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殷先第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殷先第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密山158300)【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5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对照组共2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研究组共25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视力改善明显较优(P<0.05),治疗后12例视力> 1.0,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仅为8例;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分别为92%、80%,差异显著。结论: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疗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04-02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不断升高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临床对青光眼的治疗为手术治疗,但近年来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几率越来越高。由于青光眼和白内障的发病病因交叉,关系密切,仅采用抗青光眼治疗会导致晶状体混浊的加重,而膨胀晶状体又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生,所以单纯的治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经本文的探讨和分析结果显示,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因素主要为术前因素、术中因素和术后因素。术前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患有白内障,由于术前检查中未及时发现其伴有白内障的病因,在青光眼手术结束后其白内障的病情逐渐严重且明显。笔者为寻求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5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25例35眼,年龄(62.2±2.2)岁;女15例,男10例;最大者77岁,最小者40岁;青光眼类型属激素性者5例,闭角型15例,开角型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25例47眼,年龄(62.3±2.2)岁;女12例,男13例;最大者78岁,最小者41岁;青光眼类型属激素性者4例,闭角型15例,开角型6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排查,对其眼压先进行反复检测,观察其有无眼压过大的情况;再采用房角镜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检查,观察其青光眼的程度与类型,包括闭角型或开角型两种;之后对患者进行视野检验,同时进行眼底检查;之后对患者的整体眼部进行全面检查,利用眼部检查仪器,仔细观察其有无损伤的情况;再结合其临床症状、青光眼的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散瞳,给予表面麻醉,并开睑,巩膜隧道作一切口,呈直线型,角膜缘的后方约2mm处直至内侧1mm,将黏弹剂注入,撕囊及分离等操作同研究组,分离晶体核后使 用圆匙脱出,并将皮质抽净,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抽净前房戮弹剂后自闭切口,不给予缝合。研究组:术前给予患者验光、测视力、测量人工晶体度数、测眼压等检查,并给予左氧氟沙星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选择盐酸丙美卡因,浓度位5%,作表面麻醉,于10点位置,使用穿刺刀避开滤过泡作一角膜切口,于3点位置作一角膜缘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内,如患者伴虹膜粘连,则给予钝性分离;如患者瞳孔过小,对操作有影响,则于瞳孔缘,使用眼内剪作多个放射状切开,给予连续性环形撕囊;如溢出晶状体皮质,改为开罐式截囊,使用 乳酸钠林格氏液给予水分离和分层,囊袋内对晶状体核作超声乳化处理,吸皮质,并将人工晶体植入,水密角膜切口,无需缝合,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患眼。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视力,比较视力恢复及治疗效果。1.3 疗效标准 无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无变化,视力仍<0.3;好转: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基本改善,视力0.3-1.0;有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视力>1.0。治疗有效率 = 好转 + 有效。2 结果2.1两组视力改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视力改善明显较优(P<0.05),两组视力改善比较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 两组视力改善比较 组别 例数 <0.3 0.3-1.0 > 1.0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25 11 5 12 12 2 8 研究组 治疗前 治疗后 25 10 1 12 12 3 12 2.2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分别为96%、80%,差异显著。两组疗效见表2。表2 两组疗效对比 组别 有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12 8 5 80% 研究组 15 9 1 96% 3讨论由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部病理特征较为特殊,且存在解剖改变,故如果单纯采用青光眼手术治疗很可能由于手术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眼压的改变而导致房水成分和代谢的紊乱,患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白内障程度加重。文献报道,联合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手术简单且费用低廉的特点,对于同时合并有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者的疗效显著[1]。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直接危及患者眼健康,治疗时需考虑保护原滤过手术滤过泡,治疗难度大。研究显示[2],青光眼手术患者眼球结构变化,此时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操作空间较小,患眼耐受差,患眼创伤增加,术中角膜内皮屏障易破坏,引起角膜水肿,且角膜水化使角膜基质中有房水溢进,角膜内层最贴近房水的内皮细胞受到不可逆损伤,又因角膜内层内皮细胞属于非再生细胞,损伤后严重影响视力,因此,该手术术后患者患眼视力恢复不佳,疗效欠佳。在并发症方面,经超声乳化术治疗后,眼内压升高人数比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组稍高;角膜水肿人数略小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组,眼内炎、角膜内皮的损害两组都无明显差异;由于Ⅳ级以上晶状体核患者若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需要较大的频率,引起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则可以使用,比较方便,而且效果相近[3]。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对虹膜伤害轻,且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速,临床疗效理想。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晶状硬度高,体积相对较大,给予超声乳化时需提高超声能量,确保白内障有效震碎,然而,较高超声能量可灼伤角膜内皮细胞,术式选择有一定顾虑。现阶段,各种新型乳化设备不断更新及完善,能较完善的控制超声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促进效果,并减少组织伤害,保证治疗安全。在视力恢复方面,对照组恢复有效率80%,而研究组恢复有效率92%,后者较高,表明治疗有效、可靠。综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效果满意,临床需重视。参考文献:[1]姚科 ,吴仁杰 ,许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J].中华眼科杂志 ,2010,36(5):330-333.[2]吴金辉 ,付清 ,柳林 .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现状及争议问题 [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7,25(8):819-821.[3]罗光辉.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36-37.

论文作者:殷先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殷先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