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经济关系下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_国际经济论文

新国际经济关系下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_国际经济论文

新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经营战略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正在向多极化格局转换。新的国际经济关系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如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决定其国际营销的成败。

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美国一向居于主导地位。无论在生产、贸易、金融和资本输出方面,美国都较其他任何国家拥有绝对优势。在这一时期里,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跨国公司的营销活动中,也处于绝对的竞争优势。

然而,到了70年代,在国际经济关系的各领域,美国的地位与优势都明显下降。而日本、西欧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某些方面,如金融、出口贸易、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都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有所超过。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同美国的跨国公司为争夺世界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例如,日本的丰田、索尼等大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壮大,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因此,可以说,从7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取代了战后以来美国为中心的格局。

这种三极格局一直维持到80年代末期,才逐渐发生变化。美国单独充当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已不复存在,日本和西欧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在缩小。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日本和西欧为了在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中获得主动地位,纷纷做出战略选择,以所在区域的集团化方式加强自身实力,同经济对手相抗衡。1993年1月1日,欧共体宣布,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同年12月14日,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宣布,“欧洲经济区条约”于1994年1月1日生效,新的欧洲经济区成为有17个国家组成、人口达3.8亿的世界最大市场。在这个统一大市场中,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实现自由流动。

美国当然不甘失去自己的经济优势,199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使该区域内拥有3.7亿人口和6.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其经济实力与欧洲经济区相当。而且,拉美一些国家也表示希望加入这个贸易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很有可能扩大到整个美洲大陆。

面对欧美集团化和地区保护主义的加强,相形之下,日本则未能于其所在的东亚地区建立像西欧和北美那样区域性集团。80年代中期,日本便提出了实质上要建立以自己为首的东亚或西太平洋经济集团,即所谓的“雁行模式”,遭到对其一贯存有戒心的东南亚国家的指责。但日本在经济战略上并未放弃这一模式,而且加快向这一地区的经济扩张。据统计,日本向东亚的直接投资1980年仅为11.8亿美元,到了1989年和1990年则分别为82.3亿美元和70.54亿美元。由于东亚及整个亚太地区的情况复杂,在今后短期内尚难以形成像西欧和北美那样的统一市场,但在一些局部地区内首先建立“次经济区域合作区”则是可能的,而且,有的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无论如何,日本在这一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90年代的国际经济基本格局发生变化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的提高。

同西方经济连年处于经济衰退、难以自拔的情形相比较,亚洲的“四小”、东盟、中国、印度、越南,以及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阿根廷、智利等,经济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且这些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1993年11月的西雅图会议和1994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的亚太经合会议对促进亚太地区的全面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7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东盟会议上,东盟一致同意吸纳越南在准备就绪时加入东盟。可以相信,东盟成员国将会扩大到印支三国及缅甸等整个东南亚地区。

国际经济关系进入90年代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随着冷战的结束,东西方经济联系迅速改善。现在,由于欧共体经济不景气,西欧各国纷纷加强面对东欧各国的出口与直接投资。欧共体已正式邀请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政治和经济条件准备就绪时加入欧共体,几乎所有的东欧国家都享有欧共体的贸易优惠。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进入90年代的今天,虽然美国、日本、西欧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仍居主导地位,但由三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增大。这一点,从世界资金的流向亦可见一斑。据美国《幸福》杂志报道,从80年代末至今,在全球投资中,增长速度快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分额。1991年,约有39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1992年上升到500亿美元。其中,中国是接受投资的主要国家,墨西哥和阿根廷等经济增长势头稍弱的国家也有大量资金流入①。

二、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

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对于从事国际营销活动的各国国际企业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趋势,使跨国企业有更大的机遇,在全球范围和更多的领域从事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市场竞争极其激烈,跨国企业不仅面临来自同行竞争对手压力,还面临一些区域集团和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抵制。因此,如何迎接新环境下的严峻挑战,是企业能否取得国际营销成功、做到适者生存的关键。

近几年,世界经济在低速、不景气中发展,而与此相对应,世界贸易却以较快速度增长,其原因固然有诸如西方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但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即近几年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给世界经济与世界贸易注入了活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3年7月发表的《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和国际一体化生产》公布,目前全球已有3.7万家跨国公司,17万家子公司。1992年,这些公司在海外的直接投资额达2万亿美元,销售额约5.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全世界货物和劳务出口总额,约为4万亿美元,其中1/3是由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间的内部交易完成的。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已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那么,在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中,跨国公司究竟做出了哪些适应性的战略调整呢?

