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讨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与单纯缩唇腹式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论文_赵春娇,邓敏芳,青壹莲,张瑾钰,赵春荣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宁市 530022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与单纯缩唇腹式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COPD患者提供肺组织康复锻炼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组)、对照组(单纯缩唇腹式呼吸组),每组61例。各组均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实验组进行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对照组进行缩唇腹式呼吸锻炼。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FEV1/FVC%)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肺功能(FEV1、FVC、FEV1/FVC%)均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在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上优于单纯缩唇腹式呼吸锻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 单纯缩唇腹式呼吸 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05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常因反复急性发作造成肺功能下降,除按常规积极治疗外,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患者的疾病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实际工作及文献查阅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单纯缩唇腹式呼吸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恢复作用,能延缓患者肺功能的减退[1]。本文旨在探讨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定期复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122例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2014GOLD COPD 指南诊断标准,并排除以下情况:1. 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2院外锻炼期间因急性发作而入院的患者。3.不能掌握并正确配合上述功能锻炼或不能坚持长期锻炼的患者。4.未戒烟的患者。5.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脑、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6.失访患者。研究对象中男98例,女24例,年龄60-87岁,平均(68.56±5.36)岁,病程5-20年,平均( 14.2±2.3)年。两组的年龄及病程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1.2 方法 病例资料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

1.2.1实验组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正确的进行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每日3次,每次15分钟,甩手时处于站位,用鼻吸气,吸气时双手抬起与肩同高,此时(膈肌下降)吸气时有更多气体进入肺内,呼气时将口唇缩成“鱼嘴状”然后将气体缓慢呼出,呼气的同时收缩腹部,双手向下后平甩。

1.2.2对照组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仅进行单纯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每次15分钟,每日3次。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每2天进行一次回访,指导并督促患者坚持正确锻炼并按时回医院复查,以6个月为观察期。

1.3评价指标 使用比利时麦迪肺功能测试仪对符合观察标准的患者分别于锻炼前、锻炼6个月后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FEV1/FVC%)。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收集的资料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示,两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锻炼前对比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 均无明显差异,P>0.05。锻炼6个月后对比,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COPD是以气道和肺慢性炎症为基础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可逆的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的慢性缺氧,为了纠正缺氧,机体通常过度的采用辅助呼吸肌群进行辅助呼吸,导致呼吸肌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最终造成急慢性呼吸衰竭[2]。COPD稳定期是肺功能恢复的有利时机,在稳定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不仅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使已受损的心肺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从而防止或减轻心肺功能的继续减退,预防或减轻慢性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并发症[3]。腹式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增加膈肌的收缩力和呼吸效率,可以增加潮气量,减少肺脏残气量,同时提高肺泡通气量,缓解膈肌疲劳,降低呼吸肌功耗,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换气功能[4]。缩唇呼吸时,将口缩小,延长了呼气时间,增加了口腔压力,将压力传至末梢气道,避免气道过早关闭而降低肺泡的气压,据报道,缩唇呼吸可使气道内压增高0.51Kpa[5],有效的对抗呼气终末压,有利于肺内气体的呼出,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好[6]。通过长时间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使膈肌强壮有力,从而改善肺功能。甩手功来自于《 达摩易筋经》 主要是通过甩手摇身节律性的运动,将手及脚的三阴三阳中各条经脉及奇经八脉调动起来,促进气血在体内运行,以达到通脉、活气血、强五脏、壮筋骨、平衡阴阳,以达人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疏肝理气方)中处方功法既有甩手逍遥[7]。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的优点在于可通过双上肢的力量,增加腹部肌肉向上的收缩力量并推动膈肌上抬,更好的压缩肺组织,使更多的气体呼出,同时增加腹肌、膈肌以及下胸部肌群的活动,能有效的减少或防止呼吸肌疲劳,甩手运动与缩唇腹式呼吸联合,可以增加肢体动作,充分锻炼呼吸肌群,而且简单易懂,便于患者掌握,且避免了单纯的缩唇腹式呼吸锻炼的单一及肺功能恢复效果的不明显,利于患者长期锻炼。本研究表明,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运动可增强膈肌、腹肌、下胸部肌肉的活动,减少呼吸肌的疲劳,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

参考文献:

[1]何惠菊,徐艳群,梅丽,等.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 25(4):316-317

[2]刘海涛,何敬堂,赵梅星,等.家庭无创正压机械联合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力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2):149-151

[3]陈聆,李敏,万欢英.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新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9):564

[4]陈文斌,程德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0-376

[5] 南登昆,廖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7

[6]孙银香,闫启英,林友花,等缩唇膈式呼吸操在肺心病缓解期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1):53-55

[7]胡斌,金宏柱,马巧琳,金宏柱运动养生研究中“筋养精术”思想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5):788-790

论文作者:赵春娇,邓敏芳,青壹莲,张瑾钰,赵春荣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初步探讨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与单纯缩唇腹式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论文_赵春娇,邓敏芳,青壹莲,张瑾钰,赵春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