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变动论文,时期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特征
(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具有“补课”特征。
整个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补课”特征表现为:一是第三产业增速快于整个GDP增速,也快于工业增速,所占GDP比重大大提高;二是轻工业快于重工业增长。根据国际经验,几乎所有国家在工业化之初第三产业比重都比较高,但我国的工业化是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条件下开始的(1952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28.6%(注:美国、英国以及日本在经济起飞(工业化)之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均在45%左右或以上。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采取“赶超”的工业化战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快速发展,既忽视了轻工业发展,也忽视了第三产业发展。到改革开放之初,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已经达到了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水平:1978年,我国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高达48.2%,其中工业所占比重高达44.3%,而重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为57.3%,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到21.4%。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我国为了改变轻重工业之间比例严重失调问题,采取了鼓励轻工业更快发展政策,同时也逐步放开第三产业发展限制。第三产业从1979~1990年,年均增速为10.0%,分别比GDP的8.4%和工业的8.2%的增速高了1.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所占GDP比重从21.4%提高到31.3%,提高了9.9个百分点;轻工业从1979~1990年,年均增速达到了13.9%,比重工业的10.3%高了3.6个百分点,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990年比1978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为49.4%,相应地重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下降了6.7个百分点,为50.6%。
(二)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
1.三次产业之间:第二产业比重继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差距在不断扩大。从表1可以发现,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变动和各产业的增长速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1990~2001年,第二产业和工业增速最高,分别为11.1%和11.5%;第三产业增速次之,增速为7.9%;第一产业又次之,增速为3.9%。而第二产业和工业所占GDP比重2001年比1990年分别提高了10.2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分别为51.8%和44.9%;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2001年比1990年仅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为33.7%。1990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比第三产业高了10.3个百分点,到2001年,则提高到了18.1个百分点。
表1 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及各产业平均增长速度(比重为当年价格)%
┌────────┬───────────────────┐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其中:工业 第三产业 │
├────────┼───────────────────┤
│ 1990
│ 27.1 41.6 3731.3
│
│ 1995
│ 20.5 48.8 42.3
30.7
│
│ 1996
│ 20.4 49.5 42.8
30.1
│
│ 1997
│ 19.1 50
43.5
30.9
│
│ 1998
│ 18.6 49.3 42.6
32.1
│
│ 1999
│ 17.6 49.4 42.7
33 │
│ 2000
│ 16.4 50.2 43.7
33.4
│
│ 2001
│ 15.2 51.1 44.4
33.6
│
│ 2002
│ 14.5 51.8 44.9
33.7
│
│平均增速│ │
│(1990-2001年) │
3.9 11.1 11.57.9
│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以及《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90年代以来我国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需求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而工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乡镇工业的崛起、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工业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改善已有企业产出效率等方面因素则是促进我国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的直接原因;而第三产业大多数行业的国有垄断地位的改变进程缓慢,体制创新也很缓慢,加上其中大多数行业具有技术进步率偏低的特性,从而增速落后于工业,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提高缓慢。
2.各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特征。
(1)农业结构变动:不断调整优化,但农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偏低状况没有得到改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重则是呈上升趋势,这是种植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的反映。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002年粮食种植面积1039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18万公顷,分别比2001年减少209万公顷和63万公顷;油料面积1487万公顷,增加24万公顷;糖料面积180万公顷,增加15万公顷;蔬菜面积1728万公顷,增加88万公顷;产品结构方面,粮食、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增产,蔬菜生产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棉花因种植面积下降较多而减产。另外,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2002年肉类总产量达6590万吨,比2001年增长4%;2002年水产品产量达4513万吨,增长3%;林业也取得了新进展。2002年完成造林面积747万公顷,比2001年增长51%,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地造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共540万公顷。
