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32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家敏[1](2021)在《消渴散瘀汤联合577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消渴散瘀汤联合577nm激光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DR的有效治疗,寻求从中西医结合方面治疗DR,以提高DR的整体疗效。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眼科会诊及住院的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分期为Ⅲ~Ⅴ期的DR患者,共3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眼。对照组予577nm激光光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消渴散瘀汤加减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荧光渗漏、遮蔽等情况,眼底照相检查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及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DR分期、BCVA、CMT、中医证候评分方面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37、0.738、0.796、0.398、0.669、0.797)。其中,对照组年龄(61.39±8.89)岁;BCVA(0.33±0.18);CMT(329.44±105.82)μm;中医证候评分(27.11±2.56)分。实验组年龄(60.72±10.36)岁;BCVA(0.38±0.16);CMT(345.22±113.31)μm;中医证候评分(26.89±2.59)分。2.治疗后BCVA比较:对照组治疗后BCVA(0.45±0.23)较治疗前(0.33±0.18)提高(Z=-3.106,P=0.002,n=18);实验组治疗后BCVA(0.58±0.15)较治疗前(0.38±0.16)提高(Z=-3.764,P=0.000,n=18);实验组治疗后的BCVA优于对照组(Z=-1.994,P=0.046)。3.治疗后CMT比较:对照组治疗后CMT(237.56±53.76)μm较治疗前(329.44±105.82)μm改善(Z=-3.724,P=0.000,n=18);实验组治疗后CMT(211.17±35.23)μm较治疗前(345.22±113.31)μm改善(Z=-3.636,P=0.000,n=18);实验组治疗后的CMT优于对照组(Z=-2.010,P=0.044)。4.治疗后FFA比较:实验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72.2%;实验组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荧光渗漏及遮蔽情况优于对照组(Z=-2.018,P=0.04)。5.治疗后眼底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比较:实验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88.9%;实验组眼底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Z=-2.201,P=0.028)。6.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15.28±1.96)分较治疗前(27.11±2.56)分好转(Z=-3.734,P=0.000,n=18);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11.83±2.64)分较治疗前(26.89±2.59)分好转(Z=-3.733,P=0.000,n=18);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Z=-3.535,P=0.000)。7.中医疗效比较:实验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7.8%,两组DR患者治疗后均有效;实验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Z=-2.147,P=0.032)。结论:577nm激光治疗DR,和消渴散瘀汤联合577nm激光治疗DR相比较,中药联合激光更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少视网膜水肿,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总结出消渴散瘀汤能够在577nm激光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DR的基础上增加治疗效果,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王运泽[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文中提出目 的:检索收集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文献,对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进行了分析,统计出临床实际用药过程中的高频药物的用药频率、药类、药味、药性、归经、聚类等,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中药数据支撑。资料与方法:1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从1994年5月至2020年9月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文献。2将纳入的文献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出相应中药建立数据库。3运用Exce12010、R4.0.3软件统计数据库中各药物的用药频数和频率,分析高频用药的性味、归经、用药类别、聚类、用药关联性等内容。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5篇中,总结得出中药149味,总频次1126次,平均频次7.52次,前40味药物的使用频次均大于7.52。黄芪在在所有高频用药中共统计出62次,占总中药复方的56.36%,其出现频数为最高,在总频次中占5.51%,频数依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生地、丹参、当归、葛根、三七、山药、茯苓等药。将涉及的149味中药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药性方面所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寒性,按顺序依次是寒、温、微寒、平、微温、凉。在归经方面,统计得到频率最高的是肝经,按顺序分别是肝、肾、心、肺、脾、胃经,这些归经药物各自出现的频次均高于200次。药类的统计结果显示,频率最高的是补气药,之后分别是活血化瘀药、清热凉血药、补阴药。在药味上,统计结果显示频率最高的药味是甘味药,依照由高到低次序分别是甘、苦、辛、咸、酸、涩、淡、微苦。总结得出聚类方4组,中药药对32组,分析用药组合,得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结论: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应用上常用药分别是黄芪、生地、丹参、当归、葛根、三七、山药、茯苓、枸杞子、赤芍。2药性方面寒性最多,药味方面主要为甘、苦、辛,药类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凉血药为主,在归经方面,肝、肾、心经为主要药物归经。3在临床上,以补气养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治法。
