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集”校对中的错误辨析_汉朝论文

“乐章集”校对中的错误辨析_汉朝论文

《乐章集校注》辨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注论文,乐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7326(1999)07—0071—06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校勘精审,注释详明,海内外学界均有很高的评价。近日阅读丛书中由薛瑞生校注的《乐章集校注》(1997年12月重版),发现其《笺注》及《附考》有上百处失误,兹择其尤者与校注者商榷。

一、全词考释错误者

1、《玉楼春》词:“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 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凤楼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保生酒劝椒香腻。延寿带垂金缕细。几行鹓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第48页)

《笺注》:“真驭,神仙。真,真人。驭,驭风客。”“〔万乘名〕天子屏息静气听着神仙对他传授仙家秘诀。”“〔降圣句〕降圣,谓九天司命天尊。……十月二十四日降延恩殿为降圣节。”《附考》:“然此词明写汉武帝,实写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正月三日天书降……当更以作于大中祥符元年为宜。”

按:二词当写大中祥符五年十月戊午“圣祖”降于延恩殿事,与汉武帝无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九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戊午,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降于延恩殿。先是八日,上梦景德中所睹神人传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赵某授汝天书,将见汝。’……即于延恩殿设道场。是日,……天尊至……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即离坐,乘云而去”。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为圣祖赵玄朗之尊号。词中“真驭”,谓圣祖仙驾;“秘语”即圣祖对真宗所说的话语。

2、《玉楼春》词:“星闱上笏金章贵。重委外台疏近侍。 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太仓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对。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钟应不醉。”(第51页)

《笺注》:“〔星闱〕星,星郎。闱,宫旁门。”“外台,亦即宦官。”“〔近侍〕近臣,亲近左右之臣。”“〔天阁〕《宋史》卷八《真宗纪》:‘天禧四年,丁谓等请作天章阁奉安御书。’故知天章阁为宋真宗藏书处。”“〔通班〕通事或通事舍人,太子官属,掌笺启及参谒之礼与劳问之事。此处盖指张武、宋昌等……后谏早立太子……张武、宋昌乃文帝为代王时之官属,正与通事舍人无异,故知此用其事耳。。”“〔国储〕即太子。因太子为国之储君,故名。”《附考》:“‘九岁国储’,指汉景帝。……景帝被立为太子时方九岁。而文帝即位之初,即建国储,故谓‘新上计’。无独有偶,宋仁宗被立为太子时亦恰九岁……可见此词明写汉文帝,实写宋真宗。故知此词写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仁宗初被立为太子时。”

按:“星闱”,犹言皇宫。“外台”,此代指御史。“近侍”,此当指宦官。“天阁”,即尚书台。“通班”,谓通于朝班,指达官贵显者。“九岁国储”,九年的国家储备。《礼·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北史·韩麒麟传》:“古先哲王经国立政,积储九稔,谓之太平。”“上计”,地方官将户口、钱粮等计簿上报,以资考绩。此词歌颂皇帝的太平治绩,与立太子事无涉。

3、《御街行》词:“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 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宇。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第69页)

《附考》:“《全宋词》题曰‘圣寿’,并注云:‘题据毛校《乐章集》补。’然此词乃颂御楼肆赦,已详见注中,与‘圣寿’毫无关涉。毛校误,唐氏因之而失察,亦误。又,《宋史》卷八《真宗纪》载:‘(天禧)二年(1018年)秋七月壬申,以星变赦天下’……此词或写天禧二年大赦耳。”

按:此为贺宋真宗圣寿之词。上阕写祭天后回驾颁布赦书,下阕歌颂皇帝福寿绵长。“椿龄”等皆祝寿常语。毛本与《全宋词》题“圣寿”,不误。所引星变大赦事,亦非。星变非吉兆,不当作此喜庆之词。

4、《临江仙》词:“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人。 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迎路,欢动帝城春。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犹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第204页)

