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毓黻先生学术思想研究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思想论文,金毓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毓黻先生,别号静庵(1887—1962年),辽宁省辽阳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东北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先生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曾从政18年。1936年起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被聘任为前中央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东北大学教授、东北史地经济研究所主任。解放后,继续在高等学府和科研单位工作了13个春秋,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为我国著名的东北籍文化名人。
先生在史坛活跃30余年,一生侧重东北史研究,著述繁富。据大概统计,出版史学专著16部(其中3部地方志为合作项目), 代表作为《东北通史》、《渤海国志长编》、《宋辽金史》和《中国史学史》;编辑出版丛书与史料书8部,举其要者有《辽海丛书》10集; 撰写并发表史学论文达百余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历40年而不辍撰写的《静晤室日记》,堪称学术巨著。《金毓黻文集》编辑整理组准备整理出版金毓黻全集,总计可达1000万字。这些著作著述精、功力深、影响大,对东北史研究领域的拓荒,贡献尤著。辑录、保存、出版的东北史珍贵文献裨益后世,功德无量。吴廷燮曾评之谓:“中夏言东北故实者莫之或先。”于右任曾誉之为“辽东文人之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随着东北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东北史开拓者——金毓黻先生的研究自然提到日程之上。这一研究从1980年开始起步,至1987年先生诞辰百周年之际掀起了研究热潮,由东北三省社会科学院等九单位发起组织,在辽阳市召开了“纪念金毓黻诞辰百周年暨东北史学术讨论会”。其后,研究成果逐渐发表,且由论文向专著和文献整理扩展,研究出现了新局面。
一、综合研究之概况
1.研究金毓黻先生的论文
研究论文包括对金先生生平和学术活动的研究,对其史学研究、文献学研究、东北史研究贡献的评价,治学方法的探讨,金先生的专著和其它学术贡献的介绍,以及研究金先生的学术动态等方面。下面分类述之。
肯定史学名家的学术地位。金先生于史学、文学、小学、金石、文献、历史地理等门类无所不涉,尤以东北史为毕生致力之中心课题,重点放在宋辽金史一段。但由于时代和个人经历所限,先生的治学观点和方法始终未越出旧史家的范围。其政治思想和政治表现不愧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在这方面有不少新老学者的力作。
评价史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金先生为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旧史学界的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近代东北地区文化界众所瞩目之“佼佼者”。其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有其特点,即注意中西研究方法的结合。
评价文献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介绍了金先生在东北时期、四川时期和晚年时期3个阶段对文献学研究的情况和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 充分肯定了金先生在编辑出版《辽海丛书》这一东北文献巨著中的不朽功绩和所创之独特体例。
评价先生在东北史研究方面的贡献。这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整理东北文献和撰述东北史两项。前者包括笔记类、书目提要类、辑佚类、丛书类、方志类。后者主要是所著的《东北通史》。这不仅为东北史研究打下了基础,而且指出了深入研究的方向。
介绍治学方法和治学道路。先生的治学道路可概括为6个方面, 即爱乡邦重外交而研史;理、文、小、史四学的坚实基础;抄书和札记的知识积累;博证与考察的研史途径;相互研质的良好学风;随着时代前进的历史学家风度。先生总结的治学三勤:“勤于诵览、勤于钞纂、勤于游历”也很重要。
介绍部分专著和其它学术贡献。金毓黻先生所撰《静晤室日记》是一部具有丰富史学内容和高度学术价值的力作。介绍了《渤海国志长编》是先生在“沈阳蒙难”期间,汇集史事,梳理成章,提出至当观点及写出此书的始末。还肯定了其筹建沈阳博物院的功绩。
介绍研究动态。汇集了1980年至1988年公开发表的研究金毓黻的书、文目录和简况。
