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及其实现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及其实现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旅游产业论文,生态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集群有区域经济的引擎或发动机之称。旅游产业集群以其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孕育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的可能性。为了维持和增强区域及集群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产业集群必须走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本文根据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来探讨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运行机理及实现方式,为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具体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1.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1998年,迈克尔·波特提出:“旅游业是集群效应最明显、最适合集群化发展的行业之一。”[1]Donald等人指出,旅游集群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2]。目前,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将对世界旅游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一论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随着近年来在世界不同地区出现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对成功的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大多数研究体现在宏观和中观层面,深入到企业层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国内学者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及其识别、旅游产业集群的特点、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原因、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模式、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竞争力、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维度为旅游管理者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但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绝大多数研究限于对旅游产业集群经济效益的关注,而未注意旅游产业集群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旅游产业集群对于提高旅游业竞争力、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2.旅游产业集群的潜在环境问题

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为游客塑造丰富、独特的旅游体验的依托。正如《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旅游:开路的先锋”中所说的:“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出售都完全依靠洁净的海水、原始的山坡、未受污染的水域、干净的街巷、保护完好的建筑物与考古现场以及多彩的文化传统。”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这一特点本质上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旅游环境进行严格保护。

传统的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上的集中,以生产配套协作为核心,在结构上没有形成以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为核心的完整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适应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产业集群是一个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的综合系统,同样需要输入要素和输出产品。与生物种群类似,集群的发展,也存在集群容量,一旦集群发展超过这些容量,就会造成资源供给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3]。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许多旅游企业集聚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可能会超过环境容量,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旅游资源与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丽江古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餐饮店、客栈、旅游购物场所等旅游企业急剧增加,成为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4]。这种现象也大量存在于其他各类旅游度假区、旅游城镇、有住宿餐饮设施的大型旅游区内。同时,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最具有破坏性的旅游环境影响往往不是一项特定活动直接产生的,而是多项活动的各个较小影响构成的联合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的,这就是累积效应[5]。相对于超过环境容量所造成的污染,旅游产业集群对旅游环境潜在的累积效应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化

在审视旅游产业集群可能造成的负面环境效应之后,必须重新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产业生态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涉及诸多学科领域,是一门研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学,被誉为“产业界的环境议程”。产业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有:(1)产业生态学是一种系统观,它强调整体观,提倡未来观,倡导全球观;(2)产业生态学原则包括闭路循环性原则、多层次的开放性原则、因地制宜的本土性原则和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经济性原则;(3)产业生态学的思想包含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系统观,系统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代谢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是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4)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系统与生态自然系统的关系、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与功能模拟、产业生态系统的低物质化、工业代谢过程的模拟与改进、产品生态评价与生态设计等[6]。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旅游产业集群可以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生物群落的生态属性,因此,可以运用产业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去重构旅游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学对旅游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启示在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即按照产业生态规律,将旅游产业集群组织为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和谐的生态观念的旅游产业系统的过程。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的结果就是旅游产业生态集群。所谓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就是根据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特定空间形成的、以有效的旅游供应链和物质代谢关系组织起来的生态化的产业群落。与一般旅游产业集群不同,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根本特征在于它以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协调旅游产业系统内部、优化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集群规模科学化、集群结构柔性化、生产技术绿色化实现旅游产业集群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

二、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内在机理

1.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绿色需求拉动、政策驱动、利润驱动、供应链驱动(见图1)。其中,利润驱动是导致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原动力,而绿色需求拉动、政策驱动、供应链驱动是形成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核心动力。

图1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动力机制

(1)需求拉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国的深入实施,传统工农业绿色科技的广泛应用,绿色产品被大量生产,人们的绿色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在旅游业内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旅游市场迅速增长,国际旅游的主力市场都具有普遍的绿色消费意识:77%的美国人、94%的意大利人、82%的德国人、67%的荷兰人曾表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国内旅游市场的绿色消费意愿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已具有相当规模的绿色旅游需求[7]。旅游企业的绿色形象将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号召力,成为影响其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并且会通过口碑效应传播给身边的朋友、同事与亲人,从而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旅游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旅游产业集群必须实现生态化转型,才能顺应绿色旅游需求这一重要发展趋势。

(2)政策驱动

政策驱动主要包括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倒逼机制、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倡导、国际绿色壁垒的限制、国际机构的约束机制。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特别是《清洁生产法》以及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法》对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迫使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同时,政府通过制度创新、经济激励等手段积极推动和倡导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引导企业经营方式向生态化方向转变。在世界上,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公约、法规与标准,迫使企业不得不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这是推动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