《笺注》:“〔荆王〕《汉书》卷三五《刘贾传》:‘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也。’……按,荆王魂梦,谓英雄之梦,建功立业之梦,非才子佳人之梦。〔岭头云〕有别于巫山之云,承上文,故云‘应认’。”《附考》:“此亦为投献词,其投献对象当为一刘姓而又有知扬仕履者。查《北宋经抚年表》,自宋太宗太平兴国至哲宗元祐年间,刘姓之知扬者,唯刘敞一人耳。”“此词写于刘离扬赴阙时也,当在嘉祐三年(1058年)春夏间。果否,待祥考。又,唐圭璋断柳永卒于皇祐五年(1053年),似有误。”

按:荆王,即宋玉《高唐赋》中的楚王。沈佺期《巫山高》诗:“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李商隐《代元城吴令暗为答》诗:“荆王枕上元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校注者据“荆王”一词考定投献对象及柳永卒年,全词意旨皆误。

5、《永遇乐》词中有“天阁英游”、“吴王旧国”之语(第96 页)。《笺注》谓“天阁”,即“天章阁”。《附考》谓:“此词亦投献词,投献对象当为既享有天章阁官衔又有战功之苏州太守。”“符合‘天阁英游’、‘汉守分麾’者唯滕宗谅一人而已。”“《姑苏志·守令表》载滕于庆历七年(1047年)到任,不久即卒,故知此词写于庆历七年无疑。”

按:“天阁”,指尚书台而非天章阁。校注者据“天阁”一词从20余名苏州太守中筛选出滕宗谅一人,又以此考定其写作时间,亦大误。

6、《千秋岁》词,有“福无艾,山河带砺人难老”之语。(第258页)

《笺注》:“〔无艾〕不足五十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附考》:“查北宋与柳永年齿相先后而入相位之吕姓者有三:吕蒙王(946—1011年)、蒙正之姪吕夷简(979—1044年)、夷简之子吕公著(1018—1089年)。然吕蒙正及艾之年时柳永尚为十岁左右之蒙童,而吕公著至及艾之年时柳永已卒,唯吕夷简与柳永年齿相当,有可能成为此词之赠主。……夷简入相时年四十四,正所谓‘福无艾,山河带砺人难老,’‘同一吕,今偏早’者是也。”

按:“无艾”,犹言“无尽”。此“艾”与《诗·大雅·庭燎》“夜未艾”之“艾”字同义,而非指五十岁。据以考证投赠对象,亦属无根。又,诸本均无此词,校注者从《古今小说》录出,似不宜径作柳永的佚词。

二、句意解释错误者

1、《曲玉管》词:“别来锦京终难偶。”(第33 页)《笺注》:“意为再不会有人像苏蕙那样写回文诗寄所欢了。”按:难偶,犹言难遇。谓别后总收不到她的书信。

2、《笛家弄》词:“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 ”(第28页)《笺注》:“据《云溪友议》载:唐韦皋少时游江夏,馆于姜氏。姜氏有小青衣名玉箫,常令侍韦皋,因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死后再世,仍为韦侍妾。下句‘前事难重偶’即谓此。”按:此仍用《列仙传》中秦穆公女弄玉与萧史的常典。词意谓与情人一别,旧欢不再。

3、《满朝欢》:“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 ”《笺注》、《事文类聚》:“杜大中起于行伍,妾能词,有‘彩凤随鸦’之句,杜恕曰:‘鸦且打凤’。”《洛阳伽蓝记》:“河间王琛妓女三百人,皆国色。有婢朝云,善吹箎,能为《团扇》舞,《垄上》声。”按:“秦楼”句,用弄玉吹箫引凤的常典;“楚观”句,用巫山云雨的常典。宋玉《高唐赋》有“望高唐之观”一语,故云“楚观”。与杜大中、河间王琛全无关系。

4、《受恩深》词:“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第39页)《笺注》:“意谓花落烟冷,陶令也会憔悴东篱,无悠然之兴。”按,此为咏菊词。谓陶渊明爱赏菊花,免使它在东篱烟雨中独自憔悴。

