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及其对策_信息安全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及其对策_信息安全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及其对策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安全论文,对策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互联网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多样化等特点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是一个松散而又复杂的大系统,其开放性和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一对突出的矛盾,人们在享受其共享资源的同时,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的信息安全。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安全成为21世纪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对这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大力的投入。

1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人们在充分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时总要为此付出代价。网络犯罪使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1 黑客攻击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无主控的国际网络,网络上的“黑客”时时会潜入联网的电脑,或窃取机密数据,或使数据破坏,系统瘫痪,或使机器的正常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2000年2月7日开始的对全球数家知名网站Yahoo!,ebay,Amazon.com等的黑客攻击,使这几大网站的损失达到了12亿美元。在我国著名的163电子邮局2000年3月3日受黑客攻击,服务被迫中断48小时。

1.2 窃取商业机密

商业机密是企业经营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其主要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使信息垄断局面遭到破坏,使企业秘密信息的安全系数大为降低,而且网络的开放性使商业机密的获取具有隐秘性高,渠道多,效率高的特点,因此,运用网络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成为不法厂商开展商业情报竞争的主要手段。

1.3 侵犯他人隐私

今天,凭借高科技手段对隐私的获取和侵犯变得轻而易举。人们不禁感慨“高科技下无隐私。”1996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去世后,他的私人医生出版了批露密特朗私人生活情况的纪实作品《大秘密》。法国法院宣判该书侵犯了密特朗的私人生活,禁止发行,但不久该书被全文搬上网络并被译成英文随人调阅,该书出版商慨叹说“我们没有手段与之斗争。”

1.4 网上金融犯罪

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同时也方便了金融领域各种商业行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巩固使得同一金融系统内部和不同金融系统之间资金融通实现联通互兑。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也利用网络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窃取他人密码、账户,进行诈骗。1999年末,一名自称“马克西姆”的黑客利用网上音乐销售商“CD宇宙”公司的软件漏洞,盗窃据称30万个信用卡号码,据估计,他由此获得的商业机密价值高达十几亿美元。

1.5 版权问题

相对于纸质文献来说,网上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比较困难。首先,各国都没有明确地对网上版权人的权利以及侵权者的处罚做出具体的规定,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特有的开放性、无主控和全球性特点使得网络侵权难以控制。

1.6 计算机病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急剧增多,变得更加高级和复杂,而且传播速度急剧加快,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等特点,它对企业和个人用户的计算机破坏极强。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犯罪的现象非常普遍。据最新报道,目前世界上的计算机病毒正以每天15种的速度增加,仅去年新增的病毒就有2.9万多个。

1.7 网上不良信息

互联网传输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而且传播速度快,难受监控。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这些特点传播色情、迷信、谣言等不良信息。据统计,网上非学术信息中,有47%以上与色情、暴力、吸毒等有关。

2 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严重威胁互联网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预防和治理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认为惩治网络犯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

目前各国先后制定了许多关于计算机犯罪方面的法律,有的国家甚至修改了刑法,我国由于计算机网络起步较晚,相应的法律尚不全面。因此,我国在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法亟待加强。

2.2 提高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使用、经营、管理者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上行为。应重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条件,主管部门可在网上设立网站,提供咨询服务,将最新案例在电子公告板上进行公开讨论,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在学校设立信息安全课程,把信息安全知识放在重要地位。

2.3 提高网上执法人员素质

目前,为打击计算机犯罪,许多国家的警察机构都在进行专门的计算机培训,但由于网络犯罪是一种高科技犯罪,其犯罪者往往具有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因此,“电子警察”的实际状况令人堪忧。同时,由于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传播的国境线,也使得网络的跨国犯罪行为猛增。而不同国家、民族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法律准则不同,因此在打击网络犯罪的讨程中,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建立全球法网及国际性多边条约。

2.4 网络信息安全呼唤网络道德

旧的法律系统在网络世界的新问题面前显得漏洞百出,难以招架,即便是新制定的有关网络信息的法案,也有很多不能解决或难以操作的实际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必须在法律的保障下,同时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解决纷繁复杂的网络问题。网络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为和其他的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为了适应网络这一全新的交往活动方式,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尝试制定比较系统的维护电子空间秩序、对网络人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要求的新道德规范体系,使网络人的行为控制在一个有助于网络健康发展的范围之内。

在加快和完善网络法制规范,加紧网络技术改进、提高网络安全性能之外,大力提倡网上自律是预防网络犯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道德的力量能够强化网络的环境道德压力,而环境的道德压力越大,人们试图进行网络犯罪时的道德恐惧就越强烈,另一方面,道德的力量还能强化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因此,道德教化具有法律不可代替的作用。网络道德教育要有针对性,要充分重视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据统计,全球网络犯罪者平均年龄为25岁,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岁。可见,对青少年实施伦理道德至关重要。同时他们也是网上不良信息的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充分重视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

人类既然能够创造电脑互联网这一高新技术,同样也能够创造适用于网络社会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明。目前,方兴末艾的网上远程救助、扶贫赈灾、互联互学就是正在形成的一股网络文化正气。它证明了人们是有意识、有能力通过道德自律,提升思想境界,构建网络文明世界的。

标签:;  ;  ;  

网络信息安全及其对策_信息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