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统计评价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评价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测评,就是根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依据统计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则,针对企业、行业、区域等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范围,就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运行过程、运行结果的发展变化程度进行综合反映和科学评价。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行为仍将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度与评价的理论问题,可以为各级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操作性强的科学依据,可以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实绩进一步量化、具体化,可以更明确各级经济主管部门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工作中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而更有效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目标的实现。
一、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的理论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界定。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概念的提法有很多种,对其内涵也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比如数量型与质量型、高效型与低效型、速度型与效益型、内向型与外向型等。这些提法大都侧重于经济增长的外在形态和结果。本文认为,经济增长方式,应是经济增长的具体模式,是经济运行过程、经济增长手段和经济增长目标及其实现(结果)的统一体,或者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多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其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另一种是以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经济增长主要是由高素质劳动者的高效劳动、科学的高效管理、技术的高效应用、合理的生产要素组合及高效使用等因素所推动。(2)经济增长受资源因素的制约相对较小,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平稳。(3)供给不足和需求过度并存型的通货膨胀在一定限度内与增长速度相关程度较低。(4)专业化协作水平高,或者说,企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生产能力重复配置率低,大中小型企业的互补、协作关系及技术、生产经济联系密切。(5)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结构合理。其具体的外在表现为,经济增长效率高、国际竞争能力强、通货膨胀率相对于经济增长率低和环境污染程度低。
从上面分析中不难发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内在的涵义并非单纯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是全要素素质的提高,以及各种要素的合理分配、组合和高效使用。因此,我们认为,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对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行测度的着眼点应突出在要素的使用效率上,特别是对资金、能源等紧缺要素的使用效率上。
2.经济增长方式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其转变的内容,既包括结
果,又包括经济运行过程,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分配和使用以及由此决定的产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二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各区域的分配和使用以及由此决定的区域内部各要素的组合和使用;三是生产要素在各企业的分配和使用以及由此决定的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各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分配和使用,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状况与变化,它是以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为基础,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协调状态,因而是一种宏观层次上的内容;各生产要素区域间分配和使用反映了生产要素分配和组合的空间格局,它以区域间的经济交换为基础,同时又影响着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观意义的内容;各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分配和组合,以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关系为基础,它决定着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因而具有微观层次的含义。实际上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分配、组合和使用已分别包括在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企业间的分配、组合和使用之中,区域间的生产要素的分配、组合和使用的合理性,在宏观上要服从产业间生产要素的分配与组合的合理性,在微观上要服从企业间生产要素分配、组合和使用的高效率。
我们认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产业间生产要素的分配、组合和使用方式看,其转变效应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1)生产要素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2)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减少经济的非均衡,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从企业间的生产要素的分配、组合和使用方式看,增长方式转变的效应表现为:(1)生产要素流向生产效率高和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具体体现为这类企业的生产水平上升以及这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增长效率和增长质量的提高。(2)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流动改善了企业间生产要素的分配、组合关系,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上升,这也同样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评内容,既侧重于经济运行结果,又侧重于经济运行过程,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2)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微观上应注意降低企业间生产能力的重复配置,提高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力度和提高专项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宏观上要强化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产业重心不断后移的结构高级化。
3.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
的客观性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是统一的。
经济增长本身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增长的内容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各要素所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由经济增长的内容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化所决定。而一定的经济增长内容以及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分配、组合和使用方式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并受其制约。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或者说,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性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相统一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比如,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集中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以高积累、大投入的扩张方式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大型项目,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对于巩固国家独立,增加商品数量以解决市场匮乏的矛盾起到了很大作用。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空前提高。在此情况下,现有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已无力支撑以大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的高速增长,另外,社会需求的变化,也要求经济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这就形成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也是中央提出加速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背景。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首先表现在动态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粗放与集约的区分有不同的标准。过去的集约可能变为今天的粗放,现在的集约也可能成为将来的粗放。其次,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对两者的区分也有不同标准,我国目前的集约经营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可能是粗放经营,而我国发达省份的粗放经营对落后省份来说可能就是集约。再次,我国目前既有集约经营,又有粗放经营,二者在不同层次上也具有相对性。绝不能说某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完全是集约型或完全是粗放型的,只能说把以粗放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集约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理论上讲,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1)生产要素不变,只是资本有机构成有所提高,即劳动者的固定资产装备率有所提高。(2)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依靠技术进步使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素质有所提高,即要素效率有明显提高。(3)在生产要素素质提高的同时,资本有机构成也提高,但前者提高的幅度小于后者。(4)在生产要素的素质提高的同时,资本有机构成也提高,但前者提高的幅度大于后者,表明物质资本不仅在资本有机构成中比重上升,而且它的性能有更大的改善。