(3)利润驱动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从根本上说,就是企业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结果。旅游产业集群使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获得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更容易地得到所需要的人才,削减各种相关的共享成本、增加共享收益,更好地建立起物流与供应链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8]。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在旅游产业集群既定优势的基础上,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去组织生产过程,实现耦合共生,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主要表现在:第一,使原来意义上的废弃物不同程度地被回收利用,不但节约了废弃物处理成本,还使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得以体现;第二,使原材料和物资有了新来源,生产成本降低;第三,使产业链延长,产生新的企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4)供应链驱动

在旅游产业集群内,不同企业往往因其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代理商、中介商和客户的需求而集聚。供应链上游或下游旅游企业往往会由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或者在政府、行业协会、民间环保机构的激励与约束之下,采取相应的行动,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生产绿色旅游产品。这也促使相关旅游企业调整自身的经营理念与生产方式,实现经营的生态化与产品的绿色化,最终促成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形成。

2.旅游产业生态集群运行的内在机理

如前文所述,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基本原理是产业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根据产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运行机理包括清洁生产、耦合共生、社会循环3个方面(见图2)。

图2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运行机理

(1)清洁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清洁生产要求旅游企业将环境管理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为重要工具,通过调整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服务方式,提供符合人体安全、健康要求的产品,并引导社会公众形成节约和环境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它的实质是为客人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质量的产品,同时,在经营过程中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排放、预防环境污染、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集群内旅游企业的清洁生产可被视为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当集群内旅游企业都实施清洁生产时,旅游产业生态集群也就具备了形成的重要条件。

(2)耦合共生

耦合共生是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要求,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寻求物质封闭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它借助不同企业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食物链”,实现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最终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耦合共生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

耦合增值型:该模式以旅游业广泛的关联性为依托,通过拓展传统产业的观光游憩功能实现价值提升,以云南省罗平县油菜花旅游为代表。罗平充分利用油菜花、果实、秸秆,逐渐形成了花开搞旅游、酿蜜——菜籽炸油——秸秆压木板的产业链,使油菜花得到增值,同时带动酒店、餐饮、娱乐、交通等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以旅游为中心的产业生态集群。

能源集成型:该模式以能源的梯级利用为核心,将众多相关旅游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旅游产业生态集群,以北京南宫温泉旅游区为代表。该旅游区的开发模式为:地热采暖(72℃,村民别墅、南宫宾馆、温泉旅社、村办公楼及地热科普展览)——游泳娱乐洗浴(48℃,水世界和温泉垂钓园)——温泉养殖(特种养殖场)——温室种植灌溉(不足30℃,温泉种植园)——环境利用(休闲广场喷泉、温泉公园大湖)。

设施共享型:该模式以完善的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废弃物处理等设施为基础,实现旅游产业的集聚与生态转型,以云南普者黑旅游小镇为代表。旅游小镇的建设通过实现设施共享,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旅游企业对污染预防和废弃物处理的重复投资。

代谢共生型:该模式模仿食物链,以物质代谢实现各企业的耦合,以云南普者黑葡萄酒庄为代表。葡萄酒庄以“葡萄——酿造——残料——饲料——农家肥——种植——观光”这条完整的生态链为发展目标,引导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一个集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学术交流、科研考察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3)社会循环

社会循环是指依靠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废弃物综合处理体系、产业循环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认证评估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实现旅游产业集群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大循环。这一循环以基础设施体系的生态化为基础,以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公众参与为保障,构建包括生态旅游业在内的生态服务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循环体系,构建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实现生产、销售、消费和使用、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一体化。

3.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四大效应

基于产业生态学原理的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可以产生四大效应,即:集聚效应、生态效应、协同效应、示范效应。四大效应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集聚效应

空间集聚性是所有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可以吸引大量的经济资源,带动其他配套企业向旅游目的地集聚,使各类企业能够高品质、低成本地共享基础设施、中间产品、信息、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通过不断的比较、学习、合作与竞争来实现企业创新和集群的优化与升级,减少群内旅游行为主体的交易费用,降低其新产品、技术、服务和创新管理的成本,获得规模和范围的经济性。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其外部经济和创新氛围所带来的低成本高生产率优势、集中的市场需求和比较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能够提高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能力,又会不断吸引群外新投资的进入,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竞争力的提升和集群的良性发展[9]。

(2)生态效应

生态效应是指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旅游产业生态集群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清洁生产、耦合共生与社会循环,可以有效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和类型,提高生态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具有积极的生态效应。

(3)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内各企业、旅游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系统之间的协同进化。在生态学中,协同进化是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个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物种的反应的进化;它可以发生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寄生者与宿主之间、竞争物种之间。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内的各个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整合,在满足游客的需求方面相互补充,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以使他们的集体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结果是各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旅游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系统的耦合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4)示范效应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示范效应主要是以创新为中心的示范、带动、模仿和攀比效应。集群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创新。旅游产业集群内某些企业创新获得成功后就会刺激新的需求,成为集群内的核心企业或者处于领导地位,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集群中大量同类企业彼此接近,容易受创新成功企业所获得利益的引诱,引发模仿和攀比效应而进行创新活动,促进肌群更快、更好地发展[10]。

