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情境对社会科学研究者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者论文,情境论文,社会科学论文,项目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科学研究派生的信息查寻行为比较复杂。学科的跨越性、任务的复杂性和行为的多变性,都大大地增加了社会科学信息服务的难度。此外,社会科学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各类新型信息资源的不断涌现,加深了需求、资源与服务之间难以匹配的矛盾。纵观近些年的信息查寻研究,学者们已逐渐意识到,在用户行为的背后,其所处项目任务情境对信息查寻行为有着深厚影响[1]。任务催生查寻行为,并对查寻动机、资源筛选、策略抉择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2]。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日益突出的年代,了解社科研究者的信息需求、分析行为模式以掌握其信息查寻行为特征和规律,对信息服务机构的个性化服务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任务情境下的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进展 信息行为研究由来已久。在国外,信息行为研究早已是情报学核心研究领域之一,信息查寻行为研究更是近年来的热点。国外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系统观、用户观、认知观,再到情境观的视角转变和升级,已形成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和模型[3]。然而我国信息查寻行为研究长期以来却受到忽视,亟待引起学者的重视。 与自然科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外社科研究者的信息查寻行为实证性研究都较为匮乏。其中最受瞩目的是Ellis的研究成果。Ellis采用扎根理论,提出社科研究者信息检索的6因素模型,提炼出6个基本特征来替代信息检索过程的各个阶段:开始、连接、浏览、抽取、监测、区分,将检索过程中涉及的文献作者、参考文献、来源期刊等变量与用户的行为阶段形成过程模型[4]。Meho和Tibbo在其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修订,并提出了4个新因素:获取、交流、查证和管理[5]。Makri等针对研究型律师的信息查找偏好展开研究,对此模型进行了进一步补充[6]。 任务情境是信息查寻行为的最基本情境,Ingwersen的研究将基于任务的方法视为整合信息查寻和信息检索两个基本领域的基础[7]。最为广大学者所接受的任务分类是,将任务依据性质分为工作任务、查寻任务和搜索任务。工作任务在整体情境层次起引导用户信息查寻的作用;搜索任务则涉及具体情境的应用层次,决定查寻的具体内容、方法策略[8]。用户在对工作任务进行理解的状态下,若依靠自身原有认识无法解决工作任务,产生的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导致查寻行为。任务的多级分类体现了查寻过程中整体情境与具体情境的双重作用,以及研究思维向行动策略的转变过程。 2 研究思路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项目情境是最常见的任务情境之一。科研项目是信息查寻行为发生的微观环境,由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构成。内部情境包括项目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技能等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外部情境则指的是项目研究者所处社会、组织环境和项目的学科领域环境。项目研究者作为科研项目的直接生产力,研究其查寻行为与项目情境的交互作用,深刻反映出项目情境与行为决策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有助于降低信息服务机构与社科研究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提高信息服务机构与社科用户之间的资源匹配性,为信息服务机构的针对性服务提供极具价值性的参考。 本研究在整合国内外信息查寻行为理论和各领域情境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社科研究者进行深度访谈。据我们观察,在国外图情界顶级期刊收录的“信息行为”相关论文中,有过半论文使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则以其对研究对象、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有力观测,成为定性研究常用数据采集方式。对于社科项目情境下的信息查寻行为这一研究命题,需要研究探索复杂现象下的微观问题,挖掘现象背后包含的本质意义和关系脉络,深度访谈法是一个适宜的数据获取方法。 在采用深度访谈法对数据进行采集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展开对社科用户信息查寻行为模式的分析,旨在回答3个基本问题:(1)社科项目情境中,对信息查寻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2)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3)社科项目情境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之作用的模型构建。扎根理论是一种通过现象归纳出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从原始资料直接入手,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并构建概念之间的联系。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构建理论,操作层面分为3个步骤进行:开放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遵循“现象→本质”的逻辑思路。扎根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在于,针对访谈所获取资料,自下而上建立“情境→行为”作用理论,该方法对建立基于情境、面向过程的理论构建非常有价值。 