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偏低主要包括:一是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加上长期以来农业科研过多追求产量的增加,忽视品种、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名、特、优、稀品种比例偏小。以小麦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品种已更换了五六次,现有近几百个品种,但优质麦品种较少,能与国外硬质麦相比的仅有十几个品种。二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农产品包括农药残留量过高的和使用激素的农产品等还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以及我国农业生产过于分散,造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加上我国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对剧毒农药、激素等使用后对人体健康影响认识不足,从而造成了目前这种状况。
(2)工业结构变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工业化趋势明显;高加工度化态势波动较大。90年代初,我国在解决了轻重工业比重失调矛盾后,出现了由于加工工业发展过快而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问题,缺电、缺油、缺钢材、缺煤等问题在加工企业中普遍存在,交通运输越来越紧张,通讯设施也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国家在8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了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这些产业发展。到90年代中期,包括原材料工业和采掘业在内的基础工业得到快速增长,以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所占比重1995年比1991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而2001年与1998年比,重工业所占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
而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是在波动演进的。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分别占工业增加值(1992年为净产值)比重之比从1992年的1.54上升到1997年的1.66,但从1998年的1.65下降到2001年的1.52。(注:以上变动过程是以当年价格的增加值结构来衡量,而由于原料工业的价格指数高于加工工业,因此,如果从不变价格结构的变动看,二者之比数下降的程度要小一些;1998年以后,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中加工工业的比重较高而厚料工业比重较低,我国整个工业的逆高加工度化态势会相对弱一些。)国工业高加工度化波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重化工业化过程中还没有完成以原材料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阶段,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加工工业存在比较大的技术制约,以及国外高技术的加工工业产品进入的冲击。
(3)第三产业:流通和为生产者服务的第三产业各行业所占比重有升有降,而个人和社会服务性行业所占比重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根据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把它大致分为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流通行业和为生产者服务的行业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人和社会服务性行业。从表2可以发现从1991~2000年期间,流通行业中的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属于个人服务业,但统计上没有和批发零售贸易分开,实际上餐饮业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势头良好)呈下降趋势,而邮电通信业呈上升趋势;为生产者服务的行业如金融和保险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则是呈下降态势;而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服务业中的旅游行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新兴行业。影响某些行业比重下降的因素包括市场对这些行业需求增长缓慢和技术创新对这些行业的产出效率影响较小两个方面,而保持较高增长势头的行业也是需求和技术创新这两个因素起作用。当然,某些为生产者服务的行业如金融和保险业所占比重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行业的国有垄断性质一直没有得到改变,产业活力不足。随着我国放松产业进入壁垒,这些行业会出现较快增长,所占比重也会有所上升。
表2 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结构变动情况(当年价格)%
┌─────────────┬───┬───┬───┬───┬───┬───┬───┬───┐
│行 业│1991年│1993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
│总 计│100.0 │10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农、林、牧、渔业 │ 0.7 │ 0.7 │0.6
│0.6
│0.8
│0.8
│0.8
│0.8
│
│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 │ 1.1 │ 1.2 │1.4
│1.4
│1.3
│1.2
│1.2
│1.1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19.5 │ 18.7 │17│17.1 │16.4 │16.4 │16.5 │18.1 │
│其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17.5 │ 16.1 │13.2 │12.9 │11.7 │11.5 │11.3 │11.4 │
│邮电通信业│ 2.0 │ 2.6 │3.8
│4.2
│4.8
│4.9
│5.2
│6.7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28.9 │ 27.3 │27.5 │27.2 │26.7 │26.1 │25.6 │24.5 │
│金融、保险业 │ 17.8 │ 18.2 │19.4 │19.7 │19.7 │18.6 │17.9 │17.5 │
│房地产业 │ 5.1 │ 5.7 │5.9
│5.6
│5.5
│5.8
│5.7
│5.6
│
│社会服务业│ 6.2 │ 7.9 │8.6
│8.4
│9.5
│10.5 │10.7 │10.9 │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3.0 │ 2.9 │2.7
│2.8
│2.7
│2.7
│2.7
│2.8
│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 │ │ │ │ │ │ │ │ │
│电视业│ 6.3 │ 6.3 │6.3
│6.6
│6.8
│7.2
│7.8
│8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1.3 │ 1.3 │1.5
│1.6
│1.9
│1.9
│2.1
│2.1
│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 │ │ │ │ │ │ │ │ │
│团体 │ 9.2 │ 8.7 │8 │7.9
│7.7
│7.8
│8.1
│7.9
│
│其他行业 │ 0.9 │ 1.1 │1 │1 │1 │1 │1 │0.9
│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计算。
二、影响我国“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变动因素分析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判断及对“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的初步预测。
