①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更偏向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把社会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我们在武汉大学的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观念上仍然是认同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选择"只有实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实现"的大学生占21.9%;选择"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个人价值也得到实现"的占50.3%;选择"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社会价值得到实现"的占18.2%;选择"只有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才能实现"的只占5.7%。大多数学生在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上,认可"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个人价值得到实现"。

大学生在具体价值目标的选择上,选择"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占31.3%,而选择"充分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占51.7%;在对待利益的选择上,选择"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占13%,选择"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达80%,对"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一观点,赞成和有点赞成的占66.7%。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时,更偏重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社会只是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存在的。这种抽象价值取向和具体价值选择上的矛盾性表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他们的价值评价具有双重性。

②随着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日益突出。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波,大学生的金钱观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君子耻于言利,转变为金钱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证明。特别是"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经济因素成为学生选择专业、选课、选择职业的主要参考因素,热门专业、实用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热点,经济待遇优厚的职业和工作岗位是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职业目标。而由于社会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家庭贫富差别的拉大,使大学校园内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也相应出现贫富分化。一部分来自先富起来的家庭的学生吃要精美、住要舒适、穿要名牌、玩要潇洒;与此同时并存的大约还有17%的学生生活十分困难,其中的4%左右的学生处于特困状况。而且,由于校园学生生活消费的贫富差别的存在,学生中也表现出种种不良的心态:趾高气扬,觉得高人一等者有之;大手大脚花钱毫不心疼者有之;哀己不幸离群索居或自暴自弃者有之;心怀不满怨天尤人者有之。

③在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上,大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但理想现实化,更偏重于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的追求。据我们调查,大学生对理想和精神支柱的自我感觉,承认有的占52.4%,承认大多数时间有的占23.9%,两者累计达76.3%,只有5.2%的大学生明确承认没有理想和精神支柱。对"您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这一问题,选择"个人事业成功,生活满意"的占56.1%,居第一位;选择"一生中能对自己国家有所贡献"的占24.5%,居第二位;选择"为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占9.2%,居第三位;选择"名利二字"的占6.4%。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是有理想和精神支柱的,认为人还是需要有一点理想和精神的。但在理想的选择上,选择共产主义理想和为国家作贡献的两者累计起来只占33.7%,更多的大学生偏重选择现实的个人发展。

在价值实现的途径上,倾向于既靠自己努力,又争取他人帮助,倾向于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对"你认为应该怎样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一问题的选择,46.8%的选择"自己努力,也争取得到他人帮助",30.1%的选择"自己努力为主,利用别人为辅",两者累计占76.9%;14.8%的选择"靠个人奋斗";4.9%的选择"顺其自然";只有3.4%的选择"自己努力为辅,利用别人为主"。

3.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良好的,他们对道德失范现象极为不满,但在道德选择和评价上存在着矛盾和困惑。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广大学生是信守和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扶贫帮困、社区献爱心等活动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参加校内义务劳动,主动参与校园管理正在不少学校形成风气。

应该肯定,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社会变革面前的道德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恶难以分清,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

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

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

4.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在增加。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趋于客观。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就等于拿到了"铁饭碗",这导致当代的大学生往往过高地估价自己。进入九十年代中期,社会上具有大学文凭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已不再是"凤手麟角",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毕业分配也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没有学得一技之长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这一系列变化使大学生逐渐有了生存危机和生存竞争意识,迫使大学生冷静地思索自我,重新评价自己,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重新进行定位。大学生已开始按照社会的要求塑造自己,自立意识、成才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日益加强。但学习上的功利化现象也比较明显。

身心健康状况不降。从近几年大学生体检情况看,学生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身体素质也存在下降的趋势。大学生中明显存在两多现象:一是重症病人增多,二是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增多,学生中心理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感到迷茫、困惑、苦闷、压抑、烦躁、焦虑,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造成很多学生心态消极和心理不适应。一些调查表明,20%左右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增加,大部分学生在家中长期养尊处优,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其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十分有限。他们自我意识强,但缺乏自我监督、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希望能在生活上自理、自立,但料理自身的能力条件不足;想做一个道德高尚、受人尊重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自律,还需要老师从对人有礼貌、爱护公物、注重个人和环境卫生、不要浪费粮食等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规范抓起。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基本环境因素分析

1.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发生剧变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形成鲜明对比,这从正反两方面教育了大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稳定的重要性,认识到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维护稳定是青年学生的共同责任。这些年来,在一些敏感时期,尽管境外敌对势力肆意挑动干扰,但大学生不为所动,高校局面稳定。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等价交换、自负盈亏、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原则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成才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以及贫富的不同、收入上的差距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如看政治问题更趋客观现实,不再热衷于那种抽象的民主、自由,注重个人利益的维护和个人能力的锻炼,注重从经济角度观察分析国际国内政治问题。而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投机暴富、不劳而获、不平等竞争和贫富差别等社会不公现象,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盛行的社会失信现象,以权谋私和贪污腐化、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赌博和迷信活动泛滥的社会腐败现象等等给高校对学生实施的正面教育产生巨大冲击,使一些学生在观察、了解人生时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

3.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使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日益优化,我国在外交领域的成功斗争,香港的顺利回归,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高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千方百计阻挠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打着"人权"旗号干涉中国内政,对台独的支持和纵容等等,激起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极大愤慨,使他们逐渐看清了那些西方国家的霸权嘴脸和本来面目。

4.高等教育的改革、校园环境的变化、校园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锻炼,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才;另一方面,学生家庭高额的教育投资强化了他们的效益观念,学生及其家长开始注重教育回报,对高校办学条件,教学、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费制还使学生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同时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招生范围迅速扩大,而教育经费的投入则显得严重不足,学校的办学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和全面紧张,再加上为创收而招收的各类成教学生在校内居住对学校校风的冲击很大,校园环境进一步复杂化,学生与学校之间以及各类学生之间的摩擦和纠纷容易形成校园热点。校园周边环境恶化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对校园已构成现实的威胁。

三、教育对策思考

新的历史条件和德育对象变化的新特点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思考和研究的不仅仅是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宏观上、整体上思考德育地位、德育战略以及德育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基于对教育的这种认识,我们提出几点思考:

1.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我们认为当前"两课"建设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切实解决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是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增开相关的选修课,如人生观、就业指导、心理卫生等。拓宽、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将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

2.转变德育观念,发展咨询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学生则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咨询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老师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平等,体现服务。

3.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采取有效形式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也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

4.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围绕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包括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科技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标签:;  ;  ;  ;  ;  ;  ;  ;  ;  ;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