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
引言
要想使一个人形成良好习惯,必须从其幼儿时期抓起,由家长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始,由教师使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开始。现今,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早期教育,尤其是很多家长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加强家园合作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这个问题。
1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习惯可以养成性格,而性格可以决定命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更会对一个人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而换个角度来说,任何事物想要实现质变,必须先实现量变的积累,习惯也是一样的。想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付出耐心和精力,帮助孩子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培养。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幼儿园是孩子学习和游戏的主要场所,教师的行为举止、教育理念等也对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它不可能靠幼儿园独立完成,更不可能凭借家长的力量来实现。如果教师与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或者对孩子习惯养成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态度,那势必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混乱感,不知道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从而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实现家园合作,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习惯培养方面更加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还会通过双方对幼儿的监督,帮助幼儿将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下去。
2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2.1幼儿生活习惯家园合作的内容匮乏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分析可知,目前幼儿生活习惯家园合作的内容集中在卫生、饮食、睡眠三个方面,而衣着习惯、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方面尚未涉及,且卫生习惯集中在洗手方面,睡眠习惯集中在睡姿方面,内容相对局限。由此可知,幼儿生活习惯家园合作的内容是比较匮乏的。
2.2沟通方式不当,家园沟通不积极
教师沟通方式不当,家长产生逆反心理沟通时常常直接了断,就事论事,缺点就是缺点,不对就是不对。因此,家长一接到自己的孩子,没有老师“告状”就心安了。俗话说:“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每个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就是心肝宝贝,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教师的这种做法使家长对家访都产生了逆反心理,大大挫伤了其家园沟通的积极性。
2.3幼儿生活习惯家园合作的形式单一
家园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手册、家园联系栏、送接交流、电话或短信联系、电子邮件或QQ联系、微信互动等。然而,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分析可知,目前幼儿生活习惯家园合作的形式有送接交流、家长联系栏两种,因此,幼儿生活习惯家园合作的形式是比较单一的。
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
3.1选择多样化教育活动融入标准练习
(1)单独练习活动。在具体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掌握幼儿能力以及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对于个别幼儿进行单独的引导和帮助。
(2)专门练习活动。例如,对于小班幼儿不爱护玩具,随便堆放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开展“为玩具找家”的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加深幼儿的记忆。
(3)创建操作练习环境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在区域当中放置练习的材料,在班级和楼梯这些地方张贴流程图以及绘画作品,给幼儿提供独立练习的空间和时间,以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操作技巧。
(4)借助模范力量。在平时生活当中榜样有很多,主要强调成人世界的榜样。
3.2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今的幼儿家长多为80后、90后,但是他们中间依然有部分人在教育方面存在非常大的误区。例如,有的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认为对孩子必须严格要求,甚至会采取暴力行为;有的家长坚信“树大自然直”,对孩子疏于管教,放任自流。除此之外,也有家长忙于工作和事业,对孩子缺乏关心和教育,或者直接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帮忙照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异性,会使得孩子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不同的表现,而不能将好的行为习惯保持和延续下来。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名师讲堂、名人讲座等活动,也可以开设“家园交流日”,帮助家长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只有教师和家长在教育理念方面达成一致,才能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3.3构建家园沟通互动的桥梁
家园沟通桥梁的建立,既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园的表现,又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和表现,这样子更有利于对幼儿的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幼儿尝试地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礼仪方面见到邻居、亲戚朋友主动问好等等。小明是一个很依赖别人的孩子,玩具从不收拾,吃饭也要家人喂。构建了家园沟通互动的桥梁之后,小明渐渐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动收拾玩具,自己吃饭,妈妈觉得小明长大了,感到特别的欣慰。而且构建家园沟通互动可以帮助家长理解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从而达到更好更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效果。
3.4增强家长参与性,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例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可以热心帮助老师和小朋友;而到了家庭中,却依赖性增强,不愿帮助父母完成简单的事情,变得自私和任性。他们在幼儿园和在家庭中的表现存在非常大的反差,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教师和家长在对待他们的要求和态度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家园合作,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性。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或者邀请家长体验“在幼儿园的一天”等等,这样家长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明白孩子其实可以独立把事情做好,从而也认识到在家庭、生活中,也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5要不断强化,巩固教育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我们不断去强化和巩固。可以运用评比和检查的方式,通过评选“文明之星”“帮助小能手”等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于做得好的幼儿及时鼓励和夸奖他,让他充满子自豪感,自己积极去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选一些平时有礼貌的学生带领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通过同龄人的教导和帮助,自己也养成好的习惯。
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我们了解到在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点阶段,家园合作有利于推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家园合作双方能够相互补充和使用资源。幼儿园教育资源和教师教育经验以及信息,可以为家长所用;家庭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经验和信息,也可以为教师所用。因此,采取家园合作的方式更便于双方沟通,并且彻底扫除有关幼儿教育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7.
[2]李生兰.美国学前教育与家庭合作[M].幼儿教育,2006,11.
[3]解玉真.“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5(7).
论文作者:张玉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幼儿论文; 家长论文; 家园论文; 孩子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自己的论文; 生活习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