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齐齐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齐齐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艺术实验小学,325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实施,教学目标不再只是单一的知识性目标,更多地是强调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往往侧重于审美能力地培养,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学生动手能力的相关培养策略,望能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有力支持。小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审美能力,获得更加丰富多元化的知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动手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同时,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美术教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教师落伍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固守长期的教学活动形成的单一教学方式,将美术教学片面地理解成教师面向学生讲解概念性知识、论述空洞的理论,让学生以此为根据提交绘画作品。这样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并且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美术教学的发展。

(二)美术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缺乏重视

小学美术虽然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内容,但其存在一直被放在次要科目位置,部分学校管理者、家长对其关注度远不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美术学科得不到重视,美术教师的价值无法体现,使得部分美术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目标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理论,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也太过单一,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因此,美术教学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1]。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树立动手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对其而言,概念性的知识虽然基础性较强,但太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美术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教学新意识,结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授课,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引导。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多加入一些鉴赏性的元素,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从而提高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辅以实例说明、作品鉴赏等,然后由学生自主练习,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完成后再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统一鉴赏。如此,将“讲-鉴-练-鉴”四个模块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美术的含义,摆正美术课程的地位,树立美术课程中的动手意识[2]。

(二)创设情境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

美术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类艺术科目,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实际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小学生无法适应枯燥乏味的课堂节奏,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情境。比如,利用PPT动画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全身心体会动画人物特点。此时,教师再提出绘制动画人物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动手临摹创作。学生拥有放松心态普遍更乐意接受或复杂或空洞的学习要求,更乐意参与到课堂之中。这种设身处地的情景教学通过师生的参与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锻炼,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性。

(三)拓展教学内容,添加手工课程

美术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然而,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侧重于绘画课技巧性内容的讲解,对实践类的手工课程没有特别重视,但适当的添加手工制作课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程安排上做出相应调整,在美术课程中加入动手课,按照比例,每三节理论课中安排一节手工课,为学生创造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多样化的手工课程,如果手工课仍然是千篇一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小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通过极富趣味性的手工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准备作品作为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演示道具;在学习落叶鉴赏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落叶进行自由创作,组织一场落叶美化大赛,在学生之间进行评比;节日前夕,让学生利用剪纸、折纸等纸艺课发挥想象创作作品,动手装饰教室;软陶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教师先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再造等等。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手工课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尊重学生,采用鼓励式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阶段,对于审美可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传统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往往使学生产生畏缩和从众心理,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提出来。而美术课就应该成为学生积极发言的平台,给学生一个能够接纳他们想法的空间[3]。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作品还是学生提出的想法,教师都应该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与不同的学习水平给予相应的鼓励,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更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完成作品时,对每一个作品进行具体的点评鼓励,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有所得”,有意识地去参与到动手实践活动中去。通过这种鼓励式的教学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结:

为了使美术教学能更好的服务学生,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学的革新应该受到重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此来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为美术教学注入更多新鲜活力,从而推动美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品.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12):299.

[2]卿毅.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46.

[3]安玉梅.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17):129

论文作者:张齐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齐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