5、《木兰花》词:“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衬步。 ”(第140页)《笺注》:“谓美女语声从如花般绣扇中传出, 舞步如云衬般轻妙。喻扇之艳,舞之妙,人之美。”按:上句谓女子以绣扇掩口而歌,下句谓茵褥如云,衬托着她的舞步。

6、《过涧歇近》词:“小阁香炭成煤。”(第162页)《笺注》:“熏炉中的香与暖炉中的炭已烧成了烟尘。煤,烟尘凝结物。”按:香炭,以香料制的炭。南朝梁吴均《行路难》诗:“金炉香炭已成灰。”

7、《女冠子》词:“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第207页)《笺注》:“河朔,谓黄河以北之地。《三国志》卷六《袁绍传》:“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振河朔,名重天下。”按:此用夏日避暑之常典。《初学记》卷三引曹丕《典论》,谓刘松在河朔,“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

8、《塞孤》词:“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远道何时行彻。 ”(第227页)《笺注》:“〔白玉京、黄金阙〕皆仙人所居之府。 ……此处均借指所欢美人之居。”按:此为离别行役之词,玉京金阙,借指京城,与美人无涉。

9、《倾杯乐》词:“算伊别来无绪,翠消红减,双带长抛掷。 ”(第243 页)《笺注》:“〔双带〕《三国志》卷六《董卓传》:“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此句从行人落笔,故云。”按:双带,此为女子之眼,非写行人。

10、《千秋岁》词:“朝堂耆硕辅,樽俎英雄表。”(第258 页)《笺注》:“〔耆硕辅〕谓宰相。《礼记·曲记上》:‘六十曰耆。’硕,大。辅,宰辅,辅臣。〔樽俎〕樽,酒器。俎,礼器。此处谓庙堂,与上句‘朝堂’对文。”按,耆硕,指高年有硕德者。辅,辅佐。动词。樽俎,樽以盛酒,俎以盛肉。代指宴席。此用折冲樽俎之常典。谓不用武力而在宴席谈笑中折服敌人。

三、词语注释错误

此类错误在《乐章集校注》中颇多,略举数例如下。

1、《早梅芳》词(第7页)“汉元侯”注:“指三国时魏将张既。”按:当指东汉元侯邓禹。

2、《倾杯乐》词(第25 页)“会乐府两籍神仙”注:“两籍神仙,指太一、后土。”按:籍,指乐籍。神仙、喻乐妓。又,“梨园四部弦管”注:“即指金石丝竹四类乐器。”按:此指宋朝教坊四部,即大曲部、法曲部、龟兹部、鼓笛部。

3、《定风波》词(第63页)“箭波”注:“柳叶映地之影。 柳叶如箭,故云。”按:此谓如箭疾的流波。

4、《佳人醉》词(第67页)“书帷”注:“书房。”按:书帷,书室中的帘帷。

5、《巫山一段云》词(第75 页)“九班麟稳破非烟”注:“九班,本指朝班,此指仙女舞班。”“麟,即麟步,麒麟之步。所谓‘龙申、凤舞、鸾歌、麟步’者。麟稳,麟步稳称,舞姿轻妙。”按:九班,指仙班。麟,仙人以麟为驾。麟稳,谓麟驾安稳。

6、《巫山一段云》词(第78 页)“令赍瑶检降彤霞”注:“彤霞,盖指‘金书秘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按:彤霞,红霞。降彤霞,谓仙人乘红霞而降临。

7、《永遇乐》词(第94页)“藩侯”注:“藩侯, 出于斯拉夫语,意为领主。”按:藩侯,指藩王。中国古代即有此语,与斯拉夫语夫涉。又,“竞歌元首”注:“元首,天子。”按,歌元首,语出《书·益稷》:“乃歌曰:服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8、《永遇乐》词(第96 页)“槐府登贤”注引《梦溪笔谈》:“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按:槐府,三公之署,古以三槐九棘,定三公九卿之位。又,“孙阁长开”注引元稹《戏赠乐天复言》:“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唐陆广微《吴地记》:“通玄寺,吴大帝孙权吴夫人舍宅置。”按:孙阁,用《汉书》公孙弘开东阁的常典。