(一)建立全球性经营网络

在世界经济日益趋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以条条形式不断冲破国家的块块限制,朝着“无国籍”的全球公司发展。它们从全球的角度,发展自己的业务,而不仅仅是顾忌跨国公司母国的经济利益。然而,也正是跨国公司将其国际营销活动扩展到全世界,打破了各国国民经济的相对统一,才促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依赖性更强。

在新的国际环境中,跨国公司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最大利润,已不满足于在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从事经济活动,而是把世界经济舞台作为整体加以通盘考虑,在世界各地进行投资、生产和贸易,组织公司内部与外部的国际分工。建立全球性经营网络,就是跨国公司将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生产据点结成网络,采购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及产品的零部件,到生产效益最好的地方组织生产和加工,最后将制成品运往最为需要的国家和地区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为了适应这种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与变化,在跨国公司内部,正在形成多层次的网络关系,如母公司、国外子公司的权限与职能各个子公司间的分配方式、特许权方式或类似的合同性联系方式,等等。而所有这些网络又都是依靠跨国公司建立的全球性信息网络发挥其效能的。

由于有了这种多层次的经营网络,跨国公司可以不拘泥于国界的限制,把整个世界视为自己的生产车间与销售市场。而跨国公司具有战略眼光的经营决策人员,总是要在全球网络中确定如何有效地利用人才、技术、资本与自然资源,努力降低成本,力争以最低价格向市场提供最优商品,从而占领市场。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的转变,许多领域,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方面,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必将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以飞机制造业为例,据西方新闻媒体报道,到2010年,飞机也许由三个大洲的技术人员设计,零部件在8个国家中制造,届时这种产品很难说是具体某一国家生产,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产品。

跨国公司在全力推进它们的全球化战略的时候,正在转变以往偏重于在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策略,不断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重。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和拉美国家受到许多西方跨国公司的青睐。促成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活跃,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西方跨国公司看重这些国家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的广阔市场,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结构。过去,西方一些大企业为了优化自身的内部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经常将劳动力及原材料占总成本比较高的商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区位优势正在逐渐弱化,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缩小。因此,西方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愈来愈注重其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投资领域也开始向高新技术行业延伸。例如西方的IBM、西门子、波音等大公司纷纷到中国、“四小”、东盟等亚洲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投资建厂。而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反过来使东道国能够消化和吸收世界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另外,由于东西方冷战的结束,跨国公司掀起了向东欧“转型”国家投资的浪潮。东欧剧变时,在这里注册的外资企业仅有200家,到1991年1月1日达到14700家,1992年1月1日3300家,到1992年7月1日已达4800家,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20亿美元②。其中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公司占东欧外资企业总数的2/3以上。

(二)大力推动海外企业的“当地化”

这是跨国公司在新的国际经济关系环境中调整经营战略的又一新动向。这里所说的“当地化”,是指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与经营活动中,缩小与当地的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淡化企业的本国色彩,在人员、资金及产品的零部件来源上,均实行当地化策略,使之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

目前,跨国公司的海外企业当地化已成为趋势。这种趋势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而日益加强,近年来,世界上的许多跨国公司都把选用和培养当地人员列入海外企业的发展计划之中,向当地人员传授具体的生产、管理方法,逐步实现利用当地人员管理当地企业,从而更有效地在东道国及其周边国家进行营销活动。同时,为了避免贸易摩擦,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尽量减少由母国输出原材料和产品零部件的比例,提高当地的国产化比例。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按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严格的产地规定,只有包含62.5%以上的北美部件的汽车才有资格享受免税待遇。这一规定对于北美区域的外资企业来说,尤其是日本汽车公司开放的企业,不啻是个警告与打击。因此,这些企业为了能够在北美市场中立足,不断提高汽车的当地化程度。以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它们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汽车工厂,向母公司上交利润和在当地购买汽车零件,而其中本田是在美国经营时间最长,并被认为是最美国化的一家,如今美国造的本田汽车已成为美国市场上畅销车之一。由于在美日贸易逆差中有很大的部分是来自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方面的,故此日本公司在美国汽车生产的当地化程度,是美日双方都极为关注的敏感问题。

同样,美国和日本的许多大公司在打入欧共体市场时也大力推行当地化策略,以绕开欧共体所设置的贸易壁垒。自80年代末起,欧共体一直坚定不移地征收反倾销税,并对日本和韩国的半导体存储芯片规定最低价格,有的欧共体成员国还征收芯片的14%的进口关税,这样,促使富士通公司、日立公司、三菱公司等在欧共体贸易壁垒内开设企业。东芝电器欧洲公司1991年春季在德国北部的工厂开始组装特种用途的集成电路,富士通公司则在英国投资6.1亿美元的投资,以期进一步占领欧洲的半导体市场。

对于引入外资的东道国来说,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在本国使用它们的先进技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于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加快国内经济发展,是大有益处的。然而,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和外国企业的当地化,对本国企业的冲击,尤其是对那些竞争能力弱的本地企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因此,如何坚持优胜劣汰的经济法则、维护公平竞争,又要适当保护本国企业、避免本国经济出现剧烈波动,是各国政府和区域集团组织都十分重视的课题。