王岳平(2001)曾经选择了钱纳里等衡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十个方面中能够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九个方面和22个指标,按照每个指标的权重相等计算1998年数据,判断我国当时大概为480美元~64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就是说,1998年我国还是处于进入工业化中期不久;笔者选择同样的指标,以2001年数据综合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大概处于760美元~800美元之间的阶段(参见表3),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将近结束阶段,即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表3 判断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各主要指标情况(2001年数据)
┌────────┬─────┬─────────┬───────────┬─────┬─────────┐
││ │对应阶段 │ │ │对应价段 │
│指 标 │比值(%)│ │指 标│比值(%)│ │
││ │(1964年美元价) │ │ │(1964年美元价) │
├────────┼─────┼─────────┼───────────┼─────┼─────────┤
│一、积累过程│ │ │公共部门/GDP │ 9.95│500~800 │
│1.投资 │ │ │服务业/GDP│ 28.2│ <100(接近70) │
│投资/GDP│38.0 │>1000(接近1500)│6.外贸结构│ │ │
│资本流入/GDP│22│1000 │出口/CDP │ 23.45
│ │
│2.政府收入 │ │ │初级产品出口/GDP │ 6.38│1000 │
│政府收入/GDP│17.1 │100~200 │制成品出口/GDP│ 17.07
│>1000(接近1500)│
│税收/GDP│15.95 │200~300 │进口/GDP │ 21.02
│100
│
│3.教育 │ │ │三、人口变化及分配过程│ │ │
│政府教育支出/GDP│2.87 │100
│7.劳动力构成 │ │ │
│二、资源配置过程│ │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 50.0│200~300 │
│4.国内需求 │ │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 22.3│300~400 │
│个人消费/GDP│47.87 │>1000(接近150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 27.7│100~200 │
│政府消费/GDP│13.58 │300~400 │8.城市化水平 │ │ │
│食品消费/GDP│13.78 │>1000(接近1500)│城市人口/总人口
│ 37.7│200
│
│5.生产结构 │ │ │9.人口变化│ │ │
│初级产品/GDP│20.06 │500
│人口出生率(‰) │ 13.38
│>1000│
│工业制成品/GDP │41.68 │>1000(接近1500)│人口死亡率(‰) │
6.43
│>1000│
└────────┴─────┴─────────┴───────────┴─────┴─────────┘
注:①按照钱纳里的研究,这里的工业制成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服务业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公共部门则包括了我国工业中的自来水、煤气电力,以及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参见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结构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取得情况,是按照我国统计年鉴划分标准来计算的和钱纳里的产业划分不一致,如果按照钱纳里的划分标准,各行业所处的阶段要更低一些。
②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不是%,而是‰。
统计数据来源: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推算。
根据以上两个不同年份的判断,我国工业化中前期大概需要5~8年时间,也就是说,我国在1997年左右进入工业化中前期(中期第一阶段),到2005年左右工业化中前期结束,“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中期第二阶段),而且中后期将持续到2013年左右结束。
(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1.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从1978年我国开始推进改革开放到2003年已有25年,各项经济改革已经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在未来“十一五”时期乃至2015年左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在体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制度变动背景下,一方面将促进相关产业的产出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则是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将能够按照各产业之间资源配置优化、满足需求变动而变动。
2.需求变化及对结构变动的影响。
(1)中间需求变动的影响。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工业化过程中,中间需求旺盛,中间需求份额的增长占工业(制造业)产出份额增长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影响工业产出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中间需求(而不是最终需求和国际贸易)。(注: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7页。)工业化模式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中间使用的平均份额将由33%增加到45%。收入较高的国家同这一变动模式相当接近,而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变动的速度则要更快些。由于中间需求旺盛从而中间投入率上升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出混合的变化转向制造业和其他使用较多中间投入的部门;二是部门内的技术变化使得中间投入的使用量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中间使用保持旺盛需求,其原因除了技术进步和加工深化的原因外,还和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关系。统计表明,我国的能耗水平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管理体制、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落后使得资源与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这种状况无疑加大了投入成本,使得中间投入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是我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高的原因之一。(注:牵善同、钟思斌:《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分析》,载于《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中间需求旺盛,导致了作为中间产品的原材料如钢铁等行业能够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工业化的中期第二阶段(中后期),也正是工业化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根据钱纳里的研究,我国在这段时期对制成品中间使用量(主要是原材料工业)使用量还将保持旺盛需求趋势,这也是我国工业(制造业)比重保持较高份额的主要原因。当前原材料工业增速较快,这个趋势将一直保持到“十一五”结束;从现在到“十一五”,我国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从这个方面看,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对中间投入的需求相对现在有所减弱。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分析,“十一五”相比“九五”和“十五”时期,我国中间需求虽然有所减弱,但总体上看旺盛需求的势头还将继续保持,从而原材料工业继续保持略低于现在的快速增长势头。