学术界从1980年来陆续发表有关论文,在1987年金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刊发论文最为集中,共11篇,占全部27篇论文的41%,甚为可观。论文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2.研究金毓黻先生的专著
《金毓黻文集》编辑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图书馆的刘英杰、赵鸣歧、孙玉良、丛佩远、崔国玺、陶统秀、范寿琨)编著了《金毓黻学术年谱》(初稿),刊于《学术研究丛刊》1987年增刊号,该《年谱》全文约25万字,是一部拓荒性的集体合作专著。它运用《静晤室日记》的丰富材料,以金先生的学术生平和著述为主,包括学术、教育等社交活动;论著、资料之酝酿、起笔、杀青、出版;重要学术观点之提出、讨论、衍进;有关学术考察活动之简要记实、收获及文物搜集经过;学术人物、学术论著之评价;东北典章志乘、旧闻佚事之收罗,还有治学心得、读书札记等内容。《年谱》的发表,为研究金毓黻先生的学术思想创造了条件。
3.编辑整理《静晤室日记》
金毓黻先生的学术巨著《静晤室日记》,内容丰富浩瀚,蔚为大观。《静晤室日记》与清代李莼客《越缦堂日记》很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比后者又有所完善和提高。这类日记本身就是学术著作。《静晤室日记》从形式上看,所记时间之长、篇幅之大实属空前。金先生自述:“昔贤者……皆有日记,多者亦不过五六十册,若积至百册以上,则余固未之闻也。”《静晤室日记》从1920年3月6日起,迄1960年4月30日止,长达40年之久。日记共17函,每函10册共170册。 日记用纸是统一的红竖格纸,毛笔字迹挺拔秀丽,标明函册、卷数和起迄年月,封面题书长篇巨著和重点文章目录,每页印有:“静晤室”书口。日记装帧整齐划一。字数500余万字。从日记内容看,是包罗“过去之陈迹, 读书之所录,游迹之所见,以及诗文杂著”的一部巨著。当然日记也记有生活琐事,不过篇幅甚少,绝大部分篇幅都涉及学术活动,不少是学术著作或论文的雏形。就历史学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即东北古民族、东北历史遗迹考证、东北人物、东北开发、东北掌故、金石碑志、断代史迹(渤海、辽、金、宋、元、明、清、近代)、经济史、外交史、文化史、官制、历史书目、学术交流、其它知识等。先生自视这部日记非常珍贵,他说:“可谓繁而不杂,取而覆视,则往事历历在目,如影片之一演再演,辄有百读不厌之感。”“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此之谓也。”他在日记积至百册的抗战时期又曰:“余避难远客,旧籍尽失,惟百册之日记尚随行箧俱来、每于暇日阅,宛若重晤良友。”把日记当成“良友”,当成“享之千金的敝帚”,可见《静晤室日记》在先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也反映出《日记》的学术价值。江宁吴廷燮为日记作叙,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先生在自述中有一心愿,“于国家盛明之日,做一太平幸民,又得从容辑其所记,别为数类,以次刊印,求正于世,是为此记之幸,亦妄欲期之于异日者也”。先生所期望的“国家盛明之日”已经到来。《静晤室日记》的出版,为学术园地增一奇葩,必将放射出瑰丽的异彩。
《静晤室日记》由《金毓黻文集》编辑整理组集体协作,奋战近10年终于出版面世,该书由辽沈书社(现辽宁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共10册。全书的《索引》正在排印中。这部《静晤室日记》是《金毓黻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要提及的是,定居美国任化学教授的金长振先生,为出版其父的《静晤室日记》,曾慷慨应允筹措捐助巨款。当不幸逝世于北京医院后,台湾籍的李玉兰女士,遵照其夫遗嘱,深明大义,毅然把这笔款项拨给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此举直接促成《静晤室日记》的出版。
综观对金毓黻研究之成果,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这位文化名人学术生平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其在历史学等领域研究成就的探索和专著的整理。老一辈的领导、专家教授,如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佟冬研究员、吉林大学教授金景芳先生和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子方先生,都在编辑出版《金毓黻文集》和对金毓黻的研究中起了倡导、组织和带头著述的重要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使一批中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成长起来,并做到老中结合共同研究和著述。吉林和辽宁两省的社会科学院、高等学府、省级图书馆以及金先生故乡辽阳市的地志编纂单位为研究者的集中之地。其资料中心,主要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该院珍藏有金先生手书的《静晤室日记》和先生生前珍藏的典籍。吉林社科院还是《金毓黻文集》编辑整理委员会和编辑整理组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文集》将陆续编辑刊出。