范文娜[3](2021)在《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s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经健脾化浊方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3+PRN治疗后1年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PCV患者55例(57眼)分为对照组27例(28眼)和给药组28例(29眼),患者基线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彩色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在确诊为PCV后即予1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包括康柏西普、雷珠单抗、阿柏西普)治疗,间隔1个月,再予1次相同治疗,共进行3次治疗,随后按需治疗(3+PRN),给药组确诊后同时采用健脾化浊方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息肉完全消退、视网膜下大出血、疾病活动性及注射次数。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CMT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4wk的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wk、24wk、48wk的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好于治疗前。两组间的BCVA在治疗后4wk、12wk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24wk、48w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好于对照组。给药组和对照组CMT在治疗后4wk、12wk、24wk、48wk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于治疗前。两组间的CMT在治疗后4wk、12wk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wk、48wk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组小于对照组。治疗后24wk、48wk,给药组息肉完全消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wk、28wk、36wk、40wk、44wk、48wk,给药组疾病活动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wk、16wk、20wk、32wk,两组间疾病活动性患者比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n=28)有3眼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视网膜下出血面积≥4个视盘面积,给药组(n=29)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视网膜下出血面积≥个4视盘面积。48wk内,给药组的注射次数低于对照组(对照组:6.32±1.517次,给药组:5.14±1.12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第三、四次平均注射间隔时间比较(对照组:61.48±39.906天,给药组:84.35±38.23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短于给药组。研究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BCVA改善更有效,CMT减少的数值更高,无疾病活动性的患者比例更高,注射次数更少,但在视网膜下大出血及消退息肉方面两组间无差异。自拟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方案是治疗PCV安全、有效、性价比高的,适合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蒋鹏飞,李怡琛,周亚莎,彭清华,陈向东[4](2018)在《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眼底出血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名称,是指发生在眼球后段球内组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1]。本病属中医学"云雾移睛""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病因多为外感六淫、心肝火旺、七情内郁、痰热伤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
任玥[5](2017)在《益气养阴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法参与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控制眼底出血的有效方法。临床资料与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气阴两虚型眼底出血的患者共计57例(69眼)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34眼)和治疗组29例(35眼)。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我院自制益气养阴的止血汤早晚温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眼底出血面积、黄斑OCT平均厚度、中医证候积分等项,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做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1.总体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一个月后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47%,治疗组为82.86%,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汤辅助治疗眼底出血疗效更佳。2.视力疗效:治疗一个月后两组视力均有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出血面积吸收:治疗一个月后两组出血面积均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4.黄斑OCT平均厚度:治疗一个月后两组黄斑OCT平均厚度均有所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改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6.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25%,治疗组有效率为82.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比较:治疗组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好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疗效观察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止血汤参与治疗气阴两虚型眼底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证明止血汤辅助眼底出血相关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总有效率高达82.86%。止血汤有助于眼底出血的吸收、水肿的吸收、视力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杜红彦[6](2014)在《李志英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视神经疾病学术经验总结》文中认为一、文献研究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了解视神经疾病研究现状基础上,推本溯源,掌握从《黄帝内经》到唐宋元明清时期及现代各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研究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方法和成果,为临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临床研究1.