(2)国内最终需求变动的影响。①消费需求变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结构变动迅速(参见表4、表5),范剑平等人(2001)通过数学模型判断,我国在2000年衣食住行的比重基本接近国际上人均GDP1000美元时的消费结构,并估测了我国“十五”时期消费结构变动情况(参见表6)。我们以此为基础,估测我国“十一五”各消费指标变动基本趋势:由于我国食物消费所占比重在“十五”末还超过了40%,和国际上比较还偏高,根据恩格尔定律,我国食品消费所占比重将继续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下降,只是对初级品的消费需求的下降所致,对于加工性食品、保健食品的消费还将增加;根据超过1000美元后衣着消费比重缓慢下降的世界衣着消费支出变动规律,我国衣着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继续下降;而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所占比重,由于住房、医疗、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在“九五”末期已经出现了下滑,“十五”、“十一五”将继续保持这个趋势;由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对保健意识的增强,人口结构老龄化等原因,我国医疗保健消费所占比重将继续上升;“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交通通讯所占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人们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不再满足“吃穿住行”的物质消费需求,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强烈,从而将在“十五”开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方面出现消费热潮,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到“十一五”进入消费高潮,而彩电、VCD、家用电脑等属于文教娱乐类的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也将保持旺盛趋势;居住消费方面,在“九五”时期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镇居民在经历了一段储蓄期和制度改革的适应期,在“十五”开始也迎来了消费热潮,而这个消费热潮将一直持续到“十一五”结束,而后进入平缓期;但农村居民还是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消费趋势。
表4 城镇居民家庭每人消费性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
┌─────────┬───┬───┬───┬───┬───┬───┐
│ 指 标 │1981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
├─────────┼───┼───┼───┼───┼───┼───┤
│人均消费性支出│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食品 │56.66 │52.25 │54.25 │49.92 │39.18 │37.94 │
│衣着 │14.79 │14.56 │13.36 │13.55 │10.01 │10.05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9.56 │8.6
│10.14 │8.39 │8.79 │8.27 │
│医疗保健 │0.6
│2.48 │2.01 │3.11 │6.36 │6.47 │
│交通通讯 │1.44 │2.14 │1.2
│4.83 │7.9
│8.61 │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8.43 │8.17 │11.12 │8.84 │12.56 │13│
│居住 │4.31 │4.79 │6.98 │7.07 │10.01 │10.32 │
│杂项商品与服务│8.52 │7.01 │0.94 │4.28 │5.17 │5.35 │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上表为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表5 农村居民家庭每人消费性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
┌─────────┬───┬───┬───┬───┬───┬───┐
│ 指 标
│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
├─────────┼───┼───┼───┼───┼───┼───┤
│人均消费支出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食品 │61.8 │57.79 │58.80 │58.62 │49.13 │47.71 │
│衣着 │12.3 │9.69 │7.77 │6.85 │5.75 │5.67 │
│居住 │13.8 │18.23 │17.34 │13.91 │15.47 │16.03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3
│5.10 │5.29 │5.23 │4.52 │4.42 │
│医疗保健 │3.3
│2.42 │3.25 │3.24 │5.24 │5.55 │
│交通通讯 │1.4
│1.76 │1.44 │2.58 │5.58 │6.32 │
│交教娱乐用品及服务│5.4
│3.89 │5.37 │7.81 │11.18 │11.06 │
│其他商品及服务│0.7
│1.81 │1.13 │2.68 │4.08 │4.14 │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上表为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表6 “十五”中后期全国消费结构预测 %
┌─────────┬───────────┐
│指 标│2003年 2004年 2005年│
├─────────┼───────────┤
│人均消费支出 │100 100 100
│
│食品 │44.66
43.34
42.03 │
│衣着 │7.897.797.67 │
│居住 │13.30
13.46
13.62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705.645.57 │
│医疗保健 │5.665.956.24 │
│交通通讯 │6.146.506.86 │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2.95
13.50
14.04 │
│其他商品及服务│3.703.833.96 │
└─────────┴───────────┘
资料来源:范剑平等,《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75页。
与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相适应,“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第一产业产出所占比重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各产业内部不断调整升级:一是农业内部,对于粮食的需求减弱,但对肉类、乳品类、蛋类、蔬菜水果的需求日趋旺盛,拉动了这些行业的增长,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二是制造业内部,属于重工业中的加工工业的耐用消费品需求旺盛,从而促使相关行业保持快速增长,这些行业包括家用电器、汽车等行业;人们出于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业等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也就是说,消费需求变动将促进我国制造业在“十一五”时期呈现高加工度化趋势。三是第三产业中的文化娱乐、社区服务、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②投资需求变动的影响(见表7)。分析投资需求的变动情况对结构变动的影响,主要是考虑投资率的变动情况,因此和消费需求变动结合一起分析更为客观。比较发达国家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我国的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特别是对比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的消费率,我国的消费率显得过低。