三、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实现形式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主要实现方式为旅游循环经济园区和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

1.旅游循环经济园区

旅游循环经济园区是根据旅游产业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运行的,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新型旅游产业园区。目前,国内已经出现旅游循环经济园区的试点,以云南普者黑为代表,因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意义,故被称为旅游循环经济示范区。旅游循环经济园区的构成与运行如图3所示。

在旅游循环经济园区中,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以正确处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重要基点。首先,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以“保护性开发”和“补偿性建设”为前提,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开发限度;其次,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以绿色旅游产品的生产为主线进行集聚与整合,以清洁生产、耦合共生为主要机制;再次,倡导绿色消费,减少物质需求与废弃物,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后,重视废弃物的充分利用与最终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产业集群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的生态化产业群落。因此,旅游循环经济园区是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重要形式。除了云南普者黑,深圳东部华侨城实质上也是以旅游循环经济园区为表现形式的旅游产业生态集群。

2.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

图3 旅游循环经济园区的构成与运行

旅游城镇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和保障,是旅游者集散地和旅游设施的集中地,因此,成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重要场所。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旅游城镇可为区域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旅游流的合理流动以及区域旅游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和基础。在推进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旅游城镇被赋予了除旅游产业之外更多的期望,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是以保护优先、环境友好、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生态保障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业循环体系为骨架,以旅游产业为重要驱动力,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城镇类型。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的构成与运行如图4所示。

在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中,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旅游产业的能源、物质供应与废弃物处理提供了必要条件,健全的生态保障体系为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转、绿色旅游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产业循环体系则为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耦合共生提供了机制保证。因此,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是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重要孵化器。在旅游发展实践中,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催生旅游产业生态集群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部分城镇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如丽江古城(大研镇),集聚着众多的旅游及相关企业,这类城镇将在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中通过原地改造或搬迁另建两种形式实现集群化与生态化转型,孵化为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第二,在“区内游、区外住”发展模式的推动下,作为大型旅游区接待中心的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将成为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重要生存空间。例如,普者黑把区内分散的农家乐、民居旅馆等接待设施统一搬迁至区外旅游小镇,按照环境友好要求集中建设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接待服务设施,除交通、供电、通讯等设施外,还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站、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中水处理回用系统等,促进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产生与发展。

图4 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的构成与运行

四、培育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对策措施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发展需要吸引物、资金、技术、人才、物质、能源、市场等要素,涉及集群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发展旅游产业的原初动力主要来自经济效益驱动,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都将影响到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发展。从这一现状出发,培育旅游产业生态集群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进作用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自发形成型、外力推动型。无论哪种模式,鉴于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性质,在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政府都要发挥引导与推进作用。政府的作用不仅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还应促进市场更为有效地发展,使集群内的专业化程度更高。在第一种模式中,政府在集群孕育时应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企业的集聚、耦合、创新、生态化。在外力推动型中,政府无疑是最重要的力量,应制订发展规划,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与促销支持,培育诚信机制,促成企业之间的耦合共生,鼓励知识整合、集群升级与衍生。

2.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各类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的细胞,是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主体。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利润驱动机制,发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旅游企业应树立环境意识、竞争合作意识、创新观念,自觉承担环境责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坚持诚信经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树立竞争意识与合作理念,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自身条件生产特色旅游产品,推进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3.发挥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的粘合作用

在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内,旅游相关企业之间为了获得和分享旅游资源,解决企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需要同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需要达成协作共识和默契,并在此基础上结成合作的网络体系。行业协会的建立使得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协作网络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旅游产业集群还要引入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体系以及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为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起到必要的黏合和支撑作用[11]。

4.发挥科研院所的宣传教育与科技支撑作用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建设需要生态意识和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应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环保机构、宣传部门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意识与绿色消费的宣传,普及生态环境教育,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宣传渠道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社会及自然之间关系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同时,推进适用技术特别是环境友好型旅游产品生产技术、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旅游废弃物处理技术及关键连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为旅游产业生态集群提供技术支撑。

5.发挥社会公众的参与作用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社会公众包括广大游客、当地社区、政府管理者、媒体、保护机构、学术界、志愿部门、中介机构等部门。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培育与优化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相关主体各尽所长、各尽所能、共同协作才能实现。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中小企业多、集聚程度低、实力较弱,散、小、弱、差特点突出,极大地影响了旅游产业竞争力,制约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集聚效应、生态效应、协同效应和示范效应的旅游产业生态集群是推动大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科研院所和社会公众的作用,以旅游循环经济园区和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标签:;  ;  ;  ;  ;  ;  ;  ;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及其实现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