目的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李志英教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处方进行挖掘分析,系统总结导师对视神经疾病病因病机、诊治思路和用药策略的认识,学习和继承导师中、西医诊治视神经疾病的学术经验。2.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西医诊断、中医诊断、视力、视野、VEP等检查结果,生化学检测指标(血常规、血脂六项等),导师中药处方,西药用药、中药针剂等治疗,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导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挖掘分析。3.结果(1)视神经疾病隶属于中医学暴盲、视瞻昏渺和青盲等范畴,视神经炎的中医诊断以暴盲为主,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诊断以视瞻昏渺为主,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诊断以青盲为主。(2)导师认为气滞血瘀,玄府闭塞和气虚血瘀,玄府闭塞是视神经疾病的基本病机。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气滞血瘀,玄府闭塞为主,视神经萎缩以气虚血瘀,玄府闭塞为主。(3)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益气健脾、宣通玄府是导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基本治法。疏肝理气常用柴胡、枳壳;活血通络常选用桃仁、红花、三七、丹参等;益气健脾常用黄芪、党参;宣通玄府常用路路通、石菖蒲。(4)导师认为视神经炎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分期治疗,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康复期以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5)导师认为视神经萎缩的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在视神经疾病的起病初期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视神经萎缩的发生。(6)导师临证中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单纯辨证不能体现不同疾病间的病理特点,单纯辨病不能体现不同体质患者之间的病机差别。4.结论李志英教授认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玄府闭塞是视神经疾病的基本病机,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益气健脾、宣通玄府是治疗视神经疾病的基本治法,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证思路。在视神经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分期的不同采用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期间注重预防神经萎缩的发生。导师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视神经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我们去整理、继承、推广、应用。
饶其镗,李志金[7](2012)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中医证候改善及视力和眼底改变情况。结果显效19例(59.38%),有效10例(31.25%),无效3例(9.38%),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改善视力、降低致盲率效果明显。
孙化萍[8](2007)在《现代中西医结合眼底局部辨证 ——视网膜水肿和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1976年陆绵绵教授编着了我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眼科专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该书首次用中医眼科系统理论,对通过检眼镜所发现的眼底病局部表现进行辨证,将中医眼科宏观辩证和西医眼科微观辨病有机地结合。该辨证方法思路于1985年被写进高等医药院校《中医眼科学》教材,奠定了中医眼底辨证体系的基础,对中医眼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眼底检查设备日新月异,新的功能及结构检查及精确的量化指标为我们发展眼底辨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试图利用新的设备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医理论研究眼底病新的辨证体系。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近视性黄斑变性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告,2002年全世界患有视功能障碍人数超过16100万,其中约3700万为盲。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导致视力障碍和盲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眼病(即白内障、黄斑变性和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性眼病。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近视性黄斑变性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黄斑疾病因病变位于视觉最敏锐的黄斑这一特殊部位而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且后三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已成为目前眼科临床致盲的重要疾病。因以上疾病病理过程都与视网膜水肿和/或眼底新生血管有关,为此,我们拟从以上几种疾病入手,选用可以明确其发病程度和部位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试图从视网膜水肿、眼底新生血管等发生的部位及其程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使局部微观辨证与全身宏观辨证相结合,来研究眼底辨证新的指征,并为建立新的现代中西医结合眼底辩证体系提供新的思路,为统一成更加细致全面的眼底辨证体系而打下一定的基础。目的利用眼底病目前的检查手段,在总结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视网膜疾病的研究,来进一步发展眼底局部辨证体系的内涵,将新技术的引进变成推动中西医结合眼科发展的新动力。尽管造成视网膜疾病的因素复杂,病种繁多,但常常可产生相似的解剖病理损害,如多可产生出血、水肿、渗出、微血管瘤和新生血管等改变,其中以视网膜水肿和新生血管较为常见,且对视力的危害较大,因此本研究以通过检眼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查所见的视网膜水肿和眼底新生血管这两种局部病变为研究对象,进行局部微观表现与全身宏观表现相结合的整体辨证,总结出更加细致全面的辨证规律特点,以丰富当前中医眼科的辨证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辩证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西医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近视性黄斑变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伴有黄斑水肿或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Ⅲ期、Ⅳ期)且配合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患者104例,中医证候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侯部分(GB/T16751.2—1997)制定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进行直接眼底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记录患者全身症状、舌脉、视网膜水肿和眼底新生血管情况。