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及复杂化,多塔楼建筑结构形式由于具有抗震性能强、容积率高等优点,可以将建筑功能充分发挥,因此,大底盘多塔结构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某改造项目为例,根据大底盘地下室结构所存在的施工条件,论述结构设计要点,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底盘;地下室;结构设计
前言
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和传统建筑比较,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在地下室的整体连通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及技术问题也比较多,如抗浮、抗震、抗裂、地下室沉降等问题,这就考验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的水平。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102675.2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83410.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9265.21平方米。该项目的地下室设计采用大底盘多塔地下室结构形式,将6#、9# 高层住宅与 14# 地下车库相连(见图 1),3#、4# 高层住宅与15# 地下车库相连,各楼的嵌固端设置在地下室车库顶板处。
图1 结构整体模型简图
二、不均匀沉降设计策略
(一)常见设计策略
不均匀沉降问题在大底盘多塔地下室结构设计中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种技术问题一般都是采取以下设计策略来控制:①在主楼与地下室大底盘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在主楼封顶完成大部分沉降,再进行后浇带施工便可规避沉降不均;②沉降缝。也可在地下室大底盘与高层建筑之间设置沉降缝,避免相互之间造成影响,保证各部分沉降的自由性,尽最大程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③端承桩。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中,多会设置端承桩来控制不均匀沉降,即是指在稳定的砂卵石或岩层上设置桩端,从而保证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降。
(二)实例分析
该工程具有几个特点:①塔楼高度较高,位置、层数繁多,要求地基能承受极大的负载能力;②大底盘高度较低,位置、层数较少,对地基要求的承受负载能力较小。大底盘与塔楼结合,由于其特点不同,容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对于本次设计中面临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采取如下设计策略加以控制优化,利用工程相关图纸、设计参数等对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量进行合理计算(计算时注意考虑基坑开挖后坑底的土反弹量与基础的补偿作用),根据计算结果制定解决措施。譬如:“抗”或“放,“抗”是在施工过程中后续增加钢筋进行加强,来有效地提高建筑抗剪力,防止不均匀沉降产生的不利后果。“放”是指在高层住宅楼周围设置沉降后浇带,观察主楼与地下室的沉降值与沉降差,待主楼封顶完成大部分沉降后再对沉降后浇带实行封闭策略,此方法中,只需增加少量的钢筋。
三、抗浮设计策略
(一)常见设计策略
对于大底盘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常见的抗浮问题,通常会采用设置抗浮桩、提高基坑坑底标高、设置宽扁梁楼盖等设计策略予以解决。(1)若对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工程所在地水文地质情况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并经过科学、精确的计算,便可采用抗浮桩设计策略。(2)若是工程施工条件允许,可以尽量提高基坑坑底的标高,从而起到降低水浮力的作用。在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底板形式有平板式筏板与梁板式筏板两种,在基顶标高相同的情况下,梁板式筏板的基础埋深要大于平板式筏板,水浮力也相应较高,所以可优先选择平板式筏板基础。(3)通常情况下,宽扁梁楼盖的高度约为跨度1/16 ~ 1/22,结合大跨度厚板结构,便能取消次梁,如此便能利用宽扁梁楼盖来降低地下结构层高,最终起到降低水浮力的目的。
(二)实例分析
本次工程中,地下水位高水位埋深为0.50米,属于较高水位,在综合考虑到降低水浮力、抗沉降等诸多因素后,决定选择增加顶板压重 + 设置抗浮桩的设计策略。即指在实际施工中,配合绿化工程以增加顶板的覆土,同时针对抗浮不足部分设置抗浮桩。
四、抗震设计策略
(一)工程抗震计算依据
本工程为大底盘地下室多塔建筑,地下室的合理设计对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对大底盘地下室结构的构件进行一些加强的构造措施。在进行抗震计算分析时,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离散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较不利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整体模型就是将各塔楼和大底盘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计算分析,离散模型就是切分大底盘,将各个塔分成完全独立的单塔结构分别计算分析。
本工程主体结构的小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弹性整体计算分析,我们采用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SATWE(软件由中国建筑学研究院工程部所编制)进行分析。基本假定及主要参数的取值如下所示:1)基于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考虑;控制振型数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共采用24个振型组合。2)层间位移、层侧向刚度比和位移比的计算,是采用刚性楼板的假定。3)主要参数取值如下:需考虑到偶然偏心;本次工程中周期折减系数取0.95;中梁刚度增大系数取2.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7。4)地下室的约束考虑:本次工程共有1层地下室,深约6.2米,考虑到地下室对上部塔楼的影响,在整体计算时需要输入地下室相关参数。
(二)静力计算结果
1.自振周期及第一扭转平动周期比:图表中相关数据的分析可见,以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与以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两者间比值≤0.9,这一比值,是能够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中第3.4.5条对于自振周期及第一扭转平动周期比的相关要求。6#、9# 楼单塔模型自振周期及周期比分别见表1,各控制参数见表2所示。
2.在本工程中,刚重比大于1.4且大于2.7,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中第5.4.4条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不需要考虑重力二阶效应作用。
五、抗裂设计
本次大底盘地下室工程的长度为113米,在实际施工中超长构件很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因此还需提高对超长构件裂缝问题的重视,保证构件的抗裂性能良好。在本大底盘地下室工程中,我们为了有效提高地下室超长构件的抗裂性能,主要是采取了如下几点设计策略:其一,合理加强梁板的纵向钢筋,进而使钢筋的配筋量得到加大,促进抗裂效果;其二,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时,在浇筑混凝土环节添加微膨胀剂,以此来补偿砼收缩,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其三,在地下室砼板、外墙部位设置后浇带,以此减少裂缝;其四,在未设置或无法设置后浇带的超长构件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以保证构件的抗裂性能。
六、结束语
大底盘地下室要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合理的选择计算模型,正确地计算多塔结构的受力是设计的关键。做到对地下室裂缝的控制、抗浮问题的优化设计,更好地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基础设计要根据上部结构特点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力学计算的简便,还需考虑到基础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总之,大底盘地下室所涉及的问题较多,设计人员在把握总体方案的同时,逐步完善细节上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穆立俊 . 对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析 [J]. 中国房地产业,2012.
[2]易美英.某广场大底盘多塔结构分析[J].建筑结构,2015(6):41-45.
[3]孙福萍.大底盘多塔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12):47~50.
[4]陈冬萍.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广西水利水电,2010(4):59~61+71.
[5]葛卫.大底盘地下室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江苏建筑,2014(4):90~91+93.
论文作者:张巧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地下室论文; 底盘论文; 塔楼论文; 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策略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