9、《应天长》词(第130页)“碧砌”注:“碧砌,碧瓦层叠的华屋。”按:碧砌,碧石台阶。

10、《少年游》词(第132页)“归云一去无踪迹”注:“归云,以仙人驾云归去喻与其分别的美女。”按:归云,犹言云归,云逝。与仙人无涉。

11、《少年游》词(第135页)《河传》词(第213页)“舞裀”注:“舞衣。裀,近身衣。”按:舞裀,歌舞用之裀席、褥子。

12、《长相思》词(第138页)“风传银箭, 露叆金茎”注:“露叆,露气很盛。”按,露叆,犹言露浥、露满。叆,作动词用。

13、《郭郎儿近》词(第215页)“砚席”注:“即砚池。 砚中储墨之池。”按:指砚台与坐席。

14、《临江仙引》词(第222页)“停飞盖促离宴”, 注:“飞盖,即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彩,于掌中结为伞盖五重。”按:飞盖,指急行如飞之车。盖,车篷。

15、《宣清》词(第117页)《倾杯乐》词(第243页)有“散尽高阳”、“高阳客”之语,注皆引巫山云雨之典,谓“高阳客”为“梦见朝云之楚王”。按,高阳,用《史记·郦生传》高阳酒徒之常典。

16、《倾杯乐》词(第243页)“酒心花态”注:“酒心,未详。盖谓醉心于恋情也。”按:酒心花态,犹《祭天神》词“酒态花情”。

17、《夏云峰》词(第102页)“楚台风快”注:“楚台, 凡歌舞之所多称楚馆秦楼或楚台歌榭。”按,句意本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18、《少年游》(第138页)“当日偶情深”注:“偶情, 不期而遇之情。”按:偶情,两情。

19、《长相思》词(第138页)“严城”注:“秋冬之城。 以其时严冷肃杀,故云。”按:严城,指戒备森严的城池。

20、《木兰花》词(第141页)“管烈弦焦争可逐”、 注引《后汉书·蔡邕传》载“焦尾琴”之典。按:“烈”与“焦”,均为形容管弦之声,与焦尾琴无涉。

21、《望远行》词(第150页)“金阶铺藓”注:“金阶, 有金饰之楼梯。李白《别内赴征三首》:“翡翠为楼金作梯。”按:金阶,台阶的美称。

22、《轮台子》词(第164页)“干名利禄”注:“求名,求利,求禄。干,干进。”按:《礼·表记》“利禄”郑注:“利禄,言为贪禄留也。”利,动词。

23、《洞仙歌》词(第190页)“淑气散幽香, 满蕙兰汀渚”注:“满蕙兰汀渚,即蕙兰满汀渚。”按:满,指香满,下句紧承上句。

24、《望远行》词(第192页)“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 别有瑶台琼榭”注:“幽兰,即春兰。彤云,红云,亦即夏云。皆失其时,故云‘歌断’、‘收尽’。”按:幽兰,古琴曲名。宋玉《讽赋》:“臣援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谢惠连《雪赋》:“楚谣以幽兰俪曲。”彤云,阴云。此为咏雪词,数语写雪后之景。

25、《女冠子》词(第206页)“飘薄”注:“飘薄, 薄飘之倒置。”按:飘薄,同“飘泊”。随风消散。

26、《西施》词(第212页)“尽让美琼娥, 千娇百媚”注:“琼娥,即嫦娥。传说月中有琼楼玉宇,故云。”按:琼娥,犹言玉娥、玉人。称美女。

27、《金蕉叶》词(第55页)“金蕉叶泛金波齐”注:“齐,音义均同‘跻’,涌也。”按:齐,平也。金波齐,谓金波酒与杯平。

28、《浪淘沙令》词(第103 页)“促拍尽随红袖举”注:“促拍,佐酒之乐。”按:促拍,节拍急促之乐,宋词中常用语。词调有《促拍满路花》、《促拍采桑子》等。

四、注释欠准确者

1、《黄莺儿》词(第1页)“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注:“谓饰以金缕之舞衣也。”按:缕金衣,形容黄鹂之毛羽。

