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二四二医院 150060
【摘 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并研究纯收缩期高血压、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社区内老年高血压患者共90例,其中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30例,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30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气高血压患者30例,再选取血压正常的老年人30人作为对照组,对选取的老年人共120例进行血压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监测,采用24h的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对颈动脉进行超声波检查,整理检测结果,得出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监测结果可以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时期高血压患者在昼夜循环中血压变异性规律相同,而且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的颈动脉硬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人。结论:老年高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有联系,降低血管变异性能够有效的缓解颈动脉硬化的情况。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颈动脉硬化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and study in pure systolic hypertension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pur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Qishuang period hypertension variability and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 in.Methods:communi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90 cases,including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30 cases of pure diastolic hypertension patients,30 cases of doubl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patients,and then select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of old people and 30 people as control group,to the selection of old people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thickness of carotid artery endometrial monitoring,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by 24h,at the same time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n carotid artery,consolidation test results,obt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Results:through the monitoring results can be found that the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the same rule,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Key words:elderly hypertension;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carotid atherosclerosis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国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概率不断上升,根据科学研究,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40%,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发现病情后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积极的治疗,避免高血压进一步发展,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等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往往是由于身体的衰老导致体内血管出现增厚、粘连等现象,对血液的流动造成较大的阻碍,因此,在血液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形成高血压。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进行监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医学的角度上提出有效的措施降低血压变异性,避免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保持血压稳定,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内的老年人共120例,其中患有高血压病症的患者有90例,分别有纯收缩期高血压、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气高血压各30例,这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观测;有30名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数据的对照,从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120例老人中,其中男性有68人,女性有52人,最高年龄为89岁,最低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73.4±4.31)岁。120例老年人在被选中参加检测研究之前,均通过常规的身体检测,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严重性肝肾功能异常等病症,避免这些病症的存在会影响身体测量的参数,对对比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12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
对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0例对照组正常人进行血压的测量,由于影响人体血压测量值的因素很多,会受到身体状况、昼夜更替、情绪、食物中盐分等的影响,血压值的测量往往会偏高或者偏低,因此在进行血压值的测量时实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采用诊室测量或者家庭自测两种方式进行,诊室测量是将检测对象采用坐姿,休息五分钟,心情保持平静稳定时测量右上臂得到的血压值,在一天中的三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测量,减少时间变化对血压值的影响,连续测量三天后,将测得的数据计算平均值,得到的即为120例检测对象的血压值。也可以采用家庭自测的方式进行测量,大多数的老年人在进行血压自测量的时候会存在一些操作失误,影响测量值,因此,在进行测量之前,应该对全体检测对象进行家庭血压测量的培训,确定每一个人能够正确的操作测得血压值,在一天的四个时间段内共测量四次,连续测量七天,将测得结果进行平均得出家庭自测的血压值。测量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方法,使测量者采取头后仰卧位,采用专门的颈动脉超声波测探仪器,检测脖颈两侧的动脉,并且分段检查,是否存在硬化形成斑块的现象,读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颈动脉收缩末期内径值、颈动脉舒张末期内径值,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利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硬化值,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硬化值与对照组正常老年人相应的数值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A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两组间比较用 t 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 Duncan 检验。
2.结果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血压变异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老年人,根据纯收缩期高血压、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三组患者的血压测量值能够得出以下结论,三组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规律一致,变现为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白天血压变异大于夜间血压变异。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上述数值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值的对比规律与血压变异的变化规律一致,高血压患者的硬化值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值明显高于纯舒张期期高血压和收缩期舒张期双期高血压患者,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值与颈动脉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血压的长期升高会导致血管内壁细胞受损,继续发展会导致内皮细胞的脱落,与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累积形成附壁血栓,减少血管的内部空间,为血液的顺畅流动增加了较大的阻力,从而会继续加重高血压,甚至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等并发症,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经过本次研究数据可以而出血压变异值与颈动脉硬化斑块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在检测隐性高血压的早期诊断中,提供了参考数据,可以通过测量血压值以及颈动脉硬化值来判定是否患高血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机,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隐性高血压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在患病前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这对隐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检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并且隐性高血压得不到及早的发现和治疗,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严重会导致老年人的心血管死亡率上升。通过血压变异性和颈动脉硬化值之间的关联,可以简单的通过家庭自测血压值以及颈动脉硬化值等数据轻松的诊断是否患有隐性高血压,在发病的早期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患者在诊室测量血压值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心境的变化引起血压值的改变,对诊断高血压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推广家庭自测血压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注意对家庭自测血压值时常见的误操作进行培训,保证老年人在自己测量血压值时能够正确操作,得到准确的血压值。通过血压值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检测,准确预测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综上所述,为了保障社区内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早发现高血压病情,要积极促进家庭自测血压行动的落实,宣传讲解自测血压的操作步骤以及重要性,减少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燕,王梦琳,高旭光,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06-1209.
[2]董艳娟,张春驰,周冬翠,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4):1-3.
[3]傅卫红,汤洪,杨瑜莹,等.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与老年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2):215-7.
论文作者:李浦媛,高旭东,马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血压论文; 高血压论文; 变异性论文; 测量论文; 颈动脉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老年人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