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处理论文_苗慧,朴桂顺,艾恒玲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上皮高度病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处理方法。方法:本文开展分析的资料是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医院收入诊断以及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阳性),实施回顾分析,对30例患者开展随诊,分析其术后切缘阳性的处理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全子宫切除术及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总例数与再次宫颈锥切术例数、未行处理例数比较,P<0.05,展示数据之间比对和检验的统计学意义,患者的2年内复发合计率仅为3.33%。结论: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病理结果影响其术后处理方法的选取,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的患者常选取全子宫切除。

关键词:宫颈上皮;高度病变;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于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本医院收入诊断以及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阳性),分析宫颈上皮高度病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处理方法。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文实验分析的资料是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医院收入诊断以及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患者,30例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阳性(即病理检查呈现病变累及切缘、其切缘能够观察到病变或是病变刚刚累及切缘),实施回顾分析,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25岁,(42.16±3.05)岁是其年龄平均值。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是,CIN II级有1例,CIN III级有25例,浸润癌有4例,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与其家属都将知情同意书顺利签署,且得到医学伦理会盖章批准。

1.2 方法

术后第2个月对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开展1次随诊,对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分泌物情况、月经周期状况等进行了解,并对患者的宫颈修复状况进行检查。术后2年每隔3个月对患者开展1次随诊,主要对患者的宫颈液基薄层细胞进行检查,如果有需要则对患者开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相关检测,或开展阴道镜检查和活检。

1.3 指标观察

(1)观察以及分析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术后再处理方法。(2)观察以及分析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数据添加到统计学软件(SPSS 21.0版本)开展分析及检测,全子宫切除术例数、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例数、再次宫颈锥切术例数、未行处理例数表示为例数(n)或率(%)的形式,开展卡方检验,P<0.05,出现数据之间比对和检验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及研究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术后再处理方法

全子宫切除术及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总例数和再次宫颈锥切术例数、未行处理例数对比并分析,卡方=4.2857、19.2000,P=0.0384、0.0000<0.05,出现数据之间比对和检验的统计学意义。

表1 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术后再处理方法分析及

2.2 分析及研究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2年内复发合计率

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中,2年内出现复发的患者有1例,患者的病理诊断是CIN III级,2年内复发合计率是3.33%。

表2 30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2年内复发合计率分析及研究

3.讨论

目前,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检出概率逐渐提升,且呈现更加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宫颈锥切术是临床治疗宫颈上皮高度病变患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式,然而,部分患者行宫颈锥切术之后其切缘呈现阳性,对这些患者的术后再处理方法尚存在一定的争议[1-3]。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宫颈上皮高度病变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并不代表其存在病变残留,需要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其意愿,对其开展个体化治疗[4-5]。本文相关数据展示,全子宫切除术及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总例数与再次宫颈锥切术例数、未行处理例数比较,P<0.05,呈现数据之间比对和检验的统计学意义,患者的2年内复发合计率是3.33%。提示:锥切术后病理结果为CIN II级的患者多选取再次宫颈锥切术,CIN III级患者多选取全子宫切除术或再次宫颈锥切术,少数CIN III级患者不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浸润癌患者选取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复发情况并不太高。

综上所述,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病理结果对其术后处理方法的选取存在一定影响,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的患者倾向于选取全子宫切除。

参考文献:

[1] 李琳,詹阳,刘雨声等.宫颈锥切术中子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累及范围及锥切高度的判断[J].中国医药,2017,12(1):130-133.

[2] 陈忆,吴丹,李柱南等.宫颈液基细胞学和高危型HPV-DNA检查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切缘累及患者随访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7):1331-1334.

[3] 裴志飞,毕蕙.HSIL锥切术后切缘病理累及者病变持续存在相关因素分析——附200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7):848-852.

课题项目:2017年度牡丹江科技局科研课题---(Z2017s0048)

论文作者:苗慧,朴桂顺,艾恒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宫颈上皮高度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处理论文_苗慧,朴桂顺,艾恒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