根据患者的症状群进行中医症状、病位、证候排序分析,虚实证分析,眼底新生血管面积、部位分别与中医证型相联系进行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频数表,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新生血管级别与中医证型的关系Ridit分析。结果104例患者中男性60人,占56.92%,女性44人,占43.08%。1.90例眼底有水肿的患者中出现频率超过20%的症状依次是:神疲乏力、头晕、易感冒、耳鸣、失眠、自汗、健忘、大便稀溏、口燥咽干;64例眼底有新生血管的患者中出现频率超过20%的症状依次是: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头晕、易感冒、耳鸣、口燥咽干、脘腹胀满、大便稀溏、纳差、脱发、五心烦热、便秘、消谷善饥。2.眼底水肿患者中辨证证型属脾气虚者为54例,占60%;肾阴虚41例,占45.56%;心血虚29例,占32.22%;肾阳虚7例,占7.78%;气滞血瘀5例,占5.56%;湿热上泛3例,占3.33%;无证可辨者9例,占10%。3.眼底新生血管患者辨证证型中脾气虚45例,占70.31%,心血虚40例,占62.50%,肾阴虚32例,占50%,肾阳虚10例,占15.63%,气滞血瘀3例,占4.69%,舌脉瘀证10例,占15.63%,无证可辨2例,占3.13%。4.脾气虚和肾阳虚证患者的新生血管以Ⅲ级最多,Ⅰ级最少;而心血虚和肾阴虚证患者则相反。证属气虚、阳虚的患者中Ⅲ级新生血管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血虚、阴虚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视网膜新生血管患者证型较为复杂,其中所占比例超过20%的有脾气虚、心血虚、肾阴虚、肾阳虚和气滞血瘀等这五个证型,常可同时表现出两个相兼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患者证型则主要集中为脾气虚、心血虚和肾阴虚三型,其中尤以前两者为多。6.眼底水肿患者虚证73例,占81.11%,实证8例,占8.89%;新生血管患者虚证59例,占92.19%,实证3例,占4.69%。结论1.根据有视网膜水肿和/或新生血管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分型,其辨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眼底水肿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脾气虚居多,其次是肾阴虚,再次是心血虚;眼底新生血管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脾气虚居多,心血虚次之,肾阴虚再次。2.眼底视网膜水肿与内科水肿的外观表现相似,但证型分布有不同,亦可见于血虚、阴虚证中。3.眼底视网膜水肿和新生血管从局部辨证来讲是水湿和瘀血,属于有形之“实”,但其本在于气虚、血虚和阴虚,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4.新生血管面积与中医证型有明显的相关性,面积较大的多分布在气虚、阳虚证患者中。5.视网膜新生血管证型较为复杂。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患者证型则集中为脾气虚、心血虚和肾阴虚三型。
王林丽,孟德胜[9](2006)在《眼底出血临床研究的进展》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眼底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治疗的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并分析评述。结果物理疗法、中西医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结论眼底出血患者只要准确地辨证施治,加上良好的生活护理,能取得好的效果。
刘新智,孙建华[10](200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组 (32例 32眼)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 (32例 32眼 )用尿激酶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通过视功能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经过 6周治疗后,治疗组中有效者 26例, 26只眼(81. 3% )。对照组有效者 20例, 20只眼 (62. 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3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消渴散瘀汤联合577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资料 |
1 资料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与剔除标准 |
1.5 主要仪器和药物 |
1.6 治疗方法 |
1.7 疗效性观测指标及判定 |
1.8 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1.9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 结果 |
2.1 治疗前2组患者的情况比较 |
2.2 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判定结果 |
2.3 随访及并发症 |
第三章 讨论内容 |
3 讨论 |
3.1 DR的流行病学 |
3.2 西医对DR的认识 |
3.3 祖国医学对消渴目病的认识 |
3.4.现代医学对DR的治疗 |
3.5 中医治疗消渴目病 |
3.6 消渴散瘀汤的药物药理作用 |
3.7 577nm激光联合消渴散瘀汤治疗DR的优势 |
3.8 临床疗效分析 |
3.9 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检索方法 |
2 文献筛选 |
3 数据处理 |
4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附录 文献来源 |
(3)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标准 |
1.5 疾病分型 |
1.6 影像检查 |
1.7 治疗 |
2.中医认识 |
2.1 中医病名 |
2.2 中医病机 |
2.3 黄斑病变从脾论治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术后随访 |
2.6 手术方法 |
2.7 观察指标 |
2.8 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
3.统计学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治疗结果 |
5.讨论 |
5.1 抗VEGF药物治疗的选择及局限性 |
5.2 健脾化浊方的选择 |
5.3 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治法 |
1.1 化瘀止血法 |
1.2 活血利水法 |
1.3 平肝潜阳法 |
1.4 清热泻火法 |
1.5 益气养阴法 |
1.6 滋补肝肾法 |
2 分期治疗 |
3 辨证治疗 |
4 专方验方 |
5 中成药 |
6 小结与展望 |
(5)益气养阴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李志英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视神经疾病学术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暴盲、青盲的认识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现代中医眼科名家对视神经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
2. 视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2.3 中医药治疗概况 |
2.4 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 |