2、《早梅芳》词(第7页)“万井”注:“意谓地域辽阔,街市格局如井田形整饬有序。”“万井为平方百里。”按:古制八家为井,万井犹言千家万户。

3、《尉迟杯》词(第64页)“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 琼枝玉树相倚。”注引《庄子》积石琼枝及《晋书·谢玄传》芝兰玉树之典,谓“以琼枝比娇贵女子”,“以玉树喻彦才”。按:琼枝玉树,词中以喻男女之裸体。

4、《秋蕊香引》词(第90页)“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注:“冥路,空远黑暗之路。”按:三句犹《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之意。

5、《破阵乐》词(第107页)“雁齿”注:“犹云雁行,以喻物之骈列整齐。”按:指桥之台阶。

6、《双声子》词(第109页)“姑苏台榭……唯闻麋鹿呦呦。”注:呦呦,鹿叫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按:此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子胥谏吴王语:“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7、《夜半乐》词(第156页)“酒旆”注:“以杂色翅尾饰的酒旗。《释名》:‘杂帛为旆’。”按:酒旆,即酒旗、酒帘。非专指杂色翅尾者。

8、《遏涧歇近》词(第158页)“畏景”注:“夏日之景。”按:畏景,犹言“畏日”,指夏日、烈日。又“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注:“散发披襟,乱发袒胸,指挂冠隐居者。”按:散发披襟,谓逍遥自在,舒畅怀抱。

9、《玉胡蝶》词(第181页)“十二金钗”注引《拾遗记》、《南史·周盘龙传》。不切。按,当引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及白居易《酬思黯戏赠》诗:“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

10、《透碧霄》词(第216 页)“钧天”注:《汉武帝内传》:“范成君击湘阴之罄,段安香作九天之钧。”按:钧天,用钧天广乐之常典。

11、《木兰花慢》词(第220 页)“凝旒”注:“以丝绳穿玉垂冕前后曰旒,即今之所谓流苏、飘带。”按:凝旒,谓皇帝专心聆听,冕旒不动。《旧唐书·刘洎传》:“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

12、《瑞鹧鸪》词(第229页)“绛雪纷纷落翠苔”注:“绛雪,丹名。《汉武内传》:“仙家上药,有玄霜,绛雪。”按:绛雪,喻红色的花,与丹无涉。

13、《长寿乐》词(第234 页)“愿长绳且把飞乌系”注:“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故云。”按:此本傅休《九曲歌》:“安得长绳系白日。”

14、《倾杯》词(第236页)“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沓, 归雁难倩”。注引江淹“日暮碧云合”语,谓“因系拟沙门惠休作,故后世多用‘碧云’为别僧之语。此处谓‘仙人’,即词中所思之人。”按:此词无别僧之意。词中谓“仙乡”,非“仙人”,指所思居处。

五、注释地名、人名过于坐实者

如注:“鸳鸯浦,在慈利县北”(第15页)、“关河,指幽谷关与黄河”(第33页)、“香径,即采香径”(第89页)、“断桥,桥名,在西湖上”(第121页)“沧江,即沧浪水。”(第230页)本皆为泛指,不必坐实。又如《传花枝》词:“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第58页)注引《西京赋》、《文选》、《汉书》、《北山移文》、《述书赋》,谓张陈赵或指张回、赵放,或指张子罗、赵君都,或指张敞、赵广汉,或指陈闳、赵微明。按:张陈赵,犹言“赵钱孙”,罗列姓氏而已。

标签:;  ;  ;  ;  ;  

“乐章集”校对中的错误辨析_汉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