由此我们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生产要素的分配、组合和使用方式上各产业也明显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测度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以及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针对区域的经济总体、产业和企业特点,科学地选择好各层次的评价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立足各地具体情况,抓住机遇,选准突破点,进行科学决策,使本区域经济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4.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立足点。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内容是转变生产要素的分配、组合和使用方式,因此,在评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着眼点必然包括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具体讲应主要包括:(1)科学技术。包括劳动密集型技术、资金密集型技术、中性技术等,很好地选择能推动区域经济真正增长的一种技术或一种技术组合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一。(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长期以来,大量的非熟练人力资源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现存的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将无力大幅度提高生产率,所以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3)资金或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融投资体制改革,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重大作用。(4)管理和结构是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条件。(5)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加速国有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
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测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评,目的在于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实现情况,这是我国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以高投入、高消耗来获取经济高速发展的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子,走上以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强化管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来推进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高效化,使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快速、高质量、高效益增长的快车道。
根据以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目标,统计测评应按系统论的思想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将其逐层分解,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测评指标体系,将总目标分解为一组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能系统综合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指标体系,作为测评的依据。从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各侧面的指标中选择出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强的指标,构成较为全面的测评指标体系,使测评结果能够达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长期的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发展战略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评工作,应是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根据目标管理理论,可建立分阶段目标值,用可量化的统计指标作手段,系统跟踪测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状况和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可以反映成绩,显示差距,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揭示薄弱环节,提出解决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根据前述经济增长方式理论和要求,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和指标选择必须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目标出发,选择有限指标,以少量的综合性目标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状况。指标要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要规范、准确、符合统计指标的要求。
2.可比性原则。测评指标要涵义明确,口径一致,核算和综合方法要统一,达到动态可比,横向可比。动态可比是反映各区域、各行业、各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评指标在年度之间能够动态比较,从而能够说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速度,横向可比是指各项测评指标可以在各区域、各企业、各行业之间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先进,找出差距,取长补短,采取措施,改善工作,合力推进。这就要求指标口径、核算方法和评价方法要保持一致性,要尽可能符合目标规范和国内各项统计制度的要求,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3.导向性原则。测评指标的设置、综合评价方法的设计以及测评的效果都会对各级经济主体产生导向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指标体系设计中,根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和要求,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过程、结果诸方面,抓住关键环节来设置指标,通过设置指标和综合评价,客观准确地反映出经济系统的经济活动接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情况——成绩和差距,引导各级经济决策主体加强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可操作性原则。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评中,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数据和便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测算和评价。对于目前不能统计和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暂时不纳入指标体系。这样,对指标体系不过分追求理想和完善,而要做到便于操作运行,实用性强。
5.系统性原则。指标设置要尽可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全貌,防止片面性,不允许出现系统性的偏差,要全面系统,公正客观。各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又各有侧重,形成有机整体,从不同角度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状况。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到各个方面。要根据总目标分解出各个分目标,逐层建立系统完整的指标体系,保证测评结果公正、合理,具有权威性。
6.综合性原则。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在指标设置尽可能少的情况下,其包含的信息量要尽量多,就必须多采用综合性指标和相对指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对指标能更好更直接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应以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对指标为主体来构造测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