3.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
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2 中医药治疗概况 |
3.3 西医学治疗进展 |
4. 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 |
4.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4.2 中医治疗 |
4.3 原发病治疗及其它疗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李志英教授治疗视神经炎(暴盲、视瞻昏渺)的经验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诊断标准 |
4. 疗效评定的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分析 |
7. 结果 |
8. 验案 |
第二节 李志英教授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瞻昏渺、暴盲)的经验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诊断标准 |
4. 疗效评定的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分析 |
7. 结果 |
8. 验案 |
第三节 李志英教授治疗视神经萎缩(青盲)的经验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诊断标准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分析 |
7. 结果 |
8. 验案 |
第四节 李志英教授治疗特殊类型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诊断标准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分析 |
7. 结果 |
8. 验案 |
第三章 讨论 |
1. 导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
1.1 中医为主,中西结合 |
1.2 辨方守机,疗效显着 |
1.3 证治异同,机圆法括 |
1.4 针药并用,综合治疗 |
2. 导师关于视神经疾病的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化的认识 |
3. 导师对于“玄府”的认识 |
4. 导师治疗视神经炎的经验总结 |
4.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 对视神经炎的分期治疗 |
4.3 中医证治规律总结 |
5. 导师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经验总结 |
5.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5.2 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分期治疗 |
5.3 中医诊治规律总结 |
6. 导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 |
6.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6.2 中医证治规律总结 |
6.3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用药经验 |
6.4 放射性视神经萎缩的用药经验 |
6.5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重在预防 |
7. 跟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心得体会 |
7.1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
7.2 辨证选方,谨守圣法 |
7.3 重视眼征,灵活选药 |
7.4 宣通玄府,发越神光 |
8.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证思路 |
9. 导师应用中药注射剂的经验 |
10. 导师对于中药减轻激素副作用的认识 |
11. 导师对于建立系统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基础治疗 |
1.2.2 抗凝溶栓治疗 |
1.2.3 中医辨证治疗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依据 |
1.4.2 判定标准[2] |
2 结果 |
3 讨论 |
(8)现代中西医结合眼底局部辨证 ——视网膜水肿和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中医眼科眼底病古代相关文献研究述要 |
二、近代中医眼科眼底病辨证方法历史沿革 |
三、现代中医眼科对常见眼底病的辨证思路 |
(一) 视网膜静脉阻塞 |
(二)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三) 黄斑病变 |
四、现代医学对常见眼底病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
(一) 视网膜静脉阻塞 |
(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四)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五)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来源和收集 |
(二) 研究病例标准 |
(三) 研究病例观测和采集指标 |
(四) 研究质量控制 |
(五) 统计分析步骤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 |
(二) 水肿和新生血管的中医证候特征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一) 关于本研究眼科检查仪器的选择 |
(二) 关于水肿的眼底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 |
(三) 新生血管的眼底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 |
(四)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组 |
2.2 对照组 |
3 疗效观察 |
3.1 疗效标准[1~3] |
3.2 治疗结果 |
4 讨 论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3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消渴散瘀汤联合577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 陈家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D]. 王运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 范文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研究进展[J]. 蒋鹏飞,李怡琛,周亚莎,彭清华,陈向东. 湖南中医杂志, 2018(10)
- [5]益气养阴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任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2)
- [6]李志英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视神经疾病学术经验总结[D]. 杜红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 饶其镗,李志金. 海南医学, 2012(12)
- [8]现代中西医结合眼底局部辨证 ——视网膜水肿和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D]. 孙化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9)
- [9]眼底出血临床研究的进展[J]. 王林丽,孟德胜. 食品与药品, 2006(04)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临床观察[J]. 刘新智,孙建华. 中医药导报,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