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人民医院骨三科 安徽颍上 236200
【摘 要】目的 分析并对比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由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的治疗方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在比较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了患者的骨折愈合进度,对患者四肢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交所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四肢骨折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ntrast in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external fixator in limbs fracture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Method selection in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by the extremities fractures of 100 cas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orthopaedic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method of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In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of the external fixator.Observe and record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wo groups of total effective rate,complications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Results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8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patients in comparison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 in extremities fractures treated by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of the patien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accelerate the fracture healing of the patients,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limb function and progno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 exchange intramedullary nail;External fixation support;Limbs fracture
四肢骨折是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创伤性疾病,若患者在骨折发生后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治,极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骨科的固定和修复一直是困扰骨外科医生和矫形医生的一大难题[1]。临床中,理想的四肢骨折治疗方式是在保证良好固定效果的同时,又要避免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患者的二次骨折,使患者的疼痛加剧,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四肢骨折治疗方法是外固定支架法和交所髓内钉法,两种方式各有所长。我院为深入探究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对10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手术治疗,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由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27.6±5.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4例,坠落伤17例,直接暴力伤9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16例,股骨骨折11例,胫骨骨折13例,腓骨骨折10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2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18例,直接暴力伤10例;年龄19~49岁,平均年龄(26.9±6.1)岁;骨折部位:肱骨骨折15例,股骨骨折11例,胫骨骨折12例,腓骨骨折12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类型分布等基线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实施交髓内钉固定法进行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法,麻醉生效后,将患者骨折端的骨膜破损处做为复位途径,充分暴露骨折端,实施外展位牵引,并结合推压骨折块手法进行骨折处复位处理,达到复位效果后,于骨折端的骨结节上缘做手术切口,并在结节上方1.6cm左右处,使用柳叶锥打通骨皮质,结合患者术前的Χ线结果和患者的骨折类型,选择长度和大小合适的髓内钉,插入髓腔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先进行扩髓处理,在骨髓钉的头部接近骨折端口但并未穿过的时候,再次进行骨折端的复位处理,处理成功后将髓内钉插入到骨折远端,使用瞄准器安放锁定螺钉,按照导孔处内侧向外侧的顺序安放2枚螺钉,安放成功后,轻轻敲击螺钉,使得骨折远端的断面与近端断面逐渐贴近并加压,位置合适后锁定近端螺钉。术后对创口进行清洗,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术口[2]。
对照组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的治疗办法,患者麻醉生效后,于患者骨折部位行常规的复位和固定处理,安装外固定架后,在骨折两端合适的位置进行钻孔,再次确认复位成功后拧入螺丝,将骨头与固定杆连接,确认固定牢靠后,关闭切口[3]。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结束后常规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预防术后感染。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骨折处完全愈合或愈合良好、无畸形,关节能够正常活动,无疼痛感、无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有效:骨折处愈合情况较好,关节大部分功能正常,无感染但有并发症发生;无效:骨折愈合不良,甚至出现骨不连现象,关节功能大部分受限,疼痛感明显,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总有效率[4]=(显效+有效)/例数×100.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Χ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详见表1。
3结论
四肢骨折是目前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不仅要求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还希望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关节或骨的功能,以便投入到日常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中去。骨折后,骨折端的骨块丧失了正常的供血功能,导致愈合缓慢且愈合过程容易受损,所以对患肢进行有效且牢靠的固定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5]。
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四肢骨折中,具有手术操作过程简便,手术用时较短以及创伤小等优势,但在恢复期易出现螺钉松动、螺钉周围组织感染并导致血管和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而恢复期这段时间对四肢骨折患者来说非常重要,稍有不慎便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骨不连或终身残疾等严重后果,因此外固定支架法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交锁髓内钉固定法,符合人体的力学要求,对扭转应力和轴向负荷均具有一定的对抗能力,因此对骨折处的旋转和短缩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使骨折端能够均匀地承受应力和轴向压力,避免了二次骨折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患肢骨折端的紧密相连并愈合,为患者恢复正常的四肢功能提供了保障[6]。而上述试验结果可看出,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的观察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远远高于行外固定支架法的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6%,这进一步证明了交锁髓内钉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可行性较外固定支架法高。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交锁髓内钉固定法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大鹏.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2):101-102.
[2]魏国强.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4-25.
[3]吴晓春.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4):50-51.
[4]董泽民.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西南军医,2011,13(6):992-994.
[5]耿登峰.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5):93-94.
[6]张朝贵.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5-556.
论文作者:李明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患者论文; 支架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螺钉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