我国的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可以解释为,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国民收入水平还不太高,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这个时期的工业化只能是以投资需求为主的时期,消费需求难以提高。(注:另外我国居民的存在“节俭”、“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们收入水平增长偏慢,人们不敢消费,要“有钱养老、保意外”,加上我国还处于改革时期,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存在不确定性,都加重了人们选择储蓄而不愿消费的思想。当然,到“十一五”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基本完善,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消费率将有所上升。)“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还将继续在工业化中期,投资需求保持旺盛态势仍将继续。具体刺激我国投资需求的因素包括: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长期过程、国家日益重视农业投入、以及不断加快的城市化等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为了提高工业产业素质,许多行业需要加大技改投资力度,特别是大批的生产设备需要更新改造;住宅业在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后,也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保持较高投资速度,等等。
表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投资率(以及消费率)变动情况 %
┌───┬───────┐
│年 份│投资率 消费率│
├───┼───────┤
│1991 │35.361.8 │
│1992 │37.361.7 │
│1993 │43.558.5 │
│1994 │41.357.4 │
│1995 │40.857.5 │
│1996 │39.358.5 │
│1997 │38 58.2 │
│1998 │37.458.7 │
│1999 │37.160.2 │
│2000 │36.461.1 │
│2001 │38 59.3 │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
投资需求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以及住宅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将拉动钢材、建材等原材料工业,以及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而这些行业很多属于高能耗产业,又拉动了能源工业快速增长,从而加快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许多行业的技改投资将拉动我国机械工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投资需求保持旺盛趋势将拉动我国工业结构继续重工业化。
(3)进出口变动的影响。第一,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出口是一个国家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结构升级既是产业(产出)结构升级的主要表现形式,又可以通过拉动需求结构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扩大开放,以及我国企业整体实力得到不断增强,在出口总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重在逐步降低,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而在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主要表现为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出口比重持续上升。
我国已经加入WTO,今后可以利用双边或多边开放的有利条件继续扩大工业品的出口,但是,在出口壁垒尤其是非关税壁垒降低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增长可能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结束了加入WTO的过渡时期,许多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协定如《多边纤维协定》将取消,因此,我国的初级产品以及轻纺产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出现较高增速,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增长;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的机电产品,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也就是说,我国的出口结构将保持比较平稳的升级状态,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关系变动不大;工业制成品内部,由于机电产品增速较高,将继续保持升级态势。
第二,进口结构变动的影响。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引起工业品需求结构(包括消费需求结构和生产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导致工业品的进口需求结构升级;但是,如果进口结构的升级速度快于国内需求结构升级,会弱化国内产品需求结构的升级态势,从而减弱工业产出结构升级态势。我国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之间的结构关系从“九五”时期以来变动不大,但从工业制成品内部看,机电产品还是保持上升态势。也就是说,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结构关系看,这种态势并没有弱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体分析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保持上升态势,主要原因还是我国机电行业特别是机械装备行业技术水平落后,一时难以满足国内工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大部分行业和产品的WTO过渡期已经结束,全方位扩大开放尤其是贸易权、分销权和相关服务贸易权的开放,将进一步导致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比重上升,而我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对机电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而国内这些行业技术水平一时难以得到大的提高,机电产品进口所占比重继续扩大,反过来又影响了我国工业结构升级。
第三,进出口结构变动的总体影响。分析进出口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影响实际上是分析净出口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总体上看,我国一直保持着净出口态势。从净出口的具体分类看,“九五”时期以来,初级产品一直是逆差,而工业制成品一直保持较高的出口顺差。这种出口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态势基本是保持一致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机电产品一直处于逆差状况,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机电产业落后,国内工业结构升级需要进口大量的机电产品来改善产业素质,但另一方面则是机电产品进出口逆差弱化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会影响我国机电产业的发展。国家在“九五”时期以来已经加大了对机电产业的政策倾斜和技改投资力度,有些行业如电子行业在“十五”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在“十一五”后期开始机电行业将得到更快发展,净出口方面也将有所好转,从而促进我国工业结构升级。