2.2 数据收集 根据研究问题和核心目标,本研究深度访谈所选样本遵循如下标准:(1)所选样本必须是社科领域的研究者;(2)所选样本应来源于不同学历、学科、工作背景;(3)所选样本应正在进行或最近刚进行过某个具体项目的研究,以确保样本对研究过程的鲜活记忆,提高访谈问答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 我们最终选定了23位社科研究者进行深度访谈,样本成员分别来自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职业涵盖3种类型:高校教师、在校硕博士生和专职科研人员。将访谈语音转化为文字资料,通过严格的编码程序对其进行三级编码,提炼社科任务情境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作用模型。 3 社科项目情境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作用模型构建 3.1 开放式编码:挖掘情境作用模式的基本范畴 开放式编码处理的是原始资料,将原始资料全部打散后,通过分类、比较这一过程指认现象标签,从而归纳出能描述现象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范畴化。为防止研究者主观意识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所以资料均以被访者的原话进行分类标签挖掘概念,它的标准程序遵循:定义现象→挖掘范畴→命名范畴→定义范畴的性质及维度。概念和范畴所用标签主要来源于已有研究文献以及部分笔者推敲。 通过对23份访谈记录的开放式编码分析,共析出222个概念,在概念基础上进行抽象,得到75个范畴。概念数量较为庞杂,彼此之间的语义关系存在交叉,而范畴则是对这些概念的整合和提取,因此更能作为后续分析的重点。最终确定的范畴如下页表1所示。 3.2 主轴式编码:范畴间关系梳理 开放式编码并未对范畴(C1-C75)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因此主轴式编码的任务在于进一步抽象和合并概念和范畴,挖掘范畴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对概念和范畴的进一步抽象,开发范畴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挖掘出了两条主要关系线索:项目情境影响用户的任务感知、任务感知影响行为策略,最终形成3个主范畴(见表2)。 3.2.1 项目情境 项目研究的诞生,伴随着复杂的情境。具体来说,项目情境由3个部分组成: (1)任务特征。任务特征作为最重要的外部情境,会直接影响研究者的研究意愿和查寻行为。任务可被定义为抽象行动,但其自然特征却是具象的。任务的自然特征通常指的是任务本身的客观属性,包括来源、类型和阶段等。如在提到研究的来源时,被访者多次强调工作经历对项目选择的影响,“工作的性质”、“工作单位的重点”会对项目的选择起关键作用。 (2)个体特征。个体特征主要指研究者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研究者的基础知识储备和针对任务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则是指研究者解决此项任务所需的能力和技术。Ingwersen将知识与技能统分为6类:工作任务知识、解决问题和任务的知识、信息源和系统知识、解决检索任务的知识、个人和团体知识、社会交互技能[7]。在信息查寻中,①工作任务知识指的是研究者对任务动机、意图的认知;②解决问题和任务的知识是对完成信息查寻任务过程的感知,比如了解查找信息的过程、知道如何获取所需文献资料,这个是执行信息查寻的先决条件;③信息源和系统知识涉及研究者对数据库内容、界面模式等信息来源的理解;④研究者在检索命令、搜索策略、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则构成解决检索任务的知识;⑤个人和团体知识主要涉及从正式/非正式交流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⑥社会交互技能则主要与研究者的交流行为、习惯等有关。前面2种知识与工作任务有关。而后4种知识则是需求导向下,在社会情境和信息系统中获取有效信息来源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3)环境。部分学者直接将环境定义为“情境”,其实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环境(Situation)指事物所处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构成情况,属于外在因素。情境(Context)是环境的更高级别,是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结合体[9]。社科项目研究的环境由两部分构成:任务的客观环境,个体所处的社会、组织环境。 ①任务的客观环境。任务所属学科、行业领域、发展程度、政策等都是任务客观环境的表现,它与研究者的个人意志无关,是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的学科、行业领域决定了任务所处的特殊化环境,行业的重要程度也会影响相应资源配套、建设规划。社会科学范畴内不同学科的发展程度和问题现状各有不同,同一学科也存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任务转变通常伴随着任务目标的转变,客观环境同研究者的个人认知一样,都是加诸于任务转变的拉动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相似的客观环境下,不同研究者对客观环境也有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②个体所处社会、组织环境。研究者所在单位的学科、文化背景、政策偏向等构成社会、组织环境,其与任务客观环境的差别体现在灵活性上。社会、组织环境的灵活性在于,其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使得搜索任务也具备灵活度,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修改、转变或维持任务。如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背景使得研究者在理解任务时,少走了很多弯路;如研究者以中文为母语,缺乏外国文化语言背景,所以对英文资料的理解难免存在偏差。由此可见,环境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通常是深层次的、难以以研究者的主观意愿进行改变的。然而这种影响并非决定性的,并不能直接控制研究者的认知过程。 3.2.2 任务感知的形成 任务感知体现的是情境作用于个体认知的过程。任务产生后,研究者对任务进行多维度感知,形成对任务复杂度、任务方向、信息需求等的基本判断和理解。工作任务的复杂性使得研究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任务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错误或缺陷,这是受情境所决定的。