随着对金毓黻先生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特别是《静晤室日记》的出版,必然会对金毓黻先生的研究有很大推动,对东北史研究向纵深发展,也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研究成果目录索引
(一)论文部分
1.关于金先生生平的研究
《金毓黻》,熊尚厚撰,刊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史学家传》编辑组编《中国史学家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
《金毓黻生平及著作简介》,郭君撰, 刊于《图书馆学研究》1985年第4期。
《金毓黻传略》,金景芳撰,刊于《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2期。
《著名史学家金毓黻生平事略》,蓝群、雁群、王鼎、郭君撰,刊于《辽阳史志》1986年第3期。
《龙门药方洞石刻考》,阎文儒撰,刊于《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2期。
《故友金静庵诞辰百周年志感》,蒋天枢撰,刊于《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辽阳才子、史坛名家——金毓黻生平事略》,王鼎撰,刊于《图书馆学研究》1988年第2期。
《金毓黻》,丛佩远撰,刊于《中国历史学年鉴(1987年)》,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
《金毓黻先生的〈遣怀〉诗》,朱子方撰,刊沈阳文史研究馆编《沈鸿缀羽》,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金毓黻脱樊笼》,朱子芳撰,刊于沈阳文史研究馆编《沈鸿缀羽》,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2.关于金先生对史学研究贡献的评价
《金毓黻先生史学研究评述》,丛佩远撰,刊于《学术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
《记金毓黻先生的几封来信》,阎万章撰,刊于《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2期。
3.关于金先生对文献学研究贡献的评价
《金毓黻与〈辽海丛书〉》,王庆丰撰, 刊于《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1期。
《东北文献学家金毓黻》,郭君撰,刊于《文献》1987年第1期。
《金毓黻先生对若干古籍的评论》,范寿琨撰,刊于《图书馆学研究》1987年第4期。
4.关于金先生对东北史研究贡献的评价
《金毓黻对东北史的研究及其贡献》,朱子方撰,刊于《东北地方史研究》1987年第2期。
《金毓黻先生与地方志》,于泾撰,刊于《长春史志》1987 年第6期。
5.关于金先生的治学方法的探讨
《积沙拣金,铢积寸累——记勤奋治学的金毓黻先生》,范寿琨撰,刊于《学术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
《金毓黻先生治学道路初探》,范寿琨撰,刊于《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史学巨擘,遗范流芳——记金毓黻先生治学和任事之道》,杨仁恺撰,刊于《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2期。
6.对金先生的专著和其它学术贡献的介绍
《读〈静晤室日记〉》,张复撰,刊于《学术研究丛刊》1980年第1期。
《金毓黻先生筹备沈阳博物院始末》,傅振伦撰,刊于《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1期。
《金毓黻与〈静晤室日记〉》,《金毓黻文集》编辑整理组撰,刊于《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金毓黻与〈静晤室日记〉》,赵鸣歧撰,刊于台湾《书目季刊》第26卷第3期。
《金毓黻先生撰写〈渤海国志长编〉的始末》,孙玉良撰,刊于《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4期。
7.关于研究金先生学术动态的综述
《金毓黻先生研究综述》,范寿琨撰, 刊于《东北史研究导报》1989年第1期。
(二)专著部分
《金毓黻学术年谱(初稿)》,《金毓黻文集》编辑整理组编著,刊于《学术研究丛刊》1987年增刊号。
(三)文献整理部分
《静晤室日记》、《金毓黻文集》编辑整理组整理校点,辽沈书社1993年出版。
今年的7月19日是金毓黻先生诞辰110周年,8月3日又是先生逝世35周年的忌辰。为表示对先生的缅怀和敬意,特作此文,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