“九五”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以钢铁等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发展迅速,从进出口情况看,对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一方面表明了我国对原材料需求的旺盛,国内原材料供给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说明了我国原材料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国外产品进入。原材料净进口,从表面上看不会影响我国的工业结构升级,但实际上影响了这些行业自身的结构升级,如钢铁行业,我国普通钢存在过剩,而热轧板、冷轧板、镀锡板、轿车板等高档钢材短缺,进口钢材也主要是我国急需的短缺钢材品种,从而对这些行业结构升级产生冲击。“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原材料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原材料行业结构升级缓慢,进口逆差还将继续保持扩大趋势。
3.供给条件变化的影响。
(1)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影响。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和“十一五”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剩余劳动力增加除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从而劳动力丰富原因外,还是各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结果。二是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义务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大了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这为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提供了有力保证。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的重工业特别是重加工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支持。而劳动力就业问题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解决,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高就业弹性的第三产业成为当前和“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已经采取了相关政策来促进这些产业发展;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劳动密集型行业如轻纺工业等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而能够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轻纺工业、服装行业等在“十一五”保持较高增速,第三产业增速有所提高,特别是其中的社会服务业等将保持较高增速。
(2)资本供给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实力偏弱,可以利用的外资也非常有限,只能通过计划体制集中有限资金来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其他行业缺乏发展资金,造成了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本供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随着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资本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二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所需要的资本供给日益丰富,国内不断扩大的居民储蓄和在加入WTO后将继续不断涌入的外资成为两大资金供给来源。在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基础上,我国提出在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要走有别于工业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保护资源环境的条件下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通过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等。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要求是,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将以提高产业效率为出发点,即微观上将提高企业效率,宏观上实现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结构高度化。随着我国资本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资本供给的不断丰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全可以实现。
(3)技术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包括自主开发创新和技术引进两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技术引进创新缩短了和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技术引进创新难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核心技术我们难以掌握,使得当前我国许多产业表面上属于高技术领域,实际上大多数还是来料组装加工,只是其他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加工厂”,还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链中的低附加值的低端环节,高加工度化还存在一定的“泡沫”。“九五”以来,我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以企业为核心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逐步加快。根据估测,到“十一五”后期,经过了大约15年(从“九五”开始计算)的发展,我国将有一批高技术行业特别是机电行业的关键技术得到突破,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注:“十五”期间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代表彩电业中最先进水平的背投彩电技术,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彩电业初具规模开始,经过了15年左右时间。以此类推,我国如手机等行业的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将在“十一五”后期有所突破。)我国工业结构将真正开始出现高加工度化,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创造良好的条件。
(4)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影响。我国包括矿产资源、生物、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内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更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全国许多地方忽视了资源优势,而是不切实际地发展所谓的汽车、电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行业,造成了全国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同构化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各省、市日益意识到根据资源优势来发展有关产业的重要性,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也相应地减弱。“十一五”时期,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来发展相关产业将成为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内容,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中药业、食品工业、旅游业等将得到较快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工业化步伐加快,旅游业也将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提高。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