任务感知是意义建构、任务执行的开始,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连接等行为方式,实现对需求的揭示,并寻求需求的满足。在信息需求与目标状态之间的不对等模式,触发研究者的策略规划和行为实施。影响研究者对任务感知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初始了解。在刚接触到任务时,社科研究者会将任务与自身原有知识结构进行对比,如果任务与自身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相交性,研究者对任务的理解则更透彻和准确。也即当研究者对任务领域比较熟悉时,任务理解和查寻策略构建也会比较顺利。他们通常已然了解这个领域的关键学者或核心文献,行为的自然倾向是从他们已经知晓的地方着手查寻。若研究者对任务领域处于不了解状态时,研究者花在任务理解上的时间就会比较长。首要任务则会尝试寻找那些能匹配主题词描述的资料,会对那些高被引、主题高相关的资料给予特别关注。学生群体还会倾向于向更了解研究主题的人(如导师)寻求建议和引导。 (2)任务的复杂性感知。研究者对任务复杂性的感知也与自身知识结构有着难以脱离的关系。具体来说,当任务的复杂度越高,如跨学科比较广,研究者对任务的难度会产生心理反应,进而可能会产生选择转变任务或缩小研究范围等行为变化。 (3)任务的内容感知。对内容的感知通常体现为对研究目标、研究问题、信息需求及相应来源的感知,这是对具体研究细节的感知。 3.2.3 行为策略的选择 行为并不是任务感知、策略规划的终点。实际上情境、感知、查寻行为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查寻行为是持续进行的,不存在特定的起点和终点。信息本身是一种不受控因素,然而信息查寻的行为是可控的。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对任务理解的影响非常显著,知识和认知的相互作用,使得研究者形成个人特定的查寻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比如检索经验的积累易导致倾向于使用某个检索系统经;又如习惯关注某些特定期刊的相关研究,对其他期刊的偏向性就会变弱等。在对访谈资料分析时发现,行为策略的选择表现在4个方面: (1)任务的转变。查寻行为与个体认知、情境进行交互,研究者认知或任务所处情境发生变化,查寻的需求或目标也相应转变。查寻中每一个过程或活动都有可能重复发生或中止,这充分体现了查寻活动的动态性,以及情境对查寻行为影响的非线性特征。任务的转变有3种类型:计划型、选择型和机会型,任务的灵活度决定了转变程度。如社科研究者在查找资料时,前期、后期存在不同的特点,前期更加全面、笼统,在前期资料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后,后期查找则目标性更强、更有针对性,查找的内容也是对已有资料的补充,这种属于计划型转变。又如“信息偶遇”现象则属于机会型转变,需求并非在“按部就班”的流程中得到满足,带有一定偶然性和很强的非线性特征。 (2)信息来源的选择。信息的类型因需求的角度不同,而各有差异:内容差异(如政策、法律法规、学术论文等)、用途差异(如细节化信息、介绍性信息、方法论信息、发展趋势信息等)、聚散差异(如碎片信息、信息汇总)等。不管信息的类型如何定义,需求最终都被解读为对应的信息类别。 人、机器或任何自然界的任何实质/虚质物体皆可成为信息来源。研究者对信息来源的选择,通常取决于行业环境和自身的信息素养。在社科项目研究中,信息来源分为两个部分:文字信息和口头信息。社科领域研究的文字信息集中于专业数据库、门户网站、新闻报道、印本资料、博客、主题会议、行业报告等载体当中,占据研究资料的绝对比例。这类信息来源基本囊括了个体进行项目研究所需的背景资料、专业内容、最新趋势等信息。文字信息代表的是研究资料的“普世价值”,它的全面性能保证研究内容的准确度,易获取性能节省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可视性能给研究者带来信息的直观呈现。 口头信息则较易被忽视,但多位被访者证明它经常能给研究带来刺激点。在人们的意识中,总是狭义地将信息定义为文字信息,忽略了信息的部分虚化特质。事实上,口头信息的研究由来已久,消费者行为学中就有专门的“口碑”研究。口头信息的作用并不在于给研究者带来直观的全面性、专业性的领域概貌,甚至大多数时候传播者并未意识到它给接收者带来的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在启发性上。它能给接收者带来启发性的引导,由一个点引发连锁的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3)信息获取方式的选择。信息的获取方式表现为主、被动两种形态。主动获取方式一般可以“搜索”、“追踪”、“课程学习”等词汇描述,体现的是研究者在主观意愿的支配下,带有目的性去寻找信息;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通常包括“推送”、“推荐”等,这种形式是系统或服务端根据研究者个人定制或浏览习惯,将匹配的信息定期/不定期送到研究者面前,以供研究者自行挖掘价值。浏览则是一种较特殊的信息获取方式,集合了主、被动两种形态。在浏览行为发生之前,研究者对需求已有基本把握,会对浏览主题范围进行主动限制。而在浏览过程中,研究者对于信息的目标性不强烈,可能接纳一切“偶遇”的信息。研究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主、被动形态协作进行。 (4)信息评估。信息评估是指研究者对信息及信息来源进行价值评估,从而决定采用与否的过程。传统信息传播有着极其严格的质量控制,如专著等印本资料必定经过筛选和控制才能面世。而在网络时代,信息获取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使得大量虚假信息、无用信息充斥其中。如何从这种质量不均衡状态中挖掘出高质量、具有学术价值的信息,就需要研究者利用自身的认知结构和信息素养对信息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包含对信息本身及来源渠道的评估。 社科研究者在对资源进行评估时,通常易用到三类词汇。第一种与程度有关,如“细致程度”、“新颖程度”、“关联程度”、“精准度”、“认可度”等;第二种与是否有关,如“权威性”、“真实性”、“学术性”、“针对性”、“相关性”、“全面性”、“相似性”、“同质化”等;还有一种则与数量关系有关,如“海量”、“零散”、“丰硕”、“重复”等。 3.3 选择性编码:社科情境作用模型构建 选择性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所形成的75个范畴和3个主范畴基础上,挖掘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解释力的核心范畴。研究最终发现“情境—感知—行为作用机制”是对3个主范畴的高度抽象。