无论如何,随着世界的经济日益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生产工厂和实验室,并与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融合起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东道国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外资企业的长处,抑制和削减外资企业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因素,才能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狭隘的保护主义做法已不合时宜。

(三)跨国兼并与广泛缔结国际性战略联盟

80年代以来,跨国兼并浪潮席卷西方世界,跨国公司以收购或合并外国企业的方式,直接渗入和扩大海外市场。在这种兼并浪潮中,日本的一些大公司最为活跃。日本公司依靠雄厚的资金储备对外大举投资,到了80年代末期这种海外兼并活动达到高潮。除日本外,美国与西欧的一些公司也频繁地从事国际兼并活动。

跨国公司缔结国际性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国际竞争形式。同跨国兼并一样,战略联盟改变了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此种异国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作,可以达到彼此各方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利益共享。其特点是结合形式灵活、合作范围广泛。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行业分布,大多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行业的福特与马自达的联合、奔驰与三菱的联合,电子行业的IBM、东芝和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发256兆位高级芯片,以及NEC与AT&T公司、惠普与三星,不胜枚举。这些联盟使原来互为敌手的竞争者转化为共担风险、合资开发的合作者。

无论是跨国兼并,或是国际性战略联盟,都是跨国公司在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实施战略调整的结果。随着世界经济日趋集团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环境更加严峻。如果企业不适时调整经营战略,而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就难以打开经营局面,甚至会被竞争对手所吞并。战后的美国许多企业,由于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垄断优势,不思变革,新产品的开发受到忽视,结果被奋起直追的日本企业打破垄断,日本产品充斥美国市场。直到进入90年代,美国的一些跨国公司调整战略,大刀阔斧地改革,才开始扭转了同日本企业竞争中的被动地位。

总之,目前的跨国公司战略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又推动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演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三、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为跨国经营的试点,从此,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步伐逐年加快。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中化、中信、首钢、华润等,已发展成为集多行业经营于一体、投资遍布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型企业。以首钢为例,其投资领域涉及钢铁、机械、电子、矿业、航运、建筑、金融等10多个行业,目前在国内拥有158家大中型厂矿,国外拥有20多个经营实体。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跨国经营尚属初级阶段,投资规模与国际营销经验,同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还不可同日而语。那么,究竟如何尽快使我国的跨国经营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呢?这是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都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与跨国经营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当属韩国,三星、现代、大宇、双龙等企业集团则是这种成就的代表。自1984年以来,三星集团连年列入世界500家大企业之列,而该集团的目标是要在2000年前,将其销售总额提高到2000亿美元,跃入世界前10名大企业之列。除韩国外,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在积极推动跨国经营的发展。同西方跨国公司相比,这种国家和地区从事跨国经营的过程和规模与我们的差距相对较小,其经验更值得我们加以借鉴与学习。

1.向多元化的跨国经营方向发展。我国的海外企业分布虽广,但因投资动机多以获取短期效益为主。故此缺乏全球竞争意识,企业相对集中于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则是:以长期占领和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为目标,积极向投资环境适宜并拥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先进国家投资建厂。我国的某些行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而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则可以依次序发展跨国经营,先向区域后向国际发展,重点目标市场可以选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

2.努力向“当地化”方向发展。由于我国的海外企业多为母公司的附属公司,缺乏必要的经营自主权,难以由当地向外扩张,建立区域性和全球性经营网络。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母公司要适当放权,给海外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除重大决策外,一般经营事务可由其自主解决。母公司的职责就是要帮助海外企业疏通国内外各种关系,积极促进海外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逐步建立全球性网络。另一方面,要大胆启用当地人担负企业管理工作。台湾松下电器公司70年代末已发展成3000多人的企业,然而除仅有的10名日本人外,企业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台湾人,公司经营十分出色。当然,推行当地化,大力启用当地人管理企业,首先要求母公司也要有一支拥有各方面人才的能胜任跨国经营的队伍。这也是提高我国跨国经营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

3.国家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创造更有利的环境。虽然政府越来越鼓励企业走向企业走向世界、从事跨国经营,但由于缺乏必要法律、法规,行政干预过多,束缚了企业向海外投资的手脚。现在迫切需要国家对企业跨国经营加强引导扶植和管理,以法律形式保障企业的权利与收益。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放手经营,使一些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型国际企业尽快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这一点,新加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近两年来,新加坡掀起了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热潮。其中政府起着扶植作用和服务作用。所谓扶植作用是指在相应的法律范围内,政府向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资金援助;而服务作用是指政府机构向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各种帮助,如经济咨询、为企业搭桥等。所有这些,为新加坡企业向海外投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注释:

①〔美〕《幸福》1994年7月25日。

②《国际贸易译丛》1994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新国际经济关系下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_国际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