前面已经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概相当于国际上600美元~1000美元(1964年价)之间发展阶段,和国际标准模式进行比较(表8),我国三次产业GDP结构存在比较大的结构偏差:表现为第二产业(相当于表3中的制造业)产出比重远高于标准模式中同等收入水平时的产出水平,而第三产业(相当于表3中的服务业和公共部门)则是远低于标准模式中同等收入水平的产出水平。(注:产业结构的标准模式还有库茨涅茨模式(1971)、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1989)等,为了便于和前文比较所以选择了本标准模式,其他模式参见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第55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表8 钱纳里、艾尔金顿和西姆斯模式(1970)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
│人均GDP │ │ │ │
│(1964年美元) │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
├────────┼─────┼─────┼─────┤
│ 200
│36│19.6 │44.4 │
│ 300
│30.4 │23.1 │46.5 │
│ 400
│26.7 │25.5 │47.8 │
│ 600
│21.8 │29│49.2 │
│ 1000 │18.6 │31.4 │50│
│ 2000 │16.3 │33.2 │49.5 │
│ 3000 │9.8
│38.9 │48.7 │
│
我国2001年
│20.06 │41.68 │38.15 │
│(600-1000美元)│ │ │ │
└────────┴─────┴─────┴─────┘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标准模式存在偏差,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由于我国片面推行工业化战略,从而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产出所占比重偏高,其他产业比重偏低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极力改善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从而在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出现过下降态势,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所占比重上升较快。但是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以及工业又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趋缓态势。为什么当前我国没有出现和工业发达国家相同的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呢?其原因是我国继续工业化的背景已经迥异于标准模式建立之时:(1)我国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推进工业化的,从而实际上拓宽了工业品的市场需求空间。许多工业品国内市场饱和,但可以通过进入国际市场而获得增长。(2)我国继续推进工业化是在现代高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一方面提高了工业产出的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新产业、新产品,拓宽了市场需求。(3)我国的每一个省市的规模几乎都相当于标准模式中的一个国家,各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工业化水平出现很大的差异性,决定我国的工业比重还有上升的空间。东部地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的中期,甚至有的省市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其工业基础比较好,如果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仍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还是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或者前期,这些地区工业比重还有大的提高余地。
因此,可以判断,“十一五”时期乃至2015年我国在继续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在不违背国际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相比现在三次产业结构状况,我国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将有所上升,但从“十一五”后期开始,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保持稳定,或者略有上升;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现在到2015年都将保持上升态势,虽然由于产业特性所决定第三产业上升态势不会强烈:
(一)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我国日益重视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到“十一五”,各行业的生产率将得到比较大的提高,从而各产业的整体素质也会有所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
(二)产业结构将更加体现比较优势特点。
从当前各地对资源比较优势的重视情况来看,“十一五”时期,以本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为基础形成相关产业链,并通过延长产业链来调整产业结构将成为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国产业结构的趋同化问题将进一步得到弱化。
(三)产业结构变动将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国家已经加大了对污染性企业和行业治理力度,关闭了大量“五小”企业,取得初步成效;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也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了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进入“十一五”后,各地产业结构变动都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降低环境污染,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
(四)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我国产业结构参与国际分工的特征日趋明显。当前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大多数产业处于相应产业链的低端,只能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占据国际市场,只有少量的产业可以进入相应产业链的中端,能够进入产业链高端的非常少,还算不上真正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从“十一五”中后期开始,我国某些产业特别是机电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后,我国将开始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工业结构真正实现高加工度化的时候也就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