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海阳市郭城镇第二小学 张丽
做班主任之初,我认为管理好一个班级主要靠“严”和“勤”。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慢慢地发现这两条“法宝”并没有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称心如意,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做得很累,而学生却并不领我的情。经过学习先进理论和反思总结经验后,我终于体悟到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用“心”。
一、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具有影响的全面性和持久性、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等特点,既崇高光荣,又十分艰苦。没有责任心的话,就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责任心是优秀班主任共同的素质之一。
第一,责任心要求班主任必须热爱工作、具有敬业精神。班主任应在业务素质方面不断学习进取,一方面班主任要不断研究学生,学习班级管理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素质;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上好课,让学生从内心里相信老师、佩服老师。 班主任这样以身作则,会为学生做好模范和榜样。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榜样所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班主任所树立的生动的形象要比抽象的理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有说服力,更能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责任心要求班主任对班级的各种事情要热心、对班级的各种活动要认真负责。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自主地意识到自己对班级的责任,都会凭借隐藏在内心的责任意识尽职尽责。不要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对班级的事情无所谓,而要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像父母一般的认真、在乎和负责,这样会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也会潜移默化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自觉地与班主任站在一起,积极组织和参加班级各种活动。
二、爱心
李镇西老师曾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就是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要有爱心,因为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第一,爱学生就要多表扬学生。人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赞美,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更要学会表扬学生,一定不要吝啬赞美之辞。人与人之间的天赋以及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在所有方面都达到最好的等级,我们更不能仅凭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当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每每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时,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多么期盼也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啊!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应得到班主任的关爱和表扬,也许班主任不经意的一抹信任的微笑、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点头,都会让学生信心倍增!只要班主任平时多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班主任应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帮助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树立自信、完善人格,也许明天他们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里的精英,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喜欢别人尊重自己,喜欢与尊重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任何地方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班主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用羞辱性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讨厌班主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有厌学情绪,如果师生之间出现了感情上的相悖,那么班主任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利。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当学生有了成绩时,总是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一般都害怕老师的批评,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批评中贯穿“爱”、在教育中体现“情”,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明之以纪”,同时也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想帮助他,从而使他们愿意倾心于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与帮助。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尊重赢得学生的尊重、用自己的爱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间情感的桥梁,才能使班集体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三、细心
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有细心。班主任不仅要善于细心了解掌握学生的信息和班级的状况,细心发现问题,还要善于细心处理问题,细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一,细心发现问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做一个细心的观众和听众,从中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应该与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班级的总体风气和个别问题;班主任平时要仔细观察班级情况,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及时接收和处理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调查研究,勤向科任老师了解,勤同学生家长联系,从而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第二,细心处理问题。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一定要细心调查研究背景、分析原因,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直接给学生“判死刑”。班主任应该详细、认真、全面地了解问题,仔细分析问题,不让任何问题的蛛丝马迹逃过自己的眼睛;处理问题时更要细致,不能急躁、简单、粗枝大叶、甚至粗暴,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风细雨般的爱,让学生从心里感激老师、信服老师。
四、耐心
教育学生离不开耐心。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更需要有耐心,耐心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润滑剂,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老师的耐心弥足珍贵,尤其是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耐心。
第一,教育引导学生时,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班主任,更要耐心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学生重复错误时,要耐心地理解宽容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甚至重复错误时,我们首先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然后再教育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对学生的所作所为不要求全责备,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予学生宽容和耐心的教育,一方面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对学生要不厌弃、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用宽容和耐心化解学生的焦虑,学生一定会逐渐进步。
论文作者: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班级论文; 细心论文; 耐心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