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论文_柳杰钊

福建师范大学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目的:对征集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进行随机分组,单一组72例进行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联合组72例患者进行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扩大推广应用。

关键词:正畸;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临床方法;临床效果

先天性缺牙主要由于牙胚胎发育障碍导致,一般根据患者的缺牙眼中程度及是否伴有全身性症状进行分类,分为缺牙症、少牙症、无牙症[1]。无论哪种先天性缺牙症,对患者的咀嚼功能、发音等均有不利影响[2]。目前,关于先天性缺牙主要采取口腔修复治疗和正畸疗法,而单一疗法未达到理想效果。有学者指出,将此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为证明其真实性,将本院收治的14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对比实验,以此验证其治疗效果,详细内容见下文。

1.方法与资料

1.1 患者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4例患者先天性缺牙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经确认属于先天性缺牙,通过均衡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每组各有患者72例。其中联合组患者男38例,女34例,年龄16~38岁,平均28.53±3.24岁,单一组患者男37例,女37例,年龄17~38岁,平均28.49±3.36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进行研究。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输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进行牙齿面形、牙周倾斜、牙齿错位及牙弓检查,拍好X光片,牙齿清洁消毒。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口腔修复治疗,其具体内容为:观察患者缺失牙位置、数目,分析其牙周情况,根据相关数据,开始牙体预备,随后对患者进行暂时性冠桥,保护好患者基牙及牙龈后,确认患者义齿的种植位置及间隙,随后进行义齿佩戴,佩戴后运用正畸钳、反光镜、唇拉钩等工具,检查义齿与其它牙齿的密合度,通过牙线过牙间的阻力情况判断邻接情况,若存在阻力则进行相应调整。

联合组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与单一组相同,其正畸治疗方法具体为:通过已有X光片对患者获取患者的牙齿模型信息、头颅信息、侧位片信息,确定其缺牙位置及缺牙颗数,随后使用固定矫治器开始正畸治疗,正畸时,保持患者上下齿整齐,将倾斜、错位的牙齿矫正,对基牙、磨牙、尖牙的位置关系作出合理调整。

1.3 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主要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其治疗效果分为4级:显效、有效、无效,其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牙齿美观、咀嚼功能与正常牙齿无差别,发音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感;显效:患者牙齿基本齐全、无明显残缺、咀嚼功能明显改善、发音基本恢复,偶尔有不适感;无效:患者义齿不稳固或脱落,无法进行咀嚼,伴有不适感。治疗总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n和%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单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详细数据信息见表1。

3.讨论

先天性缺牙多发在患者的上颌侧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等部位,其病因较为复杂,普遍认为发病与环境、遗传有关。其主要危害有:破坏牙列完成性、牙槽骨萎缩、咀嚼功能减退、食物嵌塞、其它正常牙齿脱落[3]。此类疾病最直观的影响是在患者的外貌美观、语言发音、咀嚼功能上,对其生活质量有不可忽视的影响[4]。

口腔修复治疗又俗称镶牙,是最直接治疗缺牙的治疗方法,对于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不过,由于部分患者在缺牙同时,牙齿存有错位、倾斜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美观,若仅仅只进行单一口腔修复,其牙齿整体美观情况依旧未得到改善。而正畸作为针对患者牙齿生长错位、倾斜的矫正手段,可直接改善患者牙齿排列不规则,牙齿错位引起的发音不准等情况[5]。将此两种治疗方法结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临床方法是通过对患者的牙齿缺失位置、颗数进行准确判断,制定相关口腔修复方案,通过对患者的牙齿进行矫正,再对患者缺牙进行修复,从而使患者的牙齿处于稳定、美观,功能正常的状态。在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研究结果与此前付汉斌[6]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可有效提高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军凯, 张继军.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美容, 2018, 8(3):44-46.

[2]卢成焱.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3):118-120.

[3]王姬.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8, v.18(67):88.

[4]李晓捷. 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28):56-57.

[5]王方园. 口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先天缺牙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27):81-82.

[6]付汉斌. 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 45(3):52-54.

论文作者:柳杰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论文_柳杰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