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疾控中心 甘肃徽县 742300)
【摘要】目的:本文就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中医诊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下半年在我科接受中医诊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对参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对实验组采取全面中医治疗,并在参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中药内服与针灸联合治疗法,较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56%,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诊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获得理想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针灸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76-02
支气管哮喘属于气道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是以喘息、咳嗽、胸闷以及气急等为主要症状,慢性支气管哮喘在老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难治愈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1]。西医治疗常会为患者带来不良反应,且疗效有限,为此疾控中心门诊部主张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现将诊疗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选取2016年7月—12月在中医内科接受诊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90例。其中有47例为男性,43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60~81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8.6±4.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对比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以上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有知情权,自愿加入研究小组。
中医病情诊断及观察:参考《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6版)[2]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诊断及分型。所有在入院时均有咳嗽、咯痰、痰量增多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双肺比较混乱;双肺呼吸音有逐渐加粗的征象。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疗法,如止咳、化痰、抗感染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联合针灸疗法。(1)中药内服:①对于阳虚饮伏证型者,采用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方含肉桂、制附子、细辛、干姜、制麻黄、法半夏、茯苓、白术、五倍子、泽泻、白芍等;具有温阳化气平喘之效。②对于气虚痰阻证型者,采取参苏温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方含白术、党参、茯苓、姜半夏、橘红、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木香、生姜、白豆蔻等;可起益气化痰、降气平喘之效。③对于气阴痰热证型者,采取生脉散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方含西洋参、麦冬、沙参、五味子、姜半夏、全瓜萎、黄芩、川贝母、苏子、杏仁、陈皮等;具有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之效。(2)针灸:选取患者的肾俞、关元、太溪、足三里进行针灸治疗;对气海、曲池、泻肺俞穴进行定喘穴刺络拔罐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3]
参考《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X线胸片显示无异常,1年内没再用药,则为治疗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胸片显示肺部良好,1年内用药1~3次,则为治疗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胸片结果有所好转,则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 数据分析
此次数据分析所采用的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的体现形式为(x-±s),组间比较结果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的体现形式为(n,%),组间比较结果采用χ2值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Ridit分析,以α=0.05为检验标准,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中医诊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56%,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
3.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在春冬季节较易发作,患者在清晨时的咳嗽、咯痰症状更为明显,病情严重者会日夜咳嗽。西医方面是采取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急性期的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治疗。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以风、寒、湿、热、痰、瘀为标证,以脾虚、肺虚、肾虚为本证[4],老年患者多以虚喘为主,以上实下虚较为多见;临床治疗应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治疗。疾控中心门诊部主张为阳虚饮伏证型者采用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以达到温阳化气平喘的效果;为气虚痰阻证型者采用参苏温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可起到益气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为气阴痰热证型者采用生脉散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可起到益气养阴、清肺化痰的作用。同时对关元、太溪、肾俞穴位进行针刺可起到纳肾气之效;对曲池、气海进行刺络拔罐治疗可对胃气进行有效调理,泻肺俞具有良好的宣肺化痰之效;以上穴位联合施治能够发挥良好的化痰平喘、宣肺驱邪、梳理经气之效[5]。文中是以中药辩证施治为主,再配合针刺、刺络拔罐治疗,会获得更为显著的疗效。
此次研究中,对9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诊疗,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56%,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医诊疗方案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诊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获得理想疗效,且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等.支气管哮喘不同分期证素演变规律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13):1131-1135.
[2]罗淑文.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2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2):146-147.
[3]周忠辉,俞亚丽,洪波等.止咳平喘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4):254.DOI:10.
[4]程燕.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7):378.
[5]冯会新,李身晓,穆娜娜等.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2):92.
论文作者:高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医论文; 老年论文; 疗效论文; 例数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