该范畴既与主范畴存在关系,也是描述情境与社科研究者信息查寻行为关系的核心点,因此最终确定其为核心范畴。 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是: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的背景下,社科研究者对任务的感知依赖于任务特性和个体特征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任务特性是由项目任务的自然特征和客观环境构成,个体特征则指的是社科研究者的知识和技能、所处社会、组织环境共同构成的综合体。任务产生后,在任务客观环境和个体社会、组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社科研究者以自身知识、固有经验对任务的自然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产生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和感知,进而形成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信息需求的基本认知。知识结构的缺陷或经验不足导致出现信息的不连续性(初始状态),成为信息需求的动因,这种不连续感导致社会科学研究者明确意识到自身的现实状态与目标状态存在一定差距(即鸿沟)进一步采取信息行为的意义就此产生。用Dervin的理论来说,这正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为了跨越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差距”,探索达到目标状态所应采取的步骤,用户将面临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一个问题空间。社科工作者在初始状态下被目标所驱动,进而进行策略选择构建、抉择或任务的转变、推进。在这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执行操作,包括任务的转变、资源的评估和选择,都是为解决问题、跨越鸿沟、满足信息需求所选择的查寻行为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形成了情境行为作用模型(图1)。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饱和度检验旨在通过补充数据以验证模型的可信度。我们扩大了访谈范围,选择了5位来自不同学科、正在进行论文写作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分别进行了扩展分析。对这5位研究者的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和分析,挖掘概念和范畴,观察到影响他们信息查寻行为的概念仍在核心范畴范围内,并未出现新的情形。因此,可以确认本研究构建已达理论饱和状态。 抽取1条记录为例,说明检验过程:“当时老师给出了很多个候选题目,可能有五六十个吧,让我们自己在里面选。题目可以有调整的,就看自己想写哪个。我选择了一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题目……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这方面的书,打算先了解一下基本知识。因为刚开始时间也比较充分,所以也没急着去看专业的文章。”可从中提取的概念、范畴有:导师、吸引力、信息类型、信息来源、知识。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引导下,探讨了任务情境对社科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构建了“情境—感知—行为”作用模型,对面向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信息服务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针对项目研究的特定任务情境设计社会科学信息服务模式。本研究发现,项目任务的客观环境、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组织环境等均对社会科学信息行为产生影响,包括影响用户信息行为目标的建立和转变,以致用户信息查找对象和方法。那么,对应于不同项目任务信息服务提供者有必要探索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比如根据项目的规模、研究水平,以及用户的学科熟悉度、知识结构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 (2)针对项目研究阶段开发对应信息服务。社科研究者在项目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将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信息服务机构如能将个性化服务内容与项目研究的阶段需求结合,个性化推送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科研究者的信息需求具有情境感知性,对于项目任务的情境感知一般从基础性知识获取开始,以了解任务领域概貌为首要目的。比如,在研究前期,社科研究者需要的大多是与方法应用程序/过程有关的信息。而随着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更多关于方法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信息服务提供者应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开发对应的服务。 (3)关注项目的学科敏感性。在社科项目研究中,除了对本学科文献、资料的参考引用外,跨学科参考是非常显著的特性。因此,开展个性化推荐服务不仅应当注重本学科内容的推送,还应该兼顾跨学科情况。在获取用户详细兴趣/需求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信息推送需要系统对用户情境感知的了解非常透彻,这依赖于相当复杂的算法,一般信息服务机构是否有能力实现,仍需探讨。跨学科推送的复杂性在于用户情境与系统感知的无缝对接难度,而且这种对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随着学科的发展,具体学科的跨学科情况也有可能在逐渐发生变化,因此保持信息推送策略的可延展性,对于信息服务机构来说极具挑战性。标签:用户研究论文; 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工作选择论文; 特征选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